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用抽象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要充分占有材料,要全面了解,认识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基本状况。抽象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方法,西方经济学虽然也不明确承认,但他们在经济研究的实践中,却常常多少不一地使用着这个方法。......
2024-04-0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及产权形式、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基本条件除了产权制度外,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所以,在分配领域,也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个制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它可以保证整个经济运行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收入分配原则与收入分配方式
现代社会,收入分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收入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那么,关于收入分配的原则和规则都有哪些?这是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关注的。
(一)收入分配中的两个平等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应当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应当平等地享有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生存资料。人们之间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有以下两个:
1.“平等生存权”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应当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应当平等地享有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生存资料。这是构成现代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该原则所阐述的简明道理是:生产首先是为了生存,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收入分配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存,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社会生产。
2.“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
人们参加生产活动,不仅是为了生存,还为了发展,不但希望创造出社会财富,而且希望得到相应回报。如果个人得到回报与其在生产中的贡献不适应(特别是回报低于他的贡献时),就会感到以等量贡献不能换取等量回报而受到伤害,从而挫伤其在下阶段中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由于分配不合理而受到冲击甚至破坏。可见,“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平等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则。
现实中,决定收入分配的两个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按照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来制定分配规则,那么,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本生活需要的标准越来越高,社会必须将其创造的收入越来越多地平均分配到每个成员的头上;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的扩展,又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尤其是个人创造的价值的大小,关心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必然降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如果仅仅按照贡献回报原则来制定分配制度,由于社会成员占有的经济资源的差别和个人天赋的差别。具有公平地位的社会成员又会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既要兼顾两个平等原则,又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分配制度。
(二)多种收入分配方式
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应的产权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必然会带动和促进分配方式的调整和完善。比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收入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方式。关于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取得的其他收入,分配方式和收入来源更是呈多样化的趋势。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必须对各种分配方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作出理论分析。
1.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个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收入或消费品的一种社会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劳动产品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条件下,扣除扩大再生产和社会需要以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按劳分配体现着劳动者在分配领域中的平等关系。
按劳分配中的“劳”是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复杂程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而确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的量和质相统一。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是劳动的量,劳动复杂程度是劳动的质,在确定劳动量时,既要考虑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劳动强度的高低,还要考虑劳动复杂程度的大小。
按劳分配是以承认不同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差别为前提的,劳动能力的差别,必然带来收入的差别。按劳分配要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各尽所能”地为社会提供劳动。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必须反对和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承认劳动差别,主张劳动成果平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是和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搞平均主义只能导致劳动者普遍缺乏进取心,在客观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应当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不仅是指在同一个单位,应该鼓励一部分有特殊劳动技能,肯干苦干的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而且也要承认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因社会经济因素带来的差别。必须看到,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为前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无法实现合理的分配的;同时,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共同富裕仍然是一种有差别的富裕,而且这种差别应尽量反映人们的努力程度和资源禀赋的差别;还必须看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不平等发展的过程。例如,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教育环境存在差别,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多层次性,因而各公有制单位的总体劳动者在同样时间提供的社会劳动成果是有差别的,这样,在收入分配上就必然存在差距。当然,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要他们起劳动致富的示范作用。同时,要发挥先富的劳动者的带动作用,帮助其他劳动者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就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政策而言,它还包括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投资办企业,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通过技术转让、资金融通等形式发挥对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扶持欠发达地区尽快富起来也符合先富地区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2.按经营收益分配
按经营收益分配,是指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经营的最终收益即经营效果来分配。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按劳分配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它既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按经营收益分配的主要特点是:
