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时期随着国内新兴互联网企业相继推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原生新媒体形态,[33]普通民众开始拥有面向公众喊话“麦克风”,传统媒体也逐渐成为这类新媒体使用者、内容提供者,传统媒体官微多依托新浪微博,媒体公众号与腾讯微信密不可分。经过20多年发展的原生新媒体已经重塑我国传媒格局并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023-11-25
3.可燃冰开启地缘新政治摸式
可燃冰的开发将打破现有的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开启崭新的可燃冰地缘政治新模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全球石油资源的分布比较集中,而可燃冰资源的分布则相对分散,从而形成对传统的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颠覆。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周边海域均蕴藏有储量巨大的可燃冰资源。如果这些资源得以顺利开采,那么现今这几个石油进口大国将有望实现能源自给,全球石油消费区与产出区严重错位的格局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中东这一全球油桶的地位势必下降,全球社会围绕着可燃冰资源的开发与争夺将不可避免地展开。可燃冰资源富集区转而将会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热点区,这也正是俄罗斯、日本不遗余力抢占制高点、开发可燃冰资源的本质原因所在。我们通过图7 - l来说明可燃冰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状况。由图上可看出,北极地区、东北亚鄂霍次克海、北美墨西哥湾这三大区域是可燃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除此之外,南中国海也是潜在的可燃冰资源富集区。这几大区域由于分别处于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等大国的周边势力范围,将会成为几个大国相互角逐的新战场。目前,北极地区日渐升温的纷争正预示着未来的隐忧所在,可燃冰地缘政治之争已初现端倪。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极地区日益为人类社会所关注。人类科学研究与考察活动的深入使得北极地区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由于北极地区地处高纬度的高寒地区,十分适合可燃冰资源的赋存。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这个位于地球顶端·潜在能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成为各国觊觎与争夺的重要对象。也正因于此,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联合国海洋公约》明确规定,北极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归属于全球各国的统管。其目的就在于减少或消除北极地区潜在的领土和资源之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态后来的发展显然与“公约精神”背道而驰。对于远离北极圈的大多数国家而言,解决其毗邻区域的地缘政治事务都焦头烂额,参与遥远的北极圈纷争更是望尘莫及。而与北极地缘接壤的国家,即北冰洋沿岸五国一一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它们忙于争夺北极疆域的主权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2007年7月,俄罗斯科考人员在四千多米深的北冰洋海底插上了俄罗斯国旗,用以宣示领土主权。尽管这一举动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但却引发了美、加等目的强烈反应,北极地区昔日的宁静和地缘平衡瞬间被打破了,全世界的目光被聚焦到了这里。紧随俄罗斯之后,加拿大宣布在北极的雷索路特湾建造一座陆军训练中心,并在巴芬岛北端的纳尼斯维克建造一座深水港,以宣示加拿大对该地区的主权。美国的科学考察队也紧接着出发前往北极,测绘阿拉斯加外海的地形及海床构造,为日后的领土主张积累第一手的地质资料。丹麦更是派遣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科考队到北极,搜集长约二千公里的罗蒙诺索夫海岭与丹麦属地格陵兰自然连接的科学证据,以便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格陵兰的地理延伸。事实上,这几个国家的矛盾已经相互交织在一起。互相掣肘与否定已经成为必然的结局。如对于丹麦的主张,俄罗斯则针锋相对称,罗蒙诺索夫海岭是欧亚大陆的延伸,是俄罗斯大陆架自然延伸的一部分,理应归俄罗斯所属。除此之外,加拿大与丹麦就汉斯岛的争夺也是剑拔弩张。汉斯岛距离北极圈约三百公里,近年来,两国均派遣科考队登上汉斯岛,并在岛上各自插上本国的国旗,双方甚至动用军舰以示拥有该岛主权。加拿大与丹麦两周青睐荒芜的汉斯岛并非无迹可循。对它们而言,汉斯岛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斑点,更预示着一场更大的地缘政治变革在不久的将来展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正在加速融化。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预计到本世纪后半叶,整个北冰洋自史前时代以来有可能第一次成为公海,这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将在世界的顶端开辟许多新航道,古代航海家梦想的“西北水道”,即理论上在北美洲北方一条能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水道,有可能成为现实。据测算,“西北水道”比现今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道短数千海里,运输费用将大幅降低,汉斯岛也将成为交通枢纽之一。而且,全球目前约四分之一的未开发碳氢资源处于北极地区,北冰洋冰层的融化将会为有利于北极可燃冰等资源的开发与运输。
