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美学的醇美之道

中国古代美学的醇美之道

【摘要】:下面就顺着《冲淡》的诗句,来看一看《冲淡》在这些方面的意见。《冲淡》的开首二句,是立足于冲淡诗风的创造而对创作主体提出的特殊要求。“素”固然可能有“平素”之意,但更主要应指的是淡素、淡泊、恬淡一类意思。

一、冲和柔淡、轻逸灵动的醇美

冲淡诗歌风格以冲和柔淡、轻灵醇厚为其主要特征。《冲淡》品前八句揭示了创作主体在创造冲淡诗风时所应具备的特定主观条件,讨论了冲淡的主要美学特征。下面就顺着《冲淡》的诗句,来看一看《冲淡》在这些方面的意见。

《冲淡》的开首二句,是立足于冲淡诗风的创造而对创作主体提出的特殊要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意谓诗人若能做到“素处以默”,就能够很好地领悟冲淡诗风的精微之处。那么什么是“素处以默”呢?这里先谈“素处”,然后再说“默”。学者们常有将“素”释为“平素”、“平常”的,照这样说,“素处”就成了“平素居处”了。这似乎将“素处”的含义简单化了。郭绍虞先生释此“素”为“淡”,[1]罗仲鼎等先生释其为“淡泊”,[2]是很有道理的。“素”固然可能有“平素”之意,但更主要应指的是淡素、淡泊、恬淡一类意思。之所以应作如是解,既和《诗品》作者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其中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存在甚深的渊源关系(从整部《诗品》看,其作者显然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分不开,也和《诗品》一再在恬淡、淡素的意义上强调“素”(如“体素处洁”、“绝伫灵素”……等)分不开。这样来看待“素”,则细析起来,“素处”约有三层意思。第一、它指人立身处世所持的一种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素”作为色彩,是白色,与班驳之杂色相对,没有夺目的绚烂,却自有一片天然的洁净,保持它,就意味着不受杂色的侵扰。移而喻人,“素处”即是要求保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共许的不为利欲与俗氛所浸染的高洁的或恬淡无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保持其素洁的本质。老庄主张“返朴归真”,孔子赞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颜回,二者的理论实质并不一样,但在排除利欲对人的素洁本质的侵扰这一点上,却有一致性。《诗品》标举“乘月返真”,(《诗品·洗炼》)称赞“高人惠中”,(《诗品·飘逸》)显然与老庄、孔子的上述思想有共通之处。《冲淡》将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作为诗人获取冲淡诗风的一个主观先决条件提了出来,这就是“素处”的第一层含义。“风格即人”,冲淡诗风,一定程度上正是主体这种特定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的艺术外现。第二、它指人的一种特定主观心境、心理状态。“素”既然是淡素,是一种恬淡无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那么,当一个人以之观照人生世相时,他的内心显然会呈现出一种不受利欲干扰的特定主观心境。这种心境,近似于古人所谓的“虚”。在古代,“虚”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的人的一种特定的主观心境、心理状态。例如《庄子·人间世》有语曰:“虚室生白”。陈鼓应先生认为,“虚室”指人的空明的心境,此语意为“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来”。[3]古语又有云:“虚则物注”。这样看来,“虚”之状人心境,主要指排除杂念干扰而保持着一种空灵明觉的心理状态,它极有利于人对事物的广纳博收。显然,当人们不受种种利欲的纷扰而以恬淡的人生态度来观照事物时,其内心即呈现出近于这种“虚”的状态。这是一种很有益于艺术创造活动的主观心境,也正是“素处”所要求于人们的。第三、它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审美态度。与上述二点紧密关联,当人们运用“素处”式的人生态度和主观心境于创作活动时,他实际就是站在了超功利的立场上。而我们知道,艺术创造活动中的超功利态度,实即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审美态度。在诸如捕捉意象、表达情感、创造风格等等创作活动中,这种审美态度不是专注于对艺术的种种非艺术的(如政治、伦理、道德乃至经济利益等等的)考虑,而是将注意力投注到创造主体关于美的体验及其艺术表现中去。“素处”这样一种由人生态度而来的审美态度,与强调“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李泽厚语)[4]的道家的人生态度、审美态度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它的提出,显然受到过道家思想的影响。

创造冲淡诗风,除“素处”外,诗人还须做到“默”。此“默”,与古人常说的“静”相近。古人所谓“静”,主要指人的心境宁静而不躁动,故而清明如镜,善于洞鉴万物。例如《庄子·天道》说:“万物无足以铙(即挠——引者)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冲淡》里“素处以默”的“默”,正与此“静”同旨,诚如清人孙联奎《诗品臆说》所解:“默,静默也”,“静则心清,心清闻妙香”。显然,“默”即同于“静”,是一种宁静清明的心境,是一种有利于主体去积极地探幽烛微的良好精神状态或说思想准备状态。

由于“虚”与“静”之间存在明显的相近之处,古人又将二者联为一词使用。事实上,在古代典籍中,“虚静”一词是比较常见的。而有人甚至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如庄子就说过“虚则静”(《庄子·天道》)的话。《冲淡》联用“素处”和“默”,似乎也表明,在作者看来,二者间同样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

总起来看,“素处以默”大约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这使得它与“虚静”既相近又有不同。一方面,它主要是反映着道儒两家某些思想印痕的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修养,而这些思想印痕是不能尽归入“虚静”中去的。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良好的创作心境和审美态度,就这一点看,它又相当集中地体现着古代“虚静”说(此说为古代多家学说所尚,虽实质未必尽同)的某些主要精神。我以为,前一方面在冲淡诗风的创造中大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与冲淡诗风的联系也更为内在而紧密,因为它正是冲淡诗风在诗人主观方面的个体人格根据。(www.chuimin.cn)

