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艾青的《北方》:诗歌中的北方悲哀

艾青的《北方》:诗歌中的北方悲哀

【摘要】:该诗于当年3月发表于《七月》第2集第4期。艾青认为,健康的诗总是朴素的,它绝对不需要用庄严的概念和美丽的辞藻来装饰。诗的开头这样写道:“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人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此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艾青的这首自由诗其实是有着高度的节制的诗,它自由而不散漫。

三、《北方》

1938年2月创作的长诗《北方》是艾青的又一力作。该诗于当年3月发表于《七月》第2集第4期。这首诗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情感的朴素以及毫无遮蔽。艾青认为,健康的诗总是朴素的,它绝对不需要用庄严的概念和美丽的辞藻来装饰。诗的开头这样写道:“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人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诗人用亲切的口语写这首诗,跟他着意要无遮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的意向一致。“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读艾青的诗,我们丝毫感觉不出诗人和他的诗与读者之间有任何的隔阂,有什么心理上的距离。这首诗是诗人与读者之间感情的直接交流,我们只能一口气读下去,不能离开诗做片刻的停顿。读者的心绪也只能与诗人的情绪一起搏动。这首诗节奏沉缓而有力,没有分行的感觉。在读它时感到的起伏的诗行正是起伏的情感的律动,体现了内在节奏的作为诗歌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浑然一体性。整首诗没有浮夸,没有虚拟,读者真正有置身其中的实感,并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诗中诗人排斥了华丽的矫饰,弃绝了空洞的说教语言,采用鲜活的有弹力和流动感的语言和语调,体现了新诗“散文美”的审美特征,极富魅力地启迪了当时初学写诗的青年人,引导一代人写起这样的带有“散文美”的自由诗。此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艾青的这首自由诗其实是有着高度的节制的诗,它自由而不散漫。它有真情,有艺术的个性,有诗人创造的只属于这首诗的情韵,因而显现出一个浑然一体、可以让读者沉浸其中、呼吸其中的广大境界。它是具有整体的深厚的流动感,是一条河的生命的起伏和节奏,是一片生发气韵的土地的激情。(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