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就是人类内在思维对外界扰动力作用下的一种响应。然而永远不变的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响应,这个响应令你感觉好,你就在幸福之中;反之,你就不幸福。......
2024-03-14
实例七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杀人案轰动全国,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先后杀死四名同学,令世人震惊。有关此案,许多心理学家作过心理学分析,本文则是以人类思维数学模型及系统响应的理论对其剖析。
马加爵出身贫寒,在其人格形成和成长阶段,他的思维惯性力迅速地成长,他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自尊心与人们的荣誉欲密切相关,而荣誉欲系属人类的思维惯性力;而在青少年时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却没有很好地树立,他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他活着,但不知为什么?至死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系属人类思维阻尼力。要了解马加爵的人生观,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马加爵在逃亡期间给姐姐的录音中的一段话:
“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年后,早死迟死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理论剖析(www.chuimin.cn)
在马加爵的世界观中,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所以在他被逮捕后,他希望快点死,既不提出上诉,也不要辩护律师。他的行为取决于他的思维,取决于他的思维内力。
综上所述,马加爵是一个思维阻尼力很弱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他具有犯罪风险的潜在人格。芸芸众生中,思维阻尼力小者往往是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的人。
当马加爵与同学们吵架时,同学们的每一句话对他而言都是一个外界的扰动力,这个扰动力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其内在的思维惯性力受挫,强烈的荣誉欲和薄弱的思维阻尼力令其思维系统做出响应——杀人。杀人是一种行为,而发出这一行为指令的恰是他的内在思维力在较量后的响应。
有关一点就通的人格心理学的文章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就是人类内在思维对外界扰动力作用下的一种响应。然而永远不变的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响应,这个响应令你感觉好,你就在幸福之中;反之,你就不幸福。......
2024-03-14
实例一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事情发生在一家快餐店,有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进餐。C君也正在与另一个女孩热恋,但此刻的他早已忘记自己的女友。理论剖析这是一个不长的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有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个男人在同一家餐馆遇到了同一个靓女。然而三位男士的响应各异,三位男士的思维惯性力中自然都有爱欲、性欲、情欲,他们同时对这位女孩产生了好感,但三位男士的响应强度不同,其中C君的响应最为强烈。......
2024-03-14
实例六走出死亡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2003年,有两位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老夫妻,男的60岁,女的59岁,他们在西藏自治区的万卡雪山旅游途中,迷失了方向,迷失在群山的峡谷中,陪同他们的还有一个中国导游,他的名字叫李雪松。从李雪松处得知两位美国老人还在山谷中,生命垂危,于是森林警察们又跑进山谷,救出了两位美国老人。最后,两位老人无法走出崇山峻岭,误入死亡谷,等待着营救。......
2024-03-14
确切地说,一旦一个青少年在他人格成长的阶段,其内在的思维惯性力的成长速度大于阻尼力的增长速度,这个青少年潜在的犯罪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并非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是一个人的思维内力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2024-03-14
所以,马云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有奶就是娘”的想法,这大概是他创业生涯中唯一的一次。但是马云对此似乎并不满意,他一直在跟对方强调阿里巴巴的价值,言下之意就是这样的股份比例并不合理,对方给出的价格并不能占有到那样的股份比例。拒绝他人投资的原因有很多,对于受过挫折,遭受过磨难的马云来说,“有奶就是娘”的这种思维模式是要不得的,在马云的融资理念中,这种饿狼思维是绝对不能够出现的。......
2023-12-03
从“西湖论剑”的一步步发展来看,马云的智慧确实无人能及,而他自身的颠覆性也让阿里巴巴和淘宝有了绝对大的发展空间。从阿里巴巴获悉,“西湖论剑”要不定期地举办30届,但是阿里巴巴同时又表示,这需要根据当年或者过去一年内的网络形势而定,当网络面临新的问题、机会时,才会举办“西湖论剑”,所以,不一定会每年都办。“西湖论剑”是一次非常棒的营销,不但费用少、记者多,而且名气大、效应好。......
2023-12-03
在大海上,我参加过快艇在波浪中的实船实验;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波浪试验室里,我每天面对着水池里在波浪中不停运动着的船舶、海洋结构物模型。那些记录曲线,那些海上的、实验室里的各种数据对我的思维来说就是一种外界扰动力,它们长时间一直作用于我,不断地重复、强化。......
2024-03-14
实例四伍德赶牛送书2003年8月13日《上海老年报》第二版刊载了一则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约翰·伍德,现年39岁,他曾是微软公司华盛顿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年薪30万美元。如今,伍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一个“书屋”社团,自己出资在南亚建立了50所小学,送去了50万册图书,为了能将书籍送到偏远的山村,伍德甚至和其他志愿者赶着牦牛和驴等原始的运输工具在南亚送书。......
2024-03-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