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识别和抓住新闻亮点

如何识别和抓住新闻亮点

【摘要】:第十四章怎样发现和抓住"新闻点"本章所要探讨的,实际上是新闻敏感性的问题。对于如何收集新闻素材,在上编及本编前几章中都有所涉及,其中也谈到了如何发现新闻线索,特别是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新闻点"的问题。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讲,发现并抓住"新闻点",是做好一切新闻宣传工作的最起码的前提条件;看不到、抓不住"新闻点",消息、通讯写作等各类实际技能的运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十四章 怎样发现和抓住"新闻点"

本章所要探讨的,实际上是新闻敏感性的问题。对于如何收集新闻素材,在上编及本编前几章中都有所涉及,其中也谈到了如何发现新闻线索,特别是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新闻点"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同志抱怨说:"哎呀,怎么总是感觉到没什么东西可写呢?"听起来,说这种话的同志,很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样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也许就在他的身边,就有很多可以写、而且能写得很好的新闻素材,可他却就是没有发现。说穿了,是这些同志缺乏必要的新闻敏感性。在新闻上,把这种新闻敏感称之为"新闻眼",并且认为它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灵魂。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没有新闻敏感,就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抓不住"新闻点";哪怕他掌握了再多的新闻业务知识,可没有足够多、足够好的新闻线索,就根本不可能写出像样的新闻作品来。

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讲,发现并抓住"新闻点",是做好一切新闻宣传工作的最起码的前提条件;看不到、抓不住"新闻点",消息、通讯写作等各类实际技能的运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或者说,掌握了本编前面所讲的各种体裁的写作要领,即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之后,依然要解决"写什么"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否则"怎么写"就必然会失去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好的新闻敏感性,从而及时地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呢?笼统地讲,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对上级各类信息的学习和掌握。

这类信息,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党和国家以及本地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强人防建设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包括上级有关部门新近作出的各类决定、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起草下发的各类文件等等。

其实,这就是上编《总论》中谈到的开阔自身视野、提高思维层次的问题。有句行话,叫做"心中有全局,眼力自然强"。有些同志明明手中或身边的材料不少,却觉得没什么好写的。等到别人把同类的事件和成绩都报道出去了,这才大吃一惊:我这里也有呀!

其实,这并不奇怪。你不知道现在国家正在强调什么,不知道全国人防系统正在抓什么大项的工作,又怎能从工作生活中发现能够配合这方面宣传的线索呢?又怎么能辨别出哪些事情是对的或错的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本级面上、点上的情况都要了如指掌。

所谓本级面上的情况,就是指作者所在地区、所在部门某个时期内的所有具体工作与建设情况;所谓本级点上的情况,则是指在这个"面"当中,某一个具体的点位的情况。

对某个地区人防部门的宣传干部来说,要想及时有效地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人防建设成绩宣扬出去,就必须要对上述面上的情况都胸中有数、了如指掌;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本级工作中某个局部的工作进展,比如某项全市关注的人防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一项事关本地人防长远发展的新政策的出台情况等等。否则,就是按照第一个方面的要求,知道了国家和省上关于人防建设有了哪些新精神、新要求、新动向,但因为不清楚自身周围的具体实践,同样还是"无题可破,无文可做"。

上面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其实就是各级人防部门领导经常对大家提出的要求,即"知道上面的,了解下面的"。两者相结合,必会在工作中生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结合点;而对新闻作者来说,也就有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点"。

下面,我们就按照"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思路,再详细阐述一下如何从身边火热的人防工作与生活当中,发现并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在本书上编的第六章里,我们探讨了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尽可能丰富地收集新闻写作基本素材的原则、做法和实例。正如刚才所讲,那些内容都是在已经知道别人"要什么"的情况下,去搞清楚自己"有什么"的过程。也就是说,第六章里关于收集、积累素材的几种手段和途径,都是在已经有了写作题目,或是有了撰写某个事件、人物的新闻报道,经验材料等的明确打算或任务,这才定向地进行调查了解和采访。

对专业记者来说,通过以上方法来掌握素材、撰写稿件,是他的工作特点所决定了的。而对广大想要经常写出和发表好文章的人防机关干部来说,仅凭以上方法来进行新闻宣传或撰写公文材料,其实还是不够的,因为那毕竟还是有"临时抱佛脚"的色彩,有时甚至还会误事。

