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以化学为例,初中化学分为4个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主题又分几个亚主题,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又分为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日常生活中的化合物,然后在亚主题下分别陈述内容标准。......
2024-01-31
10.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中国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四十年。
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课程标准的总纲部分,相当于中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它的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曾经使用的分科教学大纲。
随着新的基础改革的开展,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开始重新着手组织编写新的各科课程标准。其要求是:(www.chuimin.cn)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关新课程疑难问题解析的文章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以化学为例,初中化学分为4个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主题又分几个亚主题,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又分为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日常生活中的化合物,然后在亚主题下分别陈述内容标准。......
2024-01-31
《纲要》第六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在本次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验证和完善课程标准,教育部组织课程标准组编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并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
2024-01-31
选课指南设计的基础:对制度的态度选课指南可分为文本与制度两个层面。首先,选课指南制定过程本身应该具有长远的规划意识。各校对这些问题应该先有个统一的规定,并且在选课指南中说清楚。......
2024-01-31
新课改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对学生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这就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材料。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不被淘汰。......
2024-01-3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德育观和教师角色要随之发生变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2024-01-31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改革目标。而课改目标又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的。在领会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时,要十分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关注点。这是我们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此次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2024-01-31
转变学生的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教学方法的大锅饭、一刀切、一锅煮,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它作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以诱发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024-01-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