(1)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个人所得收入不仅取决于生产,而且取决于交换。
(2)不仅取决于劳动者个人劳动量支出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和变动。后者往往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所以,按经营收益分配是一种市场化的分配机制。
按经营收益分配中,商品经营者所得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四个部分:
(1)经营性劳动收入。经营管理本身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灵敏的反应和决策能力,从而能在同样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经营性劳动收入就是根据经营者所付出的经营性劳动量,由市场分配的收入。
(2)创新收入。它是经营者由于提供了开发新产品、发明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等创新劳动而得到的收入,是社会对创新劳动的奖励。
(3)风险收入。经营者一般都应承担经营风险,在他们较多的收入中还含有一部分风险收益。
(4)机会收入。即由于外部因素及其变化所形成和引起的收入,包括价格上涨获得的额外利润及政府政策的倾斜而获得的相应收入等。
3.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生产要素是指构成生产过程的各个因素,即创造物质财富的要素。现代社会化生产的过程十分复杂,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管理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在内的各种劳动者的劳动。
从广义上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它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房地产、技术、信息等。其中劳动、土地、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再好的制度、体制、管理都是无用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获取一定收入的方式。它主要有以下具体分配形式:
(1)按资本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资本作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增值性和盈利性。资本所有者必然要求凭借自己对资本的所有权取得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索取权。所以,个人资本所有权的存在是产生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根本原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收入从单纯的消费投入分解为消费资金和投资资金。居民用于投资的资金的出现,就必然会导致按资本要素分配形式的出现,而且随着收入量的扩大,居民用于消费后的剩余资金即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越来越大,从而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也会越来越多,按要素分配形式在范围上就会不断扩展。
按要素分配收入具体包括:居民将消费剩余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居民将消费剩余资金买卖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等;居民将消费剩余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利润。
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形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动员社会闲置资本投入经济运转,有利于刺激劳动者把结存的货币收入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它存在于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将按照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向其支付劳动报酬。
(3)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劳动力产权包括劳动力个人所有权、劳动力个人处置使用权以及劳动者获取收益、拥有财产的权力。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是一样的。货币资本要求增值,否则,就不成为资本。同样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本,也要求在经济过程中增值,参与剩余分配。
(4)按土地要素分配。居民如果拥有土地,不仅可以买卖土地,也可以买卖土地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因此,居民可以因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获取土地的租金。此外,拥有房产的居民也可以通过房屋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5)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有的技术投入生产并作出贡献,就应获取相应的报酬。按技术因素分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取专利收益;二是以技术人员入股的形式获取利润分红;三是以人力资本的形式获取额外收入。
(6)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管理才能的人,即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将自己的管理才能投入到运行过程中并作出贡献,企业家就应获取相应的报酬。
(7)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是当今时代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谁拥有足够的信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信息要素所有者就要依据信息在生产中的贡献获取相应报酬。
【相关链接】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中共中央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
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分配原则的新论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分配领域改革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
(1)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提法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不仅是资本,而且包括技术等;对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仅是“允许”,还要“鼓励”。
(2)明确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又一通行的分配原则,这是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理论上的具体化。在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改革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之举。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和积极作用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近几年经济理论界广泛讨论的问题,也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所以,在此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做一些说明。
(1)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是分配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土地、资本等)和人身的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即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有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自然凭借其对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这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因而存在必然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分配形式。
(2)个人收入分配的对象(或物质财富)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即在财富创造过程中)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如果说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或者这种要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话,那么,这种要素也不会给所有者带来任何收益。当由个人占有的生产要素既是稀缺的又在财富创造中作出了贡献时,就必然要求将一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3)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不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都要由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发挥功能来推动。尽管人是生产过程的能动因素,但财和物的作用也绝不可忽视,对其重视的惟一形式就是承认要素所有者的收益分配权。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许多积极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真正体现要素的稀缺性,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生产要素所有者使用生产要素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最大的要素收益,为达此目的,要素所有者总是努力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要素所有者获得要素收益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要素稀缺程度和要素使用效率,要素所有者要获得最高的收益,就必须将要素配置到最稀缺和使用效率最高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中,从而有助于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第二,有利于提高要素的质量和素质。市场上要素价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因此,要素所有者要取得较高的要素收益,就需要不断提高要素的质量,而要素质量的提高就会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有助于刺激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力要素是生产要素中一个能动的要素,它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所有者素质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劳动力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生产要素分配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按劳动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将会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