最重要也是最应当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的调查了解和采访工作,还是应当立足于平时多留心,把上面讲过的方法细化到平时工作的方方面面,力求成为一个有心之人。时间一长,自然会变得比别人掌握更多的基本情况,产生比别人更多的灵感,收集素材的本领也才有了用武之地。

对长年累月奋战在一线的基层人防干部职工来说,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比专业记者更明显的优势,因为大家是每天都在无数个"现场"工作着、奋战着的。

我们还是以《西北人防的一颗璀璨明珠》的撰写工作为例。其实,作为作者,《陕西人防》的记者大军同志从部队转业到人防部门还未满一个月,过去虽然在陕西学习、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但对宝鸡渭河隧道人防工程却一无所知。就在陪同省人防办彭随义主任前往宝鸡检查工作的过程中,才了解到还有这么一项大型人防工程,了解到这个工程对促进宝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并随之反应过来这是人防新闻领域的一条"大活鱼",这才展开了随后进行的向省办领导汇报请示并得到批准、然后再次前往宝鸡专门进行调查了解的采写工作。

而对长期奋战在人防一线的广大专兼职宣传干部来说,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许,你正在参与一个重要的会议,而这次会议将要决定一个事关当地人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也许,你正在参与一个重要人防工程的奠基仪式,亲身参与、亲眼目睹着一个人防亮点工程的诞生;也许,你正在与一个为人防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的典型人物朝夕相处,正在亲身感受他成长进步与无私奉献的每一点每一滴;也许,你正在参与甚至亲自组织一次由全办人员或本科室人员集体参与的节日联欢活动、周末登山活动或书画创作展览活动,而这些活动恰恰能在另一个侧面、另一种角度,反映出人防干部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追求……所有这些,都是各新闻媒体专业记者所不能具备的先天优势,都是人防机关干部,其实也是所有不在专业新闻媒体工作、但又肩负本单位宣传报道任务的广大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所必须认真留心把握的大好机遇。

《陕西人防》记者大军当年在部队院校工作期间,之所以有时一年能够发表200余篇稿件,主要就是基于平时留心这个堪称无敌的"法宝"。

1992年,院校放暑假期间,正赶上国家某航天发射中心首次成功为澳洲发射卫星。这件事,当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都很大,但似乎与一个普普通通的部队院校没什么关联,事实上长期以来也确实没什么正规的工作关系。

但是,记者当时出于一种职业习惯,考虑到广大学员假期要分散到分布于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家乡,于是就怀着"说不定会有人与澳星发射有过哪怕一点点关系"这样一种"美好愿望",在暑假结束、陪同领导下基层进行学员度假情况例行调查了解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打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没想到天遂人愿,真的就有这么一名学员,其家乡位置正好在发射澳星的火箭飞经的路线下方,而且火箭头部用于保护卫星不受大气层烧蚀的圆锥形整流罩,分成两半重返大气层后,还就有那么一半会落到他们县的山野中。

刚好,这名学员也是一位难得的有心之人,而且他的姐夫就在县人武部工作,已经接到了上级关于如果发现火箭残骸,就一定要注意收集、保护和回收的通知。于是,这名学员就主动参加了人武部的搜寻、回收行动,并顺利完成了任务。

摸清这些事实之后,记者立即通过该学员所在的队领导,通过合适的途径向其家乡所在地政府进行了补充核实,之后便写成了一篇小小的新闻故事,发表在《火箭兵报》上:

范例1(新闻故事):

清晨,寻找澳星整流罩

8月13日晚,正在湖南武冈县城家中休暑假的某学院三队学员欧炜平得悉:明天清晨,我国将用"长二捆"火箭重新为澳大利亚发射通讯卫星,届时整流罩将落在武冈县境内某处深山中,由县人武部负责回收。早就关注澳星发射的欧炜平激动不已,立即找到在县人武部当政工科长的姐夫。没等他张口,姐夫就笑了:"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这个搞导弹的军校生帮忙呢!"

