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毛笔楷书的笔画书写训练熟悉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基本笔画的轮廓,并能运用笔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笔法。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和掌握《多宝塔碑》的基本笔画的笔法及其变形、组合形态的笔法。提点收笔的岀锋有长有短,常常有其他笔画与之呼应。......
2024-01-30
【训练要求】
结构也称结字,是钢笔楷书的训练重点。如何将经过训练的笔画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优美的字形关键在于“用笔”和“识势”,要求学生要循序渐进,先局部后整体,学会“用笔”和“识势”把握字形结构。同时,学生要加大训练力度,应做到笔顺正确、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美观大方。
【训练提要】
(1) 钢笔楷书训练的第一要素是在熟悉笔画书写规则后的“识势”。我们平时所说的横平竖直指的是字势的平衡方式,并不是说横画水平,竖画垂直,左低右高、内擫外拓才是横竖的定势,要求与之组合的所有笔画都要相应调整角度和间距,形成一种动势,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对字帖中的字势、笔势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底,方可下笔临摹。教师在指导“识势”训练时要多举例、多示范,使学生掌握字势的动态平衡。
(2) 楷书亦称真书、正书。楷是指可作模范规则的意思。楷书成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的,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的波折改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快捷,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唐代以后通用的标准字体。钢笔楷书是在传统楷书上发展而来的,钢笔楷书除了遵守传统楷书的书写规范以外,还有变通求新的优势。
(3) 中国汉字是由笔画、偏旁和其他构字部件组合而成的。笔画、偏旁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结合的暗示和贯通的契机,如何通过挥运将它们组成一个个和谐统一、各具特色的汉字,要考虑字势和气韵。临帖时要尽力捕捉接触字帖时一瞬间的鲜活印象,钢笔字的训练也莫不如此。
(4) 古代书法家论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画的均衡、轻重、长短、疏密,重心平稳。许多论述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意思是说,刚学写字,只求把字写稳,再追求奇险,最后形成稳中寓险的艺术效果。钢笔楷书训练与毛笔字比较,少了很多用笔上的技巧要求,更应在结构上狠下工夫。
(5) 相对行草书来说,楷书是一种静态的字体,讲究笔画匀称,结构平正,但楷书并不完全是静态的,从笔势要求来看,它必须是静中有动,讲究左呼右应、上覆下载、俯仰多姿、顾盼有情、开合跌宕、气势连贯,这样才表现出楷书的动感、力度感和节奏感。钢笔字的训练也应如此要求。
(6) 关于楷书的结构唐代以后的书法家多有法则传世,但过于繁复,本书所采用的是方位结构法,也只是分析汉字结构的一种简易手法,通过分析可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用以指导临帖和应用。
一、独体结构
独体结构的字由笔画组合而成,笔画拆开后就没有了意义。独体字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用作偏旁部首,成为构字中不可或缺的构字单位。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是重心平稳、均衡匀称、疏密适当、斜正相宜。
(1) 笔画较平直的字,要处理好横与横、横与竖之间的关系,例字如下。
三横并列者,一般要在长短、粗细、角度、方向、间隔等方面加以区别,如“韦”“非”和“丰”。并排竖画的处理是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且有相向相背之别,如“凸”和“非”。“垂”字四横的处理使其保持棱形的形态,上横最短,第二横最长,第三横次之,第四横略短。“上”“下”“平”三字长横分别位于上下中部。
(2) 斜笔画多的字,要做到平稳必须斜中取正,找准重心。字的重心一般落在上点、横竖、撇捺(撇点)交叉点,两偏旁中间以及中竖和字底的钩上,例字如下。
“之”字的重心在上点下引的垂线上,书写下部的横折撇捺时,要对准上点应势布局。“文”字和“女”字的重心就在撇捺(或撇点)交叉处,书写时要使交叉点对准上点(或撇的起笔处),横画居中。“予”字的重心在弯钩上,书写时,竖钩要与上点对齐。“乃”“母”“习”“夕”四字重心就是字底的钩,书写时,钩与撇的起笔处(上两点)对齐,其他笔画也应以此为准,尽量写得匀称,不偏不倚。
(3) 古人在论述独体字的结构有很多经验之谈,主要有如下四点。
① 字身短者勿使之长。如:
② 字身瘦长勿使其短。如:
③ 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如:
④ 疏者丰之(笔画稍粗壮)。如:
(4) 独体字的结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立柱式:以中竖(或竖钩)为主笔,左右笔画均衡。如:
② 支架式:以撇、捺、钩组合为主笔,交点即为重心。如:
③ 对称式:以横、竖组合为主笔,左右基本对称,要同中求变。如:
④ 托举式:下部笔画承托上部笔画,要上缩下展。如:
⑤ 包围式:内部紧密,左右均衡,被包围的部分稍离包围。如:
⑥ 偏斜式:斜笔的笔画多,字势斜,要找准重心,斜中取正。如:
⑦ 穿插式:横竖、撇捺交叉,中宫紧缩,四面伸展。如:
二、左右结构
(一)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特点是左敛右展、左收右放、左密右疏、左小随上、右小随下,并有上开下合和上合下开的字势要求。
(1) 左小随上是指左右结构的字左偏旁小而短,右偏旁大而长,应是右边占的比例大,左偏旁居于横中线偏上的位置。如:
(2) 右小随下是指左右结构的字右偏旁小而短,左偏旁大而长,应是左边占的比例大,右偏旁居于横中线偏下的位置。如:
(3) 左右笔画相同的字也应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左缩右伸。如:
(4) 若右偏旁收笔有竖画的,竖画的下边应略长于左边。如:
(5) 左右结构的结字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 相向式。如:
② 相背式。如:
③ 相从式。如:
④ 相让式。如:
⑤ 并立式。如:
⑥ 穿插式。如:
⑦ 错综式。如:
⑧ 对角式。如:
(二) 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是由自左至右横向排列的三个偏旁组成,与左右结构同属于横向结构,所以,左右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左中右结构。这里只分析其独特的比例关系。
1. 并列式
1) 左偏旁加左右结构
(1) 左边笔画少、中右笔画多的字,中右各占五分之二。如:
(2) 左边笔画多、中右笔画少的字,左边约占二分之一,中右约占二分之一。如:
(3) 中间笔画多的字,则中间所占比例大,约占五分之二。如:
2) 左右偏旁加并立结构
(1) 左边的偏旁应写得宽而高,约占二分之一的位置,中右偏旁写得短一些。如:
(2) 左中右三部分笔画差不多的字,所占比例基本均衡,自左至右逐一加大加高。如:
(3) 左偏旁加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左边短小右边高大。如:
2. 镶嵌式
(1) 相同偏旁中嵌入一构字单位,中间部分窄小并偏上,左右部分宽大舒展。如:
(2) 一字中间嵌入一构字单位,一般中间部分体大且略偏上。如:
三、上下结构
(一)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书写要领是重心平稳、上下协调、左右相称、有收有放。书写上下结构的字,首先必须找准重心线(重心线是人们用来描述字的重心所在的垂线),如何找准重心线,在独体结构中我们已经做过说明,即在字的上点、撇捺交汇处、中竖、字底之钩等处着眼。如“宫”字宝盖的上点,“会”字人字头的撇捺交点,“皇”字王字旁的中竖,“笑”字竹字头两“”的中间,“囊”字上部横竖的交点,“宁”字的竖钩等,均为字的重心线所在。
(1) 横画多,竖画少,则横画在长短、粗细、间隔、方向等方面要有所区别,结构上呈上窄下宽之势,在不同的位置强调横的主笔地位。如:
(2) 横竖笔画较多的字,则上下平分,左低右高,稍有变化,呈梯形结构。如:
(3) 上部是左右结构,偏旁间需穿插避让,下部笔画少,要依势而为,承接重心线,形如倒梯形。如:
(4) 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则上小下大,状如梯形。如:
(5) 上下重叠结构的字则上缩下展,中竖偏右,注意重心线。如:
(6) 堆垒结构的字,则上略大而居中,下部两个偏旁要写得左收右放。如:
(7) 中间有一横画的字,其横画长为主笔,上下笔画紧缩。如:
(8) 上下结构的结字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 天覆式。如:
② 地载式。如:
③ 堆垒式。如:
④ 底托式。如:
⑤ 奖杯式。如:
⑥ 镶嵌式。如:
⑦ 横担式。如:
⑧ 支架式。如:
⑨ 错综式。如:
(二) 上中下结构(www.chuimin.cn)
上中下结构是由上中下三部分自上而下成纵向排列而成的字。与上下结构的规则相同,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上中下结构。
(1) 上中下相等:纵向三部分约占三分之一,横向上下部略宽,中间部分略窄小,突出主笔,匀称协调。如:
(2) 中长上下短:中间笔画多者伸张,上下笔画少者收缩。如:
(3) 中短上下长:中间笔画少者扁宽,上下笔画多者高窄。如:
(4) 上短中下长:字头笔画少者形扁,中下笔画多者形长。如:
(5) 下短中上长:下部笔画少者扁,中上笔画多者长。如:
(6) 上长中下短:上部笔画多者长,中下部笔画少者扁。如:
(7) 下长中上短:下部笔画多者长,中上笔画少者扁。如:
四、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是内外组合的结构形式,其字心被两面以上的外框所包围。包围结构可分为全包围和半包围两类。半包围的结构最为复杂,又可分为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左上包、左下包、右包左和右上包等七种结构形态。
(一) 全包围
全包围的字外框一般取梯形结构,在章法中极易格格不入,为了与其他字协调,围框要缩小一些,不然的话,则显得比别的字大。两竖呈相向或相背之势,左轻而稍短,右重而稍长。外框的形状大小因字心的笔画多少而定,字心上紧下松略偏左,顺序是:先进人后关门。
(1) 长梯形:字心的笔画较复杂,外框高而大,左收右展。如:
(2) 长方形:外框小呈长方形,短横搭左不挨右。如:
(3) 倒梯形:外框呈倒梯形。如:
(二) 半包围
(1) 上包下分为同字框、门字框、顶戴框和凤字框四种形状。上包下结构的笔顺是先外后里,书写时,两竖是主笔,左轻右重,下部略向外展,也称三面包围。如:
① 同字框。如:
② 门字框。如:
③ 顶戴框。如:
④ 凤字框。如:
(2) 下包上的笔顺是先里后外,书写时要注意字心靠下且丰满,上放下收,外框不宜过高,左竖短细,右竖长粗而往下伸,下横左低右高。如:
(3) 左包右的上横短,偏离左竖,左轻右重,下横平而略长靠近左竖,左略轻右略重,被包围的部分略有偏。如:
(4) 左上包右下,被包围的部分略向右下偏,有厂字头、广字头、病字头、尸字头、虎字头、老字头和危字头等七种形状。
① 厂字头。如:
② 广字头。如:
③ 病字头。如:
④ 尸字头。如:
⑤ 虎字头。如:
⑥ 危字头。如:
⑦ 老字头。如:
(5) 左下包是较特殊的结构,是由最后一笔带捺或竖弯钩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字。如:
注意 左下包结构的书写笔顺是:带走之等偏旁的,应先字心后框;带“”“走”“是”“九”“毛”“免”“鬼”等偏旁的,应先框后字心。
(6) 右包左结构是由末笔带有横折钩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状如虎口,被包围的部分要写在虎口上。如:
(7) 右上包左下结构由带有横折斜钩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其偏旁有弋、戈、气等。如:
五、钢笔楷书结构及其书写性变化
当今通行的汉字印刷体,虽然是以唐代手写汉字为母本,但经过刻制(老宋体)和制模(仿宋体)的工艺过程,早已失去了书写的意味。汉字的书写除了其实用的规范性体现,还有满足审美的功能诉求,这样,书写汉字就有其内部的规约性,前人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进行了许多技巧性的经验总结,我们摘录了一些,供习字者分析楷书字形和分析性临摹时参考。
1. 同一笔画因位置不同其主笔作用不同
(1) 顶端一长横为天覆。如:
(2) 中间一长横为横担。如:
(3) 底端一长横为地载。如:
2. 同类笔画组合因位置不同书写要求不同
(1) 撇捺相接在顶端为天覆。如:
(2) 撇捺相接在中间可以使字舒展,承上启下。如:
(3) 撇捺相交或相接在下,形成稳固的支撑可以托上,注意撇陡捺平。如:
3. 相同笔画长短不同书写要求不同
(1) 横短竖长撇捺宜伸。如:
(2) 横长竖短撇捺宜缩。如:
(3) 横长撇短者,右捺改为点。如:
4. 体现左收右放
(1) 左右两竖宜左收右展。如:
(2) 左撇右竖宜左缩而右垂。如:
(3) 左竖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如:
5. 体现上收下放
(1) 上下有横应上短下长。如:
(2) 上下钩者,下钩明而上钩暗。如:
(3) 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如:
6. 体现左低右高
(1) 横画左低右高,短横尤甚。如:
(2) 并列者左低右高。如:
(3) 竖旁两点,左点低右点高。如:
【钢笔临范】
(1) 钢笔临钟繇小楷《荐季直表》(局部),如图6-1所示。
图6-1 钢笔临钟繇小楷《荐季直表》(局部)
(2) 钢笔临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局部),如图6-2所示。
图6-2 钢笔临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局部)
(3) 钢笔临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局部),如图6-3所示。
图6-3 钢笔临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局部)
(4) 钢笔临钟绍京小楷《灵飞经》(局部),如图6-4所示。
图6-4 钢笔临钟绍京小楷《灵飞经》(局部)
(5) 钢笔临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局部),如图6-5所示。
图6-5 钢笔临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局部)
(6) 钢笔临欧阳询楷书《皇甫诞碑》(局部),如图6-6所示。
图6-6 钢笔临欧阳询楷书《皇甫诞碑》(局部)
(7) 钢笔临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局部),如图6-7所示。
图6-7 钢笔临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局部)
【思考与练习】
(1) 钢笔楷书的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单字训练,谈一谈你对下列字势的体会:左低右高、上紧下松、向背、大小、斜正、疏密、开合、跌宕、参差、避就、托举、回附、平正、斜中取正,并一一举例说明。
(2) 对照范字找出自己书法的最大缺失,并进行针对性改正,用方格纸抄写下面的前100个汉字,将自己已掌握的结构表现出来,暂时没掌握的沿用原来的结构,检验记忆字形和变通字形的能力,可分阶段练习。
有关三笔字训练教程的文章
第三单元毛笔楷书的笔画书写训练熟悉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基本笔画的轮廓,并能运用笔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笔法。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和掌握《多宝塔碑》的基本笔画的笔法及其变形、组合形态的笔法。提点收笔的岀锋有长有短,常常有其他笔画与之呼应。......
