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父母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责任心

日本父母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责任心

【摘要】:由此可见,“遗憾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取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力,更具责任感,学会担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想做的事情自己争取。因此,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孩子的“遗憾”,对其进行“遗憾教育”,以此来达到磨炼其耐力的目的。

琳琳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漂亮的她很讨大人喜欢,但她有个小毛病,太贪心,而且耐力不够。平时家里去了别的小朋友,除非她十分喜欢,不然绝对不会让对方玩自己的玩具,就算自己不喜欢的玩具,也不肯给人。而且即便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儿,一段时间后,她也会觉得没意思,非要自己玩儿。

一次,幼儿园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野外采摘李子,还制定出了比赛规则,看哪个家庭摘得最多,哪家就获胜。

第一次自己摘水果,琳琳非常高兴,看着满园的李子,她兴奋地告诉妈妈:“我要摘好多好多,我要得第一名!”妈妈看女儿兴奋的样子,连连说:“好的宝贝儿,咱们好好努力吧!”

刚开始,琳琳兴致勃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摘李子,但因为总要伸长手向上够,不一会儿她就累了,可看着自己篮子里李子比其他小朋友的少,开始不乐意了,她嘟着小嘴,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好多好多李子,但我不想摘了,太累了!”

听到女儿的“号令”,妈妈只得亲自上阵,帮女儿摘李子。夕阳西下的时候,琳琳看着满篮子的李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让妈妈都带回家。

腰酸背疼的妈妈跟琳琳商量:“宝贝儿,帮妈妈提一些好吗?”琳琳以胳膊疼为由,拒绝了妈妈的建议,妈妈只好一个人把李子提回了家。

其实像琳琳一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大多数孩子都不能从头到尾自己摘李子,不是中途放弃,就是求助于父母,最后回去的时候,几乎都是父母帮孩子拎着,很少有孩子自己拎。很显然,他们既想得到更多,又不想自己动手。

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让我们担忧,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等到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很多事情再也无法大包大揽,如果孩子始终抱着这种想法,又不肯自己努力,不仅无法成为未来的栋梁,还有可能连最基本的自力更生都做不到。这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来看看日本幼儿园是如何做的吧!日本电视台曾播出了一期名为“需要遗憾的人”的节目。这个节目跟踪拍摄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秋天来了,川崎市麻生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们组织了一项活动,即带着园内的孩子们一起去郊区挖红薯

当孩子们听说老师要带着他们去挖红薯的时候,十分高兴。早晨,孩子们背上背包和水壶,在老师的带领下向郊区出发了。换乘了几趟电车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此之前,孩子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至于挖红薯更是头一回。由于孩子正处于兴奋之中,挖得很欢,一会儿的时间他们便挖了许多。

回家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十分不舍。老师又怎么看不出孩子们的心思呢?于是,老师告诉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很不舍,但是以后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还很多。咱们该回去了,今天挖出来的红薯你们可以随便拿,拿多少都可以。但是你们要知道,回家的时候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你们还需要爬48级台阶。所以,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www.chuimin.cn)

孩子们从来没有送过妈妈什么礼物,因此当他们听到可以随便拿的时候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要多拿,以便送给妈妈。一些孩子将背包塞满了,装着的红薯竟有10斤重,但是他们并不觉得有多重。

刚开始往回走的时候,孩子们很兴奋,边走边聊。可是,没过多久,那些背着10斤红薯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感到累了,话变得渐渐少起来。当回幼儿园的路走了不到一半的时候,背红薯过多的孩子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起来。试想一下,一名幼儿园的孩子背着10斤重的背包,怎么可能感觉不到重呢?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背包过重的孩子再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当他们看到48级台阶的时候,他们感到绝望了,因为他们的腿早已抬不起来了,有的孩子甚至开始放声大哭。

老师走到大哭的孩子面前,问道:“需要帮忙吗?”大哭的孩子一边哭一边摇头,因为这10斤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比较强壮的孩子,一把拉起了那个坐在地上大哭的孩子,大家一起手牵着手,相互加油,爬完了48级台阶。

最后,孩子互相手牵手,继续向前走,坚持走回了幼儿园,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幼儿园的老师们感到十分欣慰,虽然孩子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他们依然坚持到了最后。这次的“遗憾教育”,磨炼了孩子们的耐力、韧劲和责任感,这比平时的说教来得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遗憾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取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力,更具责任感,学会担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想做的事情自己争取。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没有几个人会喜欢遗憾,然而,遗憾的的确确是生命中的收获。遗憾既可以成为痛苦的煎熬,也可以成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它将带给孩子更多、更深刻的感悟。正是因为有了遗憾,生命才更加值得回味,值得称颂。

想让孩子从小得到这样的锻炼,作为中国父母,不妨学习日本幼儿园的“遗憾教育”,为孩子开设一节这样意义深刻的课程

有时候,“遗憾”和“懊悔”也有可能会变成好事。只要孩子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和“懊悔”就会滋生出好事。比如背10斤红薯回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为自己的贪心感到了懊悔,但是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通过这种“痛苦的遗憾”,磨炼了孩子的耐力,其深刻程度远远胜过父母的任何说教。

因此,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孩子的“遗憾”,对其进行“遗憾教育”,以此来达到磨炼其耐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