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萍和郑华是两姐妹,去年的时候,妹妹郑华带着5岁的女儿去了日本居住,而姐姐郑萍一家则一直生活在北京。......
2024-04-15
中国有这样的一句古话:“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意思是说,想要孩子安安稳稳的,就要让他学会耐饥耐寒。但如今,这句话早已被中国父母抛之脑后,而在我们的邻邦日本,父母们却贯彻得十分好。
在网上曾有这样的一组照片,照片里是日本东京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赤裸着上身,正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如果不告知拍摄的时间的话,可能许多中国父母会以为是在夏季拍摄的。其实,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冬天。
原来,在每个寒冷的冬天,这家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这样锻炼身体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抗寒能力。他们脸上所流露出来的与大自然抗争的表情,实在是令人震撼。倘若中国的幼儿园让孩子在寒冬里赤身锻炼,父母会同意吗?在国内,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他们之中有几个人能像日本孩子一样,经得起如此苛刻的打磨呢?
在日本的家庭教育中,积极锻炼孩子身体的思想意识十分明确,其中,耐寒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父母不想孩子将来成为“暖房花草”,所以孩子往往穿得比父母还少。与日本父母不同,中国的父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孩子会不会冷啊,会不会热啊,会不会生病啊,会不会累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有时候应该冷一冷、热一热、累一累,适当地接受锻炼,只是一味地把孩子包裹起来,让孩子穿得比父母还多。
是不是父母将孩子保护得好,他们的体质就会越强,身体就会越健康呢?是不是父母怕孩子生病,他们就不会生病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父母对孩子保护得好,他们反而没有了锻炼的机会,相应地,孩子对病菌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了,进而导致他们的自然生存能力变差。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适当地冷一冷,不仅使孩子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
刚进入秋天,张玉就开始担心女儿婷婷的身体,从小患有哮喘的婷婷,一到冬天就很容易犯病。如果是在国内,张玉还没这么担心,只要给她裹上厚厚衣服就好,可惜她们现在在日本。这里的孩子们,即使在最寒冷的日子,也依旧是单薄的短裙,这可怎么办呢?
婷婷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曾经受过这样的训练,当时幼儿园就规定,上学路上必须穿短裙,到了幼儿园才可以换上体育服。天气最冷的时候,幼儿园规定女孩儿可以在短裤或者裙子下穿连裤袜,而且如果冬天不想穿短袖体育服的话,可以在外面穿上长袖。当然,如果有孩子身体上有特殊需要,在经过老师的批准后可以穿上裤子。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可以穿戴一些防寒用品,如大衣、手套、围脖等,但是到了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必须脱下来。
刚一开始的时候,婷婷经常感冒,但经过两个寒冬的锻炼后,她的身体状况好多了。然而这不过是“试炼”的开始,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才是真正的“抗冻训练”。
不过再担心,婷婷还是上了一年级。刚入冬,婷婷妈妈就收到学校发来的着装通知,要求学生上学放学时必须穿规定的制服(长袖衬衫、背带裙和制服上衣),脚着白色短袜。天很冷时,可以在制服里面穿薄毛衣或毛背心,但进入学校后要统一换上体操服,下身穿短裤,且不允许带任何发热设施。后面标注着:如身体情况特殊或生病,经由班主任批准,可以穿长裤。
张玉和婷婷住的地方是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县,这里跨越温带和亚热带,最冷的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8.3度,有的时候还会下雪。尽管地理位置靠南,但是零下几度的时候也是不好受的,更何况婷婷在学校里还要光着腿,这让张玉非常担心。
在和老师的面谈会上,张玉跟老师说起了自己的担忧,老师温和地告诉她:“既然婷婷有哮喘,体质特殊理应得到照顾。天气冷的时候,您可以让婷婷穿上长裤,到了学校后穿在短裤上面。对此我会向班上的其他同学解释一下,相信他们会谅解的。”
但当张玉提到上学放学路上,是否可以让女儿穿个长裤,老师有些为难但坚定地告诉她:“这是学校的硬性规定,我相信孩子一定没有问题的,还请您多多原谅。”(www.chuimin.cn)
学校的要求自然必须服从,但她还是忍不住问老师,这种“不人道”的规定,到底是谁制定的。老师告诉她:“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炉子、空调等取暖设施,每家每户都很暖和。但过去,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这些,如果孩子想舒舒服服,在家里就行了,学校里还是要保持过去一样艰苦的环境,只有这样,在寒冷的环境里孩子的身体和意志才能同时得到锻炼。”
老师的话,张玉半信半疑,她每天都担心婷婷会感冒或者犯哮喘,有时还忍不住问婷婷:“宝贝儿,今天在学校穿长袖体服了吗?”婷婷摇摇头,张玉问:“那你冷吗?”“一点儿都不冷,每天早上我们跑步,我还热呢!”婷婷高兴地说。
冬天终于过去了,张玉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整个冬天,果然如老师所说,婷婷真的没问题,她从没感冒过,更没有犯过哮喘,抵抗力也增强了很多。她开始庆幸当初带孩子来了日本,经过这次的“耐寒教育”,婷婷再也不会惧怕寒冷。
在日本北海道生活着一种狐狸,它们深知自然环境的严酷,为了让孩子在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得以生存,狐狸将各种生存技能都教给孩子,从如何捕食到遇见天敌时如何逃身。当小狐狸长到一定阶段以后,老狐狸就将其赶离自己身边。开始时,小狐狸不舍离开,老狐狸为了将其赶走会采用咬的方式。
可以说,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正如北海道的狐狸一样,温柔与严厉并存。这是一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以后或许会有许多困难在等待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一个人应付变幻莫测的未来,日本父母觉得只用温柔培养孩子还远远不够。在日本父母看来,在孩子的心中植下坚强的信念,并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
