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衡的石油产耗在石油极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地质沉积的作用功不可没。如果将地球形成的石油总资源在时间上进行简单折算,那么8500万桶的巨量石油被“生产”出来相当于地球耗时一万年。从严格的实验科学意义上说,石油完全可以“人工生产”。这种收益与代价之间严重失衡的矛盾难以调和,以至于成为了人造石油在大规模应用方面逾越不了的鸿沟。......
2024-03-13
目前为止,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产品其价格形成过程像石油这么波诡云谲、复杂多变。解读石油的定价过程既需洞幽察微,更要面面俱到。
首先,石油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由其派生出第一自然属性为燃料的能源产品,第二自然属性为化工原料的石化产品。
作为一种能源与化工属性兼具的商品,石油的价格自然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其价格显然由供求关系决定。石油供不应求,则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跌,石油价格的波动受市场之手调节。从市场因素的角度解读石油价格的波动,这看起来简单而有效,但有时却会存在问题。因为其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石油产量一直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油价仍不断上涨,反之亦然。油价为什么会长期与价值规律的指向相背离?退一步讲,即使油价与价值规律的指向一致了,问题也依然存在。因为仍无法解释为什么短期内石油价格会产生巨大的波幅。比如,每桶石油的价格从几十美元到上百美元,再回到几十美元,这一趟跌宕起伏的过山车之旅极其短暂,竟然可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与其惊叹其中的玄妙与诡异,倒不如感慨价值规律的缺憾与无能。就数字而言,2008年6月份全球石油日均供应量为8650万桶,相比5月份增加35万桶。后面的几个月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基本上保持平衡,但是国际油价却不理会,照样从100美元飙升到最高147美元。这些事实说明国际间石油供需关系与油价的关联度已经不高,市场不需要额外的石油来稳定价格。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波动的背后有“黑手”在挥舞。可见,拨动油价之弦,聒噪整个世界的并非仅仅是市场这一只手。
其次,石油的社会属性赋予了其天然的金融特质,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使得石油成为了一种金融产品。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就是当今全球金融资本上演石油博弈的两大主战场,日均数百亿美元的交易额使得金融市场对石油价格有充分的话语权。油价暴涨暴跌的幕后推手自然缺不了高盛、花旗、摩根等不少国际金融巨头的席位,当然也不少了各类对冲基金及大大小小的套利资本的身影。借助石油供求多少、美元汇率升降、地缘政治松紧等等一箩筐或明或暗、亦真亦幻的消息、题材和噱头,金融市场连轴转地上演着一出出刀光剑影的博弈大戏。国际油价时不时就被金融资本所绑架,成为它们手中的提线木偶,人为地把玩和操纵。从这个角度说,金融资本就是拨动油价之弦的另一只手。
把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石化和金融产品,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解读石油价格的波动,似乎很有说服力了。但这仍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因为它无法解释有关石油的许多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诡异现象。比如,在低油价的时候,一些石油产业巨头不停地增加石油产量、提高炼油能力;而在高油价的时候,他们却对开发新油田、提升炼油能力等赚钱买卖提不起兴趣。尽管从经济效益上讲不通,但这种情况却时常发生。再比如一些国家放弃本国油田不予开采,而宁愿舍近求远、花费巨资从别国进口高价石油,个中缘由也绝非经济因素所能考量。由此说明,还有第三只手在超脱经济的更高层面上拨动着油价之弦。
最后,石油的社会属性还赋予了其独有的战略地位,这使得石油更成为了一种政治产品。1973年由中东国家主导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石油价格在一年间从3美元/每桶暴涨至13美元/每桶,造成了全球的能源恐慌以及欧美经济的严重衰退。全球社会第一次领略到了石油作为政治产品的巨大杀伤力。而后,美国在深刻领悟石油政治之精髓的基础上,利用其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坐庄主导了石油政治的大牌局。从石油战略物资的储备到纽约石油期货的创立,从敲打萨达姆到驻军伊拉克,美国的一切行动无不是为这个大牌局服务。美国出牌之老辣、手法之娴熟、力道之精准至今无出其右者。美国对如何修订游戏规则总是成竹在胸,因而才会把石油政治的牌局打得既眼花缭乱又玄机重重。作为拥有全球军力部署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其对国际油价的掌控能力无可匹敌。众所周知,引发国际油价波动的因素很多,如产油国一场小小的政治动荡很可能就迅速传导到市场,蝴蝶效应般地引发国际油价的大震荡。但问题的吊诡之处就在于,类似的事态往往以美国的介入并以美国希望的朝向而收场。我们看到,伸长的美国之手每每紧攥;事实上,攥着的不只是饵料,还有拳头。这只超脱经济层面的拳头就是政治之手。
在分属于市场、金融、政治的三只手相互掣肘、相互角力下,石油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三只手的合力作用,最终教拿捏成了将能源、化工、金融、政治这些分野明显的符号凝聚于一身的复合体。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物品能像石油这样被赋予如此多重的身份与角色,并且每一种身份都名副其实,每一种角色都能完美胜任,与其叹服这三股力量的塑造力,还不如叹服石油本身的魅力。
