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摘要】: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 保持身心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条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我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健康就是一切。”没有健康,个人就谈不上幸福,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什么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作了以下定义: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可见,一个健康的人,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与行为。

大学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时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显得尤其重要。在大学阶段,我们将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种种压力和挑战,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

一、保持健康的身体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基础,健康的体魄也有利于保持心理的健康,“健康的灵魂寓于健康的体魄中”。除了先天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外,我们自身的锻炼和保养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1.合理饮食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俗话说“病从口入”,合理饮食是保持健康躯体的基础。饮食时,要注意饥饱适宜,不能暴饮暴食;不利健康的食品尽量少吃,如油炸、烧烤食品,有些同学经常光顾学校里的流动小吃摊,这些小吃摊缺乏卫生条件,食物易受灰尘等带菌空气污染,加上油炸食品原料来源不明,长期食用这些不洁净的食品,会产生严重后果;早、中、晚三餐合理搭配,早餐一定要吃,很多学生因贪睡而免去早餐,这很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早餐的学生抗病能力弱,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不强。

2.合理作息,坚持体育锻炼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没有了父母的安排、监督,而大学生活又丰富多彩,相对自由,容易形成散漫的生活习惯,有些同学作息无常,三餐没有规律,晚上熬夜看书、上网,白天上课无精打采,长此以往,身体生物钟被打乱,抵抗能力变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保证充分的睡眠;养成运动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调节心态、锻炼体能、愉悦身心,每周至少锻炼两三次以上,每次至少有效运动20分钟。

3.远离烟酒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疾病的最主要因素,而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被列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吸烟率呈上升趋势,过量饮酒在大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常有因醉酒不能正常上课者。如果养成了吸烟、酗酒的不良嗜好,这些迟早会蚕食我们的健康,应该及早认识它们的危害,摈弃烟酒。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正常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这个标准受到心理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引用,这十条标准是: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既要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要体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特点、优缺点等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从内心接纳自己,自信乐观,扬长避短。

2.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学习中获得满足与激励。

3.能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不压抑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途径释放不良情绪,遇事沉着冷静。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能够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积极互动、融洽相处,并通过人际交往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

5.人格完整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要素。心理健康的学生,所思、所说、所作都能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6.环境适应能力良好

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会及时主动地调整自己原有的习惯,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不愤世嫉俗,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环境协调一致。

7.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心理年龄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提高,称其为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人的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充满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勇于探索、反应敏捷。过于老成或过于幼稚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从以上7个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实际生活过程中的许多重要领域。只有各方面都协调,才能构成健康的心理。无论哪一方面的因素缺损,都会带来个体心理活动的震荡,从而危及心理健康,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是指大学生在知、情、意、行某方面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表现。心理问题的程度有轻重不同,有轻微的心理失调、轻度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心理疾病。这三种情况在大学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消极影响。

1.轻微的心理失调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一般都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常见的轻微心理失调主要表现在自卑、焦虑、抑郁、冷漠等方面。

(1)自卑。自卑是自我否定,对自己缺乏信心,总是把目光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之处,不能容忍自己的过失。表现为情绪低落,缺少朋友,常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人的批评过分敏感,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无竞争意识,不敢进行大胆的尝试,逃避可能带来失败的活动;常感到疲劳,心灰意冷,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缺乏生活乐趣。

(2)焦虑。大学阶段由于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如担心考试不及格、担心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担心不能评上优秀学生等。适度焦虑,如考试前的适度紧张,对提高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过度焦虑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健康,使学习效率下降,思维受阻,行为迟缓,也可引起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严重的焦虑能使人丧失兴趣和希望,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3)抑郁。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在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责等情绪体验。人人都可能有过抑郁的体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很快会消失。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遇到挫折的人更易陷于抑郁状态。

(4)冷漠。冷漠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它往往是大学生个体对挫折环境和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多表现为不关心他人、不关心国家大事,对自己的进步、人生的价值也漠然置之,对集体活动不关心、不积极、不参与。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背景,突然集中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彼此的信任难以很快建立起来,导致同学间缺乏交流,没有归属感,从而产生冷漠心理。

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个人心理素质、生活、学习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如果这些轻微的心理失调问题持续时间较短,个人予以了重视,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消除的。如果这些轻微的心理失调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心理障碍。(www.chuimin.cn)

2.轻度的心理障碍

处于轻度心理障碍的人虽然能维持正常生活,但受到明显的影响和干扰后,表现出一些有悖常规的行为。大学生常见的轻度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焦虑症。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具体表现为,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的不安和害怕,或反复呈现不祥感,似乎大难临头,但又说不出具体原因。表情紧张,皮肤苍白和多汗,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心慌、胸闷气短、窒息感、出汗、食欲不振、尿频尿急等。对大学生来说,一般由持续的高度紧张造成的,这种现象在重大考试中很容易出现。

