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层人防新闻写作实用教程:编辑部评论整理

基层人防新闻写作实用教程:编辑部评论整理

【摘要】:这类评论,多数是由编辑部的同志负责撰写或组织撰写的。范例7:由"宝日"偷税风波想到的大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章程,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维护国家权益,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保障其合法利益,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良好作用。

第二节 评论

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等等,都可以叫做"评论"。有的是对社会上的某个新闻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是对某篇文章里反映出来的事件加以议论。这类评论,多数是由编辑部的同志负责撰写或组织撰写的。

与普通意义上的言论相比,评论所针对的题目要更正统一些,层次也更高一点,语言运用、语气把握等要素也与言论有所不同,更为严肃、正规。但内在的原则,仍与上面的言论相一致。如下面几种:

范例6(新闻评论):

这是一种精神

本刊评论员 大 军

前不久,延安市人大副主任冯毅同志向省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工作,谈到延安市如何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开拓进取,努力实现人民防空建设科学发展时,用了一句非常形象而准确的俗语:"这几年,我们就是凭着一股'吃钢咬铁'的劲头来搞人防建设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迈大步、出水平、上台阶。"话音刚落,现场听取汇报的省人大和省人防办领导当即拍手叫好。

好一个"吃钢咬铁"!无疑,延安市人防办近年来之所以连续在人防工程、指挥通信、组织机构、依法行政等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跨上新的台阶,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正是缘于他们能够在省人防办的正确领导和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机遇到来绝不错过、面对难关毫不畏惧的原则,全办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战,不达目的不松劲、不获胜利不罢休。

"吃钢咬铁",代表着一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国防建设、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局,努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职责。但是,任何改革与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四平八稳的,每前进一步都会与困难与挑战相伴相随。面对困难与挑战,是临阵退缩、错失机遇,还是勇猛向前、履职尽责?对此,延安市人防办用他们在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相对完美的回答。

"吃钢咬铁",展示着一种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全省人防面临着很多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课题,有的还是制约人防建设事业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在继承人防系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努力形成新理念、拿出新办法,在探索中找到出路,在探索中推进发展。在这方面,延安市人防办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堪称样板的标杆模式。

"吃钢咬铁",表达着一种藐视困难、争取胜利的强烈自信。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真正"吃动钢、咬碎铁",自身没有过硬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不可想象的。对人防建设来说,这种整体上的素质能力,既包括各级领导团结一心、谋事干事的坚定信心,也包括广大人防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团结进取的浓厚氛围;既包括持之以恒学习新理论、了解新知识、锤炼新技能的良好习惯,也包括在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具体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可以说,我们从延安市人防办党组一班人和广大干部职工身上所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强烈自信。

事实上,"吃钢咬铁"的精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亦不遥远。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数千年而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始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强敌、取得最终胜利,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先驱先辈始终前仆后继、奉献牺牲……从内涵上讲,延安市人防办在适应形势变化、推进创新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吃钢咬铁"精神,既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精神完全一致,又是我们党的延安精神在新时期延安人防建设中的一种直接体现。

当前,陕西人防"三年赶超"的目标规划早已确立,这是建立在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形势任务的基础之上,着眼全局实际、针对长远所需而作出的正确抉择和唯一道路。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全省人防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都应当像延安市人防办那样,不断强化敢于"吃钢咬铁"的必胜信念,不断提高能够"吃钢咬铁"的素质能力。只有这样,圆满实现"三年赶超"的目标规划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陕西人防也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一代人防工作者也才能像省人防办彭随义主任所讲的那样,真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陕西人防》2009年第4期)

范例7(经济评论):

由"宝日"偷税风波想到的

大 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章程,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维护国家权益,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保障其合法利益,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良好作用。同时,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是能够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循规蹈矩地从事其经营活动的。

但不可否认,并不是所有的外资企业都能严格地照章办事,合法赚钱。现实中,也确有那么一少部分境外投资者,总忘不了在规矩之外东抓一把,西踩一脚,想方设法地多啃几口不该啃的肥肉,多捞一些不该捞的钞票。如新近曝光的深圳宝日高尔夫球娱乐观光有限公司涉外偷税案,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

宝日公司是二十年前注册成立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方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土地入股,日方安乐开发株式会社先后投资二千万美元,合作建成占地二百万平方米的宝日高尔夫球场,还有酒店、餐厅、商场等设施。自1992年6月正式开业以来,发展境外会员3300多人,收取会员费折合人民币达9。77亿元,效益十分显著。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公司从未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将巨额收入汇到宝日公司账上与公司其他收入一并纳税,导致公司偷税额高达7062万元。

