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简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简介

【摘要】: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也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因为在资本家看来,无论是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同等重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本节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角度,考察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分析剩余价值如何以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形式,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

1.成本价格

如前所述,通过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W),其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W=C+V+m

这三部分价值中,第一部分是原有价值的转移,代表过去的劳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现在的劳动。这三部分的总和就是生产商品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仅仅是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并没有耗费资本家什么东西,那是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也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

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原来商品价值W=C+V+m,就转化为W=K+m。可见,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和商品价值在量上是不符的,成本价格总是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2.利润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出现以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就消失了。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带来的,现在却变成了全部预付资本(C+V)的增加额。因为在资本家看来,无论是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同等重要。只有不变资本购买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没有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固然不能生产剩余价值,但是,只有可变资本,没有不变资本同样也不能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3]所以利润和剩余价值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在量上是相等的,在实质上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但在这里,却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剩余价值来讲,它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来源。就利润来讲,它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不见了,从而掩盖了它和劳动的关系。所以,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利润就用P表示,W=K+m的公式就变成W=K+P这个公式,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3.利润率

既然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那么资本家实际获利的程度,就不是由利润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而是由利润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来决定,即由利润率来决定。如果用P'代表利润率,用C代表预付总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便是:

从上式可见,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只不过是用剩余价值与不同的资本量相比得出的不同比率,所以它的相对值也就不相等,利润率总是比剩余价值率小。例如,一个资本家有资本1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剩余价值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而利润率则为20%。利润率不仅在量上小于剩余价值率,而且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一样。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而利润率反映的却是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不但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而且还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由于利润率是资本增值程度的标志,在资本总量不变时,利润的大小是由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为了用最小的资本去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正如马克思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那样:“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的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四个: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相反,剩余价值率越低、利润率也越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越小,可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大,生产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利润率就越高;相反,资本有机构成越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小,生产的剩余价值就越少,利润率就越低。可见,利润率的高低是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的。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利润率同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资本周转越快,利润率越高;反之,越低。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因为不变资本减少,预付总资本就会减少,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的情况下,资本家就可以用较少量的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以便提高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在上面我们论证资本的利润率时,是把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利润率的变化,看作是同一资本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如果一个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不变,只要它的有机构成或者周转速度发生变化,它的利润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说同量的资本投放在不同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利润率也就有高有低。但在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论资本投在哪一个部门,等量资本大体上要获得等量的利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状况是由于竞争形成的。

1.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资本家企业,它们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商品生产和销售条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假定某生产部门有优、中、劣三等企业,由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条件不同,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也就各不相同。但在市场上,商品不是按照个别价值出售,而是按照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出售,即按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的。在竞争中,社会价值一般是由中等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的,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在市场上占很大比重,从而这些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代表了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形成后,同种商品便按社会价值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这样,生产技术和经营条件好的企业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低于社会价值,这些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都竞相采用新技术、改革经营管理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当企业都普遍采用新技术、改革经营管理时,整个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就会提高,利润率就会下降。

由于各个生产部门都通过内部的竞争,形成各个部门自己的商品社会价值和不同的利润率,这就势必引起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与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展开争夺利润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

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获得较高的利润率。这种竞争的方式主要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竞争的结果使得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现在,我们仅以三个不同生产部门因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获得不同利润,展开部门之间的竞争为例来说明。假定社会上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生产部门,每个部门的总资本都是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周转速度相同,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其中食品工业的构成为70C∶30V,纺织工业的构成为80C∶20V,机械工业的构成为90C∶10V。它们的利润率如表5-1:

