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与艺术美学角度

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与艺术美学角度

【摘要】:论意境说的源流本文探讨意境说之“源”,主要着眼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因为一般说来,先秦似乎尚无真正从艺术美学角度触及意境者,而同时,作为美学范围的“意境”,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却已在诸子那里出现。欲论意境说的源流,必先探意境的内涵,而探内涵的目的本在于论源流。相生中的虚实,主要指的正是意境的这种多层次性、立体性。它是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的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境说的源流

本文探讨意境说之“源”,主要着眼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因为一般说来,先秦似乎尚无真正从艺术美学角度触及意境者,而同时,作为美学范围的“意境”,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却已在诸子那里出现。本文探讨意境说之“流”,则主要着眼于后世的文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诗词理论,因为从萌端之早,发展过程之长,演进轨迹之清晰,本身理论之完善等方面看,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词理论中的意境说似乎超过了其他艺术理论中的意境说。

欲论意境说的源流,必先探意境的内涵,而探内涵的目的本在于论源流。因此,这里只粗略地谈一下笔者对“意境”的大致看法。

笔者认为,意境是客观呈现在文艺作品中的诸种艺术要素之和以浑融统一的形式于该作品中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这个艺术统一体主要由这样三个艺术要素构成:

一、情(志、思、意、旨)景(象)要素。这是意境构成的基本要质,情景缺一,不足以言意境。

二、“抽象的界域”。这指的是为“境界”一词原来具有的“界域”一义所反映出的、作品中诸种艺术要素一经结合便产生出来的并且确定地存在于作品之中的一种“界域”,亦即边际界限。由于这种“界域”较为模糊,较之情景更难以直观,而只能在艺术创作、鉴赏的想象活动中加以相当浑涵的把握,故姑且称之为“抽象的界域”。正是这“抽象的界域”的存在,使意境中包蕴的一切艺术因素(情景、艺术空白、艺术气氛、艺术情趣……)呈现出极大的整一性。

三、相生中的虚实。上面我们把意境的各构成要素放在一个平面上加以说明,而事实上,意境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是多层次的、立体型的。相生中的虚实,主要指的正是意境的这种多层次性、立体性。具体说,它主要指:(www.chuimin.cn)

第一、作品中由文字直接传达出的情景、艺术气氛与艺术情趣等交织构成的艺术实境(犹绘画中“计白当黑”之“黑”,或曰“有笔墨处”),在作品的某些结合部作者有意无意地不着文字而留下的并不真正空无的艺术虚境(犹“计白当黑”之“白”,或曰“无笔墨处”),二者结合,“抽象的界域”随之产生,于是就构成了作品的第一层意境。这第一层意境相当于“境外之境”中的前一个“境”,是整个意境中最为稳定、核心的部分。

第二、蕴含在第一层意境之中而呈现于第一层意境之外的浅层艺术虚境,此即第二层意境。这第二层意境相当于“境外之境”中的后一个“境”,并与第一层意境基本同构。但是,较之第一层意境,它更模糊,更不稳定,更不易被直观地感觉把握,而须借助读者的理性思维与想象的进一步认识才能显现。它是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的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顺便指出,在第一、第二两层意境内部,同样可能各有一定的“厚度”——不同量的层次。这层次的多少,视具体作品而不同。

此外,还有一点也当提及。在艺术欣赏中,由于作品第一、二两层意境的触发与导引,读者常会沿某一大致的方向(只是相对而言,也有可能沿不同的方向甚至逆方向)展开丰富、广泛、流动、不确定而又极富艺术创造性的联想,在这联想中,常有变化万端的多层“情”、“景”、“意”、“象”纷至沓来,这就是所谓“深层虚境”。一般说来,“深层虚境”不是作品中的客观存在,而是读者积极的艺术联想、再创造的产物,是作品意境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因此,它不是意境的构成要素。而触发与导引出读者脑海中万千情景意象(“深层虚境”)的这样一种诱发功能或导向性,则似乎应该被视为作品意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因为它为作品的两层意境所具有和包含,是作品中的客观存在。退一步说,它至少也应作为作品意境的一种特殊艺术功能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似可对意境加以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品中浑融统一的情景、艺术空白、艺术气氛、艺术情趣等艺术要素与“抽象的界域”有机结合后,因其虚实相生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型的艺术整体。

在上述意境的三大构成要素中,“抽象的界域”与相生中的虚实二要素前人所论似不太多,笔者拟在下文适当处略申管见。围绕意境的诸构成要素,下面便开始本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