汉斯岛的主权之争看起来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说这些岛屿的争夺还属于未来战略的考量。那么,各国之间的边界勘定及专属区划分则直接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那些海洋资源丰富的两国交叉地带更显得炙手可热。美国与俄罗斯在位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之间的白令海分界问题上多年未能达成一致;挪威与俄罗斯在巴伦支海中间地带的划分问题上同样争论不休。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而海下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与矿物资源就更不必提及了。矛盾的焦点在于海上的边界划分不像陆上那么容易界定,如果利益双方各执一词、寸步不让的话,问题久拖不决看起来就自然不过了。
目前,加拿大马利卡地区的可燃冰试验开采活动正如火如萘地进行,这个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可燃冰气田已经点燃了人类利用北极能源的曙光,吸引着更多的“淘金者”前来开发新能源。西方一些能源公司也积极寻求并获取可燃冰资源的开采权,以便在条件具备时实现商业性开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关可燃冰的一系列开采难题将会迎刃而解。可以想象,北极带来人类的远不止可燃冰。作为未被人类活动大规模侵入和影响的地区之一,与甲烷相关的生命起源与碳基因库同样吸引着人类追寻的脚步,一些微生物正是依靠可燃冰释放出的甲烷气而存活,而更多的仍然是未知数。。无人知晓北冰洋的海底会有何种匪夷所思但却价值连城的生命体。正如美俄等国地缘政治大博弈的最终战略走向一样,一望无垠的北极冰原蕴育着无限可能。
与北极地区的多国较量不同,鄂霍次克海的地缘争夺主要在俄日两国之间展开。鄂霍次克海形成于约250万年前的第四纪时期,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大部分为东北亚的不同地形区所围绕。鄂霍次克海西濒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南起黑龙江河口湾,北至俄罗斯品仁纳河口,东以堪察加半岛和干岛群岛为界,南抵日本的北海道,西南至俄罗斯的萨哈林岛。总海域面积约为160万平方公里。鄂霍次克海海底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总储量预计有2×lol“l吨,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碳氢资源库。可燃冰资源尤其集中于萨哈林岛及千岛群岛周边海域,因为萨哈林岛东侧和千岛群岛内侧为两个深水大海盆,具有大规模形成可燃冰资源的地质构造条件。
鄂霍次克海史称通古斯海。l7世纪俄国人进驻鄂霍次克后,创建了鄂霍次克海军舰队,后来逐步在鄂霍次克海域建立了地缘影响力。俄萨哈林岛便是从中国版图中划出去的,只不过中国的旧称为库页岛,沙皇俄国占领后改名了而已。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实质上是“二战”后美苏地缘利益分配的产物,前苏联趁机扩展了在鄂霍次克海的势力范围,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包括原属于日本的择捉、国后、色丹、齿舞四岛都划归前苏联。尽管日本从未声明放弃对北方四岛的主权。但迄今为止,俄罗斯对这四个岛屿的实际掌控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千岛群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北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南连日本北海道,东靠太平洋,是鄂霍次克海进入太平洋的海上主要通道。目前,俄日关于北方四岛的争端之所以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双方互不相让、寸土必争,这四个岛屿的总面积为5036平方公里,其中择捉岛面积最大,有十多处海湾,可停泊大型舰船;齿舞岛最小,仅驻扎着少量俄边防军。从面积上来看,北方四岛仅为俄罗斯陆地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的。.03%,按说对疆域辽阔的俄罗斯而言是无关紧要的。但俄罗斯人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0.03%关系着俄罗斯的兴衰。原因在于千岛群岛将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隔开,掌控了千岛群岛,俄罗斯海军力量就可以从远东地区直入太平洋。如果这一战略要地被他国控制,鄂霍次克海就成了“死海”,俄罗斯远东地区面向世界的大门将被关闭。而北方四岛中的择捉岛和国后岛正是俄罗斯在这一岛链上的重要海军基地。此外从能源与资源的角度看,北方四岛周围海域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对两国,尤其对日本颇具诱惑力,这也是两国在经济上无法割舍的主要原因。按照日本人的设想,收回北方四岛既可以提高本国的战略地位,叉可以自力更生,部分解决迫切的后续能源供应问题,这将是支持日本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这只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臆想。对于日本的领土主张,俄国人借用一句本国民谚做出了回应:“解决领土争端不难,关键要避开俄罗斯的三个时期,即国家强大时,国家弱小时,国家不强不弱时。”这无疑给和平解决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打上了死结。(www.chuimin.cn)
除了与俄罗斯存在领土争端外,日本与韩国的独岛(日本称竹岛)之争,与中国的钓鱼岛之争同样不可开交。尽管两地的领土争端问题由于牵扯到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复杂因素,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无一例外的是,独岛与钓鱼岛周边海域均发现蕴藏有极为可观的可燃冰资源,其作为后备能源的战略意义尤为显著,这给地缘之争又增添了新的利益砝码。