表5-1     资本有机构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比较    单位:万元

从表5-1可以看出三个剩余价值率相同的生产部门,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样投入100万元资本,但其利润率是不同的。食品工业的利润率为30%,纺织工业为20%,机械工业为10%。这样,等量资本便不能得到等量利润。那么,怎样才能使等量资本无论投到有机构成高或低的部门都能得到相等的利润呢?资本主义竞争和资本的转移解决了这一矛盾。食品工业的利润率比机械工业高,那么,机械工业的资本家就要把他的资本转移到食品工业去,结果,食品工业的厂家增多,各类食品因供过于求,价格逐渐下跌。食品工业的利润率随之下降;而机械工业部门,由于资本流出,投资减少,生产逐渐缩减,结果,又造成机械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随之提高。当机械工业部门的利润率上涨到超过食品工业部门时,资本又会从食品工业部门转移到机械工业部门。这种资本的转移和价格的涨落,将持续到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大体相等的时候,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才会稳定下来,正是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才使平均利润率得以形成,利润才转化为平均利润。

表5-2    平均利润形成过程一览表

从5-2表可以看出,机械工业多得的利润,正是食品工业失去的利润,它们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转移过来的。所以,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按照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各部门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当然,利润率平均化只是一种趋势,而不是利润率绝对平均化。它并不排斥有些部门的利润率暂时高于或低于其他部门。不过,这仍会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连续不断的部门之间的竞争,造成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另外,平均利润形成后,也不排除少数企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分配剩余价值。按平均利润率分得的利润是平均利润。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资本家,所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资本家,所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同部门取得利润的多少完全取决于预付资本的大小。这就从性质和数量上掩盖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许多部门所得到的利润,都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发生了数量上的差别,有些部门多得了一部分,而另一些部门则少得了一部分。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价值不一致了。前面讲过,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现在,既然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再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的价格,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马克思把它叫做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如表5-3:

表5-3   生产价格形成过程一览表   单位:万元

从表5-3可以看出,生产价格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会按照高于价值的价格出卖,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商品,会按照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卖。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构成的生产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才大体符合其价值。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相应地,价值规律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似乎否认了价值规律,其实并没有否认。生产价格规律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因为,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和整个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从表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60万元;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生产价格总和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从表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360万元;第三,商品的生产价格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同商品价值有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一样,商品的生产价格也有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社会生产价格是指部门内由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生产价格,等于社会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个别生产价格等于个别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商品的市场价格不是取决于个别生产价格,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价格。所以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便形成超额利润。因此,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部门中的少数先进企业,由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然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职能与作用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都是以产业资本为典型来进行分析的,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都被产业资本家占有。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产业资本家外,还有商业资本家。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不是全部被产业资本家占有,其他资本家也要参与进来进行瓜分,其中商业资本家就是参与瓜分的一员。

为什么产业资本家愿意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呢?这必须从商业资本的来源说起。

1.商业资本的形成与职能

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它是历史最悠久的资本形态之一,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但是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无论就其来源、职能和牟取利润的方式来说,都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商业资本。

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所以它同产业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产业资本的流通服务。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通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规模很小,市场范围狭小,产业资本家往往身兼二任,即既从事生产,又搞经营管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都是由产业资本家自己完成的。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扩大,资本流通时间的不断延长,使产业资本家自产自销不但十分麻烦、精力分散,而且还要在流通领域垫支大量资本,支出大量商业费用;同时,又会缩小生产规模,延缓资本周转速度,降低利润率。于是,产业资本家逐渐把销售商品的职能交给商业资本家去完成。这样,一部分商品资本逐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所以,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无非是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并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为产业资本的流通服务的。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以后,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代替产业资本完成商品销售工作。商业资本家投资商业,不断地向产业资本家购进商品,然后把它卖给消费者,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过去这一职能由产业资本家自己去完成,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环节。

2.商业资本的作用

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对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商品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资本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的资本量,这样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同时,商业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一部分商品资本独立出来成为商业资本,专门从事商品的买卖,这就使得生产和消费脱节的现象更加严重起来,往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景象,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品经营,其目的也是为了攫取利润。然而,商业资本是流通领域的资本,它只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那么,商业利润从何而来呢?

