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学习指南:明确奋斗目标

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学习指南:明确奋斗目标

【摘要】:第一节明确奋斗目标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找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位置,才能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在新的起跑线上腾飞。

第一节 明确奋斗目标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以后,即1995年,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是:在25年的时间里,那3%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很清楚自己的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仅此而已。可见,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大学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路口,大一则是确立目标的最佳时期,很多大三、大四学生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觉得一无所成,就是因为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没有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你就只能在人生路上徘徊,永远也无法看到人生美丽的风景。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找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位置,才能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在新的起跑线上腾飞。

一、正确认识自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在我们上大学以前,可能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那时也不需要思考,因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的生活基本上是既定的,家长、老师基本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们只需按照要求来做就行了。但是,当我们步入大学,将要为正式踏入社会做最后的准备了,以后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大学期间做了哪些准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这些关于“自我”的问题。

古希腊德尔斐的太阳神殿是为世人提供神谕的地方,但在神殿门口的柱石上却刻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即使得到了神的建议,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它。可见,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不能正确认识、评估自己,即使神仙也不能帮我们。我们只有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才能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奋斗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行动起来才更有效率

1.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

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将自我的方方面面认识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来认识自我。

(1)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如学习建筑专业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组织能力。我们要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还不具备做什么的能力,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哪些方面较弱;我们有哪方面的潜力,在哪方面还有待提高。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个性品质,但其稳定性较差,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即使我们目前的能力不容乐观,我们也不能气馁,要坚信自身的实力,相信自己,不断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来提高自我能力。

(2)认识自己的性格。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按情绪的控制程度划分,性格分为理智型和情绪型。理智型性格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强,处事谨慎,不易冲动;情绪型性格的人待人热情、做事大胆,情绪反应敏感,情绪易起伏,注意力不够稳定,兴趣易转移。按意志程度划分,性格可以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意志力坚强,善于独立发现、解决问题,自主、自立、自强;顺从型的人易于与人合作、随和谦恭,容易受暗示。按倾向性划分,性格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人活泼开朗、善于交往,不拘小节,能适应环境,容易轻信、粗心、情感多变等;内向型的人感情内蕴、含蓄,处事谨慎,自制力强,不善于交际,应变能力差、优柔寡断等。每一种性格都有优点与不足之处,要发挥优点,克服不足。

(3)认识自己的气质。与能力、性格相比,气质具有更多的先天成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多血质的人反应敏捷,活泼好动,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表达能力强、表情丰富生动,思维灵活,注意力与兴趣不稳定,毅力不强;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性情开朗、热情、坦率,意志力强、果敢勇敢,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缺乏耐心;粘液质的人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持久,自制力强、办事谨慎细致,沉默寡言,思维灵活性差,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抑郁质的人多愁善感、富于想象、敏感性高、思维深刻,胆小怕事、优柔寡断、不善于交往、较为孤僻。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努力发挥气质的优点,弥补自己气质的不足之处。

(4)认识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最好动力。兴趣会使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调动整个身心,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了解自己的兴趣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和体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时能够获得最多的愉悦和满足,是找到自己兴趣的好办法。

2.自我认识的途径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认清自我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对自我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总的说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认识自己。

(1)日记反映了我们的成长轨迹,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很多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以此来记录喜怒哀乐,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自己日记的分析,可以看出自我对人对事的态度。(www.chuimin.cn)

(2)适时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动态变化的自己。我们要习惯于反省,“吾日三省吾身”,每周或每月对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经验积累、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做出调整。

(3)和父母沟通是了解自我的有效方式。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导师,是最关心我们成长的人,多和父母沟通,听取父母对自己各方面所作的评价,探讨哪些是从小就具有的特征,哪些是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可以改变的还是需要适应的,这样可以比较理性地认识自己。

(4)同学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以同学为参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通过和关系密切的好友探讨,获得一种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当然,对于同学的评价,不一定要全盘接受,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会正确地接受。

(5)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虽然在大学里,老师和学生的联系比较松散,但只要我们主动积极地和老师联系,老师一般都会乐于指点和帮助我们。大学老师知识、人生经验比较丰富,思维更活跃、眼界也更为开阔,多和老师交流、请教,他们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建议,让我们少走弯路。

(6)通过各种心理测试量表认识自己。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我们可以在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量表作为测试自己状态特征的依据之一,如人格测试量表、智力测试量表、心理状态测量量表、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心理发展状况测验、行动潜力测验量表等。

二、确定奋斗目标

对自我有了比较理性、客观的认识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目标的确定是有科学性的,方法不对,目标就毫无价值,不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以下要求:

(1)确立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性的。就是说确立的目标有助于自己持续发展,是积极的、向上的。积极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是一个人能持续发展的保证。

(2)目标的确立要适合自身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各有所长和不足,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来确定目标。要将目标建立在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佳特长上。

(3)目标的确立要具有挑战性。目标太容易,在实现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已有的实力和能力,也不会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目标太难,脱离了实际,努力后迟迟见不到成效,就会挫伤积极性,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失去信心。

(4)目标的确立幅度不宜太宽。奋斗目标有高有低,专业面有宽有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专业面越窄,所需的力量相对较少。也就是说,用相同的力量对不同的工作对象,专业面越窄,其作用越大,成功的几率越高。所以,目标的幅度不宜过宽,最好选一个窄一点的题目,把全部精力投放进去,较易取得成功。

(5)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要配合恰当。目标的确立应该长短结合,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长期目标为人生指明了方向,可鼓舞斗志,防止短期行为。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保证,没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也就不能实现。通过短期目标的达成,能体验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和乐趣,鼓舞自己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但是,只有短期目标,看不到远大的理想,也会失去奋进的动力,还会使人生发展左右摇摆,甚至偏离发展方向。

(6)目标要允许一定的可变性。制定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确定目标后,还需要随时检查、规划、变更。如果客观环境或主观认识出现了变化,那么原定目标的内容和进度就都要进行相应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