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方法上的小问题需要注意。假如文章"骨架"没有搭好,那就连"装修"的基础都没有了。二是学会把搭建工作贯穿于采写全过程。尤其是那种事关全局的重要稿件或材料,不论由哪位公认的"高手"来写,都会经过反反复复的上下讨论,才能最终定稿。......
2024-03-18
第二节 搭建"骨架"的一种常见案例
现在,我们以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任何单位都要涉及的计划生育工作经验通讯或经验材料为例,说一说具体的搭"骨架"、想"路子"的过程。前提是,你已经做足了前期的采访工作,知道是要撰写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材料或工作报道了,而且也把本单位近年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摸清楚了。
然后,你就在脑子里一条条过。素材很多,比较丰富,怎么分类呢?
首先,得有个导语。导语是管总的,是从全局上概括反映单位领导班子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如何重视并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效果怎么样、获得过什么突出的荣誉等等。材料是这样,工作报道也是这样。
然后,再考虑下面主要应当写哪几大块。
第一块写什么呢?有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啊,接下来还要发动群众、升华认识啊,要不你怎么落实得下去啊?那么这个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叫什么?叫宣传教育。好,宣传教育是第一块,这一块的大标题可以先写成"搞好宣传教育,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基本国策上来"。
那么,第二块写什么呢?很简单。单位上下不是都统一思想了吗?不是都认识到搞好和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了吗?不是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了吗?好,要趁热打铁,赶紧把工作都落实下去。可是由谁来落实呢?不可能让单位党组成员亲自一家家去做具体工作啊。好,素材里提到了,单位建立了一支计划生育专兼职骨干工作队伍,而且在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上做了不少工作。于是,这第二块就有了,也就是"加强队伍建设,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第三块怎么办?也好办。群众认识到了,骨干队伍也有了,那就具体去干啊,干什么呢?素材里也有,发放药具,发放知识手册,开展相关的专项医疗服务等等。好,第三大块也有了,也就是"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计划生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www.chuimin.cn)
还有没有?还有,还有建章立制的工作没有反映出来,还有如何实现长远见效的经验没写上。好,再来个第四大块,也就是"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形成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工作机制"。
到这时,一篇计划生育经验材料或工作报道的"大骨架"就这么立起来了。如果用画速写头像来打比方,那就是已经把这个头像的长宽比例、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细节的刻画了,而且无论你怎么去刻画某个具体细节,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跑题"现象,不会把耳朵接到下巴上,也不会把嘴巴移到额头上。
在上述思考、拟制提纲的过程中,有个基本的原则是必须要准确把握的,那就是块与块之间不要互相交叉,一块说一块的事,几大块合起来共同为总的主题服务。还是拿画速写头像来打比方,就是要做到画鼻子就是画鼻子,画眼睛就是画眼睛,不要"眼睛里面安鼻子,下巴上面长耳朵"。
也就是说,搭建好了这个基本的"骨架"之后,接下来就是依托"骨架",对素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分配。属于凉菜的,就不要放到热汤里;属于麻辣的,就不要掺到甜点中。一般情况下,每个大块里面又常常需要分几个小块,这时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每个小块都说自己的事,几个小块合起来为所在的大块服务;而在每一个小块中,又必须做到每一句话都要为本块的小主题服务,这些都要考虑到。
我们还是以计划生育的经验材料为例。比如对第一个大问题,"搞好宣传教育,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基本国策上来"。这一块里面放什么内容呢?只能放与宣传教育、统一思想有关的素材,其他的一概舍弃,留待其他大块中使用。比如,领导班子首先带头学习讨论,统一思想认识,还下发了本单位的有关文件;比如,分层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学习文件,开展座谈讨论,消除模糊认识,坚定落实基本国策的信心;再比如,通过橱窗、板报、标语等等,大力营造有利于升华群众认识的浓厚氛围等等。有这些,也就足够了。对于剩下的三个大块,队伍建设、抓好落实、建立机制,也都要如此处理。等这些问题想清楚了,稿子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只是落实到纸面上的工作,那就会轻松得多了。
