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太极图》对周敦颐意义的阐述-原始反终

《太极图》对周敦颐意义的阐述-原始反终

【摘要】:原始反终——对周敦颐《太极图》意义的一种阐述陈天林生死是万物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周敦颐在《太极图说》的结尾部分,引用了这句话,是对《太极图》意义的精炼概括。因此,周敦颐在《太极图》的首圈下面标注“阴静”,用来阐明无极的性质。

原始反终——对周敦颐《太极图》意义的一种阐述

陈天林(中共中央党校)

生死是万物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大彻大悟,直接关系到世间其他问题的迎刃而解。因此,周敦颐直接从生死问题入手,力求达观。他融合儒释道,[1]创立《太极图》[2]和《太极图说》。《太极图》立象,建立了哲学纲领;《太极图说》尽意,阐述了《太极图》的“道”旨。《周易》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敦颐在《太极图说》的结尾部分,引用了这句话,是对《太极图》意义的精炼概括。所谓“原始”,是推本溯源,叙述的是天道,从“无极而生太极”[3]开始到“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在《太极图说》的前半部分;“反终”,是返回本源,阐述的是人道,主静立人极,即人生修养论,[4]从“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到文末,在《太极图说》的后半部分。天道和人道互相印证,“原始”与“反终”彼此贯通,从而给世人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一、“原始”之原——无极和太极

推本溯源,周敦颐认为“无极而生太极”,这是万事万物生成的原因和变化的根据。无极首见于《老子》。《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5]无极与谿、式、朴意义基本相等,是道的别名。而《周易》的宇宙生成论以太极为起点,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6]《周易》用“太极”解释筮法,既指大衍之数或奇偶两画未分的状态,也指卦象的根源,乃至世界万物的根源。那么为什么无极在太极之先呢?从无极最初的含义来看,它含有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之意,代表了最广大的或者是无限的活动场域,是万事万物生长、运动、变化的最根本需要和条件。没有场域,万事万物将无法生长、运动和变化。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广袤无垠的宇宙。这种活动场域既是不定的,即不可限量;又是可能的,可来可往,可得可失,即不断变化。只有在无极之中,万事万物才得以有各自生存演化的场所。正如老子所形容“道”那样,无极是“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7]可见,无极是无形无象、无声无臭、绵绵若存,是老子所说的道或无。

太极是混沌未分的气,有人把它称为元气。例如,汉代刘歆就曾将太极与元气联系起来。《汉书》的《律历志》述刘歆之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三”指的是天、地、人;“函三为一”是说,天地人都是由太极元气构成,又归于太极元气。刘歆又说:“太极中央元气。”随后他又说,“运三辰五星于上”时称为太极,而“转三统五行于下”时则叫做元气,在上的五星“合于”在下的五行,太极和元气虽然有在上和在下的区别,但是,太极与元气异名而同物。三国曹植所著《七启》云:“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盖有形必朽,有迹必穷;芒芒元气,谁知其终。”[8]太极是元气,是原始的气态统一体。太极为元气,无形无象,道也无形无象,因此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些人也把太极称为道。当太极元气通过动静升降,聚合为万物时,它是有形的;当万物散离为太极元气时,它又归于无形。太极虽然是产生万物的原始之气,但是,同无极相比,太极需要场域才能沉浮升降、动静变化,从而产生阴阳五行之气乃至万物。因此,太极需要依赖无极才能得以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极而生太极。

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反映出中国哲学是来自感性与体悟。感性生活不仅有经验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使人如此地贴近于本源,使人在天地中间不仅和同类相亲,也和万物相近,不会孤独无依。中国哲学不是为了抽象而抽象,而是从感性生活中体悟而来。无极给人以生存和发展的场域,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如此,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如此。一个人的痛苦和压抑主要是来自生活各个方面行动领域的束缚。这种束缚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个性和社会环境的冲突。因此,无极(场域)是人类乃至万物最根本的生存前提;太极(元气)是人类乃至万物生成的根据。无极就如宽敞的大道一样,承载着元气及其一切变化。元气在大道中进行变化而形成人所景仰的天道。周敦颐的无极是宇宙发生的基点与万物的本源,也是贯穿万物生灭始终的无穷无尽的过程,自然而然也是人所走过的风风雨雨的人生道路。人不可能脱离人生道路而存在,也就不可能离开无极而独存。此外,无极和太极的关系还可以用阴阳动静来比喻。无极是阴静,太极是阳动。说无极是阴静,是说无极含而不露,是“动而无动,静而无静”,而不是一动不动与死气沉沉。就如远观瀑布一样,虽然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是看似静止,像一块银色的绸缎悬挂在那里。如果没有它,下面的翻腾的江水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人不被瀑布的气魄和生机所震撼。因此,周敦颐在《太极图》的首圈下面标注“阴静”,用来阐明无极的性质。同时又因为无极是不可言说,所以,才把此图叫做“太极图”,用太极的“用”来显示无极的“体”,这是一种“遮诠”的手法,如烘云托月一般。总之,无极和太极的关系是开启万事万物起源的钥匙,要加以特别的重视。