8月14日早晨5点,武冈县大雨滂沱。欧炜平同人武部一名干部、两名民兵编一组,乘吉普车向上级通报的整流罩落点进发。驶上山路不久,车子抛锚,4人下车冒雨打着手电沿着泥泞的山路继续向目的地行进。4个小时后,早已变成"泥猴"的欧炜平等人在一位老农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静静俯卧在一个小山坡上的半个整流罩。此时天已大亮,望着整流罩上被大雨冲洗得格外醒目的五星红旗标志,4个人不顾满身泥水,欢呼拥抱在一起……

中午,欧炜平赶回人武部叫来大批民兵,将整流罩按上级要求分解后装上卡车,胜利返回。

(《火箭兵报》1992年9月15日)

由于抓得及时,赶上了当时的大背景,这篇小小的新闻故事随即被该报编辑部评为当月好稿;年底,又被该报评为年度好新闻,还被推荐参加了全军好新闻评比,并在这场强手如林、专业记者优秀作品云集的比赛中,以高票顺利获得了"全军各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

抓住、抓牢这些每天都能碰到,每天都能参与的机遇,其实并不难。而且,只要你注意多留心,就一定能够大有收获。具体讲,就是要按照第二章里讲过的方法,用独特的、超越平时的思维高度和敏锐眼光来看问题,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善于把每件事、每个人、每次会议、每项活动、每份材料,都放到当前全省甚至全国人防的大背景下加以对照和思考,就一定能够在收集和保留大量丰富而鲜活的基本素材的同时,随时找出哪些素材是新闻行业里讲的"活鱼",然后立即将其牢牢抓住并着手写成新闻稿件或经验材料、研讨材料;如果自己拿不准的,可以给上级记者或有关同志打电话商榷。此时,由于你对相关过程一直在参与,相关素材你一直在收集,你的写作过程就会比专业记者更顺利。

平时留心的作用,不只是表现在素材的长期积累上。正如《清晨,寻找澳星整流罩》这篇新闻故事的采访及获奖过程所表现的那样,平时留心不但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还能有助于随时发现专业新闻记者所不能发现的优质新闻点。回忆起记者大军20年前第一次在中央级大报发表稿件的经历,也是这样在平时多留心中得来的。

当时,记者还是正在部队院校读大学二年级的学员。有一天,记者到驻地某商场去买东西,不料正赶上售货员态度很不好。可在记者"被服务态度"一直保持不错的情况下,售货员有所改变。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篇小言论,直接寄给了《中国青年报》,结果很快就发表了:

范例2(小言论):

顾客也要讲态度

说起商业服务质量不高,一些人往往只会想到售货员态度不好。其实,要是顾客一方能尽量以诚待人,"被服务态度"无可指责的话,一些发生在柜台前的争吵也是可以避免的。

前不久,我到商店买面包,当时顾客很多,只有一位女售货员在来回奔忙。我连喊了几声"师傅",不料售货员冲我一瞪眼,没好气地说:"等会儿!"我这时并没生气,只是笑着说:"好吧!"售货员不好意思了,笑着改口说:"马上就来。"要是我刚才指责她"什么态度",岂不又是一场争吵!

售货员也有自己的难处和辛苦,工作忙时,左奔右跑,连上厕所或喝口水都顾不上,心里能不起急吗?更不要说他们还可能因碰到什么困难事,心情不好呢?因此也需要大家的体谅和关心。

总之,要解决我们商业服务质量问题,主要靠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与素质的提高及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也要靠顾客们的理解、配合。

(《中国青年报》1989年11月16日)

尽管这篇小言论很短,但当时大军同志作为一名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工程技术类专业而非文字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中国青年报》这样的全国性中央级大报上稿,开始还真是不敢想象。事实证明,只要平时多留心,找到让大报编辑感兴趣的题目是完全可能的。

接下来,大军同志又连续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好几篇这样从生活中得到题目的小言论。有段时间,队领导派他负责每天将新到的报纸更换到走廊橱窗里。一天,他在取下头天按上的图钉时,取一个坏一个,最后一个不敢硬取了,就打算用削铅笔的小刀把它撬下来,没想到一撬之下,刀子又断了。当时,全国新闻媒体正在大讲加强冰箱彩电等大件商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而大军却想到,大家都去关注大件商品的质量了,图钉、小刀这类小商品的质量却没人关注,而小商品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于是,他就撰写了一篇题为《也应重视小商品质量》的小言论,投出去时间不长,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

范例3(小言论):

也应重视小商品质量

时下,冰箱、彩电等大件商品的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比之下,一些小商品的质量就显得有点令人烦恼了。