在生活中,日本父母会随时注意对孩子进行锻炼。比如,当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让他光着脚走路,冬天让孩子用冷水洗脸洗手,带孩子在玩雪地上玩雪、和他一起打雪仗,当他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教他溜冰。日本父母平时不会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会让他露一露头,露一露脖子,露一露小手,露一露小脚,吹吹风,晒晒太阳;让孩子玩泥巴、玩沙、玩水;带他走进大自然,让他接受各种刺激,经历日晒等。久而久之,孩子才不会怕冷,才不会容易生病,其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他也才会真正健康。
冬天的公园里,露着双脚的日本孩子随处可见。60多岁的日本老人,在零下N度的气温里,竟然能够穿着泳衣在冰水中游泳。为什么日本人可以呢?其实,日本孩子耐寒能力是靠培养出来的,并非是天生的。耐寒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中国的孩子一样可以。
对孩子进行耐寒锻炼并不是单纯受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耐寒锻炼要循序渐进,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户外活动的时间应该逐渐由短到长,衣服应该一件一件减少,水温也应该一点一点降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耐寒锻炼应该从小做起,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的方法。孩子1~3岁的时候,可以在寒冷的室外走一走,但是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分钟。孩子3~6岁的时候,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带他在户外游戏、追逐,活动的时候可以脱掉一件衣服,活动结束后再穿上。
耐寒锻炼以不产生寒战、不流鼻涕、不打喷嚏为宜。父母带孩子外出锻炼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冻”的度,最好不要让孩子“动”得大汗淋漓,尤其是在隆冬的时候,最好在孩子周身微热、尚未出汗的时候停止锻炼。
有关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的文章
在家里,日本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在学校里,日本老师教育孩子“要诚实”;在公司里,“以诚实为本”是普遍的经营理念。按理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受罚。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敢于将事情和盘托出,不但不会遭到责备,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在孩子说谎的问题上,日本父母赏罚分明,从而让孩子从小就在心中树立起“以诚实为本”的信念。......
2024-04-16
在“拼养”的过程中,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只要没有威胁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日本妈妈绝不会出手,而是让孩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集体意识。对此,中国的年轻妈妈不如试着与其他妈妈结成同盟,省力、省时、省神的同时,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培养他的集体意识。“拼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可以使父母省时又省力,但这并不表示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关爱了。......
2024-04-16
1.就算刮风下雨,照样带孩子散步春风扑面,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人们衣服的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孩子们早已将身上厚厚冬衣脱了下来。但很快,张慧改变了女儿散步的计划。和料想中的一样,张慧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正打算带孩子们出去散步。......
2024-04-16
在日本,父母一般不会擅自处理孩子的旧玩具,在处理之前,他们往往会先问过孩子。对于这些玩具的处理问题,李秀丽表示很无奈。这位日本妈妈的用事实告诉了世界上所有父母一个道理,那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将孩子置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在处理旧玩具一事上也是如此,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对此父母应该尊重。......
2024-04-16
据调查,在中国,70%的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就不会再养宠物,因为他们认为宠物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当孩子提出想要养某个宠物的时候,日本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去宠物商店,并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年龄挑选宠物。日本父母一致认为,责任感是上天给予孩子的特殊营养,责任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成才。日本的父母通常是非常严厉的,他们允许孩子犯错误,却不能容许孩子没有责任感。......
2024-04-16
惠子是一个可爱的日本小女孩,今年6岁,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参加该次活动的志愿者们走上合肥街头,发放公交让座爱心卡,以鼓励文明行为。现在,每当惠子在公交上看到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孕,总是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日本父母经常带孩子坐公交车,让他看到公交车上一幕幕温馨的镜头,用真人实事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以前别人为孩子让座,现在让孩子学会让座给别人,其实是社会公德的延续。......
2024-04-16
经过商量后,他们觉得应该让女儿从回家或者外出打招呼开始做起,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们要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其实,国内有许多孩子跟新桐一样,回家或外出时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养成习惯以后,看到认识的人也不会打招呼,以至于经常出现尴尬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出门和回家的时候不打招呼,父母可以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培养他文明礼仪的意识,从而养成外出或回家打招呼的习惯。......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