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父母拒绝孩子进厨房的时候,日本的妈妈们早已掀起了一股“让小孩子走进厨房”的烹饪风潮。在日本妈妈看来,对3岁的孩子而言,“厨房教育”十分重要。有美子说,厨房育儿的很多益处已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日本,妈妈们在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之前,往往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比如,做饭之前必须洗手,禁止在厨房里乱跑,妈妈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触火。......
2024-04-15
琳琳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漂亮的她很讨大人喜欢,但她有个小毛病,太贪心,而且耐力不够。平时家里去了别的小朋友,除非她十分喜欢,不然绝对不会让对方玩自己的玩具,就算自己不喜欢的玩具,也不肯给人。而且即便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儿,一段时间后,她也会觉得没意思,非要自己玩儿。
一次,幼儿园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野外采摘李子,还制定出了比赛规则,看哪个家庭摘得最多,哪家就获胜。
第一次自己摘水果,琳琳非常高兴,看着满园的李子,她兴奋地告诉妈妈:“我要摘好多好多,我要得第一名!”妈妈看女儿兴奋的样子,连连说:“好的宝贝儿,咱们好好努力吧!”
刚开始,琳琳兴致勃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摘李子,但因为总要伸长手向上够,不一会儿她就累了,可看着自己篮子里李子比其他小朋友的少,开始不乐意了,她嘟着小嘴,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好多好多李子,但我不想摘了,太累了!”
听到女儿的“号令”,妈妈只得亲自上阵,帮女儿摘李子。夕阳西下的时候,琳琳看着满篮子的李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让妈妈都带回家。
腰酸背疼的妈妈跟琳琳商量:“宝贝儿,帮妈妈提一些好吗?”琳琳以胳膊疼为由,拒绝了妈妈的建议,妈妈只好一个人把李子提回了家。
其实像琳琳一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大多数孩子都不能从头到尾自己摘李子,不是中途放弃,就是求助于父母,最后回去的时候,几乎都是父母帮孩子拎着,很少有孩子自己拎。很显然,他们既想得到更多,又不想自己动手。
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让我们担忧,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等到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很多事情再也无法大包大揽,如果孩子始终抱着这种想法,又不肯自己努力,不仅无法成为未来的栋梁,还有可能连最基本的自力更生都做不到。这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来看看日本幼儿园是如何做的吧!日本电视台曾播出了一期名为“需要遗憾的人”的节目。这个节目跟踪拍摄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秋天来了,川崎市麻生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们组织了一项活动,即带着园内的孩子们一起去郊区挖红薯。
当孩子们听说老师要带着他们去挖红薯的时候,十分高兴。早晨,孩子们背上背包和水壶,在老师的带领下向郊区出发了。换乘了几趟电车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此之前,孩子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至于挖红薯更是头一回。由于孩子正处于兴奋之中,挖得很欢,一会儿的时间他们便挖了许多。
回家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十分不舍。老师又怎么看不出孩子们的心思呢?于是,老师告诉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很不舍,但是以后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还很多。咱们该回去了,今天挖出来的红薯你们可以随便拿,拿多少都可以。但是你们要知道,回家的时候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你们还需要爬48级台阶。所以,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www.chuimin.cn)
孩子们从来没有送过妈妈什么礼物,因此当他们听到可以随便拿的时候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要多拿,以便送给妈妈。一些孩子将背包塞满了,装着的红薯竟有10斤重,但是他们并不觉得有多重。
刚开始往回走的时候,孩子们很兴奋,边走边聊。可是,没过多久,那些背着10斤红薯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感到累了,话变得渐渐少起来。当回幼儿园的路走了不到一半的时候,背红薯过多的孩子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起来。试想一下,一名幼儿园的孩子背着10斤重的背包,怎么可能感觉不到重呢?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背包过重的孩子再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当他们看到48级台阶的时候,他们感到绝望了,因为他们的腿早已抬不起来了,有的孩子甚至开始放声大哭。
老师走到大哭的孩子面前,问道:“需要帮忙吗?”大哭的孩子一边哭一边摇头,因为这10斤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比较强壮的孩子,一把拉起了那个坐在地上大哭的孩子,大家一起手牵着手,相互加油,爬完了48级台阶。
最后,孩子互相手牵手,继续向前走,坚持走回了幼儿园,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幼儿园的老师们感到十分欣慰,虽然孩子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他们依然坚持到了最后。这次的“遗憾教育”,磨炼了孩子们的耐力、韧劲和责任感,这比平时的说教来得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遗憾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取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力,更具责任感,学会担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想做的事情自己争取。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没有几个人会喜欢遗憾,然而,遗憾的的确确是生命中的收获。遗憾既可以成为痛苦的煎熬,也可以成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它将带给孩子更多、更深刻的感悟。正是因为有了遗憾,生命才更加值得回味,值得称颂。