当中国税务部门冲破日方投资者的百般阻挠,查清其偷税规模和应由日方承担责任的事实后,日方表现出来的不合作态度更是令人不能容忍。

比如,当日方被我国有关部门指出境外会员费和本金收入并依法收税时,日方竟指责中国税务总局越权,称无需在中国纳税,好像宝日高尔夫球场不是建在深圳而是建在东瀛。而当深圳地税局等单位组成执法队伍采取税务强制措施,扣缴其1300万元银行存款并查封其价值约300万元的十辆汽车后,日方还是没有补缴税款和罚款的具体行动。

后来,中方又考虑到公司短期内全部缴齐欠款确有困难,又对最后期限做了放宽处理,但日方仍置之不理,摆出了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

日方这种蛮横无理的劲头,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水浒传》中那位强夺杨志宝刀的泼皮牛二。对已经习惯了吃白食、抢便宜的牛二来说,我看中的东西就是我的,没什么道理可讲。你不是卖刀吗,那就给我好了,钱是别想的。可他没想到,这回碰上的可是不大好惹的杨志,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出乎想占大便宜的日方投资者所料,这次也碰上了个不好欺负的硬茬。4月30日,深圳地税局宣布:"宝日"特大涉外偷税案已转变为严重的抗税案,决定先拍卖那十辆汽车,然后再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拍卖其高尔夫球场,将罚款部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有关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等等。对日方来说,他们走出的无疑是步臭棋。

本来,公司的业务相当红火,已经进入收益稳定的黄金时期,且合作期限还有十年之久,当前和未来的效益都十分可观。如今,除了正常收益已成泡影外,因大批境外会员已无处打球,必会向发展其入会的日本安乐株式会社索赔,可谓"麻烦大大的有"。为贪图小利,竟不惜丢掉大好前程,自毁投资成果,其教训之深刻,与丢了脑袋的牛二何其相似!

这件事似乎暂时平息了。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要想真正进一步改善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好地维护国家权益,保障更多外国来华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就必须时刻注意提防这种比真牛二能耐高得多的"洋牛二"。可以预见,一旦被他们得逞,所造成的损失和引起的后患,就绝不仅仅是杨志的宝刀所能比拟的了。(www.chuimin.cn)

(《西安晚报》1997年7月9日)

范例8(作品评论):

平凡之中见伟大

大 军

《解放军报》1月9日一版头条推出的通讯《情撼燕赵——新时期爱民模范张金垠追记》,是一篇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成功之作。笔者所在的某学院,绝大部分单位都自发组织所属人员学习了这篇报道,大家纷纷掩泪感叹:张金垠同志的事迹真是太感人了!化真情于实践,积平凡成壮举,这才是新时代的雷锋!

依笔者浅见,这篇通讯之所以在读者中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主要是由于作者在采写过程中,注意按照"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原则,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真实感人的生动事例,深刻挖掘和表现了主人公数十年如一日自觉履行人民军队宗旨,爱党、爱军、爱人民群众和战友、亲人的崇高思想道德情操。

从作品中看,除了描写张金垠同志最后牺牲经过的一段外,其他部分不论是"耿耿赤子情"、"殷切战友情",还是"融融邻里情"、"绵绵亲人情",所反映的都是张金垠同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似乎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超人式"壮举。如为"拾破烂的孤寡老人"看病、置备一个"与三口之家不成比例的大锅"、为退休老干部设计制作液化气罐架子、为老母亲挑桃子等等,有哪一件是普通人难以企及、无法做到的?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平平常常的小事,揭示出了张金垠同志的伟大和可贵之处,树立起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爱民模范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正是这些平凡之举,才使广大读者在感动之余,从思想深处引发思考:同样是革命军人,我们应当怎样做?如果没有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坚强的精神支柱,又如何谈到像张金垠同志那样,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为他人,为事业奉献真情?当需要牺牲自身利益甚至是生命的关键时刻,又如何能够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

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形象,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历来是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的难点。而军报对张金垠同志的报道,无疑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解放军报》1997年1月29日)

