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送给肖凤的墨宝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在会上邂逅的华裔女作家陈若曦,托林非给沈从文先生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林非请我给沈先生送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声,估计是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女士。沈先生坐在一张椅子里。那次的拜访,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沈先生独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不久之后,我收到了沈先生寄给我的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是沈先生送给我的一张墨宝。......
2024-02-01
萧军小记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地安门附近的什刹海。在喧闹的、熙熙攘攘的北京城里,这里确实是一个安静的去处。沿着什刹海旁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寻找,不久,就在后海的北岸,找到了一座杂沓的大院子。在周围低矮的平房的包围之中,突起了一座两层的小楼房,它的地板和楼梯一踩上去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说明房子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底层是一个街道工厂,年老的机器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我就在这种轰隆声的伴随之下爬上了咯吱作响的楼梯,因为七十多岁的老作家萧军,就住在二层楼上的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
我敲了敲门,一位敦敦实实,满头白发的老人迎了上来。他中等身材,脸色白里透红,特别显眼的地方是肩膀非常宽阔,胸脯特别厚实,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木制的烟斗,一双细长的小眼睛里闪烁着沉静的目光。我认真地在这张脸上寻找昔日三郎的面影,他与悄吟的合影曾经刊登在骆宾基著的《萧红小传》的封面上,那时的萧军是多么年轻英俊。饱经40余年的沧桑之后,在这满头白发的老者的脸上,确实很难辨认出当年的痕迹来了。然而他脸上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却似乎说明这个人就是萧军。
我问:“您就是萧军先生吧?”
他点头称“是”,很客气地把我让进屋里,并把他的老伴王德芬介绍给我。他亲自倒了茶,又端来了糖果,然后攀谈起来。
萧军是30年代的左翼作家。1934年,他就在鲁迅先生的教导之下,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35年,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他的小说《八月的乡村》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在上海出版了,鲁迅先生亲自为它作序。从此之后,萧军就成了全国知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俄、英、日、德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萧军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对伟大的鲁迅抱着一种由衷的敬仰,他谈起了这桩往事,不由得激动地站了起来,在这间斗室里踱来踱去,一边狠命地吸他那支已经熄灭了的烟斗。我体会到了他的胸中正在激荡着一股难于表达的感情,他在屋里漫无目的地踱了一会儿之后,从嘴里拔出了烟斗,声音略显暗哑地说:
“是呵,三个奴隶死了两个,一红一紫,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
萧军所说的一红一紫,就是30年代的作家萧红与叶紫。当时,鲁迅先生为了培养青年作家,曾经自己拿钱为他们出版著作,这就是有名的《奴隶丛书》。其中收了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均由鲁迅先生亲自作序,由上海容光书局分别于1935年3月、8月、12月陆续出版。两个奴隶叶紫与萧红都不幸先后去世了,只剩下一个命运坎坷的萧军,而今他也逾古稀之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怎能不感慨呢?(www.chuimin.cn)
我端详着这位老人。他通体上下没有一点作家的“风度”,你看着他那敦实的躯体上套着一身劳动布工装,和他那双有力的手掌,会以为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工人,或者干脆就是一位退伍的老兵呢。那里能够想到,这个老人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受批判时间最长的作家之一呢!萧军沉浸在噩梦的日子里了。
从1942年起,萧军就开始了他挨批判的长征。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间,萧军和他的家属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他和他的妻子王德芬被抄家、毒打、关押、劳改、批斗、示众;他的大儿子萧鸣脊椎被打裂,昏死时被送到火葬场,几乎被火化;他的大女儿萧歌被工厂开除,不得不露宿街头;他的二女儿萧耘,原是小学教师,每天像动物一样向两千多名学生展览,不许上班,不发工资,年已35岁还不准结婚;他的小女儿萧黛,生性要强,被批斗得精神错乱,17岁即身亡。而这一切暴行的根据就是,萧军是一个所谓的“老牌反动作家”。在这样一种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萧军竟然健康地活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萧军的性格是刚直的,他自己也说,正是这种性格才给他带来了挨批判的命运。他不会捧场,只会提意见,一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也不先看看对方是什么身份的大人物,就直说了出来,因此很讨人嫌。但是,他明知自己这种性格招惹是非,却改不了,因为他觉得:“作家自己的灵魂首先要纯净,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要真。艺术品不能掺假。没有真实的思想、感情,就无法感动人。”其实这是普通的常识,但是他本人却为这一点付出了半生的代价。
萧军的精神是刚强的。他经过了长时间的劫难,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他笑嘻嘻地说:“萧红就说我有一颗强盗的灵魂。”他已经72岁了,却挺直着他的腰板,庄严地宣布:“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是为了向前看。”然后诙谐地反问:“为什么眼睛不长在后脑勺上呢?”