前不久,我给单位阅报栏更换报纸,想把头天用上的四个新图钉起下来再用。岂料起一个,钉帽脱落一个,一连三个都掉了,敢情这图钉也是"一次性"的!为保住最后一个,我特意找来一把崭新的小铅笔刀,想把图钉撬出来,不料稍加用力,刀子也"嘣"地断成两截。

这类事情在周围屡见不鲜:小张新买的眼镜架悄然变形,致使镜片落地摔碎;王大妈买的一包火柴全是"半盒装",有的还擦不着……。

日常生活离不开大商品,也少不了各类小商品。小商品质量不过关,同样会给群众带来不便,使人有上当之感。希望有关部门和各生产厂家能把小商品质量问题也重视起来,勿因其小而小视。

(《中国青年报》1990年1月9日)

有时,在平时的留心观察和倾听中,就能够抓到可以在全行业产生指导作用的好题目、好素材。请看下文:(www.chuimin.cn)

范例4(新闻调查):

别让骗子的阴谋得逞

——由部分外出官兵被骗引出的话题

本报特约记者 大 军

近几年来,有些部队因探亲、出差等原因外出的人员中,被人诈骗或恶意利用的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有的甚至被牵连进涉法案件,导致不少官兵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应当引起重视。

防不胜防

前不久,某工程连专业军士宋某回老家探亲,在火车上结识了自称在地方某施工队工作的魏某,双方聊得颇为投机。下车时,魏某请宋某帮忙提一个旅行包,宋某欣然同意。不料,出站时公安人员从包内查出硝铵炸药等大量危险品,当即将宋某扣留,而魏某却趁着混乱溜之大吉。

1998年5月,某部文职干部李某到外地出差途中,在某省城长途汽车站转车时,几个年轻人主动上前搭话、套近乎,取得信任后,用劣质口香糖冒充"很值钱的重要化工染料",以"借钱"、"代管旅行包"等并不高明的手法,轻而易举地从李某手中骗走2300多元现金和部分香烟、衣物。

至于"常驻"车站、码头、闹市区,以"钱包被偷,无法回家"等为由从过往军人手中骗取钱财的,就更是常见。有些官兵感叹说:"真令人防不胜防!"

并非不可防

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是革命军人的"天性"之一,永远都值得发扬光大。但与此同时,有些官兵在外出时警惕性不高、辨别力不强、容易轻信他人,客观上给那些以"软弱者"、"不幸者"或"好心人"等面目行骗的不法之徒造成可乘之机。西北某市火车站派出所前不久抓获的两名诈骗犯罪嫌疑人党某和马某,就曾在交代中承认:"军人都爱帮助人,又不会随便怀疑人,你一说家里遭难、孩子没钱上学,或者没钱买票、回不了家什么的,他都会相信。不像其他旅客,理都不理。"

对这类骗子,其实并不难防范。党某和马某之所以被抓获,就是因为碰上了一位警惕性颇高的战士——第二炮兵某部通信员小王。他们编造理由向小王骗钱,小王表示可以给钱,"但必须到派出所去,当着警察的面给"。两人一听,拔腿就溜。当他们过后不久又以同样手段向另一名军人行骗时,却发现小王带着警察挡在了面前。

前面几个例子中,专业军士宋某如果在车上"交友"时更慎重一点,或者在出站接受公安人员检查时,别让魏某离开自己身边,就不会造成被恶意利用的事实;文职干部李某,则纯属轻信而受骗。明明是劣质口香糖,却对"重要化工染料"的说法信以为真,并借给一个骗子800元,帮其向另一个骗子"购买";明明才"相识"10来分钟,却在有事暂时离开时将装有1500元现金及其他物品的旅行包交给对方"保管",结果连人带包一去不回。

