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

【摘要】: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点杰奎琳·利雅贝哥特美国爱默森学院院长我很荣幸能够和其他嘉宾一起出席本届“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邀请。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它是美国第一所私立独立学院,也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开始。之后的200年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缓慢。当前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可以归纳为: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

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点

杰奎琳·利雅贝哥特美国爱默森学院院长

我很荣幸能够和其他嘉宾一起出席本届“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邀请。在这里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贵校短短四年来在南京办学所取得的成就也使我感到震惊。

美国爱默森学院建于1880年,而南广学院成立于2004年。两所院校规模相当,共同以把学生培养为传媒行业各领域精英和领军人物为己任。双方可以互相学习,我们希望可以同贵学院建立长久不断的对话关系。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和精彩绝美的媒体转播反映了中国经济动态的、创造性的发展。南广学院的成就和发展证明了既有教育体系的高质量,也突出了继续现有发展步伐的迫切需要。

正如各位所知,这个夏天,33名来自爱默森学院的学生被选中参与了北京奥林匹克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他们住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内,我们感谢学校对他们的热情接待。其间,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很荣幸能够为英语新闻播报出一份力。其中一位继续参加了残奥会报道的学生,这样写道:

中国太梦幻了。就算是现在,我坐在这里,回想在这座“宏伟的城市”中度过的两个月时,我仍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现在我大部分同学即将踏上回国的飞机,而我则准备继续为残奥会服务。

那么,我对自己的中国之行满意吗?当然,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与我预期的有所不同。在这里,我的阅历得到极大的丰富,但从工作中学到的却有限。在北京的大街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对自己、对中国,或者对生命的总体认识加深了。比如当我上了出租车,只有一张地图和指路的手指的时候;当我在餐馆看着天书般的菜谱用手比画,然后期待美味出现的时候;当我独自在城市中探险,时刻准备着应付难题的时候。确实,在工作上,并没有如我所愿得到足够的磨炼。但是我确信,再思考自己的未来的时候,我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筹码。我来到中国,就是希望离开的时候可以焕然一新。我已经做到了,而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也许我的工作经历也会丰富起来。

为了像所有优秀的教师和播音员那样言之有序,首先我将简单总结一下美国高等教育的转折点。

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它是美国第一所私立独立学院,也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开始。从时间上看大约是在中国的明朝晚期,孔子之后大约2000年。美国殖民地高等教育的目标,同中国孔子最初的人才培养模式相似,都是培养“君子”从而营造一个道德社会。57年后,威廉玛丽学院在弗吉尼亚州成立,它是美国最早的公立学院。

之后的200年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缓慢。到19世纪末,只有不到1000所学院,平均招收160名学生,只有15%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大学。美国内战期间《莫雷尔法》(土地赠与法案)的通过,最早向更广泛的美国公民推广高等教育,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波高潮。根据《莫雷尔法》,联邦政府分别拨给各州三万英亩土地,前提是各州必须在这些土地上,或将出售这些土地所得用于建立大学。这些大学的办学目的是为了加强农业和工业知识的传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综合知识教育。这批大学中,只有三所是私立大学,此外都是公立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立法将《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制订进法律,掀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又一次发展高潮。就像一战后退伍士兵回乡找不到工作而导致的社会经济大萧条一样,立法的通过保证了美国不会陷入萧条。法案为二战退伍士兵提供低利率的房屋抵押贷款,并承诺负担他们的大学学费。结果是社区大学扩张,现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州立大学得到发展,标志着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开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该法案支持私立和公立学校的学生共同发展。

从此以后,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但发展进程依性别和种族的不同而各异。现在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只有69%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占女性学生总数的70%,男性学生总数的66%,美国白人学生总数的73%,美国黑人学生总数的56%,西班牙裔学生总数的54%。所有毕业后进入大学的学生中,大部分(占63%)进入社区大学,修满两年后颁发肄业证书;进入营利性大学的占8%。而进入四年制学院的约30%的学生中,有20%进入公立学院,10%进入私立学院。

当我们跨入21世纪之后,如何摆正私立大学的位置,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当前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可以归纳为:竞争机制、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资源评估。下面我就每一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竞争机制

大部分学院和大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上。它们致力于吸引最好的学生,引进最好的教师,以及吸引和保留学术“巨星”,希望能为学院带来关注度和经济收益。为了发现和竞争优秀生源,各所学院和大学纷纷建立财政援助办公室,维持大量的招生名额。它们花费可观的学院经费制作网页和宣传资料,并分配所谓“特长补助”,即对经济并不宽裕,但是有特长、能从侧面帮助学院实现目标的学生提供经济补助。运动员是经常获得这种补助的学生群。再比如,在爱默森学院,我们以有色族裔有表演特长的男性学生为补助目标。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院,只有最优秀的高等教育学府,才提供学费上的折扣。这也使得私立学院的学费结构非常复杂。大多数学院之间通过有效的学费折扣率来进行价格竞争,即利用一定比率的学费收入实现招生指标。美国私立学院学费的平均折扣率(各学院补助学生的费用÷学费和其他费用总和的平均值)约为33%。学院补助中大约68%是出于学生经济上的需要,32%是由于学生的特长。公立学院也有学费折扣,但是折扣不大,约为10%出头。财富学院(Wealth institutions)可以利用捐赠所得维持特长补助和入学学费。而大部分私立高等教育基金来源于学费定价的折扣。学费折扣使得学院的收益和用于工资、科研和课程设置等的经费相应减少,成为学院发展的难题之一。而另一方面,学费折扣有助于学院实现办学目标,提高办学声誉。

