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为例: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为例: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为例是科圣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副院长谈到中国民办教育面临的危机,我觉得上海要超出一般的城市。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以“厚德、博艺、创新、和谐”为校训。上海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已经提出“创建国际性文化大都市”的战略。办学理念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让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大量生产性艺术创作与实践是学院落实培养助手型艺术人才实践技能的根本保障。

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为例

是科圣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副院长

谈到中国民办教育面临的危机,我觉得上海要超出一般的城市。因为上海高校林立,公办院校尚不能录取满学生,民办高校就更面临生源日渐减少的窘境。这在内地省份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现在是民办高校的冬天。为了熬过这个寒冬,民办高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以“厚德、博艺、创新、和谐”为校训。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由文化部巨石文化公司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筹建,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着力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坐落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规划占地400亩,目前在校生2400余人。

上海其实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但是现在上海制作的影视作品与上海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并不相称。上海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已经提出“创建国际性文化大都市”的战略。我们学校地处浦东湘江高科技产业基地,湘江高科技产业基地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基地,大家对它的了解主要是这里有“硅谷”和“药谷”。但是从2007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将这里逐步调整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们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强调艺术和高科技的结合,在园区走出特色道路,让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的理念是强调资本合一,第一是专业教学,第二是原创孵化,第三是生产制作,第四是文化基地。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校园与产业园区合而为一,让人们走进大学校园就意识到这里是个文化生产源。

办学定位

办学目标定位:规模适度,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艺术创作活跃,产学成果显著的高等艺术学院,成为应用艺术人才培养高地与和谐文化创作传播的主要阵地,为上海现代电影工业十年、十五年后的腾飞积蓄人才力量。

办学类型定位:以技能应用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艺术实践、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的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助手型”的技能实用型人才。

专业结构定位:专业主线清晰,以影视前期与后期技术等专业为主,注重演艺类、美术设计类专业的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并积极发展适应现代影视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数字艺术等新兴专业,不断增强学院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

办学理念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让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强调艺术、技术和科学的高度融合;全面推行产学结合,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培养数字艺术实用人才。

学院现设有5个系,14个专业,20个专业方向。影视艺术系设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编导、新闻采编、服装设计化妆、舞台美术设计;动画游戏系设影视动画(3D动画)、影视动画(动画)、影视动画(CG动漫画)、游戏美术设计;艺术设计系设新媒体设计、广告设计、数码环艺、展示设计;音乐舞蹈系设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艺术管理系设文化事业管理。

学院每个专业都坚持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图1),以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www.chuimin.cn)

图1 “大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战略

学院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完善人才培养的途径。以“双赢”为目标,建立互动机制,推动产学合作的良性发展;以自发性原创项目创作为依托,深层次保障项目式教学的开展;以围绕社会主旋律进行创作为宗旨,发挥艺术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坚持改革与创新是新形势下学院发展的自然法则。以自主项目实践为支撑,开展“大艺术”范围内的多专业综合联训。大艺术范围的多专业综合联训,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的软件、硬件投入非常巨大,学校每年打算投资2000万元拍摄影视作品,由此可能带动的社会资金将达到数亿元。我们不是影视创作机构,因此不可能拿这么多钱去做影视作品。我们用有限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可以不追求资金的回报,但是我们要保证这绝对是办学活动。社会资金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必须使用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由生手变为熟手。这是与其他影视机构不同的选择,但是你必须让对方觉得可以跟你合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学院与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合作,购买网络上极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双面胶》的话剧版权,搬上话剧舞台在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人艺剧场公演四十余场。学院自编、自排、自演《到现在没想好》、《有多少爱可以……》等多部话剧在北京人艺和上海人艺公演上百场,引起实验话剧业界的轰动。参与师生的专业有影视表演、编导、影视服装与化妆、舞台美术设计、音乐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文化事业管理等。

学院与中央电视台等合作拍摄了20集电视连续剧《幸福在哪里》,这是一部反映真爱、真情的主旋律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有学生参与演出,也有学生在剧组其他部门参与实践。学校还参与拍摄40集电视剧“家有系列”三部曲之一的《家有公婆》。这是一部为推崇人与人的真挚情感,以用爱心和责任回馈社会为主题,以家庭幸福为视角来体现社会和谐的全新风格的电视剧,传达给观众更多乐观、积极向上,不但勇于奉献也要勇于追求的现代人精神,2009年在北京卫视、广州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播出。

学院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50集电视剧《华夏演义》(又名《远古的传说》)。2009年电视剧《华夏演义》在四川攀枝花拍摄,该剧是一部描述上古时期华夏文明的列传,学院各专业上百人全程投入实践。我们投入500万元,包括高清设备。里面所有影视特效简单处理都是由我们的学生完成的,而且作品的所有权在学校。在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中,学校必须要占主导地位,如果学校没有主导地位,则往往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学院还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合作创作海派情景动画喜剧、四百集动画片《快乐三兄弟》,对滑稽戏进行动画二次创作,2009年1月25日起已经在上海文广集团娱乐频道日播。我院影视动画专业师生们设计的人物形象获得了电视台的一致认可。

大量生产性艺术创作与实践是学院落实培养助手型艺术人才实践技能的根本保障。以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以项目导入实训中心为中心,向外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带薪实习、实现人才订单式培养;向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室、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专业师资引进机制。游戏美术设计专业通过以上实训实践,坚持产学合作的多赢模式,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游戏美术产业在上海发展比较快,内地有80%的游戏产业都在上海。该专业所有的老师都从一线聘请,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往往在20000元/月,这是我们难以承受的。于是我们就与公司合作,从课程设置包括授课形式安排上做了很大变动,与公司一起承担一线人才培养的费用。可能培养费用会各自承担一半,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就业可以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现在游戏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是2500元左右/月,但第一年内就会达到7000元/月,这在上海是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的。

概而言之,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突出专业特色与优势,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第二,联合企业办专业;第三,项目式教学;第四,公司化实践;第五,强化内涵建设。这五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才能熬过私立学校漫长的办学冬天。

(2009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