未雨绸缪话教育

当然,绝非所有外出过的官兵都有被人骗过的经历。但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当事人自身带来麻烦或苦恼,工作训练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积极性也会大受影响。因此,针对春节将至、休假探亲官兵人数将大大多于平时的实际,从依法维护军人权益的角度来考虑,各部队都有必要按照未雨绸缪的原则,把增强官兵外出时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防骗识骗能力,作为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比如,应当通过介绍各种相关案例、请有过被骗经历的人现身说法等手段,使所属官兵既从思想上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又对骗子们的主要伎俩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可结合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将有关事件编成相声、小品之类的小文艺节目,或以黑板报、开座谈会等形式,举办以"外出遇见某类事或某类人时怎么办"等为主题的群众性讨论,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对单独出差、探亲或过去外出机会不多的官兵,不妨请知法懂法、经验丰富的同志,为其传授单身在外时怎样识骗防骗,一旦被骗或被恶意利用后如何处理等方面的经验。当发现有官兵被骗时,则应由组织出面,尽快帮其依法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

(《火箭兵报》1998年12月4日、《解放军报》1999年1月17日)

上面这篇新闻调查,其由头(由头:新闻界的一种常用词,指那种刚刚发生的、非常新鲜的,写稿时能够由此提起过去背景材料的某个事件——编者注)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军记者当时参加一次例行会议,听到一位基层干部发言时顺带讲了有人被骗这么件事。别的人都表示同情,但大军记者却从新闻的角度,觉得此事大有挖掘一下的必要,因为官兵普遍都比较纯朴,出行在外时受骗的情况绝不会仅此一例。于是,专门就此事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果然如此。由此,就引出了上面这篇先后被两家报纸刊用的新闻调查。

像这种养成平时多留心的好习惯,再加上一旦发现新闻点就立即抓住不放的调查采访功夫,有时还能够挖出在全社会都具有轰动性的新闻来。

请看下文:

范例5(事件通讯):

由毒品导演的忤逆孙杀爷碎尸案

本报通讯员 大 军 曹建中 雷套盈

81岁的王金德老人,本指望能与自己像宝贝一样疼爱了28年的孙子王敏华相依为命。然而,一片慈爱之心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血案在深夜发生

1998年6月5日,是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纺织城电力机械厂家属院委员会给退休职工发退休金的日子。下班时,只剩下过去总是提前来等候的王金德老人没来领。家委会主任何德荣认为老人可能是午觉睡过了头,就没多想。次日一大早,何德荣便赶到王金德家敲门,屋里却一点动静也没有。中午和下午,何德荣又去了两次,仍旧没人答应。

6月7日,何德荣等了一整天,还是没见王金德老人的面。吃过晚饭,他再次前去敲门,仍无动静。这次,何德荣担心起来:会不会出事啦?他立即转身下楼,叫来家委会几名干部。治保主任赵宝年搭着梯子爬到二楼王金德家的阳台外面,朝里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只见王金德的大孙子王敏华,正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地站在窗边。看到有人上来,王敏华似乎有点紧张。当何德荣和赵宝年绕到门口叫门时,王敏华只开了一条缝儿。"你爷呢?""让我姐接走了!""那你转告你爷,让他一回来就到家委会来领工资!""等等!我没钱啦,借给我点儿吧!"何德荣一边朝门缝里张望,一边掏出10块钱。王敏华一把抓了进去,"咣"一声关上了门。

来到楼下,何德荣满腹疑问:过去老人每次外出时,都会向家委会打招呼,请求关照他这个大孙子,这次为啥没吭声?王敏华的姐姐与爷爷极少来往,怎么突然把老人接走了呢?王敏华明明在家,为啥多次敲门都不应答?更让人纳闷的是,他家里为什么飘出一股子难闻的腥味?

晚7时,纺织城派出所和刑警中队接到报案,迅速赶来。在王敏华拒不开门的情况下,几名刑警队员从阳台上进入房间——一幕罕见的场景立即展现在眼前:家具东倒西歪,衣物乱七八糟,就像刚刚遭了一场台风,床上、地上、墙上,到处都是大片的血迹和骨肉碎渣,唯一完整的是一副假牙;拉开冰箱,里面塞满了血淋淋的肉块。刑警中队长一看事态严重,立即用电话报告了公安灞桥分局刑警大队。大队教导员魏和平率技术员和法医立即赶到现场,经过短暂的勘查分析后得出结论:地上的血是人血,肉渣是人肉,冰箱里的肉块全是人的内脏器官……在刑警严密监视下仍旧"泰然自若"的王敏华,当即作为嫌疑人被拘捕。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斗智斗勇,装疯卖傻的王敏华终于老实下来,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这时,何德荣等家委会领导才明白,6月5日深夜,当大家正在熟睡时,王金德老人被他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一手拉扯大的孙子王敏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

