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广学院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南广学院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摘要】: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南广学院院长上午聆听了13位校长精彩的专题报告,增长了很多见识,受益匪浅。现在请允许我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作简要介绍,请各位指教。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广学院正在本着总结五年、规划五年、展望十年的思路制定发展战略。

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

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南广学院院长

上午聆听了13位校长精彩的专题报告,增长了很多见识,受益匪浅。现在请允许我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作简要介绍,请各位指教。

创办南广学院的动因

动因之一:社会需求迫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广播影视事业迅猛发展,人才需求激增。素有传媒人才摇篮之称的中国传媒大学,虽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青年学生报考的热门学校,但苦于办学空间限制,许多有志青年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又供不应求,供需矛盾日显突出。

动因之二:江苏积极引进。江苏省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全省大学就有120余所,高中毕业生的高考入学率达到75%以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从“有学上”转向要“上好学”。江苏省看上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教育和非通用语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极高的热情、最优惠的条件,千方百计引进中国传媒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到南京兴办以传媒教育为主题的大学,并把传媒人才培养视为江苏走向世界的一只翅膀。

动因之三:异地办学尝试。世界上大凡知名学府都有较好的校园,且拥有异地乃至异国分校。20世纪90年代初,内地一些知名大学在扩招和并校后,曾纷纷圈地创建新校区。中国传媒大学也走遍北京郊区和中国南方诸省,寻找发展空间。2003年,中国教育部号召“名校办民校”。在这一政策鼓励下,中国传媒大学与社会力量达成办学协议,于2004年9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喜迎五十周年华诞之时,在六朝古都南京创立了南广学院,由我兼任院长。

动因之四:世代结缘教育。我出身教育世家,祖辈父辈是孔氏私塾先生,我们姊妹三人都是教师,子女也多从事教育工作。因此,我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国立大学工作43年,担任校级领导职务34年,对民办大学有浓厚的兴趣,很愿意尝试这种极具挑战性的办学模式。2006年5月19日,当我从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职位卸任后,我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便倾注于南广学院。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坚强后盾,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辟出南广这片传媒教育的崭新天地。

南广学院的定位与办学思路(www.chuimin.cn)

中国教育部提倡的由名校所办的“民校”,是指知名大学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相结合、采用新机制新模式,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颁发文凭、独立财务核算的民办高等院校,这种民办高等院校被称为“独立学院”。南广学院即属于独立学院,是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建,董事会为学校决策机构,院长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及行政工作。

南广学院是一所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它紧密跟踪中国地市级传媒发展态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充分利用中国传媒大学的知名品牌、管理经验及师资力量,建设中国应用型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南广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的补充和延伸,也可以说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南京校区。南广学院秉承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的特色和与传媒界鱼水相依的优势,在坚持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精神的同时,重视培育南广学院自己的文化,树立大学特有的精神。

南广学院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腹地都市圈里,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江苏是中国经济大省,传媒文化产业强省;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改革创新最活跃的中心,广播电视及报刊业改革日新月异,互联网、新媒体创新层出不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办学资源。这为南广学院立足长江三角洲,面向中国地市级传媒,融入区域经济,尤其是区域传媒文化产业经济提供了便利。南广学院积极关注、主动参与区域经济活动,适应其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同时,逐步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

南广学院的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南广学院的办学规模确定为15,000人,包括12,000名本科生,3,000名继续教育学生、国际学生及研修人员等。建设传媒教育和非通用语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国际化的高等院校,是南广学院矢志以求的目标。具体来说,南广学院未来的五到十年,将发展成为应用型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传媒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传媒内容创研与制作基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广学院正在本着总结五年、规划五年、展望十年的思路制定发展战略。2004年到2009年,是创业初建阶段,我们已基本完成学校的基础建设,搭建现代大学的初步架构,依法治校,探索适应传媒业及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0到2014年,是调整发展阶段,我们将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办学质量,构建与媒体合作平台,开展传媒内容创研与制作,走学研产结合的道路。2015到2019年是巩固提高阶段,我们将突出特色,提升内涵,增强综合实力,拓展国际合作,力争把南广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综合性、教学型、国际化的知名传媒院校。

(2008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