第四,有助于要素使用者节约要素的使用。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就是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使要素使用者高效地使用资源,一方面资源使用者不可能无偿或廉价地使用资源,只能通过公平交换获得资源,同时要求资源使用者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组合,避免各种要素的闲置和浪费。这样,要素使用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就必然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增加社会财富,也可以增加居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即居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不仅来自于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而且还有其他劳动收入、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红利收入、租金收入、管理收入、风险收入等。居民和家庭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工资收入不再是居民和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这有助于增强居民和家庭收入的稳定性。必须看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确立和实行,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拉开居民收入的差距,需要在收入分配政策上作及时的调整。
【相关链接】在改革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分配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一些有条件的企业正在探索能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形式,如职工持股制、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
1.职工持股制
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实行职工普遍持股的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经营者和业务骨干通过一定方式,凭借他们特殊的才能和经营管理经验,持有较多的企业股份,并相应取得较多的利益。
2.年薪制
年薪制是根据企业类别、经营规模等因素确定经营者基本报酬并按经营业绩分档付给风险收入的特殊薪酬制度,其核心是对经营者形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经营者年薪一般由基薪和加薪(即风险收入)、当地物价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加薪的具体数额应视经营效益而定。不能把年薪制变成旱涝保收的高薪制,而应是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激励工资制,应该把经营者的责任、权利、风险和利益统一起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年薪制在国有企业中推行是必然趋势。显而易见,年薪制较之月薪制更有利于调动经营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但是,年薪制也有其局限性,即毕竟是一种在短期内从物质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者给予激励的分配形式。
3.股票期权制
与年薪制相比较,股票期权制则具有长期报酬的特点。股票期权制的实施过程是:公司经营者如果经营成功,可分得企业股票,即加薪奖励,但这是一种期权,经营者在任期内不得随意兑现。如果某一年度经营得好,可按规定增加期权额度;如果某一年度经营不好,则要扣减以前拥有的期权额度。公司经营者在离任后一年内,可按公司拟定的办法,兑现全部应得的期权。对于经营者来说,其收入不仅取决于所获得的股票期权额度,而且取决于每单位股票的价值,这就会激励企业经营者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期效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短期掠夺行为。
二、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的“倒U假说”
关于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的演化趋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著名的“倒U假说”。他根据经济发展早期的普鲁士(1854—1875)以及处于经济发展后期阶段的美国、英国和德国萨克森地区(1880—1950)收入差距的统计资料,提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即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类似于倒写的英文字母“U”)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库兹涅茨在解释“倒U假说”时,认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逐渐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比如美国占人口5%的最富裕阶层占有全部个人储蓄的2/3,而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而经济增长必然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2)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的居民收入比农村的居民收入更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恶化。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实中有一些因素能够逐渐抵消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从而使收入不平等的状况向逐步缓和转变。这些因素是: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制和救济法的实施;人口中富人的比重由于其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比如20%)的最富裕阶层中有收入相对低些的人口进入,从而使这一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降低;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导致来源于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的比重在总收入中的逐步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是否发生类似于“倒U曲线”的演变趋势,很多机构和学者研究得出的基本判断是:迄今为止,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逐渐扩大的演变趋势。这一基本判断得到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城乡分割、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因此,要理解我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需要分别考察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同时,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组成部分,只有分别考察这几个方面收入差距的变动,才能更好地理解、解释和分析全国居民总体的收入差距变动情况。我国许多学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演变情况的考察,得出的基本判断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是呈扩大的趋势,因此,由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已经居世界前列。据世界银行2010年7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的GDP总量为58.13万亿美元,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为4.9093万亿美元,再度超过德国,排名世界第3位(但中国人均GDP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后),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排名第一的美国GDP为14.3万亿美元。然而,我国国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2008年从1980年的0.23上升到0.469,这表明我国国民收入差距已经非常严重,世界银行的研究也支持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这一结论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至少现在还不存在类似于“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即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仍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三、关于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效率与收入差距问题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它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单的物量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效用或社会福利概念。