新千年伊始,韩国地质调查机构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为期4年的大范围地质勘探。结果表明,独岛南部附近海域蕴藏着约50亿吨的可燃冰资源。因此,韩国前能源部长李允镐曾表示:“日本主张对独岛拥有领土主权的原因中,不排除与独岛附近海域蕴藏有可燃冰有关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开发独岛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将会确保我们的领土主权,并因为保障我们所匮乏的能源储备而受益。”事实上,韩国和日本之间的海域已被认为是世界第五大可燃冰储藏区域,这给未来日韩两国的领土与资源之争埋下了伏笔。
日本觊觎中国的固有领土一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同样不排除抢占钓鱼岛可燃冰资源的利益考量。钓鱼岛诸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5个小岛与3块岩礁,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距我国台湾东北部约120海里。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地质勘测表明,钓鱼岛周围海域富含油气资源,同时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有望成为今后重要的后备能源库。
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历史事实无容争辩。早在15世纪,中国就使用钓鱼岛这一名称。现存最早的有关钓鱼岛的记录是在1403年的明朝航海日志中发现的。无论是查阅琉球当地的史料还是日本18世纪之前的旧地图。都明显地证明与记录了琉球王国的海域界线。明朝时,钓鱼岛被列在了中国的海防区域内,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并不属于琉球(日本现在的冲绳),由此说明了钓鱼岛位列中国版图内。就近而言,按照1964年生效的《联合国大陆架公约》以及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钓鱼岛与中国台湾属于同一地质构造格架。钓鱼岛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与日本所辖的琉球群岛相隔着2000米深的海沟。按照《大陆架公约》中“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判定原则,中国对全部东海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大陆架上的钓鱼岛享有领土主权。事实上,直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诸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诸岛。1895年4月,中国清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将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可以看作是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祸端之始。后来的地缘政治演变与国家利益较量使得钓鱼岛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逐渐演化成为了目前钓鱼岛名义上归中国拥有,但实际上由日本控制的局面。钓鱼岛问题之所以复杂,因为其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领土之争所能考量的范围。由于承载着中日两国国民太多的历史情感、现实的利益诉求以及未来的生存空间拓展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这对中日两国均至关重要。因此,钓鱼岛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中日两国间的一道鸿沟,未来极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民族裂隙,乃至武装冲突。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海洋经济专属区的条款,钓鱼岛的实用价值是以该岛屿为依托,半径为200海里的海域面积以及周围海域内的能源、矿产、渔业等海洋资源的支配权,另外也包括领海、领空的交通权、运输权等。钓鱼岛所属的主权国自然会享有上述权利。如果日本占据钓鱼岛的行为最终即成事实。那么则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有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据,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近上千亿桶海洋油气资源也将被日本名正言顺所支配。日本将一跃成为资源大国。因此,日本人才反复强调,东海大陆架是留给未来日本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随着今后东海海域可燃冰勘测的逐步深入,可燃冰资源储量的进一步明晰,钓鱼岛争端将会更趋于复杂化,其本质上反映的无非是中日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较强的一方会在争端中占据有利地位,继而获取其需要的庞大后续能源,助长其国力更加强盛,而较弱的一方则会在较量的过程中日渐式微,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国家博弈中的“马太效应”吧。。
除了上述几大热点区域外,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纷争同样值得关注。虽然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地质勘探活动比较晚,获取到的地质资料相对不多。但南极的地质构造条件及气候环境已经说明了这一地区巨大的资源潜力。仅就可燃冰资源而言,南极地区并不见得会比北极少,只是目前关于南极的未知数太多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未解的谜团会逐步揭开面纱。