在如此多重身份的背后,石油所承载的必然是以其为靶心的各种纷繁复杂利益的代言人角色。这张精心编织的利益之网背后牵出的石油大亨、石油用户、国际炒家、金融资本、欧佩克组织等一长串的名字,它们初期本是分属于不同利益的主体。随着全球化的彼此融合,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其潜移默化的结果已然使这种利益分野也模糊起来,催生出许多非汝非吾又亦此亦彼的利益纠合体,友朋与敌手的界定陡然也模糊起来,愈发显露出石油政治大网的盘根错节、藤缠蔓绕。(www.chuimin.cn)
如果说,起初石油价格的形成过程仅仅是作为能源产品的单声部独唱的话,那么,伴随着各方的长袖善舞、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这种局面到后来就逐渐被多声部的大合唱所取代。长期的磨合让这种大合唱摆脱了初始的杂乱与不默契,变得雄浑而流畅。但问题是,石油的敛态并没有受大合唱美妙的影响而松弛下来,反倒是越发收紧.石油就像人类社会发展的传动链条一样,在各种利益的纠葛拉扯下,这个链条越扯越紧,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候顷刻间绷断。
对于石油价格的形成过程而言,上述三手并力的石油定价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石油战略物资属性的进一步凸现,石油作为政治产品的性质和地位不断得到强化。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争夺彻底撕开了温情的经济面纱,石油定价过程的丛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市场因素十金融因素十政治因素的三分模式,即油价形成中市场、金融和政治因素各占1/3的简单均分模式,其对解释石油价格在多向度、高频次层面的变化越发显得力不从心。经济因素看起来似乎不再是油价的主导因素。种种迹象表明,政治因素已经在主导着石油价格的潮起潮落,经济活动已经降格为一种从属的影响因素。正是基于此,英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尤金才语出惊人地声称:“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尤金的结论夸张与否自不必言,但他对政治因素的倚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与尤金相比,亨利·基辛格博士的观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973年,这位美国前国务卿更发出振聋发聩的论调:“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这句话注定成为了各国展开石油争夺的政治箴言,此后几十年,有关石油的一幕又一幕制裁与反制裁、控制与反控制、联盟与反联盟的国际大战轮番上演。美国执世界之牛耳,忠实而又灵活地践行着这一箴言。
上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打击前苏联,美屋启用了石油这把利器。压低油价将会对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的“北极熊”产生重大打击,这是美国当年潜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美国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国际油价每上涨1美元/桶,莫斯科每年就多收入10亿美元;如果石油价格下跌10美元/桶,前苏联必将遭受10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当时这一结论是极其明确的,不明确的只不过是计划实施的方式与时机,美国只需要进行相应的筹划罢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尽管当时总体上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美国却私下鼓动沙特继续加强石油生产和出口供应。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美国在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进行大量投资的同时,并许以其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生产、加工、提炼的技术与设备。
结果可想而知·沙特就像被注射了大剂量催乳激素的奶牛,短时间产出量激增。沙特的石油日产量1985年8月前不足200万桶,几周后便猛增至600万桶,到1985年12月更飙升至900万桶。本来全球石油供需平稳,市场风平浪静。但沙特这个“搅局者”却给平静的湖面扔进了深水炸弹,其激起的浪花与愤怒一样强烈。国际石油市场开始全线崩溃。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国际油价从1985年秋的最高30美元/桶暴跌至1986年初的10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60%。这对前苏联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几乎一夜之间外汇收入便损失了一百多亿美元,占到了当年外汇收入的一半,由此引发的财政危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的石油价格战之所以效果显著,主要是摸到了前苏联的软肋,而这又与前苏联特有的地理环境背景密切相关。前苏联的石油储量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与乌拉尔地区的冻土地带。就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技术要求而言,在寒冷的冻土上采油所花费的代价要比中东沙漠大得多。当时前苏联的平均产油成本高达15~16美元/桶,而沙特的平均产油成本仅为5~7美元/桶,中间相差两倍还多。这意味着,油价足够高的话,两者都赢利;但当油价低迷的时候,沙特石油天然上便成了前苏联石油的替代品,迫使后者出局。