通常效率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用来表明企业有效率的配置资源以及选择具有技术效率的生产计划的能力。它要求企业的生产应满足要素投入的最小化。
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包括整个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有效配置是否实现最优。这一效率概念的具体标准就是帕累托效率原则。
第三,制度效率。这是指某种制度能够在成本最小化的状态下运行。任何一种制度运行都是有成本的,对于完成同样的交易,人们总是寻找成本最低的制度。制度运行的成本又称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高低是衡量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
2.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公平是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论的话题,经济学中的公平概念同样充满争议。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公平的含义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力。
经济中的公平主要是指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上的均等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机会平等。它是指人们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有平等的机会选择和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有平等的机会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平等的机会消费社会产品、积累私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
第二,结果平等。它是指人们获得的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平等。机会平等不等于结果平等,因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的努力程度、才能甚至运气不同,因而即使机会平等也会出现收入和财富的较大差异,这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结果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比如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垄断、特权等。因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应努力地消除机会的不平等,而容忍在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平等。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看,效率决定着公平的发生。只有当效率提高到有剩余产品时才会出现公平,公平的增长离不开效率的提高。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在缺乏效率的同时往往更缺乏公平,公平随着效率的提高而不断增长。
从对立性看,在长期,效率促进公平,公平也促进效率,但两者也存在矛盾。在短期,追求效率就要牺牲公平,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效率,两者的增长不同步,公平往往滞后于效率。这一矛盾关系是由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中,要提高效率,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以相应的报酬。如果生产要素的使用是无代价的,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要么生产要素的使用者不计成本,不考虑效益;二是要么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由于得不到任何收益而不愿提供生产要素,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市场经济无效率。因此,必须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以提高效率。但效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布不均等性。资本要素比较稀缺,资本收入及利润增长快,而劳动要素供给比较充足,工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所以效率提高所增加的收入大部分会落入资本所有者手中,这就造成社会范围的收入差距问题。
(二)正确处理收入差距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不同个人在拥有和运用生产要素产权方面的差异,个人的收入水平就不一样,由此而形成个人收入和财富方面的不平等。如果单纯地强调生存权的平等,在分配上就可能偏倾于平均分配,显然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如果过分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贡献回报原则分配,又会产生两极分化,从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和社会历史条件,来调整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就成为收入分配理论和改革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1.从长期看,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从长期看,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上,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增长首先要有效率上的保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无效率或负效率可能引起经济停滞,甚至是经济负增长。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而效率的发挥建立在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之上,有差别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有效率。当然,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并不是不要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天赋和机会是不均等的,并非是个人的努力程度造成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如果听任这种状态长期存在,最终会危及社会安定,导致效率下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公平与效率既是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需要,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一个社会从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处理这一关系的原则为:
第一,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兼顾公平。在历史上,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产生以后,社会才可能提出公平问题。在效率低下,根本没有剩余产品的情况下奢谈公平显然没有任何意义。从公平的走向看,公平也只有在效率提高过程中才会增长。在农业社会,人口中1%或2%的处于最高层的人通常占社会总财富的50%;而在工业社会,一般来说,人口处在最高层2%的人占去社会总财富的10%左右。显然,在收入分配差距上,农业社会大于工业社会。当今世界的现状也表明,穷国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上通常比经济发达国家更不平稳。可见,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应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只有效率提高了,蛋糕做大了,才会丰富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上是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首先要讲效率。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然而,在效率优先原则下,要尽量考虑公平的要求,让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限度内。例如,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应当根据各行各业和各个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各人的劳动贡献大小,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左邻右舍,用征收所得税和征调节税的办法使差距保持适度。