2024-01-30
第八单元钢笔行书的结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钢笔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为了书写方便快捷,行书笔速加快,出现牵丝、映带、勾连和环转;还用草书的偏旁简化楷书的部分结构,使行书既有楷书识读便利的特点,又有草书书写畅达的特点,尤其是挥运使字里行间出现了无穷趣味。因此,钢笔行书的训练中变换节奏、简化字形是其关键。钢笔行书的上下结构训练,要紧扣重心来调整字势,因为随着动势的加强,重心不一定总在字的中心部位。......
2024-01-30
第七单元钢笔行书的笔画偏旁训练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为了书写方便快捷,行书笔速加快,笔画间出现牵丝映带和勾连环转。本单元的训练从笔画到偏旁依然是用笔的深入,严格说来,行书的笔画、偏旁会出现别样的情趣,所以,训练时要从整体出发,深谙字势,因势构形,掌握其基本笔法。因此,钢笔行书的笔画、偏旁在书写时变换节奏、翻转腾挪、简化字形是其关键。......
2024-01-30
第四单元毛笔楷书的结构训练与书法欣赏 通过本单元训练,基本了解汉字结构中的中宫、重心、主次、斜正、呼应、揖让、疏密、承覆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熟练掌握《多宝塔碑》的结构特点。楷书的空间分割要求匀称。颜真卿的楷书中,四边并未过分伸展,而中宫部分也没有特别收紧,这样使每个字的外部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结构,这一点与黄庭坚的行书有明显的不同。......
2024-01-30
第十单元粉笔字书写训练的身法与执笔 能够掌握粉笔的基本特性。 理解并掌握粉笔字的基本用笔原理。 粉笔字的基本书写姿势与毛笔书写时的站立式相近,只是采用三指执笔法与毛笔相异,粉笔是靠磨损自身来显示笔迹的,在书写中要不断旋转粉笔,且与黑板的夹角在45°左右。用粉笔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在黑板上书写出的粉迹称为粉笔字。我们以基本笔画长横为例来分析粉笔字的用笔原理。......
2024-01-30
第二单元毛笔的基本笔法学习与训练理解笔法的几组基本概念:起笔、行笔和收笔,藏锋和露锋,中锋、侧锋和偏锋,转笔、折笔和翻笔,提笔和按笔,并明确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以及所代表的动作要领。本单元是毛笔字基本用笔方法的训练单元,笔法在书法中处于核心地位。使笔锋藏起来的动作,称作逆锋或回锋;使笔锋露出的动作称顺锋或出锋。......
2024-01-30
第十二单元粉笔字的应用与欣赏 掌握粉笔字的各种应用形式,能够独立完成粉笔字的各种形式的书写。 粉笔的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本单元所遴选的粉笔字作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式临摹,并以此改变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掌握粉笔字日常应用的一些形式和要素。图12-1粉笔字板书设计举例二、 粉笔字的欣赏粉笔字的欣赏如图12-2和图12-3所示。......
2024-01-30
第九单元钢笔书法的欣赏与临摹应用钢笔书写水平的提高是临摹、应用与鉴赏能力相应提高的综合过程。临摹是手段,应用是目的,鉴赏是超越。钢笔临写《乐毅论》时首先要求用笔准确,体现钢笔的特性,并严格按笔顺、结构认真临写,进而注意笔势的连贯与通篇的气息。为了表现不同的章法形式,背临采用横式排列。图9-4《乐毅论》(局部)创临示范二、米芾书法的欣赏与钢笔临摹《蜀素帖》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
2024-0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