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艾青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又一种真诚。他的每一首诗几乎都是将自己的心胸袒露在读者面前,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在读者的面前。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没有一个诗人能像艾青这样,把他的几乎全部的生活观察都纳入到诗的形式中来表现,并且在这种表现中都贯注着诗人真实的而非臆造的诗的激情。......
2024-03-26
第四节 明 快
明快是指简洁而富于启示性的形象与语言。早在20世纪30年代,艾青就在其《诗论》中说:“不要把诗写成谜语;不要使读者因你的表现的不充分与不明确而误解是艰深。把诗写得容易使人家看懂,是诗人的义务。”[5]复出之后,艾青在一次座谈会上又说:“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了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入五里雾中。”这里,艾青所强调的都是诗要写得明快,而反对晦涩。艾青说:“晦涩是由于感觉的半睡眠状态产生的;晦涩常常因为对事物的观察的忸怩与退缩的缘故而产生。”[6]他呼吁“用可感触的意象去消泯朦胧晦涩的隐喻”[7]。明快,是相对于晦涩而言的,但它也不同于直白。明快,是诗美的要求,犹如晴朗的天空,清晰而深邃;而直白是诗美的大忌,好像失去生命的枯叶,枯黄而轻飘。艾青认为的明快,应与含蓄并行,是诗人对诗的一种理解,也是对诗的一种要求,是诗美的一个要素。明快,也是诗人追求诗歌大众化的表现。明快的具体体现就是思想情感的清晰、意象的明确和语言的通晓启示性等。读艾青的诗,即可获得对诗的明快的具体认识。“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镜子的形象明净、晶莹、精巧,就像一决光洁的宝石,却又折射着十分丰富的哲理,映照出一颗赤诚的心。艾青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8]《镜子》一诗就是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镜子这一明确的形象来理解、解说世界的,达到了明快且哲理深邃的诗美高度。
毫无疑问,艾青对诗歌提出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要求,是经过了长期诗歌创作实践后的规律性发现,是艾青在发表《诗的散文美》整整40年后,对构成“散文美”的诸要素,所做的一次归纳。如我们上述所分析的,这四个要素对中国新诗界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因而非常有价值。但是我们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集中、单纯、朴素、明快作为“诗的散文美”命题的具体要求与表现是具有它的系统性的。因此,在进行诗歌创作和评论时,如同我们要将“诗的散文美”理论框架中的任何一环节都要考虑到,以保证在这个框架系统之内,各环节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一样,我们也不能把这四方面的要求分开来考虑,而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性,注意它们之间力量的协调和目的的一致性。不能顾此失彼,或为了强调其中的某一环节,破坏了系统的稳定,降低诗歌的美学成就。也不能使其中的任何一环节游离于共同的目的“散文美”之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这四方面的相互协调足可以扫除诗歌拖沓、冗长、啰嗦、晦涩、过分铺张等“散文化”的弊病,使诗达到保有“诗质”的“散文美”高度。
【注释】
[1]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4.
[2]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
[3]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www.chuimin.cn)
[4]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
[5]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
[6]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7]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3.
[8]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
有关诗的散文美与艾青的诗学观的文章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艾青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又一种真诚。他的每一首诗几乎都是将自己的心胸袒露在读者面前,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在读者的面前。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没有一个诗人能像艾青这样,把他的几乎全部的生活观察都纳入到诗的形式中来表现,并且在这种表现中都贯注着诗人真实的而非臆造的诗的激情。......
2024-03-26
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艾青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诗”体那里,找到了最能充分表现新生活和新的思想感情,最适于容纳有较大感情容量的口语化语言以及繁复的意象结合的诗的形式。......
2024-03-26
艾青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们为了获得这“最纯粹”的诗的语言所应付出的巨大努力。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作为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中十分突出的一项主张,它的提出,有现实的原因,也与艾青的诗美取向密不可分。艾青诗的“口语美”的核心是“诗美”。我们因此可以这样断言,“简洁、单纯、明白”的富于诗意的口语美是艾青诗歌语言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
2024-03-26
事实上,对于艾青的“诗的散文美”主张,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艾青在提倡“诗的散文化”,是用“散文”代替“诗”,并认为艾青应该为新诗史上出现的“散文化”倾向负一定的责任。[10]为了防止误解,艾青多次从诗与散文的区分说起,对“诗的散文美”与“诗的散文化”二者进行了辨析。......
2024-03-26
艾青深知诗的韵律美作为诗歌艺术的不可或缺部分对于增益诗情、感染读者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艾青看来,只有和情绪结合的内在韵律,才是活的韵律;也只有活的韵律,才能增益于诗情的表达,使诗具有无穷魅力。......
2024-03-26
这浓烈的情感,这一片赤诚,凝聚成了《我爱这土地》一诗。这是一只痴情的鸟对于生养自己土地的爱的一泻千里的感情表白。诗人所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也就是说,“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
2024-03-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