第二,要善于把握效率与公平两者在不同时期所存在的不同矛盾,有针对性地协调两者之问的关系。公平和效率这对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些时候公平的问题更显得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问题会更加突出。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20世纪30年代由于遭受空前经济危机,工人大量失业,生活十分困难。于是,各国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既稳定了社会秩序,也刺激了有效需求,使经济摆脱了衰退。这显然突出了平等要求。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各国普遍感到,社会保障发展过快损害效率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突出表现是社会保障制度中财务危机日趋严重。养老金支出和医疗保险费用扶摇直上,政府不得不用征税和通货膨胀办法予以解决,这又引起纳税人的不满,于是经济学家开始批评社会保障损害了效率。一些国家的政府也开始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个人保险负担。这样以来,平等和效率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从如何实现平等开始转向如何实现效率。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平均主义倾向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中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又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分配不公平而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倾向。这里的分配不公平不是由劳动贡献大小决定的,而是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偷税漏税的少部分人大发横财。所以,不管是计划经济的残余或差距过大问题,都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规范正常的市场秩序加以解决。
第三,要寻找一些尽可能小的不公平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或以尽可能小的效率损失换取尽可能大的公平的途径,以降低效率与公平替代的机会成本。例如,在劳动就业方面,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打破劳动力流动中的部门限制、城乡限制和地区限制,在就业方面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人事制度执行中必须增加公开性、透明度,这样,既有利于实现公平原则,又有利于提高效率。在社会保障方面,既要逐步取消一些大锅饭式的补贴,又要在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必须加大税制改革,严肃税收纪律,切实解决偷税漏税问题,从多方面保证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2.在特定时期,要“更加注重公平”
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必然带来社会的公平,蛋糕做大并不必然保证每个人都能分到蛋糕,关键在蛋糕分配的制度设计上,过分的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会损害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至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目前,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www.chuimin.cn)
(1)由个人或地区自然禀赋存在差别造成的;
(2)由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分配方式造成的;
(3)长期过于重视效率,忽视了对公平的推进等。
过大的收入差距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的不满情绪,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心态、就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收入分配的差距造成大量的贫困人口或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更加全面理解和贯彻社会公平原则,努力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使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关链接】官方密集表态,热议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新闻网2010年7月22日电(秦欣):近日各界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不绝于耳,并有消息称将在8月修订后在今年年底前推出。而官方近来的频密表态也被解读为推进这项关乎各方人士的改革在进行舆论造势。
1.官方密集表态,热议收入分配不公
进入2010年,有关收入分配话题的议论就不绝于耳,而就在官媒大声疾呼的同时,中央高层也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政府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决心: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温家宝总理发表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5月公布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国家发改委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具体化,《意见》明确提出,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领域,中国将提出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积极稳妥地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证制度建设,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和管理制度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
5月下旬,新华社发表一篇堪称“重磅炸弹”的文章,直言“中国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红线”。而《人民日报》同期也接连发表文章,以《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社会财富怎么分: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收入分配怎么分: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等为题,继续深入剖析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进入6月,围绕收入分配改革的讨论继续升温。2003年起即由中宣传部理论局每年编写一本的通俗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今年把主题定为《七个“怎么看”》,对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七个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回应。《人民日报》近日全文转载这些文章,其中7月9日转载的《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成体系地阐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重点,其中不乏多处创新亮点,使本轮收入分配改革大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7月15日、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要抓紧制定出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方案,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对于官方密集发布收入分配话题的报道,香港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香港《大公报》的报道指出,中国重量级官媒关于收入分配不公的讨论,至今已持续半年多时间。
从去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组文章,痛批劳资分配不均,利润侵蚀工资。文章披露,中国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不到10%、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到42%(发达国家分别为50%左右和55%以上),“人们发现,试图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提高收入,似乎变得越来越难。”
文章说,《人民日报》的这组文章实际上打响了呼吁收入分配改革的“第一炮”。收入分配不公逐渐成为在中国最受关注的问题,半年多来,围绕收入分配改革的讨论越来越多。5月下旬,新华社发表一篇堪称“重磅炸弹”的文章,直言“中国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红线”。而《人民日报》同期也接连发表文章,以《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社会财富怎么分: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收入分配怎么分: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等为题,继续深入剖析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2.收入分配不公呈现五大现状
《人民日报》在进行“怎么看”热点问题文章的转载中,以7月9日转载的《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一文,尤为引人注目。
这篇文章总结概括了当前分配不公的五种主要现象: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二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三是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四是“小金库”、乱收费罚款等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五是压低、克扣、拖欠工资等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产生分配不公问题的四大原因,除了社会历史的原因和体制改革不到位、相关政策不完善之外,最主要就是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文章还指出,分配不公抑制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使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社会地位下降,降低对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改革、投身建设的积极性;而既得利益者害怕改革触及自身利益,则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包括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源于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