二、“原始”之意——宇宙生成及意义

在明了宇宙本源之后,周敦颐展示了宇宙生成及万事万物变化的过程,阐述了万物和人之所从来。宇宙生成的本源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生”,除了有产生的含义外,还具有显示之意义,描述的是一个状态,有“不塞其源,不禁其性”之义,即是不生之生。朱熹也说:“周子、康节说太极,和阴阳滚说……盖太极即在阴阳里。”[9]太极本身具有动静,“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动一静,互为根本。通过动静,阴阳的力量就自然而然的登场了,由此两仪确立。(见图)。

阴阳相互作用,此消彼长。或者阳变成阴,或阴变成阳,千变万化。从图中的圆心画任意两条直线,在分割成的部分中,阴阳结合的比例与其他任意两个直线所分出的区域各不相同。阴阳交合可以产生出无数不同的形态,其中,有五种性质的状态具有代表性。古人经过长期体悟和观察,把它们称为五行。《尚书·洪范》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代表着五种基本形态、方位或力量。因此,周敦颐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互变或是阴阳相互交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是五种性质的气。这五气是通过阴阳二气与太极元气而一脉相承的。这也更加说明了太极是混沌未分的元气。于是,“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董仲舒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10]这是五行的顺序。五行按照彼此相生的规律,依序而行,春夏秋冬四季也随之更替。“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是说五行的产生,各自有它的本性。“真”是指无极的主要特征——场域。它同阴阳五行能精纯深妙的结合。这也意味着万物都含有“无极之真”和“二五之精”。“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男,是指父道,象征刚健;女,是指母道,意味柔顺。乾坤结合,即刚健和柔顺相交,阴阳二气相合,才能化育万物。万物才得以生生不已,变化无穷。这就是周敦颐所演化的宇宙生成的过程,它是一个以无极为起点,经历了“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动态过程。

在此基础上,周敦颐还进一步揭示了善恶和万事之所从来——五性感动。周敦颐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在万物当中,人秉承了天地之灵秀,最有灵气。既然产生了形体,那么人的神明(灵)就开始有感性和悟性了。人是形神兼备的宇宙生物。与水火木金土五行相应,人也具备五性。正如南北朝时的《洞神监乾经》所说:“人生于阴阳,长于元气,未必尽备。感五常之性,得之者,十未有一也。感其火者明,感其金者刚,感其水者清,感其木者王,感其土者仁,不感者亡。”[11]人的五性根于五行,五行又根于阴阳,阴阳根于太极,太极根于无极。因此,从宇宙生成角度来说,人的五性虽然有差异,却是无善无恶。五性既是自然的,又是气感的。在气感中,善恶和万事才得以发生。

周敦颐的善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善恶,是指刚柔的过和不及。他说:“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12]刚柔象征着阴阳,分别代表着乾道和坤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黄百家说:“刚柔皆善,有过不及则流而为恶。”[13]这样,刚柔交感中,各自表现出来的过和不及,构成了人性中的四个方面,而刚柔恰如其分的结合,就是人性中最好的一个方面——中。这是因为刚柔(阴阳)化生为五行,五行各有中道。万物和人都有五行,但是以一行为主,如有人属木性,有人属火性。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过程中,各气相感,彼此作用,有人不能维持自己五行之气的中道而过或不及。有人却能维护中道,便成为圣人。于是,在气感中,人性表现出刚柔善恶中五个方面。周敦颐把它们作了具体阐释,“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14]周敦颐认为过和不及,就会造成刚柔善恶。人性行于中道,才能是至善。所以,周敦颐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15]只有中才能和,才能中节,是天下通达的道,是圣人之事。

五性由五气而来,无善无恶,停留于潜在的层面,只有互相感动,才能有善恶相分。对于人来说,五行之气(性)安顿于灵气(性)处,灵气(性)是人的感性和悟性,即是人心。气感即是心感。心有灵气(性),一方面万物随心所幻,即分辨、理解气感及其结果;另一方面能应感而动。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善不是孤立存在,是各种气感相互作用的结果;恶也不会独自产生,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善恶如此,世间的万事和人的烦恼困惑也是气感的结果。这样,周敦颐通过对善恶以及万事之所从来的分析,使人们一方面对自身的烦恼和困惑有了一个清醒的反思。另一方面,便于人们积极克服烦恼,找到如何走出人生困惑和烦恼的药方。由此看出,“原始”论揭示了气感化生万事万物,不能脱离开天地之气而存在。

