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宁经济区核心城市特征:强势中心发展

南宁经济区核心城市特征:强势中心发展

【摘要】:(二)基本特征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核点。

二、分类及基本特征

(一)分类

根据人口规模,核心城市可以分为五类:一级核心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二级核心城市,非农业人口200~500万;三级核心城市,非农业人口100万~200万;四级核心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100万;五级核心城市,非农业人口25万~50万。

国内学者根据核心城市人口规模、行政级别、辐射范围等将我国核心城市划分为四类:一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城市,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大的枢纽作用,即北京、上海;二是具有跨省影响力的地区性城市,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地区性经济活动(如省际经济区)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能带动周围数省区的发展,如天津、沈阳、哈尔滨、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广州;三是省级中心城市,在省域范围内承担经济中心功能,一般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是各省的省会和大型工矿城市、港口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四是省内中心城市,在省内局部地区承担经济中心功能,行政级别上往往是地级市(但并非所有的地级市都能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

(二)基本特征

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看,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其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1.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

核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客观,整体实力比较雄厚,其GDP和人均GDP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区域性核心城市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2.社会分工发达,产品结构优化(www.chuimin.cn)

区域性核心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化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发生在城市内部,而且蔓延到周围地区甚至更远的其经济触角能够延伸到的地方去,包括城市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分工,是一个集中的分工体系。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地区间的协作和交换关系,增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在客观上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3.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

区域性核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表现在创新和吸纳创新两个方面。核心城市拥有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中心,也是新管理、新工艺、新制度的发源地。同时,中心城市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充当承上启下、承外启内、合理嫁接、消化创新的“转换器”角色。总而言之,中心城市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

4.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核心城市具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包括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的联系;有快速的通信方式;有良好的人居环境;有方便的服务。核心城市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更好的基础设施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发展城市经济,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周边联系的高效率的通畅渠道,这直接关系到核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及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5.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

核心城市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与不同等级的权力机构相一致;中心城市还是各种党派、组织、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经济力量与社会文化力量从来是并驾齐驱的“双轮马车”,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总是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中心城市是生产、传播、应用、储存各种社会文化产品的重要基地,聚集了众多优良的社会文化设施,为交流与传播文化提供了最佳场所,成为区域文明和进步的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