在政策建议方面,文章提出,收入分配改革需从低、高、中三方面同时着手。一是要改变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现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三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推进城镇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大公报》刊出的评论指出,《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成体系地阐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重点,其中不乏多处创新亮点,其大胆感言的做法也受到好评,使本轮收入分配改革大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高潮。由于中宣部及《人
民日报》的特殊地位,人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官方正在借助媒体,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进行舆论造势。
3.三大核心问题成争议焦点
有媒体报道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最新一版的征求意见稿已在近期摆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高层的案头。而其中最令各界纠结的争议焦点,则包括冻结垄断企业工资、实现同工同酬及竞争性行业一线员工工资5年倍增等内容。
垄断企业工资——《财经国家周刊》刊出的分析文章指出,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数易其稿相伴随的,是收入分配格局重建过程中各利益方的激烈博弈。其中,调整不同性质、规模、行业企业员工收入的既有差距,成为最敏感的纠结点之一。由于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这份征求意见稿正经历激烈的争论与反弹。争执的焦点在于,“让利”方摆出现有经济条件下的客观难题,同时方案的可执行性也亟待验证和加强。
近期频频因收入分配改革话题接受媒体访问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专家苏海南表示,此次收入分配改革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初次分配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初次分配尽量达到收入合理增长和提高公平性的目标。因此调节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非常重要,主要的两条线路便是“少征”和“多收”。
“关住大龙头,管住小水流。”苏海南形象地比喻。多年以来,垄断央企和国企收入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是收入源头的水太多,也就是在占据了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条件下,创造的利润绝大部分却截流在企业自身。“这种格局下,工资是不可能管住的。”苏海南说。
工资倍增计划——对于“工资5年倍增计划疑已写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草案”这一报道,曾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苏海南则明确给出了否认的表态,他表示目前相关部委还尚未将“收入倍增计划”写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草案。
但事实上,外界对“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呼声和期待还是日益高涨的,这也可以说明,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正令决策者有所踯躅。这其中就包括这个“收入倍增计划”。
实现同工同酬——对于同工同酬的话题,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21日在做客人民网时透露,目前全总正积极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工资条例》。此外,今年全总将投入1000万元在10省市试点聘用专职工会人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今后职工加班工资、奖金分配、福利补贴和薪酬制度设置等应纳入到协商之中。
张建国说,全总将力争到2012年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同时,在协商工资水平、调整幅度的基础上,要把加班工资、奖金分配、福利补贴和薪酬制度设置等纳入到协商之中。在同工同酬、同岗同酬的原则下,探索解决同行业同岗位工资标准统一的问题。
资料来源:2010年07月22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才在西方各国普及发展起来。近30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般趋势。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四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使之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保障老年人正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心理安慰等方面的需要而建立的保险基金。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结合的办法。实施这一办法,有利于逐步建成养老保险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事业。我国的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公费医疗和劳动医疗,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以及免疫和疾病预防网络的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负伤、致残、死亡,或因接触职业有毒因素引起的疾病、致残、死亡,本人及其家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丧失工资收入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或由社会向法律或政策所规定的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比较广泛,它包括社会性福利和职工社会保险福利两大类。在我国,社会性福利服务主要是由民政部门负责实施,具体业务是通过专门的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来落实和操作。职工社会保险由劳动和人事部门负责实施,其中,劳动部门负责企业职工的福利,人事部门负责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福利。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遭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失业待业、丧失劳动自救能力等社会成员提供的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和物质资助。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失业破产或由于丧失劳动能力而断绝经济来源,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资金和物资,通过社会救助的形式解决社会成员的生活困难。社会救助的项目很多,主要是围绕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城乡贫困救助和失业破产救助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的。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如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休和退伍军人及烈属等,为确保其一定生活水平而提供的资助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其具体内容有死亡优抚、伤残优抚、退伍优抚、退休安置和社会优待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体现其资源配置作用的,在这一过程中,竞争机制在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通行的原则是优胜劣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出现贫富差距拉大,也必然出现地区差距扩大。市场规律所产生的这些后果会进一步给社会带来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可以激励企业和劳动者追求创新、追求效益、追求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从消极的方面看,这种竞争结果并不完全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包括客观原因在内的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个人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超过了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时,就会妨碍社会稳定,引发社会动荡,反过来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以达到稳定社会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社会保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调节收入差距,包括个人收入差距、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更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的合理流动,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但是如果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就极大地影响了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打破城乡和所有制限制,有利于劳动力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该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步进行,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际上相对滞后,所以无力承担改革风险。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社会负担太重,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无法提高效益参与市场竞争,所以,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配套措施的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无法顺利进行的。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完善失业保险机制,提高失业保险金支付能力;
