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就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雄浑略加申说,再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雄浑稍作讨论。......
2024-03-24
雄阔无限、浑沦整一的雄浑之美——《二十四诗品》“雄浑”析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www.chuimin.cn)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诗品·雄浑》)
署名司空图(晚唐人)的《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美学理论内涵和极高的美学价值。《诗品》历来号为难解,但亦非全不可解。本文即拟试解其开篇第一品《雄浑》,并对它所标示的“雄浑”概念,作进一步的探究。品味《雄浑》,可以感到“雄浑”是一种至大至刚的艺术风格,一种至广至阔的艺术境界。其实,“雄浑”的主要精神,在中国早期哲学、文化思想中就已有了充分的显现,而“雄浑”之美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历来所褒扬的阳刚之美的一个典型的特定类型。《诗品》作者正是在吸取古代雄浑思想的主要精神和概括历来文学作品中雄浑之作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理论构建,提出了“雄浑”概念,并赋予“雄浑”概念以丰富的理论内涵,使“雄浑”成了中国美学史上少有的理论构建相当完满的理论范畴之一,并从而奠定了“雄浑”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雄浑》品的第一、二句,结合着雄浑风格谈诗歌的艺术内蕴与其艺术外现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三、四句,谈雄浑风格的形成与获得,并同时相对理性化地阐明了雄浑风格的风格特征。中间四句,以阔大浑灏的境界形象地喻说雄浑风格的风格特征。第九、十两句,阐述作者的一个重要诗歌理论主张(追求诗歌艺术的立体型结构并强调此结构在艺术实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末二句,谈雄浑风格或者一般文思的获得,涉及学养、灵感和艺术创造的自然等等问题。从第九到第十二句,所谈都是诗歌创作中的一般现象和理论,虽然也不排除或说也包括着对雄浑风格的指涉,却并非只是针对着雄浑风格来说的,也非仅适用于具有雄浑风格的诗歌作品。下面,且循着《雄浑》品的诗思语脉,来对它的理论蕴涵和它所表达的雄浑风格特征,作一点探寻和讨论,并进而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雄浑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雄浑风格、境界作简略的回溯,由此看一看《雄浑》的思想和艺术渊源以及《诗品》作者对“雄浑”的理论融铸之功。
有关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的文章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风之先生《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文字中,把“气”作为音乐艺术的第一本体要素,而且提出气要与其他要素相辅相成。艺术家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抖一抖身上,别无长处,只剩下这一身香气。”艺术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看重这种以气韵为核心的“俯仰自得”“悠然自若”的生命气息。浙江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气韵贯通,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也再现了“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的艺术意象。......
2023-10-17
《赛马》一经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整个羊城,黄海怀先生也因此一夜成名。为此,黄海怀、王国潼、鲁日融还被誉为青年二胡“三君子”。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开始着手创作《赛马》,当时他已留校任教,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前途光明,意气风发,这些都在《赛马》欢快、明朗、豪放、乐观的音乐里得到了体现。1967年早春,黄海怀先生因病不治,遗憾地告别了他钟爱的音乐艺术,年仅32岁,让人痛心惋惜。......
2023-10-17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学校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各项学生活动都以此为原点。......
2023-10-30
因而“高山流水觅知音”也成为提及古琴时,必然会想到的一个典故。伯牙抚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流水》这首乐曲可以说将水的各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尾水滴之声再度响起,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带给人以江山无尽、逝者如斯的感受。......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