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父母启示:从小事开始教孩子负责

日本父母启示:从小事开始教孩子负责

【摘要】:经过商量后,他们觉得应该让女儿从回家或者外出打招呼开始做起,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们要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其实,国内有许多孩子跟新桐一样,回家或外出时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养成习惯以后,看到认识的人也不会打招呼,以至于经常出现尴尬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不打招呼,父母可以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培养他文明礼仪的意识,从而养成外出或回家打招呼的习惯。

张娜和丈夫王波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新桐,今年5岁,平时娇生惯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绝对不会勉强。但张娜发现,他们对女儿的好很有可能会害了她。

一次,张娜带着新桐去商场,刚一出门就遇到了邻居王姐,张娜打了声招呼:“王姐,你是刚出去还是刚回来啊?”

“我刚从外面锻炼回来。”王姐笑着答道。这时她看到了一旁的新桐,便拉着新桐的小手说:“小桐桐要出去玩啊?”

可是新桐只是看着手中的玩具,根本不理人。张娜感到特别尴尬,于是她蹲下来,对女儿说:“新桐,快叫人啊!”可不管妈妈怎么说,新桐还是理都不理。

回到家以后,张娜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她跟丈夫一致认为,一定要让新桐学会跟人打招呼。经过商量后,他们觉得应该让女儿从回家或者外出打招呼开始做起,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们要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第二天,王波要去上班,在走之前,他跟正在吃饭的新桐告别:“宝贝,爸爸上班去了,乖乖地跟妈妈在家。”但新桐没理睬爸爸,继续吃她的饭。

一连几天,每次王波出去跟女儿打招呼,都得不到她的回应。

王波跟张娜知道,日本十分注重礼仪教育,如果把新桐送到日本,让她亲身感受一下,或许会对她有很大的帮助。万般无奈之下,王波打算把女儿送到自己身在日本的妹妹王欢家里。

王欢已经在日本待了10多年了,嫁了一个日本男人,丈夫的名字叫大田顾森,婚后,王欢生了儿子大田诚彦。现在大田诚彦4岁了,已经上幼儿园了。

到了日本以后,新桐依然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见了人不愿意搭理。王欢知道哥哥跟嫂子把新桐送到日本的意图,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教好新桐。她认为,要想让新桐学会礼仪,可以让儿子给她做一个榜样。

一次,王欢带新桐跟诚彦一起去海洋公园。临出门时,新桐一下子就冲出门离开了,而诚彦则有礼貌地和爷爷奶奶告别:“爷爷奶奶再见!”

晚上回家,诚彦一进家门就高兴地和爷爷奶奶打招呼:“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打完招呼以后,诚彦就开始兴致勃勃地给他们讲在海洋公园看到的美景。新桐呢?新桐一进家门就打开食品找零食吃,老人家让她洗完手再吃,她假装没有听见,拿起一块巧克力就丢进了嘴里。

但渐渐地,新桐被诚彦感染了,开始模仿诚彦。看到诚彦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打招呼,新桐也有样学样,在回家和外出的时候也开始跟姑姑一家打招呼。(www.chuimin.cn)

在电话里,张娜跟丈夫知道女儿的变化以后非常高兴。他们决定将新桐从日本接回来。

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女儿去了一趟日本以后,果真不一样了。看到女儿变得这么懂事,张娜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她告诉新桐:“爸爸妈妈和新桐是一家人,所以回家或外出时都要向家里人打招呼,报平安。新桐对于爸爸妈妈很重要,爸爸妈妈对于新桐也同样重要。现在看到你这样懂事,妈妈心里十分高兴。”

新桐把妈妈的话都记在了心里。如今,她出门和回家的时候,都会跟家里人打招呼。不仅如此,新桐看到认识的叔叔、阿姨也会叫人,再也没有出现以前那种尴尬的情况了。

其实,国内有许多孩子跟新桐一样,回家或外出时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养成习惯以后,看到认识的人也不会打招呼,以至于经常出现尴尬的情况。

日本父母认为,3~6岁是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奠定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多,外出的时候需要和父母告别,回家的时候需要和父母打招呼。

在日本,为了让孩子养成外出或者回家时打招呼的习惯,父母会给孩子讲外出或者回家打招呼的常识。日本父母会教育孩子:“外出时需要跟父母告别,回家时需要与父母打招呼。”一方面是将自己的行踪告诉父母,让父母知晓,从而放下心来;另一方面也是尊重父母的表现。

日本父母会举例孩子出门和回家时候的情景,分别描述反面和正面的事例,然后引导孩子判断哪些孩子做错了,哪些孩子做对了,而且说了判断对错的理由。日本父母正是通过鼓励孩子判断对错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理解深刻,长久记忆,从而指导孩子以后的行为,让他不至于明知故犯。

另外,日本父母会在客厅中设计各种各样的情景,比如:孩子去幼儿园、海洋世界、公园、博物馆等以及回家后的情景。孩子会按照父母设计的情景,来表演外出、回家打招呼。在游戏中,日本父母会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达到巩固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

日本的孩子在回家的时候会说一声:“我回来了!”而我们的孩子呢?回家的时候不说话,甚至会直奔厨房找吃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主动向家里人打招呼的习惯。

其实,“我走了”与“我回来了”这两句话很简单,就跟孩子小时候学习喊“爸爸、妈妈”一样简单,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如果孩子在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不打招呼,父母可以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培养他文明礼仪的意识,从而养成外出或回家打招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