而仔细考察1991年苏联解体前的那十年国际油价行情及变动区间,就会发现问题的吊诡之处。油价最高时30美元/桶左右,最低时5美元/桶左右,长期油价徘徊在7~l4美元/桶的区间;这意味着油价的最低底限为沙特的产油成本,长期油价的天花板则是前苏联的产油成本。至此,波诡云谲的油价变化终现端倪。这分明就是玩弄“北极熊”,将其仅存的体力折腾殆尽的游戏。由于人为地将油价压得如此低,总是在前苏联的产油成本之下。其用意就是,前苏联产油越多,亏损就越严重;石油出口越多,经济上失血就越甚。照这样的“玩法”,再强壮的体魄也会被“玩残”,何况这是在“北极熊”本来就很虚弱,身体上亟需“补血”的关键时候。在这场沙特明为祸首、实为帮凶,美国实为主谋、虚位以控的油价暗战中,石油政治的精髓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美国、沙特、苏联三方的结局一目了然:谋事者意得志满,经济侍从政治主;帮凶者毫发无损,堤内损失堤外补;受害者一蹶不振,经济上不见起色。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场油价的暗战给本身就内外交困的前苏联增添了更大的经济创伤,为日后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冷战其实就是一场各种斗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超限战”,结果以“北极熊”被“山姆大叔”猎杀并肢解而告终。而石油价格战就像是山姆大叔猎熊过程中,在施打了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后,偷偷放出的致命一枪。
有关石油枯竭的后天的文章
1.失衡的石油产耗在石油极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地质沉积的作用功不可没。如果将地球形成的石油总资源在时间上进行简单折算,那么8500万桶的巨量石油被“生产”出来相当于地球耗时一万年。从严格的实验科学意义上说,石油完全可以“人工生产”。这种收益与代价之间严重失衡的矛盾难以调和,以至于成为了人造石油在大规模应用方面逾越不了的鸿沟。......
2024-03-13
4.石油政治大牌局21世纪开启的新一轮油价狂飙的大戏,不知叉隐匿着多少不为人晓的秘密?虽说石油价格形成的过程是个多方参与的大合唱,但指挥棒却牢牢握在美国人手中。如果按照利益指向划分和敲定博弈的各方,全球石油涨价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大牌局。高昂的油价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会大大增加石油消费的成本。作为世界上石油进口和石油消耗最大的国家,高油价看起来与美国的利益指向并不一致,美国似乎是高油价的最大受害者。......
2024-03-13
5.石油的多面相石油的形成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多个未知数。即使对于石油有机成因论这种有多种证据印证其合理性的理论而言,依然存在未解之处。上述两条特点已经成为判定石油来源是否为有机成因的重要依据。石油具有多种面相,石油的成因只是它的多种面相中的一个,是自然的面相。而石油的社会面相才更是纷繁复杂,由于其浸染了人类本身的理性与欲望,因此更显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2024-03-13
3.能源更替过程的脉络人类社会的能源更替过程有着一定的脉络可循,其最基本的规律前已阐述。这一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遵守自然科学中著名的质能方程。氦-3反应堆的等离子体参数要求比托卡马克系统更高,而且世界各国至今还未遵选出公认最佳的等离子体约束方案。......
2024-03-13
7.“白金”替代“黑金”就利用价值而言,可燃冰无疑称得上是“白金”,与石油黑金相比毫不逊色。目前大多数国家之所以都没有考虑大规模开发这种“白金”,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现在仍未摸索出既安全又经济的可燃冰开采方法。对此,日本人自有通盘的考虑。而目前马利卡气田的试验开采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商业开采的进度。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海底地层坍塌、可燃气体井喷等事......
2024-03-13
4.打破可燃冰利用之坚冰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条能源消耗的不归路,至少从过去到现今都是如此。如果说它是一条破冰之旅,那么就当前而言,可燃冰的开发就是横亘在人们面前亟待破除的巨大坚冰。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开采可燃冰究竟是为了能源利用,还是为了环境保护?那些在可燃冰开发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想必有着前瞻性的综合考量,这有利于加速可燃冰融入社会生活的步伐。......
2024-03-13
6.可燃冰带来的技术变革从人类的能源利用进程看,可燃冰的利用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海水已经成为人类获取淡水的新源泉,用可燃冰分离技术淡化海水或许就是破解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可燃冰在天然气输送方面也将带来新的变革。与可燃冰有关的技术还可应用到生物酶控制、二氧化碳储存、汽车驱动、空调、冰箱的制冷等众多领域,带给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巨大变革。......
2024-03-13
3.石油循环的断想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观察中,形成了一种用循环演化观念看待事物变化的自然观。中国古人关于周期循环演化的朴素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意义。这正说明了古人循环运动观念的合理性。在石油的获取和利用上,我们要感恩大自然这个伟大的造物主,感谢其对于人类的慷慨与厚爱。那么,对于置身其中的我们人类而言,循环本身就是可怕的,或者也是可悲的。......
2024-03-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