那么“原始”论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原始”论回答了人为什么修养的问题。人生活在宇宙中,必然要和万事万物打交道,五性之间的感动,时刻都在发生着。而五性感动是造成善恶相分的根源;善恶相分又是造成人痛苦和烦恼的原因,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吉凶祸福。因此,五性如何相互感动是决定善恶和万事的关键,这也就是如何调控人的五性问题。如何调控五性,即是人的修养问题。只有这样,人才能生活得安宁祥和,宇宙才能和谐顺畅。这也是人要修行的意义所在。其次,“原始”论回答了为什么要以天人合一为人生修养的方向问题。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具有整体性的思维特征,时时处处都在力求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但是,许多人对其中的原因并没有解释清楚。周敦颐认为,天地之间,一气流行。尽管气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但是,如果能与阴阳五行之气保持相通,那么就能够得到天地之气的滋养而旺盛长久。否则,就会虚弱短暂。相通即是和谐顺畅,周敦颐说:“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人生于天地之气,也要长于天地之气,与天地之气的相通,不论是否自觉但是是必须的。尽管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先天才性和生活环境,但是,通过后天的修行,始终与天地之气互通往来,那么仍然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达到一种与天地“同源同在”的气象以及和谐顺畅的境界。在与天地之气合一的时候,才能高瞻远瞩,静观气变,洞察吉凶祸福。因此,天人合一便成为人生修养的最终方向。曾几何时,我们的先祖虽然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如此地与天地之气贴近,凭着在天地之气中的感性,发展科技,照样能战胜自然和人为的灾难。因为具有归属感,才有了幸福感。可以说,先祖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简单和朴素的,却是睿智的。如今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似乎生活得离自然越来越远,自己同生命之源也越来越被忽视,人们的身心对天地的直觉也越来越麻木。“原始”论以及天人合一的修养方向对今天的生活方式更是有深刻的意义。再次,“原始”论回答了人的归宿问题。无论人是富贵贫贱,还是贤愚俊丑,都是从气感而生,这样就给予了人在起源上与万物和他人平等的人文关怀。同样,人生于气感,也要亡于气感,人从气中来,也要归于气中去。生死就像迁徙一样,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人活着的时候,有感觉,归根到底也是一气;死后,无知觉,过去所凝聚而成人自身的那些天地之气,流散在天地之间,还要与其他的气结合之后,再产生出新的事物来。这样,周敦颐也给予了人死后平等的达观。总之,“原始”论,一方面阐述了人是天的一部分,理解了天,也就找到了人的本源,理解了人自己;另一方面,用天道作为人道的参照,人道要与天道相符,使人的修养有了方向。

