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宁建设核心城市的环境问题及战略选择

南宁建设核心城市的环境问题及战略选择

【摘要】:这无疑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害,也不利于南宁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核心城市面临的环境

(一)南宁市成为区域性核心城市的机遇

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

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规划》明确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开放开发的任务、重点和方向。提出了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为支点,把构建国际大通道和“三基地一中心”作为核心内容,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南宁市建设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全新机遇和政策支持。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南宁加快发展为广西中心城、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提供了最大的机遇。一是广西成为了中国进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中国要进入东盟市场,广西是重要的陆地通道。同样,东盟产品进入中国大陆,广西也成了首选通道。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带动南宁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围绕西南出海通道的建设,使南宁在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起来,有利于广西发挥资源优势,成为相关产业的聚集地区,为南宁市以后的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南宁市企业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投资兴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三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为南宁市与东盟扩大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南宁边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东部产业转移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一些产业已经呈现出大规模向外转移的趋势。抓住这一轮东部产业大规模转移机遇,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南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从而做大全市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其在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宁市成为区域性核心城市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多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深度蔓延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开始下滑,全球经济发展减缓。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0%,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GDP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下降,经济下滑趋势明显。目前,南宁市经济虽然还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未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增多。

2.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极化聚集作用的竞争

虽然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极化聚集作用对生产要素的吸引仍然很强,人才、资金等向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仍将持续。这无疑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害,也不利于南宁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快速发展。(www.chuimin.cn)

3.周边城市竞争激烈

与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周边地区相比,南宁市所在的北部湾城市群的竞争力还是不够(见表3-2),这无疑对南宁建设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造成一定的威胁。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广西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海南的海口,广东的湛江基本上都是中小城市,彼此之间的经济实力十分接近,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中心城市并没有形成[6]。因此,在北部湾城市群崛起的过程中,各城市所面对的是共同的市场和资源,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之间的竞争。广西的港口毗邻广东湛江港,由于货源地雷同,两地经常想方设法争抢货源,而且钦州港和湛江港同为临港工业基地,两者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

表3-2 2007年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排名

资料来源:庄雪飞.广西“4+2”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注释】

[1]2008年,南宁在国内省会城市中的人均经济指标排名变化不大,暂采用2007年排名。

[2]2005年,南宁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邕宁县划为南宁的两个城区,人口大幅增加,人均指标下降。

[3]南宁市社会科学院提供.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4]庄雪飞.广西“4+2”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南宁市社会科学院提供.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对策研究.

[6]庄雪飞.广西“4+2”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