溺爱中扭曲的灵魂又被毒品侵蚀

人们在极度震惊的同时,不禁要问:王敏华为何会丧失人性到了这种程度?话题还得从28年前说起。

本来,王金德老人是有条件享受安乐、幸福的晚年的。退休前,凭着过硬的技术,他被评上了技术工的最高级八级工,是电力机械厂颇有名气、受人敬重的"王八级"。1981年退休后,每月领着690多元的退休金,按当地的消费水平,应当过得很不错。然而,老人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由于种种原因,儿子王伟雄很早就搬出另住,极少来往,王金德长期同卧病在床的老伴生活在一起。而大孙子王敏华,从生下来七个月起,就由爷爷负责抚养。

1989年的一天,儿子王伟雄突然找到父亲,借了800多元钱,说要出趟差。不料,这一去就是十多年,至今杳无音信。从此,嫁出去的女儿也好,儿媳、孙女也好,都慢慢与王金德老人基本断绝了来往,只有小孙子王敏辉有时能带点吃的过来看看。 1994年,王金德的老伴因病去世,家里就只剩下他和他24年前就认定的自己的终身寄托——长孙王敏华。

说起这个王敏华,电力机械厂家属院无人不摇头。由于没有父母管教,长期处于爷爷的溺爱之中,他从小就养成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坏习气。小学四年级,就因"道德败坏"被学校开除,在社会上四处游荡,惹是生非。尽管自己从不挣钱,却整天要吃香喝辣,爷爷做的饭只要稍不合口就连盘带碗扫到地上。更为严重的是,王敏华在一帮狐朋狗友的教唆下,染上了吸毒的恶习。

为了给王敏华找一份工作,王金德老人费尽了心思。1992年,他花钱托人把王敏华安排到康复路批发市场当保安。不料好景不长,就因吸毒事发被劳教一年零四个月。回家后,王敏华变本加厉,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劲头,变着法儿地向爷爷要钱,以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毒瘾。只要爷爷给钱时稍有迟疑,王敏华便破口大骂,后来又发展到动手毒打,并萌发了谋害爷爷的念头。1996年的一天,王敏华再次向爷爷要钱时,王金德说:"钱不是都给你了吗?哪还有钱?"尽管老人说的是实话,王敏华却闻声大怒,趁爷爷睡觉的时候悄悄打开了煤气罐阀门,不料自己还没来得及逃离,就因煤气碰到火炉引起爆炸和大火,爷孙俩都受了伤,被邻居送到医院抢救后才脱离危险。

认为向爷爷要钱太麻烦、况且"钱也太少"的王敏华,转而变卖家里的东西,连工会救济的两床军被也被他拿去换了毒品。值钱的家具只剩下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和一台旧冰箱,被老人拼命护住才没有卖成。王敏华又开始偷老人的存折、冒领老人的退休金,害得王金德经常无钱吃饭,有时就到外面小吃摊点上赊饼充饥。今年2月份家委会发现这一情况后,坚持每次都将退休金直接交给老人。对此,王敏华认定是爷爷在"断自己的财路",对老人更加恨之入骨。有一次,王敏华还逼着老人到外面"打工挣钱",幸亏碰上了本厂职工,这才将险些迷路的王金德领回纺织城。

看到这些,家委会和其他人都在替王金德着急,劝他把孙子送去戒毒,可王金德却总是拒绝,一口咬定"我孙子从来都不吸毒"。不少人主动上门给老人送吃送穿,但每次都在王敏华"多管闲事"的呵斥声中"落荒而逃"。过后,老人又总是因"扬了家丑"而横遭毒打,但他却从不肯对人说。有一次,王金德又一次被孙子打得满脸是血、倒地不起,实在忍不住了才大喊救命。家委会主任何德荣、治保主任赵宝年闻声赶来一看,立即叫来民警。民警十分气愤,准备把王敏华送去劳教。没想到,王金德就是不答应:"我们爷孙俩在一起生活了28年啦,你们千万不要把他抓走哇!你们真要抓,我这就死给你们看!"今年2月,厂工会的同志们实在不忍心,就筹集了一笔专款,把老人送到离家10多公里远的亚西光电仪器厂养老院,并给他买了足够的生活用品,实指望能让他躲开王敏华的"迫害"。没想到,王金德因担心"孙子无人照料",第三天夜里就偷偷跑了出来,急切地想回家看看孙子"有没有挨饿"。后因迷了路,加上又饥又渴,昏倒在离养老院不远的解放军某学院旁边。热心的学院官兵把他救醒后,用小车送他回了家。