目前,有关可燃冰资源的地缘之争仍处于最初的阶段。尽管未来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变革的因素会有很多,很多时候往往不是单一的影响因素,各种矛盾和利益纠葛会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如果有一种因素时不时总会显现出来,使得那些看似独立的地缘政治变局存在某种层面上的关联。那么,我们未尝不可以将这种因素抽离出来,作为一种思维的脉络专门加以研判与探讨。在未来的全球地缘政治变局中,可燃冰资源的争夺想必会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有关石油枯竭的后天的文章
Web2.0时期随着国内新兴互联网企业相继推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原生新媒体形态,[33]普通民众开始拥有面向公众喊话“麦克风”,传统媒体也逐渐成为这类新媒体使用者、内容提供者,传统媒体官微多依托新浪微博,媒体公众号与腾讯微信密不可分。经过20多年发展的原生新媒体已经重塑我国传媒格局并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023-11-25
在未来五年,我们希望北滘中学成为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质和精神内涵,能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基础文明水平。[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5.[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
2023-07-04
自秦以来,中央国家机构形成了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的局面,到宋代也是如此,中书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台谏负责监察。宋初基本上奠定了宰相主管民政、枢密院长官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的鼎立的格局。五代时期的外朝文官集团是个独特的群体,他们负责掌管中央的民政系统,不停地变换效忠的对象以保持自己的地位,自称“长乐老”的冯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效忠过数个皇帝,却始终不倒。......
2023-08-19
8.来自北辍的曙光2002年初,美、日等国在位于北极附近的加拿大马更歇三角洲 实施了代号为“马利卡2002”的多国合作计划,联合进行了永久冻土 区可燃冰的试验开采,该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从 可燃冰矿藏中可高速产气,这为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来自北极地区的可燃冰开采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之相邻的北极领土争端也日渐升温,这一切或许已经昭示着新的变革即将到来。......
2024-03-13
中央台的新媒体怎么建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依托央广网的技术和体制建设新媒体,这是形成的第一个共识。如果重建新媒体队伍,央广网就成了新的传统媒体,如果央广网也发展新媒体就造成了内部冲销资源浪费。这些措施逐一实现,形成了新媒体的基本格局。中央台的指挥协调中心设在主楼104房间,建立起线上线下多平台联合报题机制,初步完成了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
2023-11-22
[95]以淘宝、京东、美团为代表的原生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严重冲击实体店铺,致使实体店销售业绩大幅下滑,而且深刻改变过去以纸币为中介的“人—物”消费模式,以微信、支付宝为依托的数字货币成为主要支付手段,普通消费者与所购物品不再发生直接关联,而是通过网站提供文字、图片、短视频完成消费活动,进而形成以数字货币为中介的“人—符号—物”的新型消费模式,从选购、支付到配送整个消费过程完全借由各类数字化符号完成。......
2023-11-25
新媒体这种互动的特性具有实现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的可能性。新媒体自由主义的属性,促进了政治传播中政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自由主义作为民众冲击传统权力系统的动力促进了政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以网络媒体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的自由主义的状况下,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复制、传送、共享,这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政治传播体系,这个体系容纳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造成了整个社会政治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2023-12-07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的要求,整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上体现新担当、做出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要严肃查处造谣中伤、诬告他人的人和事,让干事者尝到甜头,让诬告者尝到苦头,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