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二十四诗品·旷达》的重要观点

《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二十四诗品·旷达》的重要观点

【摘要】:清人孙联奎《诗品臆说》释“旷达”二字曰:“旷,昭旷;达,达观。胸中具有道理,眼底自无障碍”。下面具体来看一看《旷达》的诗句诗意。然而,《旷达》品的主人公虽以酒为伴却不狂诞,胸襟行止旷放通达而不纵任无端。

五、《二十四诗品·旷达》的旷达

署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9]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美学名著,其中有《旷达》一品,从一个方面对“旷达”人生和诗风作了探讨和总结。其云: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www.chuimin.cn)

清人孙联奎《诗品臆说》释“旷达”二字曰:“旷,昭旷;达,达观。胸中具有道理,眼底自无障碍”。就是说,旷达之人因为通晓道理,就能够心胸空阔开朗,将事物看得开,因而在常人那里的种种忧困在旷达之人这儿也就不再成为障碍。在《旷达》作者笔下,“旷达”诗风的形成几乎全无关乎它事,而仅与主体(人)的生命意识、人生态度、人生选择等等直接相关,人的具有“旷达”色彩的生命意识、人生态度等等在诗歌中展现出来,就形成了诗歌中的旷达风格。下面具体来看一看《旷达》的诗句诗意。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人生不过百岁,即使真能寿达百龄,实在与夭折之人也没有太大差别,因为在茫茫无尽的宇宙时空中,都同样如白驹过隙,都同样是短短的一瞬。“欢乐苦短,忧愁实多”。更恼人的是在这短暂的人生之中,欢乐太少,忧愁又实在太多。在古人的一般语境中,忧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普遍性的经常性的忧愁,它来自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痛苦磨难、挫折困境;一种是比较特定的忧愁,它来自人的生命的必然结束或说是对死亡的焦虑。就《旷达》品看,虽不能说其“忧愁”与第一个方面无关(因为其说忧愁很“多”),但它显然更主要来自第二个方面。这从本品开首二句“生者百岁,相去几何”与结尾二句“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可以看出。从这四句看,本品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死问题和人如何在现实人生中应对生死的问题。那么这里的“忧愁”显然与人的必然死亡和人对死亡的焦虑更为相关。换言之,不论这里所谈的“忧愁”究竟“多”到什么程度,或者包括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它都是在人必有死和人对死亡的关注与应对的问题背景之上呈现出来的。接下去,用“何如”二字领起了六句诗,表达了面对种种忧困特别是面对生死忧困时旷达者秉持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选择。“何如尊酒,日往烟萝”。既然人生短暂又还被忧愁困扰,那何不如干脆抛开这些忧困,日携一尊清酒,向那山水烟萝、自然美景中去赏玩去悦乐,去度过一个没有忧困的快乐人生呢?“花覆茆檐,疏雨相过”。茆檐为花所覆,是美丽的酒肆茅舍,还是山中高士幽美的别墅庭院?在微雨萧疏的宜人节候中,斯人缓步,去那幽美的山野别墅探访故友高人,又或是去那美丽的山乡酒舍沽酒行乐。“倒酒既尽,杖藜行歌”。是喝空了主人的酒坛?还是灌满了客人的酒壶?抑或是主客对饮已尽其兴?总之,“倒酒既尽”亦即酒事已了,“旷达”者随即就拄杖行歌,旷然怡然地踏向了那往来无羁的山林途中。由“何如”二字领起的这六句诗,表达了面对人生忧困时的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或人生回应:山林酒友,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则再次谈到人的死亡问题并以之作结:人生短促,惟山岳永恒。这一结尾似乎含有相关联的两层意思:一是以人生之短和山岳永恒来再次肯定、强化前面所述的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一是以惟有山岳永恒来隐晦、含蓄地否定对人生超出现实生命域限的某种永恒价值(精神价值)的追求。总起来看,《旷达》要告诉人们的是:人生是短促的,短促的人生中充满太多的忧愁,面对如此的困境,不如正视它而又撇开它,放宽心胸,抛开忧愁,掉头转身,到酒友山林中悦乐去游赏,去度过欢乐的一生。而这样的人生态度,也就是所谓“旷达”了。