从表面看,商业利润好像是商业资本家通过购买和出售商品价格之间的差额、是通过贱买贵卖获得的。但是,如果把包装、保管、运输等生产活动除外,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业利润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同产业利润一样,只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由于商业资本独立出来,分担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这种让渡是通过商品购买价格和出卖价格的差额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购买价格和出卖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就是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如果商业利润低于平均利润且商业资本的利润率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那么,商业资本家就会将商业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去。当然,商业资本的利润率也不能高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否则产业资本家的资本也会转移到商业部门。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转移,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整个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除了垫支一定数量资本购买商品外,还要支付一定量的流通费用。所谓流通费用,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

流通费用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有关的生产性流通费用,如运输、保管、包装等费用。因为在运输、保管、包装等方面所耗费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它不仅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且还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使商品价值增大。这类流通费用可以从已经提高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从中获得平均利润。

另一类是由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费用,这是一种纯粹流通费用。如店员的工资、广告费、办公费、簿记费、商品信息费等。这类开支是非生产性的,耗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不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因而不能从出卖商品的实际价值中得到补偿。但商业资本家必须把这些费用作为商品的一种加价,加到商品的出卖价格中去,从出卖价格中得到补偿。而且,对商业资本家来说,垫支的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不仅是个补偿问题,而且它们都是预付资本,必须参加利润的分配并取得相应的平均利润。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特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不仅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商业资本,而且货币资本也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一种通过货币借贷关系来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职能资本家是指经营资本主义企业,执行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家,如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农业资本家等。那种不从事任何实际经营而单靠利息过活的资本家,就是借贷资本家。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它们是:

(1)正在积累中的折旧基金。即在固定资本更新前,按磨损程度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折旧基金,这批折旧基金就成为闲置待用的货币资本。

(2)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资本家出售商品取得货币资本,但还未用来支付工资或购买原材料,这部分流动资本也暂时闲置起来。

(3)尚未积累到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必须到一定数量,才能扩大厂房增添机器,进行扩大再生产,在此前,这部分剩余价值也暂时闲置起来。与此同时,另一些职能资本家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由于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原因会发生货币资本不足,也需要临时补充一部分货币资本。于是双方就形成了借贷关系。这些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分离出来的、闲置的货币资本就成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除了来自上述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外,还有来自食利者手中的货币资本;另外居民手中的货币存入信用机构后,也会转化为借贷资本。

既然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的周转服务的,因而从这方面说,借贷资本是从属于职能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但是,另一方面,既然这种资本已经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形态,因而也就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职能资本。

借贷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身所以表现为商品,是因为资本被提供到市场上来,并且货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作为资本来让渡。”其次,它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借贷资本家虽然不经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他单凭对资本的所有权,就可以定期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利息收入。从这里可以看出,同一个资本取得了两重的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财产资本和职能资本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再次,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特殊运动形态。马克思指出:“把货币放出即贷出一定时期,然后把它连同利息(剩余价值)一起收回,是生息资本本身具有的运动全部形式。”

(二)利息和利息率

货币资本所有者把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息。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利息率高低,利息率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按月计算的利息率称为月息率,按年计算的利息率称为年息率。用公式表示即为: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越高,利息率就越高;反之,利息率就越低。其次,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反之,利息率就会提高。此外,各国、各地区的习惯和法律,各国政府对利息率的调控,以及物价变动情况等,也会影响利息率的变化。

(三)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进行的。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与借款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它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和居民手中闲置待用的货币吸收起来,借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的借贷活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银行存款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二是货币资本家即食利者的存款;三是社会各个阶层居民的积蓄。这些分散的货币一旦存入银行就变成大量的货币资本,发挥借贷资本的作用。

银行资本家在经营银行时,除吸收大量存款外,还必须垫支资本。所以,他不同于一般的借贷资本家以得到低于平均利润的利息为满足,而要求获得与自有资本相适应的社会平均利润。如果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宁肯不办银行,而将资本投到别的部门中去,当然,银行利润率也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若高于平均利润率,工商业资本家也会将资本转向银行。在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作用下,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大体上与一般工商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相等,即平均利润。

