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广学院发展:汇集中西智慧,共谋未来

南广学院发展:汇集中西智慧,共谋未来

【摘要】:汇集中西智慧共谋南广学院发展——在“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的致辞苏志武苏志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尊敬的金在烈先生,尊敬的任彦申先生,各位校长、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群贤毕集,高朋满座,共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大计。本次论坛荟萃各方智慧,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共同话题,谋求教育发展,必将在南广学院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汇集中西智慧 共谋南广学院发展

——在“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的致辞

苏志武

苏志武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尊敬的金在烈先生,尊敬的任彦申先生,

各位校长、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群贤毕集,高朋满座,共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大计。我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在校生150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在全国开设了34个继续教育站点,注册生有16780人。建校54年来,已为中国传媒界培养专业人才10万余人,培训在职人员40多万人,校友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大学、传媒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办学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如今,中国传媒大学已成为以信息传播为特色、传媒学科齐全的知名大学。(www.chuimin.cn)

为了适应国家对广播影视传媒人才的大量需求,满足广大有志青年的成长需要,中国传媒大学响应教育部“名校办民校”的号召,依托自身在传媒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和品牌优势,于2004年9月16日在南京创办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建院四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江苏省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南广学院发展迅速,从一纸设计蓝图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独具特色、环境优美的独立学院。同时,南广学院的成长也得到了许多国内外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例如这次论坛就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老朋友,也是刘继南校长的好朋友——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金在烈总长的提议和资助下举办的。30多年来,金在烈总长致力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了推动亚洲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亚洲8个国家建立了17个研究中心。今天的报告会,就有来自亚洲研究中心的各国学者列席参加。在此,我们对金在烈总长的大力支持,对各国大学校长、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私立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办得最好的大学多数是私立的。如美国既有哈佛大学、常青藤大学等,也有以培养艺术和传媒应用型人才而闻名的爱默森学院;日本的城西国际大学以“以学树人”为宗旨,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是日本负有盛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德国的雅各布大学是德国唯一设置工程学、自然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领域各专业的私立大学;台湾世新大学是一所建校50年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它的发展体现出台湾高等教育的特征和趋势。显然,私立大学在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才素质、探索知识奥妙、引领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私立大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仿效西方创办大学的近代。最早的一所私立大学是1912年辛亥革命后陈时在武昌创办的中华大学,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是1919年由张伯苓和严修在天津创办的南开大学。随后,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教会大学在1949年以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态。1949年新中国成立,高等教育公有化。改革开放后,中国民办教育开始起步,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历史短暂,其间几经波折。2002年中国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等教育给予了有力的保障,为民办大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市场的竞争也给各民办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座的各位校长都是知名的教育家和学者,有着十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会议期间将就自己所在国家高等教育的特点、私立大学发展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作专题报告;就自己所供职大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生管理及就业指导,私立大学的筹资渠道、资金管理与使用作主题发言,为促进南广学院更好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年轻的南广学院要在办学实践中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目标的办学理念、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谋求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需要向国内外优秀私立大学虚心求教。举办“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建立“南广学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既为南广学院的长远建设提供了决策机制,也为民办大学的国际交流搭建了平台。本次论坛荟萃各方智慧,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共同话题,谋求教育发展,必将在南广学院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希望各位校长和咨询委员畅所欲言,为民办大学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献计献策,祝论坛取得丰硕的成果!

谢谢大家!

(2008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