(2)恐惧症。恐惧症是指对某一特殊物体、活动或情景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性障碍,患者常不得不回避害怕的对象或情景。常常表现为对常人习以为常的普通物品、环境或活动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自己明知这种恐惧过分、无必要,但不能自制,无法摆脱。恐惧的对象很多,如怕空旷广场或拥挤的场所,怕脸红、怕与人对视、怕高处等。恐惧症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大学生中常见的是社交恐惧症,这往往是因为对他人的评价、注意等过分地敏感和缺乏自信而引起的。

(3)强迫症。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特点是有意识地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极力抵制却无能为力,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好就去反复开关门窗;强迫性洗手、洗衣;只要上楼梯,就强迫自己计数有多少级楼梯,等等。虽然知道这些想法和行为的重复出现毫无意义,但无法摆脱这些强迫症状的纠缠,因而导致情绪紧张、烦恼、焦虑不安、失眠、记忆力下降。有些人存在强迫症状,但没有内心痛苦和不快,生活不受影响,不属于强迫症。

(4)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感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处于轻度心理障碍状态的人,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一般治疗。

3.严重的心理疾病

在所有的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是精神障碍,也称精神病。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反应性精神病。

(1)精神分裂症。早期的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睬亲人、不讲卫生、行为古怪。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也是精神分裂症的最核心的症状,如患者的语言表达缺乏应有的逻辑联系,使人听后觉得不知所云;另一个重要症状是情感的钝化与淡漠,如不能体验亲人的温情、不会体贴亲人、漠视亲友的痛苦而无动于衷等。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

(2)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时,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情绪交替出现。大学生中,某些心理刺激,如强烈的惊吓、尖锐的批评等引起过度焦虑与紧张,可以致病。

(3)反应性精神病。由剧烈持久的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直接引起。大学生中,由于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如亲人突然死亡、严重身体伤害等情况可导致此病发生。一旦患者正确对待精神因素或精神因素消失后,症状即可消失,而且愈后良好。

四、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自己,主动地关注、关心自我心理。

1.重视自我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也要充分重视自我心理保健,要认识到健康的身体、事业的发展、幸福的生活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一方面,可以选修相关心理健康的课程和参加心理健康协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为自己服务。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1)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接纳自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的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状态越健康。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不足之处有客观的认识,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要充分发扬自身优点,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接纳、爱护自己。

(2)提高心理受挫能力。对挫折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而人对挫折的承受和适应能力是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获得的。

要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对自己进行加强意志、魄力和挫折排解力的训练,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注重加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多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基础;要有随时应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在设想、规划未来时,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即使将来真的碰到了困难,也有能力面对。

(3)调控心理情绪。稳定而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生活的乐趣,因此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情绪。

要学会宽容接纳,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承认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养成快乐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合理宣泄消极情绪,依靠自己的感官刺激、身体动作将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哭、写日记、阅读、自我安慰、寻求专业帮助、进行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克服消极情绪。

(4)求助心理咨询。每个人都经历过心理困扰,程度或轻或重。有些问题经过自己的积极调节可以解决,有些问题仅凭我们自身的力量不能解决,这时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求助,主动求得心理咨询。

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成功为多名学生有效疏解了心理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只有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如果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就承认自己精神有问题,会被别人瞧不起。事实上,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对象就是我们广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会通过个别咨询、心理素质测量、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我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许多心理问题,经过咨询后,一般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疏导。

温馨提示:

湖北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地址:大学生活动中心214室,咨询电话:027-88029223。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00;18:30~21:30

常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

湖北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电话:027-88031561。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00;18:30~21:30

春雨热线:电话:027-67868152。时间:周一至周日18:30~21:30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电话:010-62725275。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热线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电话:027-85844666。时间:周一至周五18:30~21:30

常见心理咨询网站:

春雨网——湖北青少年心理在线(www.psychhelp.cn)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www.chinapsy.com)

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网站(www.psyhealth.cn)

中国心理咨询网(www.xlzx.com)

心理健康推荐书目:

《心灵故事》(作者:詹姆斯·道森)、《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之路》(作者:[美]约翰·布雷萧)、《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作者:徐浩渊)、《心灵7游戏——驶入心灵的快车》(作者:毕淑敏)、《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美]格里格)、《态度决定一切》(作者:[美]罗曼·V·皮尔)、《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