第二,在养老保险方面,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统一了全国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也就是说,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有利于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应以提供生存资料、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后再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2)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在目前,重点是完善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保险费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筹交。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还应发展商业性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
(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长期以来,农民养老都是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是要求在国家一定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同时要发展与完善行之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水平。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的经营要分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要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在保证基金正常交付和安全流动的前提下,可依法将社会保险基金用于保值、增值的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和增值的机制。
(5)社会保障政策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随着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政策必须归口,不能政出多门。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操作方法要规范化,尽快完善有关社会保障的各种法律,作到有法可依,实现管理的法制化。
【相关链接】我国养老金空账约1.3万亿
2010年7月13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社保体系国际研讨会”上坦言:“中国引入个人账户做法不成功,个人账户的功能失灵。”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而那些在此制度确立前的职工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养老金,形成规模庞大的“空账”——据郑秉文透露,大约1.3万亿元。
1.引进个人账户失败
此前,主管部门唯一一次公布养老保险“空账”,还是原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截至2004年的数字,为7400亿元。
“空账”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借鉴智利模式,引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
此前中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模式。智利则以个人为养老保险缴费的直接责任主体会问智由紧账的市建户时户有有这资失效问50后,采用完全积累模式。我国则将这两种模式捏在一起,实行部分积累。
“采用统筹账户以后,增强了社保的互助共济功能。”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张录法告诉本报记者。
“当时的设想是让个人账户里有钱,做成实账。可是由于我们没有解决转型成本题,账户一直是空的,账户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郑秉文说。
所谓转型成本,是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的补偿。对此,利是通过发行政府认可债券来筹措补偿资金,由多届政府来逐步消化;而我国则后来缴费者支付,由此个人账户形成规模庞大的“空账”。
郑秉文表示,引入个人账户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使个人缴费和未来的养老待遇密联系,二是个人账户的钱可通过金融市场投资,求得较高的收益。
“第一个功能可以说部分实现了,第二个功能由于账户内有将近1.3万亿的空,未能有效投资,与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私营化管理的智利相比,显然没达到目。香港2000年也采用智利因素,建立基金,实现完全积累。账户内有钱,进行了场化投资,吸引力很大,制度建立的第二年,覆盖率就达到了90%以上。而我国立养老保险制度十多年,覆盖率还不到40%。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引入个人账是不成功的。”郑秉文说。
2.“空账”无须过虑
“空账一直就有,压根不是什么新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告诉代周报记者,“我国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是通的,我们缴保费,甭管是交到个人账还是统筹账户,要拿去付老年人的退休金,统筹不够了就从个人账户提取,所以空账。”
顾昕认为,对此不必过分担心。“如果国家作出承诺,无论现在个人账户里是否钱,但认定其中的数额,并且按照账户计息。这相当于强制储蓄,国家确保以后钱可以支付,这样的运作方式叫做名义账户,瑞典等国家都这么做。”
在顾昕看来,名义账户并不莫名其妙。“最理想的当然是账户里有钱,想法投,再对投资进行监管。但名义账户制度本身是一种制度安排,如果运作得当也不为一个办法,政府认账就行。现在把账做实,和将来认账,是两件不同的事,但果也许是一样的,退休了有钱就行。”
面对外界对巨额空账数字的担忧,一位与会官员回应,不应该过分担心“空账”题,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
2000年开始,我国由财政拨款设立全国社保基金,进行市场运作。最初规模是0亿元,运作到2009年,已达7000多亿元。“这叫战略储备,是为了确保国家以认账,想法填实这个账,但何时用也没说。现在是7000多亿元,以后还可能增长,增长一是来自投资本身收益,二是新的财政划拨,或是国有股转持。国有股现在是国资委持有,以后社保基金持有也行。”顾昕告诉记者。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指出,全国社保基金预计未来要达到2万亿元,在今后20-30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收益要跑过CPI
“我担心的倒是,若做实个人账户,如何保证其收益率。目前养老金运作考虑了安全性和流动性,收益率很低。收益率如果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消费指数),反而使购买力下降。”张录法表示。
据郑秉文透露,2009年中国养老金有累计结余1.25万亿元,五险累计结余1.93万亿元。但中国养老金账户投资的收益率不到2%,而在过去9年里,CPI平均为2.2%,面对高于收益率的CPI,社保基金受到通胀的巨大侵蚀。
按照规定,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如果以一年期、三年期银行存款和三年期国债为参考,在扣除通货膨胀率后,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从1994年到2008年的平均利率水平分别为-0.11%、0.73%和1.25%。
相比之下,企业年金可以利用有限的市场工具进行投资运营,自2005年以来的投资收益率为14.26%;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更宽些。截至2009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为244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75%。
对此,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表示,基本养老金也需要借鉴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的运作经验,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选择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品种,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透露,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刘易斯拐点将在10年后出现,以及未来20年可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中国社保基金面临的严峻现实。“中国养老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及时寻找出路。”王忠民坦言。
“中国养老保险最大的问题是基本养老金太大。缴费比例达职工工资收入的30%,这太高了,纳入的人群太少。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达50%~60%,也太高了。从1991年起,我们就开始提议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但缴费比例已经这么高,怎么做多支柱?怎么建企业年金?如果跳出养老看养老,很大的问题是个人收入分配没理顺,工资性收入过低。社保缴费与工资总额相比,就显得比例特别高。”张录法说。
以下是时代周报记者对郑秉文的采访对话:
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险不差钱
时代周报记者:2009年底,养老金累计结余1.25万亿元,可否用它来填补个人账户的“空账”?