经过了长时期的沉默以后,他已经在今年5月号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他笑眯眯地把它称之为“亮相文学”。他还计划写一部鲁迅书简记、一些回忆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给自己做个结论,也给别人做个结论”。看着他那厚实挺拔的身躯,泛着红光的面色,还有那双五月里不穿袜子还出汗的光脚板,我们相信他至少还能活上二十年。二十年的时光,对于一个勤奋的作家来说,该会出现几个“波罗金诺的秋天”呢。
1979年5月于北京
有关肖凤文集.的文章
沈从文先生送给肖凤的墨宝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在会上邂逅的华裔女作家陈若曦,托林非给沈从文先生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林非请我给沈先生送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声,估计是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女士。沈先生坐在一张椅子里。那次的拜访,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沈先生独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不久之后,我收到了沈先生寄给我的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是沈先生送给我的一张墨宝。......
2024-02-01
肖凤说《红楼梦》一、百读不厌《红楼梦》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国人提供了似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中国,确实有非常专业的《红楼梦》研究所。也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前些日子,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目前,又相继有三支人马先后表示,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虽然上次重拍电影和初拍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并不久远的事。......
2024-02-01
《萧乾名作欣赏》初版序言熟悉和热爱萧乾先生作品的读者很多。像萧乾先生这样,将四种著名身份集于一身的人物,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或现代新闻史上,实属罕见。我第一次接触萧乾先生的作品,是读他的长篇小说《梦之谷》。因此,今年春天,当中国和平出版社的编辑庞肠女士让我编选《萧乾名作欣赏》时,我立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感谢萧乾先生在百忙之中审阅了笔者拟定的名作目录。......
2024-02-01
萧乾先生写给肖凤的16封信及注释1980年5月23日肖凤同志:你还是把我说得太好了——比我本人好。关于此信的说明:萧乾先生是我青年时代即敬仰的作家。我喜欢萧乾先生的作品,始于读他的长篇小说《梦之谷》,之后就开始关注写出了此书的这位作家。萧先生看过拙文以后,给我写了如上的这封信。为此,萧先生设计了如上的交换书籍的办法。启程之前,他于5月份给萧乾先生写信,告知他要来中国的消息。......
2024-02-01
李唯建先生写给肖凤的两封信及注释1981年3月8日肖凤同志:信悉。我问到庐隐的情况。庐隐问起我的文学爱好以及写作情况。关于庐隐的第二任丈夫李唯建先生,我已经从庐隐的作品里,了解了不少,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这次到上海,我也请程俊英教授和陆晶清先生,讲讲她们在半个世纪前对李唯建先生和庐隐结婚后生活状况的回忆。......
2024-02-01
我眼中与心中的冰心先生我能够有机会与文学前辈冰心先生亲密地接触,缘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约请我撰写《冰心传》一书。然而,我仍然觉得写作《冰心传》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任务,因为冰心先生不仅是一代才女,还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女学者,20世纪的几代中国读者都热爱她。在一座“高知楼”里,我找到了冰心先生住的单元。......
2024-02-01
散文概说一、什么是散文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是一种包含着更为丰富内容的文学体裁。后来,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且随着西方近代文艺理论被介绍进我国,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使它成为与诗歌、小说和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所谓叙事性散文,顾名思义,它是以叙事为主的,当然,叙事性散文中也常带有抒情因素与议论因素。......
2024-02-01
萧红评传——应《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之约而作“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俄〕H.A.维亚席姆斯基一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松花江发大水的一片混乱中,萧军将萧红接出东兴顺旅馆,送往市立第一医院,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孩。由于萧红产后病重,经济困难,萧军遂将女孩送给他人。......
2024-0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