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防新闻写作:多求变,积极适应信息社会需求

人防新闻写作:多求变,积极适应信息社会需求

【摘要】:第四节多求变所谓"求变",就是希望我们人防机关的同志,尤其是担负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责的同志们,都能积极适应当前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各类技术层出不穷的实际,着眼宣传工作自身特有的灵活多样化的需求,打破过去那种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在掌握新本领、运用新技术、实现新发展上,先行一步,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列。

第四节 多求变

所谓"求变",就是希望我们人防机关的同志,尤其是担负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责的同志们,都能积极适应当前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各类技术层出不穷的实际,着眼宣传工作自身特有的灵活多样化的需求,打破过去那种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在掌握新本领、运用新技术、实现新发展上,先行一步,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列。

单以《陕西人防》杂志的日常工作来讲,非常希望大家都能积极踊跃地写稿投稿,非常盼望能够经常接到那种在新创意指导下完成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但我们如实地讲,有些地市人防机关在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实话讲,编辑部的几名同志,有时真的感到有的单位传来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思路和方法,与十年前没有什么两样,话还是那些话,事也还是那些事,似乎时代在他们那里就没有前进过。

这一点,尤其要引起各级人防机关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人防工作者,特别是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者,现在承担的是什么样的任务?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宣传教育对象?如果我们还是上个世纪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面对马上就要成长起来、即将进入社会各主流领域的"90后",再看远一点还有变化更大的"00后",我们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能适应吗?

还是讲《陕西人防》杂志。我们办这份杂志本身,绝不是最终目的,不是说杂志印好、发到各市人防办,就算结束了。办杂志,只是一种渠道,一道桥梁。它通向哪里?通向社会,通向民众。以杂志为手段,向全社会更好地普及人防法规知识、增强民众人防和民防观念,营造有利于人防建设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把防灾救灾知识技能教给民众。

面对如此重要的职责,我们倡导"多求变",以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各种新型的、能够为现代民众特别是年青一代更能接受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这些任务,就是完全可以理解,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可事实上,我们有的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尤其是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人,至今就连如何通过网络发送邮件、如何使用QQ这种比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话还要普遍的现代通讯工具,都所知甚少,更别提熟练使用电脑制作人防宣传动画片或媒体课件了。一有事情,就四处搬救兵,甚至多次误事;还有的同志,在电脑已经成为工作、生活、学习最常用工具之一的现代信息社会,却还连打字都不会,数码照相机、摄录机也摆弄不了。结果是,领导下基层调研也不敢带他,科室有任务也没法交给他,他自己有个什么创意和设想,也没有独立实现的基本能力……长此以往,是否会有失职的隐忧?(www.chuimin.cn)

求变,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赶上时代潮流,努力掌握各种现代技术技能,并熟练运用到各项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当中去。

比如,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加强人防民防知识的教育,是事关长远、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人防民防机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进学校",就是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途径。

那么,以何种形式进学校?进去之后,又凭什么让学生们理解并接受?是单凭几份简单的说教材料就敷衍了事,还是多种现代手段并举,如文字灌输与多媒体宣传动画相结合?是单纯以"我说你听"为主要方式,还是在"双方互动、共同参与、自我教育"中进一步激发他们了解人防民防知识的强烈好奇心?

答案毋须赘言。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人防机关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在提高现代型的综合素质能力上狠下工夫。除了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之外,对自身文字能力的要求也要随之更上一层,因为文字永远是做好这一切工作的基础。不论拿出什么创意、实施什么策划,都必须要首先落实到文字上,然后才有研究和落实动作的展开。而这些,又绝不是单靠能写几篇领导讲话、发表几篇新闻稿件所能承担的。

所以,我们讲"多求变",求的是综合含义上的变,求的是在掌握文字写作内在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一专多能、一举多得的变。这既是我们广大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者增长才干、实现发展之必需,更是人防建设适应形势、科学发展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