郑秉文:两者数额差不多,为何不能把结余去填“空账”?因为现在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特别低。目前大多数地方是县级统筹,资金流的管理层级在县级,因此流动特别难。尽管有的地方有结余,像广东去年结余近3000亿元,但要想拿去填补甘肃、宁夏的养老金缺口,就必须实现全国统筹。去年底,我国已经宣布实现了省级统筹。但资金流并未实现省级大收大支。
时代周报记者:这是地区差异的问题?
郑秉文:在目前的制度下,统筹怕的是劫富济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并且由于人口往发达地区流动,也导致了社保基金的严重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层次越高,有钱的地区积极性越低。所以从1993年开始就提出提高统筹层次,但到现在一步也不敢动。
时代周报记者:有专家认为个人账户的“空账”没必要现在填上,未来支出时填上就行。这是否有道理?
郑秉文:这是对的。不过,我们设计的是要填上的制度,就要填上。如果没必要填上,就要改革这个制度。
时代周报记者:改革这个制度,意思是取消个人账户,实行现收现付?
郑秉文:不能这么说。账户不但不能取消,而且要放大,放到最大。然后在资金的使用上实行现收现付,在给付水平上按照完全积累的模式去做,这就是我一再倡导的名义账户,或记账式账户。虽然我披露“空账”有1.3万亿元,但我无意主张政府去填上这“空账”,因为中国社会保险不差钱,恰恰相反,钱会越来越多。这时候要做实账户,是傻瓜的做法,应该让钱生钱。首先是让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满足发放养老金的需求,这样大头还会剩下来,用于投资。
时代周报记者:考虑到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口红利可能会结束,一二十年以后,还能保证养老保险有结余吗?
郑秉文:现收现付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应对寿命越来越长的老年人,钱不够用,于是发达国家就提高退休年龄。中国能否应付?我做过一次测算,到2070年,我国养老金的财务状况非常好。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覆盖面非常狭窄,如果做到应保尽保,加入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将会使支付高峰向后推迟几十年,足以应付中国的老龄化高峰。
时代周报记者:政府财政兜底有什么样的含义?
郑秉文:两层含义:第一,保险制度一定要做得有财务可持续性,应该排除转移支付,保险制度自我资金应该平衡。第二,一旦制度有问题,说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国家有责任弥补当期缺口。
时代周报记者:目前,除了社保基金,政府还能在养老保险上有何作为?
郑秉文:还有一个办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45万亿美元,我主张利用外汇建立一个主权养老基金,这可以说一举多得。一是缓解压力,使其增值保值;二是摆脱美国人对我们的制约;三是为老龄化作一个战略储备;四是这一投资办法远远好于现在的中投,这种外汇投资的战略,事实上也是配合了中国大国崛起的策略,不会树大招风。
资料来源:2010年07月22日.新民网,时代周报http://www.sina.com.cn
有关新编经济学基础的文章
经济学在用抽象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要充分占有材料,要全面了解,认识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的基本状况。抽象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方法,西方经济学虽然也不明确承认,但他们在经济研究的实践中,却常常多少不一地使用着这个方法。......
2024-04-08
第一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和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劳动对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存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活动是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最基本的活动。......
2024-04-08
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规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协调、权责分配的关系。其中,工厂制和公司制是作为企业制度而确立下来的两种基本类型。企业所有者形式是企业财产权利安排的基础,因而也是企业制度的基础。下面我们对这三种企业制度形式予以分析说明。个人业主制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受到资金和管理两方面限制。......
2024-04-09
由于这三个的不可分,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具有代表性的是阿罗模型,他用技术的外部性来解释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在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为。......
2024-04-09
商品经济,是指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以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经济形式。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最根本性的条件。其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属于发达商品经济,也称为社会化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2024-04-08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与生产阶段相适应、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照一定的所有制性质和生产技术的要求方式相结合,进行直接的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2024-04-09
发展经济是人类各个社会的共同要求和任务。发展经济离不开经济学,经济学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推动力量。关于看一场电影的经济学评估人常道,世人就怕“认真”二字,花钱这件事,要是你不认真,钱也就糊里糊涂地花出去了。......
2024-04-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