按照上述要求去做,这篇文章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动笔写起来也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如果能达到"话是一句赶一句,段是一块接一块"的严密逻辑关系,那就真正称得上是主题鲜明、精练到位的上乘之作。
如果未能按照上述要求去做,素材选择搭配不合理,块与块之间没有"掰开",那最后有可能就成了"大锅烩",里面熊掌燕窝鲍鱼之类的好东西不少,单独提出来哪一样都很值钱,但是混到一起它就是不好吃。又好比新手画的速写头像,单看眼睛,不错,是个眼睛;再看耳朵,也挺好,是个耳朵,而且上面有个小黑痣都给画出来了,但由于没有提前从全局上把握好,结果这个画像从整体上一看,有可能连一张人脸都算不上,而是个怪物。具体到材料或稿件上,单独提出来哪一句话,都是无比正确的"真理",可是凑到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概括起来就是:东拉西扯,文不对题。
有关基层人防新闻写作实用基础教程的文章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方法上的小问题需要注意。假如文章"骨架"没有搭好,那就连"装修"的基础都没有了。二是学会把搭建工作贯穿于采写全过程。尤其是那种事关全局的重要稿件或材料,不论由哪位公认的"高手"来写,都会经过反反复复的上下讨论,才能最终定稿。......
2024-03-18
下篇新闻报道与公文材料的融贯通前面中篇的章节中,我们探讨了几类常用新闻体裁的写作要点。对专业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来说,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采写、编辑新闻稿件,制造并提供专业的新闻产品给全社会;对部队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来说,他们虽然身在部队而不是报刊编辑部,但其主要职责便是采写本单位的新闻稿件,并在相关媒体发表,其工作性质依然是百分之百的记者,就像《陕西人防》的记者大军过去在部队所做的那样。......
2024-03-18
本书第十四章里列举的《清晨,寻找澳星整流罩》,就是一篇典型的新闻小故事,其故事性、思想性都比较鲜明。除了故事性和思想性,写新闻故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戒僵。......
2024-03-18
第一节要搞清楚别人"要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实际动笔之前,先得把文章的主题和方向确定好。因此,在动笔写一篇稿件之前,或者说打算炒一盘菜之前,首先必须搞清楚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客人究竟点的是什么菜?第一个例子是2009年上半年,《陕西人防》杂志记者大军同志跟随省人防办领导去宝鸡市人防办检查工作期间,了解到了宝鸡渭河隧道大型人防工程的事。......
2024-03-18
第一节言论言论,特别是小言论,是最有利于基层人防机关的同志们发挥能力、多见成效的一种议论式体裁,所以我们将对它展开重点探讨。本书第十四章列出的范例2、范例3,都是很典型的小言论。没错,它就是前面第十章的范例1里的第五部分,原样搬过来,一字未动,只是分了一下段,便成为一篇完整的小言论了。如果哪篇言论上来就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以大话压人,动辄"你必须怎么怎么样",那这篇言论只能被"干掉"。......
2024-03-18
同时,为确保对稿件形成过程的分析更准确、更深入、更具有权威性,还选用了一些由《陕西人防》记者大军多年来亲自采写、发表的新闻作品。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在《陕西人防》接到的稿件里面,是经常见到的。"可是,我们《陕西人防》的通讯员队伍当中,还真的经常有人把"不是新闻的新闻"当成"重要新闻",写成长长的稿件给寄过来。......
2024-03-18
这三个字,其实都是为"高"字服务的,或者说是由"高"字带出来的,是从属于"高"的。所以,最重要、最关键,最能决定一篇新闻稿件之"生死"的,永远是"高"。......
2024-03-18
杜承章同志的工作报告,在实际撰写之前,就已经对全省各市人防部门近年来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调研,包括各市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深层原因,都摸到了手;对于存在的弱项和不足之处,也都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下一步该怎么办,该突出哪些重点、完成哪些任务,也都有了清晰的思考。......
2024-03-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