基于以上认识,小次郎希望通过模仿,来发掘孩子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小次郎相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会充满不断克服困难的快感,在其求知欲得到激发的同时,潜能也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另外,父母一定不能让孩子照搬照抄,如果一味复制别人的东西,最终会埋葬了孩子的创造潜力。所以,中国父母应该摒弃“模仿是可耻”这一原则,在模仿的基础之上,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发掘他的创造潜力。......
2024-04-16
如今,各种各样的玩具层出不穷,父母们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更是有求必应,有玩具必买。特别是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只能把满满的爱意寄托在玩具身上,很少考虑到让孩子自己做玩具。
如果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做玩具,就必须有大人陪着,甚至是“角色置换”,大人负责主要工作,孩子负责“监督”。更有甚者,一听孩子要自己动手做玩具,就觉得亏待了孩子,连忙跑去买回一大堆孩子原本想要做的玩具,甚至不惜千金,只为博得孩子一笑。
然而,日本父母却截然相反,他们并不推崇给孩子买很多玩具,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动手做玩具。
由于工作原因,李金铭跟随她的日本老公来到了日本。孩子才正式入学一个月,这位中国妈妈就遇到了尴尬的事情。
原来,李金铭的儿子所在的学校要举办手工活动,要求所有同学都要自己做各种手工玩具。手工课上,老师和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做自己想做的玩具,只有李金铭的儿子望着满桌子的材料,不知道如何下手。
老师发现李金铭的儿子不动手以后,就引导他试着用手里的材料,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自己想要的玩具。可李金铭的儿子却对老师说:“我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有什么必要自己动手做呢?而且,以前的手工课,都是回家以后,爸爸妈妈帮我做的,我才不要自己做!”老师非常震惊,马上给李金铭打了电话。
对老师的态度儿子非常不满,回家跟李金铭哭诉。李金铭也觉得老师小题大做了:现在玩具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什么类型、用途和玩法的都有,有什么必要非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呢?更何况,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动手做玩具搞活动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吗?
李金铭记得在中国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如下:1.自己设计并绘制1份手抄报纸(使用A3纸);2.拍摄并冲印3张某个景点的照片;3.以上两项要统一装订,打印封皮,并写明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当时看到题目,李金铭感到不可思议,这份家庭作业竟然设计了电脑、打印机、办公软件、绘画以及纸张、相机、摄影、相片冲印、装订等工作,这可是专业秘书该干的活儿呀!不,还得外加一个摄影师和画家!这样的工作,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能独立完成吗?
结果,李金铭陪着儿子熬了大半个晚上做出作业来,第二天儿子放学回来,告诉她其他同学的作业完全是父母包办的,妈妈负责画画办报纸,爸爸负责拍照、冲洗照片和装订,只在前面加注“指导老师”4个黑体字。
于是,李金铭就提出要帮孩子做玩具,老师开始不同意,最后禁不住李金铭的坚持,只好勉强点头。
很快,学校的手工活动进入了高潮,在学校举办“自制玩具展”,按班级展览同学们自己做的玩具,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李金铭看到其他同学制作的千奇百怪的玩具:用纸盒制作的机器人和宇宙空间,用纸折出来的小动物和建筑物等,用针线缝的布口袋和娃娃用的小被子,贝壳做的风铃……这些玩具真是千奇百怪,十分精美。
李金铭不禁赞叹自己的先见之明:虽然老师说得那么辞严义正,但还不是家长帮忙做的吗?孩子自己肯定做不出来这些千奇百怪的东西!
然而,经过了解以后,李金铭惊讶无比——参加活动的日本父母纷纷表示,这些玩具都是孩子自己制作的,他们顶多是打打下手。(www.chuimin.cn)
儿子的一位同学的妈妈告诉李金铭,其实从进入幼儿园之前,他们就有意识地教孩子自己做玩具,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买玩具,上学以后,学校也会刻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鼓励孩子想要什么玩具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做,而不是拉着爸爸妈妈去玩具商店!