银行资本家获得的银行利润,直接来源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但追根溯源,还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资本家通过贷款给职能资本家,间接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同时,银行资本家还要剥削银行雇员,银行雇员的劳动同商业店员的劳动一样,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能使银行资本家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银行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他们也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四)股份公司与股票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产生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指资本家通过发行和推销股票而集资经营的企业。它是资本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www.chuimin.cn)

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是生产社会化和商晶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使重工业代替轻工业占据了工业的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都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重工业企业及其他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于是股份公司就应运而生。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在短期内筹集大量资本,从而加速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资本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股份公司的资本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股票是投资人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的凭证。它一方面是证明股票持有者人股的资本额和所有权,另一方面又是股票持有者领取股息收入的凭证。持有股票的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而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两种。普通股票的股息随股份公司利润的大小而增减,优先股票一般按一定比率优先取得固定股息。股东还有权参加股东大会,讨论和决策公司的主要经济活动和重大问题,但实际上股份公司的经济活动完全操纵在少数大股东手里,因为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不是以一人一票计算,而是按照一股一票来计算。大股东只要掌握股票的半数,甚至1/3,就可以操纵整个股份公司的活动。这种可以完全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额,叫做股票控制额。股份公司是大资本控制和利用中小资本的形式、是大资本实现资本集中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发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发行小额股票,使股东成千上万,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只要买了股票,都可以成为股东,股票极为分散。因此,实际上大股东只要掌握20%,甚至10%的股票,就足以控制公司的命运了。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的收入,股息也是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股份公司的股票一经卖出,就不能退回。股票持有者想收回本金,只能将股票转让给他人。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只是一种纸的凭证,本身没有价值,但有价格。买卖股票的价格叫做股票行市。股票的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之所以能够出卖,只是因为凭借它能够取得一定的股息收入。实际上,股票的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它存入银行,其利息相当于原来的股息。因而,股票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一张股票面额为500元,股息率为16%,即每年可领取80元股息,而当年利息率是10%。这样该股票的价格是:80/0.10=800元。

当然,这只是对股票价格做纯理论的分析。实际上股票价格要受到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如经济状况、政治形势、心理状况等的影响。因而,股票行市的变化实际上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状况的晴雨表。

【相关链接】股票简介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

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在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

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主义信用有两种: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信用,尤其是银行信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有着两重作用:

一方面,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信用促进了利润的平均化。利润率的平均化以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为条件,而货币形态上的资本比较容易自由地在各部门之间转移。信用制度和银行正是实现货币资本再分配的最灵活的机构。依靠银行的贷款或投资,能使资本迅速地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因而促进了各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能够节省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由于信用的发展,商品买卖可以采用赊账的方式,这就大大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缩短了资本周转的时问,并节省了与商品流通有关的一切费用。另外,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条件下,信用还可以节约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减少金属货币的铸造和磨损。第三,信用可以促进资本集中,加速资本的积累。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它加速了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之一的股份公司的发展。因为股份公司的股票很大一部分要通过银行来发行,而且银行还常常是股份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信用还大大加速了大资本剥夺中小资本的过程,加强了大企业竞争的力量,因为大资本往往能得到较多的银行贷款,这样就使它能更有力地压倒和吞并中小资本。信用还加速了资本的积累,它把各种闲置资本汇合成巨额货币资本,缩短了个别资本家逐渐积累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又把社会上各阶层的零星收入集中起来,供资本家使用,从而扩大了资本积累的规模。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因为信用制度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可以不受资本家自有资本的限制而不断扩大,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同时,信用还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聚,使生产资料和产品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与此同时,信用又造成了对商品的虚假需求,加剧了各生产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促进和加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剥削收入。资本主义地租也不例外。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创造剩余价值的是农业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是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大土地所有者。大土地所有者能获得地租,他所凭借的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在这里,地租所体现的是农业雇佣工人、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所有制演变而来的。但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完全相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从大土地所有者那里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从而使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存在三个阶级,即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的就是这三个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封建地租体现的是封建社会两大基本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直接对立的生产关系。

第二,土地所有权和人身依附的分离。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要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联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条件下。无论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还是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都摆脱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