对我们《陕西人防》来说,类似上面三篇范例这样的文章,编辑部的可以写,基层人防机关的同志们更可以写。

因为真正居于火热的人防建设一线、拥有大量丰富鲜活的线索和素材的,永远是基层同志,而不是编辑记者。

就以《这是一种精神》来说,还不是陪同领导下基层时得来的题目?借此,我们也鼓励大家,平时务必多留心、多关注,你的身边有大量这样的题目,就看你是否能够及时抓住了。

除了上面说的短小灵活的言论、正统正规的评论之外,还有一种议论体,就是杂文。其实,这三种基本类型,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分方式。现在很多媒体编辑部已经不再从根本上把它们分开,事实上也无法完全分开,因为它们都是议论文体,所以有的媒体把它们合起来都叫"言论",或者都叫"评论"。

简单说,言论写得时效性再强一点、层次再高一点、逻辑再严密一点,就是评论;评论写得讲究点文采,文学味浓一点,见解再深刻一点,尤其是针对的问题再尖锐一点,叙事再隐晦曲折一点,就变成杂文了。

如下面这篇杂文:

范例9(杂文):

"羊皮花招"之种种

大 军

对平常的狼来说,想吃头肥羊是不大容易的,往往要冒着被猎人痛打的风险。但要是按童话故事里那样,先设法披上一张像模像样的羊皮,再潜伏到羊群中,那就成了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吃,看哪只肥就冲哪只下口了。只要别太得意忘形,一般是不容易露馅的。

可以想见,如果让这童话变为现实,那就是羊群的悲哀了。遗憾的是,童话里那披着羊皮的狼正在走进现实,而且从四条腿进化成了两条腿。为了吃到更多更大更肥的"羊",它(他)们还普遍能够利用所披之"羊皮",耍出许多很能迷惑人的花招。

其一曰"贡献式"。"狼"进羊群,未必就立即开吃,有可能先为整个"羊群"做点贡献,甚至还主动养"羊"。如中国长江动力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志安,就是一只会玩贡献的"狼"。此人上任10年,公司利税增长了100倍,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之列,还投资50万美元,在菲律宾建立了一个年收入达1000万美元的电厂。"羊"肥了,"狼"便按捺不住了——于志安突然叛逃菲律宾,将这个电厂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好在经国家有关部门多方努力,才将这头"肥羊"从"狼"口中夺了回来。

其二曰"光环式"。有的"狼"极擅长在"羊皮"上挂满光环,借以耀花众人双眼,掩盖自己嘴边擦不净的油水。像蚌埠卷烟厂原厂长李帮福,就可谓光环多多:厂党委书记、蚌埠市烟草专卖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蚌埠市烟草公司经理、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政协委员、"改革家"、"企业家"等等,一串接一串的头衔,足以让人头晕目眩。其胃口也不小: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达185。7万元,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计100余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因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达2322万元。过去还有个姓傅的某水泥厂厂长,竟然用4万元公款买来一个"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硕大光环,给自己挂上。

其三曰"廉洁式"。"狼"们有时会尽力表现得对"羊肉"不感兴趣,以骗取信任,躲过猎人的视线。如黄河利亚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三囡,曾将一个工程队送她的1万元公开退回,还曾把联营厂送的3000元"奖励"上交纪委,被誉为"廉洁典型"。但背地里,她却大肆贪污受贿,仅收受的一枚白金戒指就价值1。5万元。那个于志安也有这本事,身为局级干部,他却坚持坐旧伏尔加汽车;职工住宅一座接一座地盖,他却坚持住在两间半破平房内。职工们只顾称他"廉洁"了,却不知他经常派秘书赴内蒙古,用公款购买鹿鞭、驴鞭等高档补品供自己享用;几乎每个月都要出趟国,每次都是住总统套房,低于500美元的房间是坚决不住的,而且外出行动时还时常乘坐专门租来的直升机,就连他出逃菲律宾时用的护照,也是过去用7。5万元公款买来的。

除了这三种主要招式,还有"关系网式"、"买保护伞式"、"攻守同盟式"等等,花样繁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西安晚报》1997年12月21日)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迅速普及,信息传播加快,逼得各家纸面媒体也都在为各种评论开拓更宽阔的阵地,以便容纳更多的群众呼声、专家评议等等,形成重视民情、反映民声的印象。有的报纸如《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都固定有专门的版面,整版发表这样的评论,一个版上既有小言论,也有大评论,还有好杂文。

《陕西人防》在这方面也将作出自己的探索,目前已经开设了《人防观察》等言论、评论专栏,始终在等待着各级人防新闻骨干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