三、原始之旨归——反终

那么人如何修养身心呢?“反终”说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即人通过怎样的修养身心,才能返回到本源,才能够人生有根。万事万物返回本源的道路是千姿百态的,尤其是对于人来说,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地走完人的一生呢?还是困顿焦躁、疲于奔命的度过一生呢?若想做到前者,这就需要修养。周敦颐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云:无欲故静。立人极焉。”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如何修养的道路——主静。因此,主静成为“反终”的方法。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其他哲学家一样,周敦颐的修养工夫仍然是按照天人合一的修养方向运作的。但是,周敦颐在具体工夫上是对道家佛教的修养工夫的综合,具有道释的风采。《四库全书提要》说:“周子之学,以静为宗。”周敦颐把《太极图》中第一圈注为“阴静”,而第一圈是无极的象征,这就意味着他认为“静”是无极的另一特征。无极是宇宙的本源,人只有与它相契才能有终极的归属,才能感到生命的支撑,才能有力量的源泉。周敦颐采取的是直接与本体相契的思路,他主张回归无极,并把回归无极之路叫做静。这是得益于道家的思想。何谓静?“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芸芸众生发展变化到一定的阶段,都会踏上一条回归本根的道路。万物由本根而生,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还要回到本根中去,这叫做复命。此处的根与命的含义基本相通。只有这样,才能“明”和“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只有在与天地之气和谐顺畅的情况下,才能洞观吉凶祸福。可见,循气为静。“静”是天人合一的必然,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人能够积极的修行——主静,那岂不是变被动为主动吗?由此,周敦颐确立了人生主静的修养道路。复归无极,既可以是万物已经回到了无极,也可以是万物未达到无极而在归复的途中。因此,“静”包含了两层境界,一是与无极本源浑然一体,一是在回归无极的途中,既是本体,又是工夫,这两者交互作用,贯穿事物的始终。与本源无极浑然一体可以理解为“循道为静”,无极本身也是动中有静,静中含动,遵循无极自然也就是兼有动静;在回归无极的途中更是一个有动有静的变化过程。显然,无论是哪种境界,“静”已经超出了与动相对的“静”的意义,而是贯穿动静。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也生活在社会之中,归于天道叫做静,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也叫做静。因此,人要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主静修行,则吉;反之,则凶。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是圣人。圣人制定的仁义中正等社会规范,就是帮助人主静的。若想主静,最根本的一条是无欲。欲不是指人的自然欲望,如饮食男女,而是指与天地和社会环境相违背的妄念和妄行。欲在心,欲动则心动,心动则气动。灵气随欲逐物,就会有执、有私、有意,杂乱无章,破坏人的灵性的调控能力,因此,人追逐外物,顾此失彼,失去了心的灵明,迷失归根的方向。主静自然要从心入手,从心上去欲,周敦颐把这叫做养心,他说:“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17]孟子提倡寡欲,周敦颐比孟子更进一步,主张无欲,是为了使心完全忘掉自我,而进入心的澄明之境。他在主静后面,明确加了注脚——“无欲故静”。无欲即是养心,因此,主静即是养心,养心即是涵养心之静。只有无欲,人才能用自己的灵性指引自己和他人走上回归天道的大道,才能在人生中保持内心的灵明。

总之,周敦颐的原始反终思想简约概括了《太极图》的意义。不难看出,原始反终思想借鉴了道教的《无极图》和内丹思想。在《无极图》中,陈抟采用了顺逆两种思路。“顺”即顺以生人,以无极为万物的本源,图中自上而下,从本源到万物出现经历五个阶段:无极而太极、阴静而阳动、五气顺布、顺以生人、化生万物。“逆”即“逆以成丹”,同样也有五个阶段。图的最下面一层代表无极,静极而动,即可于玄牝(命门)得窍,接着依次进入炼己、和合、得药、脱胎等四个阶段。其中,炼己包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两个层次,脱胎包括炼神还虚、“复归无极”两个层次。这样,从内丹修炼来说,这五个阶段又可表达为:元牝之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五气朝元→取坎填离→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无极图》顶层与底层的图式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作为内丹修炼之真药物的元气、先天气与炼神还虚之“虚”实为同一种存在。两者的区别只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元气的存在虽然是先天先地,但对于人来说却是自然的、既定的。作为修炼结果的虚,对于修炼者来说是自为的、未然的,是人觉醒、证道之后的存在。与《无极图》类似,周敦颐的《太极图》也顺演为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逆推为万物复归无极,一来一往,运行不穷。《太极图》意在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原始”论是“反终”论的基础,即宇宙生成论是人生修养论的根据;而“反终”论是在“原始”论的旨归,是万事万物和人要落实的方法。从而周敦颐的原始反终思想,在宇宙人生的许多方面,对宋代以后的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开启之功,具有很深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www.chuimin.cn)

[1]主要是吸取了陈抟的《无极图》和内丹修炼的义理,并融合《周易》、道家、道教、佛教以及《中庸》思想。

[2]学术界对《太极图》的来源一直有争议,本文倾向于《太极图》是周敦颐在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基础上的改造,不论他对《太极图》图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改造,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至少他在其意义上有开创之功,这主要体现在《太极图说》上,因为周敦颐自创《太极图说》是不争的事实。

[3]九江周家故本是“无极而生太极”,国史本是“自无极而为太极”,朱熹修订本是“无极而太极”。九江周家故本从时间和来源上更为接近周敦颐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国史本作为国家收集和整理,也有其客观性和权威性,所以推断这两种本子更为可靠。而九江周家故本和国史本意义相近,因此,本文不沿用朱熹的校本,而是采用九江周家故本“无极而生太极”的说法。

[4]这里的人生修养论并不仅仅指道德修养,而是包含道德修养在内的人生修行。

[5]《老子》第28章。

[6]《系辞》

[7]《老子》第4章。

[8]《文选》第34卷。

[9]《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10]《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11]《无上密要》第5卷“,人品”引自《洞神监乾经》,《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页16。

[12]《通书·师第七》。

[13]《宋元学案》。

[14]同上。

[15]同上。

[16]《老子》第16章。

[17]《养心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