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林风眠:留学伊始-林风眠

林风眠:留学伊始-林风眠

【摘要】:2.枫丹白露,留学伊始1920年2月,林风眠从法国枫丹白露开始了留学,打工,半工半读的生涯。枫丹白露是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小镇,却并非普通的小镇,怀抱壮观的宫殿,静谧的森林,还有那数不清的林林总总的故事。枫丹白露的法文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是因这里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而得名。

2.枫丹白露留学伊始

1920年2月,林风眠从法国枫丹白露开始了留学,打工,半工半读的生涯。枫丹白露是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小镇,却并非普通的小镇,怀抱壮观的宫殿,静谧的森林,还有那数不清的林林总总的故事。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法文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是因这里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而得名。这座近乎乡村的小城,具有造就艺术家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他们在这里可以边学习边感受枫丹白露的森林和巴比松村的风光;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画画学校里还为学生们准备了画素描石膏头像;还可以沿巴比松七星中的巨匠柯罗、米勒的足迹去凭吊《橡树》和《晚钟》。学校附近挨着拿破仑皇宫和一个小博物馆。面对新的天地,新的生活,风眠顿时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正像爷爷说的,什么事都得自己做了。他兴奋极了,为了能实现他的鸿鹄之志,他决定先改名,凤鸣有些女孩子气,于是为了纪念爷爷,他聪明地用了凤鸣的谐音改成了风眠这一具有浪漫主义,又有悲剧色彩的名字。此时在这里学习法文的有四五十人,其中包括徐特立、李立三、李富春等,他们一边学习一边靠打工收入来维持生活。林风眠因为有从爷爷、爸爸那里学来的画工本事,因此,乐观、自信的他没有去刷盘子、洗碗,而是找到了需要有些技术职能的写广告招牌和油漆工工作。林风眠的朋友回忆说:“为了生存,他勤工俭学,曾干过油漆工,但是单调的工作并没有让他感觉枯燥,林先生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道:‘不同的油漆在调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色彩涟漪以及色度渐变给人的视觉造成的冲击,都会给我留下最美最深的印象。认识颜色是我的爱好,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色之徒’。”

枫丹白露中学的校长是个热爱大自然同时对中国同学非常关爱的人,在学习之余,他经常骑着自制的木制自行车,带领学生们出去郊游。自然也少不了林风眠和林文铮、李金发。他们尽情地游戏喧闹,写诗作赋、唱歌画画,他们的足迹遍及枫丹白露的森林里、湖水边和田园中。在那里留下了中国同学的欢笑与乡愁,喧闹与惆怅,也不乏理想的探讨和艺术的思考。而对于林风眠来说,枫丹白露的自然之美所暗示的精神内涵以及法国艺术家们对它的描述,使风眠看到了生活在不同国家里人们对大自然的共同关爱之处,以及艺术家再现大自然的普遍的人文意义。

1920年林风眠在枫丹白露中学法文补习班合影(第二排左三为林风眠,左四为林文铮)(冯叶提供)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特奥陀·鲁索为首的一批挑战传统陈规的画家学院的象牙之塔,从美术学院的画室中走出来,直接面对野外阳光下的景观作画,他们来到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安营扎寨,是研究自然、观察自然,表现自然壮丽景色内在生命的画派。他们给法国绘画带来一派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他们就是轰动世界艺坛的“巴比松七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巴比松画派”。而巴比松画派的取材大多数是围绕枫丹白露这一片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展开的。包括受巴比松画派启发的印象画派也不乏以枫丹白露为素材的杰作。这些艺术家们留下的足迹,强烈地吸引着林风眠向艺术殿堂的幽深处迈进。风眠不仅可以在附近的博物馆中亲睹这一系列大师的杰作,还身临其境地生活在大师当年面对的情景之中,对于一个初入艺术门槛的学子来说,这是何等的幸运选又是多么重要的和智慧的选择选在枫丹白露补习法文的一年中,风眠在读书打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领略着大师与大自然之间神秘的对话,有时,他觉得自己就在鲁索的画中,而大师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就在面前;有时,他又仿佛觉得自己与大师同在,置身郁郁葱葱之中而听到大师怦怦的心跳。也许是来自枫丹白露自然魅力的诱惑,也许是由于艺术大师们神秘的启发,此时此刻的风眠做出了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最后决定,即投身艺术。

林风眠在枫丹白露中学的学习生活是很浪漫的,不但学到了语言和艺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艺术精神基础。林风眠、李金发、林文铮等同学在枫丹白露求学仅仅半年,他们那敬爱的校长,不幸在一次带同学们郊游中殉职。后来,校长的儿子子承父业,做了布鲁耶尔(Bruyeres)市立中学校长。这些重感情的中国学生们,出于对校长的怀念继而转学到布鲁耶尔市立中学继续学法文。(www.chuimin.cn)

1921年3月,林风眠、李金发勉强通过法文考试,然后开始选择美术专业学校,在“六所国立美术学校”中,林风眠和李金发选择了中等水平的第戎国立美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Dijon)。又根据每人个性和对专业的不同兴趣,开始不同选择。李金发选择雕塑,林风眠自然选择了绘画。林文铮的法文出色,又善于思辨、写诗,很适合学习文学和理论,因此,决定到巴黎大学专攻法国文学和西洋美术史。就这样,林文铮、林风眠、李金发他们三个小伙伴暂时分别了。后来,林风眠得到非洲毛里求斯的林姓亲戚的资助,进入第戎美术学院后就不用打工了,可以专心致志开始他的专业艺术学习。

注释

①柳和清《回忆我的朋友林风眠》,《新民周刊》2008年36期。

②《李金发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