《旷达》品的整个思想、运思路径、思想格调乃至所运用的词语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末、魏晋时人的生命意识、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细味二者,觉其既差相仿佛,又有所出入。大要说来,《旷达》对于人生苦短、人生多忧多愁的强烈的意识和深深的感喟,早已突出地见于汉末、魏晋时人那里,其“生者百岁”四句,大约既可说是《旷达》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感叹,也可说是汉末魏晋生命意识的余响或呼应。《旷达》所表达之酒友山林,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人生选择,与汉末魏晋时人应对人生苦短的多种多样方式中的一种——“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诗·生年不满百》)“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古诗·东城高且长》)——颇为相近。《旷达》钟爱于酒,魏晋人更是嗜酒,但《旷达》品中的“酒”已汰除了魏晋人之“酒”中那太多的非礼纵任喧哗嘈杂的因素,而大约主要成了诗人的一位特殊的高雅而亲密的朋友。《旷达》主张“日往烟萝”,这个“日”,显然不是“某日”、“一日”之意,而是“日日”、“天天”之意。“日往烟萝”即长往山水或山林之间去也,即于山水之美中欣赏而沉醉之也。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子们群体性大规模地迷恋于山水山林之美,始于东晋。罗宗强先生指出,“江南山水的独特风貌造就了东晋士人的山水审美趣味。”[10]显然,“日往烟萝”的人生选择,与东晋以还许多文士的人生选择是很切合的。

总上而言,《旷达》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与汉末魏晋时人的人生态度的确存在着关联,存在着可比性,其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人的生命意识方面(人生短暂,忧愁实多),在对苦短的人生的应对方式方面(及时行乐),在人生态度方面(旷达疏放),在人的生活选择方面(以酒为伴而醉心山水),二者均存在明显的相似。然而,《旷达》品的主人公虽以酒为伴却不狂诞,胸襟行止旷放通达而不纵任无端。这就是说,《旷达》作者所表达的旷达之人生态度,承汉末魏晋来而又汰除了其明显之过,消去了魏晋人之“旷达”中那种种狂诞、矫情乃至丑恶的因素,而被提炼、提纯、升华为一种相当雅化、审美化了的人生——一种充满了文人和雅之趣的酒友悦情,山林赏心。这样的旷达,是一种散发着雅趣的旷达,是一种体现着较为纯粹的审美化人生的旷达。在突出山水与雅趣方面,它大约与东晋士人们的生活和情趣更为接近一些。[11]

《旷达》品之主要意涵大致在于:面对人生短暂、忧愁甚多的生存困境,心不必为所苦,思不必为所系,而以旷放通达的胸襟态度超越之,转而进入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在对美的自由观赏中优游卒岁。这样的主体人生态度或精神一旦入诗,即呈现出旷达之诗风。所以,旷达式的人生态度或精神,也即是“旷达”诗风的全部内在根据。似乎可以说,《旷达》品以其旷达风格论,早早地就揭示或映证了后来西方“风格即人”那一名言的意涵和精神。

《旷达》一品的理论贡献大致有三。一是它对中国历史上曾广泛存在的“旷达”这样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精神及其在文学中的展现进行了专门而集中的研究,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这大约不仅是第一次,甚至也是唯一的一次。二是它实际上已抓住并揭示出了旷达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精神,即超越忧困而自由悦适。三是它虽因未能揭示出中国历史上旷达那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形态而显出某种局限性,但它却也展示出了旷达的一种有特色的具体表现形态。这三点贡献,都值得充分肯定。至于上述局限,则在所难免,不足深责,因为在短短四十八个字中,在准确地传达出旷达之一般精神的同时还要揭示旷达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