第三,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直接从农民那里剥削来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而且,封建地租包括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包括被封建地主侵吞的一部分必要劳动和必要产品。资本主义地租不再是农业雇佣劳动者的全部剩余价值,而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缴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农业中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1.级差地租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但这种生产资料不是等同和划一的,不同地块提供的农产品数量是不等的。因此,租种不同的土地,地租数量也不一样。这种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土地有肥沃程度之分,有离市场远近之别。等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家获得的收益率是不相等的。投资于生产条件较差的土地,劳动生产率低,产量少,个别生产价格就高。而投资于生产条件较好的土地,劳动生产率高,产量多,个别生产价格就低。农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只能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因此,投资于生产条件好的地块的农业资本就因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取得一个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为农业资本家缴纳级差地租提供了条件。

但是,土地的优劣不同只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基础,而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这是因为:

第一,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业的超额利润具有稳定的性质。工业中的超额利润不像农业中的那样稳定,这是因为在工业中任何企业都不能长期垄断先进技术。随着在竞争中其他企业相关技术的改进,个别先进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大多数企业都具有的生产条件,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原有的超额利润就会消失。而农业的情况则不同。农业中投入同量资本而获得的不同劳动生产率是和土地的不同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但土地是有限的,条件优越的土地更有限,不像机器设备那样可以随意添置。当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一些资本家承租经营以后,就被这些资本家垄断,别人不能再来经营,这就限制了资本的竞争,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经常地稳定地存在,可以形成固定的收入。

第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条件决定。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却是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均可取得。因为土地经营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能由农业中的中等生产条件决定,而必须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优等地和中等地是有限的,仅仅耕种这些土地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劣等地也必须投人生产,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如果由中等地决定,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就得不到平均利润,因而就不愿投资。但是,劣等地若不投入生产,农产品就会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就要上涨,一直上涨到与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相等、投资于劣等地也能得到平均利润时,资本家才愿意去经营。因此,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是由劣等地决定的,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按照这个生产价格出售产品,都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总之,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差别,而产生的原因则是农业中对土地经营的垄断。

那么,土地私有权和级差地租是什么关系呢?土地私有权同级差地租的产生毫无关系。但它却是农业中超额利润转归土地所有者的决定因素。因为资本家经营的土地是从土地所有者那里租来的,土地所有者凭借他们对土地的私有权,向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索取地租。而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已经取得了平均利润,也可以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所有者。因此,土地私有权是使农业中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里转到大土地所有者手里的原因。列宁指出:“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制毫无关系,土地私有制只是使土地占有者有可能从农场主手中取得这种地租。”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倍加的劳动,因此它能创造出超额剩余价值。所以,级差地租反映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优劣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

在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这一点上,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是不同的。构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一般都在租约内作了规定,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而构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在租约期内取得的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当租约期满,签订新租约时,就会通过提高地租额而转归土地所有者所有。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经常为了租期长短与租金额多少展开斗争,这种斗争反映了两个剥削阶级集团在瓜分剩余价值上的矛盾。

2.绝对地租

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我们假定耕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是不缴纳地租的。但实际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存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任何一块土地,哪怕是最贫瘠、位置最差的土地,要投入生产,也必须向它的所有者缴纳一定数量的地租。否则,土地所有者宁肯让它荒芜。这种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就其形成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来说,都不同于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因而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就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情况下,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大,农产品的价值就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了绝对地租的基础或条件。

工业中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也是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价值就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但在工业中由于部门间竞争及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这种由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余额会参加利润的平均化、提高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因而不可能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资本家占有。农业则不同。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样,由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留在农业部门,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成为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这样,在劣等地上要为土地所有者提供绝对地租,在优等地和中等地上既要提供级差地租,又要提供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既然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它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来的。它体现的仍然是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在严格遵守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绝对地租的存在,即证明了绝对地租是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这种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绝对地租,是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相联系的。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在技术上赶上了工业,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甚至已经赶上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绝对地租呢?这一点,马克思也早有预见。他指出,一旦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条件不存在了,那种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绝对地租也就消失了。但如果土地私有制没有消灭,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哪怕是劣等地,也必须带来地租收入。这种地租和上面分析的绝对地租的来源是不同的,它“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4]或者,在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于生产价格的情况下,这种地租是“在租金的名义下,把他的租佃者的一部分利润甚至一部分工资刮走”。[5]