按说,只要主体能做到“素处以默”,就应该可以“妙机其微”,很好地领悟、把握冲淡诗风之精微了。但《冲淡》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对诗人的艺术情怀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具体要求——“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太和”,语本《易传》“保和太和”。我们知道,古人言“和”,含义并不完全一致,联系《冲淡》下面的诗句看,可知《冲淡》品所说的“和”或“太和”,虽从《易传》来,却不一定与《易传》“太和”的含义完全相同,而主要是平和、和柔之意。“饮之太和”,强调诗人须先胸蓄和柔之气,以平和为性情之基调,将这样的胸襟情性形之于诗,遂令诗歌呈现出冲和之气象。“独鹤与飞”,以极生动的形象来象征人的情操,并同时象征“淡”之风格特征。郭绍虞先生说:“鹤本淡逸之品”,(《诗品集解》)颇有启发性。的确,鹤的形象体现着突出的淡逸特征:皎皎白鹤,通体如玉,令人有素洁雅淡之感;它常举踵翘首而立,有落落独处、矫矫不群之貌;又常引颈展翅而飞,更具一番脱俗而轻逸的气象,故又被名之曰“仙鹤”。仙鹤而独飞,实在是特出不群之极。顺便说,由于这里的“飞”字未加限定修饰之语,于是有人就将此“飞”理解为诗人骛神八极而骑鹤在诗的碧空中遨游,并据此而批评“独鹤与飞”的描状与冲淡诗风不很协调。其实这里的“飞”,是不应理解为“鹤飞戾天”之类的“飞”的,结合全诗看,它应该是款款之飞,悠然之飞,虽然分明透着轻逸灵动,却依然是安闲平和的气象。从字面上看,“独鹤与飞”似既可理解为“与此独鹤而俱飞”或“独与此鹤而俱飞”。但无论作何理解,与斯鹤而俱飞的人,也当是淡逸如鹤的。总而言之,“独鹤与飞”式的“淡”,有着不近俗氛(与超功利的审美态度一致)的倾向,却并不真正超越尘世走向虚空,而分明洋溢着对现实和艺术的积极审美精神。这样的“淡”,还有着追求素雅高洁(与恬淡、高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理想一致)的倾向,但却并非“淡”得失去了内在生命,而分明充盈着轻逸灵动的勃勃生机。有“独鹤与飞”般情怀的诗人,始能创造出这样的“淡”的艺术风格来。前面说过,“饮之太和,独鹤与飞”乃是为创造出冲淡诗风而对诗人的艺术情怀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实际上,这两句诗的功用似并不止于此。这两句诗,一方面明确指出了冲淡诗风的创造在主体方面的必须的内在根据,而另一方面,则显然已接触到了冲淡诗风的风格特征了。就后一方面说,“饮之太和”似重在以“和”言“冲”(按一般理解,“冲”即“和”也),而“独鹤与飞”似重在借“鹤”征“淡”,合两句而言,则已大致托出“冲淡”诗风的总体特征了。

接下去,“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四句,对冲淡诗风展开了正面的纯粹形象化的描绘比喻。惠风和畅,轻拂衣襟,你留心时,觉察到它的亲吻,你不留心时,只有衣襟兀自感受着它的爱抚,但无论你留心与否,它都会在觉与不觉之间给你以快适和愉悦。在这和柔春风的沐浴下,大自然又何往而不充满着和乐的景象呢?此刻,带着满心的愉悦和周身的快适,适经一带美好的竹林,眼观翠竹修叶,耳听清音流响,面对如此冲和淡逸的大自然之美,人们,特别是胸蕴和淡之情性的骚人墨客们,又怎能不为之神往呢?又怎能不与之心神契合呢?于是,一股醇和的美感自心底油然升起,不禁让人产生欲携此美而俱归的念头。这四句诗,构创了一个令人可感可触乃至于可游可乐的鲜明意境,形象地传达出了冲淡的醇美风貌。这样的冲淡诗境,洋溢着和柔清新的气息,充满了生活与艺术的情趣,其中正水乳般交融着美的自然与美的心灵。诗境中的人固然欲携此美而俱归,而观照诗境的我们,又何尝不感到美不胜收呢?于是这里,冲淡诗风不是以理性和论说而是径以其感性的形式,轻柔自然地开启了我们的心扉,使我们获得了格外真切的感受。

上述“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和“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六句诗,以形象化的描喻告诉我们,冲淡之美,不仅和柔而明朗,轻逸而灵动,而且还美得来醇和深厚。《诗品·绮丽》就曾明确指出:“淡者屡深”,就是说“淡”之诗风,本来是掩蕴着使人“味之而愈觉其无穷”(杨廷芝《诗品浅解》)的韵味与深美的。显然,冲淡诗风之所以能够使人身心油然就醉,还在于它本是一种蕴涵着醇和深厚之美的艺术风格。

顺便指出,“阅音修篁”一句中的“音”,常被人认定为某种特定的声音,这似不妥。其实,它既可是竹声水声,亦可是鸟声琴声,乃至于隔林送过的轻盈咏歌之声。《冲淡》没有具体说,我们也无必要将之具体化。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它是何音响,而在于其音必须清和悦耳,与《冲淡》所绘之意境相谐而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