制度上的竞争机制同样依赖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取得终身聘用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长期、严格的评估。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础。除非一些极个别的严重违规行为,教师一旦获得终身职位,可确保终生受聘。生活品质是吸引高智商人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些人才与大学管理者或者政治家截然相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观点也能得到保护。这样,才能确保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www.chuimin.cn)

教师任期制度同样也会造成教师在教学时不如在其他工作领域上投入的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学院也发展出一系列以绩效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教师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进行评估。任期制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学科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某个一度热门的专业可能拥有一大批还在任期内的教师,但当这一专业不再热门时,这批教师就很难安置。比如在爱默森学院,多年前我们的公共演讲专业曾经颇有发展潜力。然而当我们学院的发展重心转向编剧电视电影制作的时候,我们演讲方面的教师过剩,但他们又不能胜任其他院系的教学,而这些新的重点院系却师资匮乏。

同样,当政府出于某种原因出台新的法律反对年龄歧视时,无意中造成终身教师的任期几乎无限延长。因此,我们有的教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我不需要学习使用计算机”,或者“我不在乎我的专业发生变化,我可以像以前那样教以前教过的东西”。可见,制订长远的教师引入与留任体制规划势在必行。

最后,不同国家对学院和学术规划的排序不同,很明显美国大学纷纷受到排名的困扰。在我看来,中国也许面临同样的问题。每年8月,美国各大学校长都密切关注学校排名的变化。但是,几项研究表明,直观声望与教学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其中声望来源于学生甚至是教师的反馈,而教学质量由研究机构提供。事实上,研究表明,学院之间的排名竞争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是这种竞争使教育资源、管理重心和教师的注意力偏离了能够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措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分数膨胀”、学生反馈的诚信度缺失,以及设计统计学方法来获取有利的结果而非有效的结果。

随着美国各学院开始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问题,它们已经慢慢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已经跨出国界。新的全球化、知识型经济要求获得大量的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有数据显示,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正逐步退出经济舞台。与此同时,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声称,我们已逐渐不能向很大比例的国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引出了我下面要谈论的问题: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

入学条件和负担能力

“入学条件”是指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具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教育对于老一辈而言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全世界掀起了让所有人都上得起学的倡议。

我一直从学院的收费和经济角度研究负担能力问题,也有从国家需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从这方面来看,美国应当提出下列问题:我们是在为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学生吗?我们能够在高中教育阶段开设大学预科课程,为高等教育做好准备吗?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明显的进展,但是对上述问题我们仍不能给出可靠的回答。Tierney,(2006)指出,每100位九年级学生中,仅有18位能够在10年内获得大学学位。仅有68%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其中40%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学习,27%则在次年入学。更有甚者,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来自生存现状最差、各个教育层次中最不成功的人群。这一现状使得问题更为复杂。未来的20年中,美国人口的增长将集中于少数民族裔,主要是西班牙裔人。超过60%的西班牙裔家庭和黑人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低于42000美元。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大学的教育费用都超出了家庭收入的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国家和州政府对学院和学生的资助相应较低;另一部分原因是信息爆炸和科学技术需要学院每过几年重新评估自己。因此,当中等家庭的收入在过去十年里增加6%时,学费却同期增长了44%。举个例子,一名学生念完两年制社区大学的净花费平均可以达到至少40%美国人口的中等年收入的34%。美国高等教育学院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

资源评估

最后我想说说美国高等学院的资源评估。尤其当人们评估教育费用的时候,他们有需要也有权利提出,我们校方是如何提高学术质量的。大多数现有评估手段并不能有效回答这一提问。目前的资源评估方法侧重于对学院的授权和排名。这些方法以教师工作量、教师和学院声誉、招生规模、毕业生等级和教师的发表论文记录为依据。

品评葡萄酒时,我们往往反过来进行思考。比如比较某个特定年份某个品种的所有酒型,并评价这些酒型的所有变化。当我们通过长期和短期的比较研究,确定我们喜欢或是想要的,我们才会回过头去研究它的生产方法。

很明显,学术的真正成功不是一味的国家政治任命的结果,而是学院优先考虑品质提高的结果。应当给教师相应的时间和回报,来承担起实施这项工作的重任。

在我演讲的开头,我引用了一位参加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工作的学生的话;最后,我也想引用一位随队教师的话作为结尾:

我认为,在中国最有价值的经历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操场”上。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经常邀请我们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比如英式足球、3对3篮球乒乓球等等。Jim Foley记录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打败三个铁塔般的爱默森学生的那场3对3篮球赛。比赛结束后,双方学生坐在一起喝水休息。“我们谈论起了中国和美国的全明星篮球赛。我们聊NBA,聊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聊他们平时的其他运动。”Foley写道:“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中有一个是英语专业的,而且肯定是个优等生,因为他英语口语相当棒。我认识到竞赛其实也是一种纽带。我们愿意一起分享快乐时光,互相学习。”

在操场上见过之后,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还来我们的宿舍拜访我们,或者约我们出去吃饭、逛街、喝咖啡。他们对美国、美国媒体和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很好奇。正是这样的信息互通打破了我们对彼此国家的成见。很快,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就能向其他中国人讲述美国,而爱默森的学生也会把中国介绍给其他美国人。我希望他们可以比我们这一代做得更好。

(2008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