(三)土地价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不仅靠土地私有权攫取大量地租、攫取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土地的出卖,取得高额的土地价格。

土地本身是自然存在的东西,不是劳动的产品,因而是没有价值的。但没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买卖的对象并且具有价格呢?这是因为在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凭借土地就能够取得地租收入的缘故。这种情况,同前面讲过的股票价格在道理上是一样的。股票本身也没有价值,但由于凭借股票能够取得股息收入,因此股票便具有价格,这个价格也就是对股息索求权的购买价格。同样,土地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因凭借土地私有权能够获得地租收入,因此当某个人把这个地租的要求权转让给另一个人时,他自然要索取相应的代价,这就是土地价格。所以,土地的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6]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也就是把他收取地租的权利出卖给别人。

土地价格既然是现实的地租关系的反映,因此,地价的高低便首先取决于地租量的大小。其次,土地所有者在决定出卖土地的时候,又必然要考虑到当时银行利息率的水平。他出卖土地所得到的货币收入如果存入银行,必须能够带来和原先的地租一样多的利息,这样他才愿意出卖土地。因此,地价的界限或地价的水平乃是由地租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并依据这两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动。三者的变化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假如,有一块土地,每年收地租200元,如果当时的存款利息率是5%,那么,为了取得相当于地租额(200元)的利息,就需要有200/5%=4000(元)这样一笔钱存人银行。这样,地价也就应该等于4000元。所以,地价不外是转化为一定量货币资本的地租,是地租的资本化。

【案例与思考】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的

海尔在1998年实行了一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

在一次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议上,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目光炯炯地看着讲台下的中层干部们,提出了一个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张瑞敏摇了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做一块假石头”,这个回答引来了一片笑声,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说:“石头是真的。”

“速度”,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回答道。

“正确,”张瑞敏露出了笑容:“《孙子兵法》云;‘激水之痰,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网络时代,速度同样决定了企业能否越上新的高峰!”

这一细节形象地表明了海尔“业务流程再造”是解决企业的循环与周转的速度问题。

海尔“业务流程再造”主要是从采购和销售这一资本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入手。海尔的采购和配送,过去是各个事业部各自采购,现在成立物流本部,实行集团统一采购。这一改革效果显著。其一是降低了集团的对外采购成本,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低了10亿元。其二是择优采购,带来了零部件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其三是库存减少,其中,零部件仓库的存放面积减少了32万平方米。目前,在海尔开发区的物流中心,原材料只有不到7天的库存,成品在24小时内就发往全国的42个配送中心,呆滞物资降低了90%,原材料库存资金周转天数从30天以上降低到不到10天。海尔的销售过去是在市场上布阵,各自为战,造成资源浪费。现在实行商流整合,全国的销售人员减少了30%,全国的营销网络增加到2000多家。这一改革使营销成本降低,与用户实现零距离,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海尔接到客户订单,在10天内即可完成从采购、制造到配送的全过程,而一般企业完成这个过程需要36天。

通过改革,海尔与商家之间实现了现款现贷,资金周转速度快了,不良资产少了。目前,海尔的国内应收账款几乎为零,集团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1999年为118天,2001年为79天。海尔的1年资金吞吐量高达千亿元,日均相互结算为3亿元。

案例与思考:海尔的成功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有哪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谈谈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2.联系你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知识的学习,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雇佣劳动者下岗和失业的客观必然性。

3.根据你学习的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知识,以彩电、汽车为例,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门之间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现阶段,哪一些行业利润还比较高?会持久吗?

4.为什么在黄金地段租房和买房,房租和房价高?请用你学习的有关地租的知识分析一下。

5.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8.为什么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运行机制与规律?

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1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5—86页。

[2]《列宁全集》,第2卷,第4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0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6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