想让孩子从小得到这样的锻炼,作为中国父母,不妨学习日本幼儿园的“遗憾教育”,为孩子开设一节这样意义深刻的课程。
有时候,“遗憾”和“懊悔”也有可能会变成好事。只要孩子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和“懊悔”就会滋生出好事。比如背10斤红薯回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是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通过这种“痛苦的遗憾”,磨炼了孩子的耐力,其深刻程度远远胜过父母的任何说教。
因此,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孩子的“遗憾”,对其进行“遗憾教育”,以此来达到磨炼其耐力的目的。
有关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的文章
在国内父母拒绝孩子进厨房的时候,日本的妈妈们早已掀起了一股“让小孩子走进厨房”的烹饪风潮。在日本妈妈看来,对3岁的孩子而言,“厨房教育”十分重要。有美子说,厨房育儿的很多益处已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日本,妈妈们在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之前,往往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比如,做饭之前必须洗手,禁止在厨房里乱跑,妈妈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触火。......
2024-04-15
在“拼养”的过程中,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只要没有威胁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日本妈妈绝不会出手,而是让孩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集体意识。对此,中国的年轻妈妈不如试着与其他妈妈结成同盟,省力、省时、省神的同时,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培养他的集体意识。“拼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可以使父母省时又省力,但这并不表示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关爱了。......
2024-04-16
据调查,在中国,70%的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就不会再养宠物,因为他们认为宠物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当孩子提出想要养某个宠物的时候,日本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去宠物商店,并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年龄挑选宠物。日本父母一致认为,责任感是上天给予孩子的特殊营养,责任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成才。日本的父母通常是非常严厉的,他们允许孩子犯错误,却不能容许孩子没有责任感。......
2024-04-16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友好的,没有高低与贵贱的分别,所以,日本父母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与别人友好地相处,就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尤其是当孩子正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这最益于培养孩子谦让的好习惯。日本父母教子有方,当他们在教育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的时候,总是......
2024-04-16
为避免这种情况,张敏在生下女儿乐乐后,一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教育她懂礼仪,守规矩。几乎所有日本家长都认为,要想让孩子养成守规矩、懂礼仪的习惯,就要从孩子最常接触到的餐桌开始。“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呢。即便是在家里,也应该让孩子多注意餐桌上的礼仪。事实上,当你对孩子要求的次数多了,就会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潜意识,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并且愿意遵守规矩!”......
2024-04-16
其实,榜样,尤其是父母这一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榜样,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标准。有一个正面、向上的好榜样,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有修养的好孩子!日本父母认为,很多情况下,孩子都会将父母作为模仿的对象。父母要想让孩子有好修养,首先父母就应该具备这种修养。父母榜样的力量,对孩子来说有着强有力的感染作用。......
2024-04-16
出院后,张雅的儿子就开始自己吃饭了,他在家里挥舞着小勺子,舀着吃饭,吃得不亦乐乎。再看日本的教育,虽然让孩子几个月大时就自己吃饭,显得“残酷”、“狠心”,可恰恰就是这种“冷酷”培养了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在日本妈妈看来,让孩子自己吃饭,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的性格培养也有积极影响。由此看来,日本妈妈们让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学着自己吃饭也不是件稀奇的事了。......
2024-04-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