王金德对孙子的溺爱,由此可见一斑。那么,老人对孙子那超乎常人的慈爱,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对毒品的变态渴望使兽性在瞬间爆发

对王敏华来说,渴求毒品的变态欲望已经压倒了一切。6月5日中午,王金德老人在外面同人下棋,忽然想起孙子还没有吃饭,就买了两个烧饼匆匆赶回家去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的深渊。因缺钱而几天都没有过毒瘾的王敏华,清醒地记得今天是爷爷领退休金的日子,正在急切地等待。老人一进门,王敏华便冲上前去,一把打掉那两个烧饼,大声喝道:"快把钱拿来!"老人一愣:"我还没去领哪!"王敏华根本不相信,上前就是一巴掌:"老东西,你敢骗我!"

如果说过去的王敏华还有一点人性的话,此时早已被对毒品的极度渴望冲得一干二净。他二话不说,一脚把爷爷踢倒在地,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又拿来菜刀,高举过头,再次喝问:"说,到底把钱藏哪儿啦?"老人反复辩解,却只能令王敏华更加恼羞成怒。此刻,王敏华完全忘记了,是爷爷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是爷爷每逢"六一"带他去公园,是爷爷为满足他的一切愿望宁肯自己饿肚子……只因毒瘾未能及时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充满王敏华整个身心的兽性,终于在瞬间爆发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可怜的王金德老人被自己这个完全丧失人性的长孙,残忍地剁成了600多块。因怕被人发现,王敏华白天不敢出门,就利用夜深人静时偷偷出去扔掉一部分。更加惨无人道的是,王敏华竟然煮了一锅爷爷的尸肉,并尝食了一块!

我们无从得知王金德老人在孙子举刀砍下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如今,老人的后事已经由家委会处理完毕,而王敏华也正在公安灞桥分局看守所内,等候接受法律与正义的严惩。

(《人民公安报》1998年9月4日)

这篇通讯的最初线索,也是偶然听来的。一天,记者大军下基层时,偶然听到几名同志边走边议论,说是"这老汉死得真惨","我们排长给他拍的照片,估计是他这辈子最后几张"。听到这些,记者顿时心生好奇:什么老汉?部队里哪有老汉?什么死得真惨?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随即,记者通过这几名同志,找到了跟王金德老人有过交往的那名排长,并拿到了几张照片,这才大致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随后,记者立即带领正在学习新闻报道的学生骨干曹建中,赶往公安灞桥分局,在分局政工科干部雷套盈的帮助下,分别找到有关人员,摸清了全部事实,就写成了上面这篇事件通讯,很快在《人民公安报》发表,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接着又相继被《中国教育报》、深圳《特区青年报》等报刊全文发表。

如果不是平时一直在留着心,一直都在把所见所闻当成潜在的新闻点,听到基层同志的几句议论都抓住不放,那么像这样的好新闻就只能错过了。

所以说,只要各级人防机关的新闻通讯员,能够像这样长期留心、长期积累、长期关注,你们单位的工作进程、重要经验、典型人物就会比别的单位更多地出现在上级报刊上,你们的整体形象也就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示和宣扬,你们内部的士气也会因此而更加高涨。而你自己,也会被磨炼得思维层次更高、政治眼光更敏锐、分析问题更透彻、思考问题更周全,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将来的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讲,与本篇前面几章侧重于讲方法相比,本章才是讲原则;前几章的内容,主要应当分散贯穿到本章讲的"平时留心"中去落实和体现。这样做,或者说把握好这个原则,更符合基层人防机关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更容易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到此,本篇的任务基本完成,重点探讨了工作材料、通讯、消息、新闻调查、人物专访、言论评论、副刊文章等常用常见新闻体裁的基本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重点探讨了如何从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准确发现、及时抓住"活鱼",即高质量的新闻点。

我们再次强调,本篇前几章都是讲方法的,第十四章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讲原则的。把握好第十四章的内容,才能算是抓住了学新闻写新闻发新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