李金铭所遇到的父母和老师,并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日本父母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玩具。因为他们认为购买来的玩具,大部分都缺乏创造性,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发展,而自己动手做玩具,既可以让孩子从玩中得到知识,同时又会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孩子最珍贵的潜能之一。但更多的中国父母只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从没想过如何激发和提升孩子的创造力潜能。殊不知,就是这样的疏忽,便把孩子的创造力给扼杀了。
有的父母可能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意,而不惜千金,给孩子购买现成的精美玩具;有的父母则是由于工作忙碌,只能凭借无限制地给孩子购买玩具,来弥补对孩子的歉疚,求得自我安慰;有的父母则是怕麻烦,只要孩子一哭闹或者缠着自己做玩具,就干脆带他去买现成玩具……
孩子在玩这些现成玩具的时候,就跟吃快餐一样,只有快捷方便,却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久而久之,其创造力和思考力就会受到极大的不良影响。
然而,日本父母却早早地开始了实践,他们不会经常给孩子买现成的精美玩具,就算购买,也更多地偏重于能够启发智力和创造力的玩具,比如结构玩具,可塑性强的玩具。这样,孩子在玩的时候,就可以多动脑、多思考,创造力也就会得到极大的培养。
在日本,走在任何一个城市,你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公益场所:组织者利用废旧纸箱板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裁剪、制作出所需要的玩具,而孩子们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创造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玩具来。父母们则在旁边看着,而且多数是动口不动手,完全放手让孩子自由创造。
日本父母认为,玩耍是孩子的一种创造的机会,如果给了孩子现成的玩具,就会把他们的思维框定起来,而如果给他们未成形的玩具,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创造,就会给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最大的发挥空间,这时候,玩具就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放飞。
可以说,手工制作的玩具,不仅仅来自孩子双手的造型和劳动,更具有了“人性”。简单的材料,比如木头、泥土、纸张等,在给孩子提供乐趣的同时,也给孩子的创造力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会以各种想象的方式来思考。
所以,日本父母往往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顺应孩子的动手规律,拿一些废纸、废弃纸箱、木头、橡皮泥等让孩子自己制作玩具,买来各种积木、自制拼图、七巧板等让孩子随意拼凑、搭建。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制作各种不花钱的小礼物,比如新年贺卡、祝福卡片、节日小工艺品等。
科学研究证明,动手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孩子的智力。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孩子虽然不安分、特别好动,但却极其聪明;一些孩子非常爱动手做一些小玩具,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特别丰富。由此看来,日本父母试着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玩具,的确是一种明智之举。
我们常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其实与日本父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玩具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认识同一类事物的共性、不同事物的区别,使其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可以说,动手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的创造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好坏与否。
所以,喜欢给孩子购买现成玩具的中国父母们,赶紧扔掉那些现成玩具,给孩子准备纸张、剪刀、木头、泥土等,让孩子自己做玩具吧!
有关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的文章
基于以上认识,小次郎希望通过模仿,来发掘孩子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小次郎相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会充满不断克服困难的快感,在其求知欲得到激发的同时,潜能也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另外,父母一定不能让孩子照搬照抄,如果一味复制别人的东西,最终会埋葬了孩子的创造潜力。所以,中国父母应该摒弃“模仿是可耻”这一原则,在模仿的基础之上,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发掘他的创造潜力。......
2024-04-16
由此,绘里香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当时父母教导她和其他兄弟姐妹学习社交礼仪。这样一来,孩子的社交礼仪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待客人离开之后,日本父母会及时评价孩子的表现,肯定他的好表现,指出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逐渐提高孩子的待客能力。由于在家比较自由,孩子会充满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日本父母会在家和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戏。......
2024-04-16
事实上,在日本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不恰当的行为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正的。在日本人看来,将食物吃光不仅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高素质的最好表现。这些对孩子爱惜粮食的观念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要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的观念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荣泽的爸爸采用的联想式的教育方法就是值得学习的一种。......
2024-04-16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友好的,没有高低与贵贱的分别,所以,日本父母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与别人友好地相处,就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尤其是当孩子正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这最益于培养孩子谦让的好习惯。日本父母教子有方,当他们在教育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的时候,总是......
2024-04-16
为避免这种情况,张敏在生下女儿乐乐后,一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教育她懂礼仪,守规矩。几乎所有日本家长都认为,要想让孩子养成守规矩、懂礼仪的习惯,就要从孩子最常接触到的餐桌开始。“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呢。即便是在家里,也应该让孩子多注意餐桌上的礼仪。事实上,当你对孩子要求的次数多了,就会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潜意识,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并且愿意遵守规矩!”......
2024-04-16
1.就算刮风下雨,照样带孩子散步春风扑面,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人们衣服的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孩子们早已将身上厚厚冬衣脱了下来。但很快,张慧改变了女儿散步的计划。和料想中的一样,张慧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正打算带孩子们出去散步。......
2024-04-16
经过商量后,他们觉得应该让女儿从回家或者外出打招呼开始做起,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们要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其实,国内有许多孩子跟新桐一样,回家或外出时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养成习惯以后,看到认识的人也不会打招呼,以至于经常出现尴尬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不打招呼,父母可以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培养他文明礼仪的意识,从而养成外出或回家打招呼的习惯。......
2024-04-16
在日本,父母们都非常重视孩子诚信这一品格的培养。在日本父母看来,诚实信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信守承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一品质不仅能让孩子去除虚伪、浮躁的情绪,踏实做人,还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并为孩子赢得好的未来。......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