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笔字训练教程:楷书笔画书写训练

三笔字训练教程:楷书笔画书写训练

【摘要】:第三单元毛笔楷书的笔画书写训练熟悉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基本笔画的轮廓,并能运用笔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笔法。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和掌握《多宝塔碑》的基本笔画的笔法及其变形、组合形态的笔法。提点收笔的岀锋有长有短,常常有其他笔画与之呼应。

第三单元 毛笔楷书的笔画书写训练

【训练要求】

(1)熟悉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基本笔画的轮廓,并能运用笔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笔法。

(2)在熟练掌握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笔画的笔法的基础上,能够掌握每个基本点画的变形及组合形态。

【训练提要】

(1)本单元以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为范例,系统讲述其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和变化组合形态。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开创了全新的风格,在书法史上被称为“颜体”。他与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元代的赵孟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即人们经常所说的“颜、柳、欧、赵”。《多宝塔碑》现藏西安碑林,是颜真卿44岁时所书。《多宝塔碑》点画劲健饱满,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已奠定了颜真卿楷书书风的基调,同时,它也是颜真卿早年的楷书代表作,是历代楷书学习的重要范本。

(2)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和掌握《多宝塔碑》的基本笔画的笔法及其变形、组合形态的笔法。通过对具体笔画的形态分析、笔法讲解,体会《多宝塔碑》用笔丰富多变的特点。通过基本笔画笔法的学习,掌握毛笔书写中起笔的藏锋、露锋;行笔的中锋、侧锋和偏锋;收笔的回锋、出锋等基本笔法。同时练习如何根据笔画的轮廓来分析笔法,从而掌握读帖方法,增强自我判断分析能力,为以后的自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多宝塔碑》的风格和技法特点是:起笔露锋为主,兼用藏锋;行笔中锋,方圆兼备;收笔有明显的提按,以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全帖笔画方劲有力,提按分明;横画细挺瘦劲,竖画粗壮有力,粗细对比鲜明,富有节奏感、韵律感;撇轻捺重,撇画轻盈挺健,捺画粗重敦厚。在学习过程中,书写者要多读帖、多思考、重分析、勤练习,尽量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一、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就是“永”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了楷书的八个基本笔画,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和磔。侧即点;勒即横;努即竖,亦作弩;趯即钩;策即挑;掠即撇;啄即短撇;磔即捺。下面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例,详细分析其基本笔画及变形笔画的写法。

二、点的写法

(一)点的基本形态与变形点的笔法训练

点在永字八法中称侧,起笔有藏锋、露锋,收笔有回锋、岀锋。点为字的眉目,要注意体会其顾盼传神的特点。点的势有向有背,随字的需要而变化。《多宝塔碑》中点的基本形态主要是垂点,此外还有一些由于在字的不同部位而发生的变形的点,主要有左点、右点、撇点、提点、长点、平点等几种变化形态。虽然点的形态变化很多,但是其笔法基本相同,都包含一个明显的按笔动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形态或回锋收笔或出锋收笔。

1.垂点

垂点是垂直方向的点,形状像短的垂露竖,多用于宝盖、常字头、竖心旁的左侧等。垂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先向右再向下按笔,然后轻提笔回锋收笔。此类点轮廓呈方势,棱角分明。在书写过程中,书写者要仔细观察其轮廓,并分析其轮廓与笔法之间的关系。点的行笔环节较短,整个过程就是按笔和提笔,因此要注意其按笔和提笔的程度,要避免没有按笔,而是画了轮廓再填满中间的画点的现象。

垂点范例如图3-1所示。

图3-1 垂点范例

2.左点

左点是一般位于字左边位置的点,形状像半椭圆形,多用于心字底、四点底、小字底、宝盖的左侧点等。左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左下方按笔,再提笔向右或向上回锋收笔。如果右边也有点需要呼应,则左点收笔时也可岀锋呼应。

左点范例如图3-2所示。

图3-2 左点范例

3.右点

右点可放在字的许多部位,如上边、右上角、右边等。右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轨迹为弧形,之后再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如果左边有点需呼应,则右点的笔势要与左点呼应。

右点范例如图3-3所示。

图3-3 右点范例

4.撇点

撇点可放在字的很多位置,形状像短撇,笔法也与短撇基本相同。撇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轻提笔调中锋,再向左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出锋收笔。书写撇点容易忽视调笔锋的动作而写成侧锋,行笔过程要保持中锋,收笔笔锋要送到笔画的最后,不能太快太虚。

撇点范例如图3-4所示。

图3-4 撇点范例

5.提点

提点常用于三点水的第三点,心字底的中间点及其他部位,形状像提。提点的笔法是起笔时要承前一笔画的收笔方向,露锋向左下落笔,然后略向右下按笔,再轻提笔向左上,最后向右上轻轻挑出,出锋收笔。提点收笔的岀锋有长有短,常常有其他笔画与之呼应。

提点范例如图3-5所示。

图3-5 提点范例

6.长点

长点与右点形状很相似,只是比右点稍长,有时可直接代替捺,称作反捺。长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渐行渐按,按至最粗处再提笔,回锋收笔。长点本身有一点弧度,在行笔环节要注意这一特点,但弧度也不能太大。

长点范例如图3-6所示。

图3-6 长点范例

7.平点

平点似左尖短横,一般出现于字的右边、上边等部位。平点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行笔渐按,至收笔处向上轻提笔,再向右下按笔,最后提笔向左回锋收笔。

平点范例如图3-7所示。

图3-7 平点范例

(二)组合点的训练

在一个字中常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画构成点的组合,它们既要形态有变化,又要体势协调,从而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个字中。在书写过程中,书写者可以将点的组合视为一个整体,以增加书写时的连贯性和整体感。

1.左右点

左右点的方向相对,顾盼生姿,有时可以将左边点的出锋收笔与右边点的露锋起笔连贯起来,在笔势上要体现出两者的呼应关系。

左右点范例如图3-8所示。

图3-8 左右点范例

2.上下点

上下点组合关系明显,整体感很强。一般来说,上点收笔应岀锋,以带出下点,下点则顺势露锋起笔,与上点的笔势应统一,以体现整体的连贯性。

上下点范例如图3-9所示。

图3-9 上下点范例

3.相向点

相向点的两点之间不管有没有笔画间隔,其笔势应相向,相互呼应,联系紧密。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相向点的呼应关系,主要通过笔锋的露锋和笔势相向来表达。

相向点范例如图3-10所示。

图3-10 相向点范例

4.相背点

相背点是两点势态相背,呈“八”字,看似毫无联系,其实互相制约、协调统一。左边点的笔法与撇点相同,右边点与右点笔法相同,书写时要注意左点的收笔应向右点的方向,以引出右点,使两点关系不致割裂。

相背点范例如图3-11所示。

图3-11 相背点范例

5.竖三点

竖三点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点水,一般呈弧形组合,彼此呼应,第三点常写成提点。书写时应注意三点的形态有区别,同时三点之间有明显的连贯性,可视为一个整体,三点的笔势各不相同,但又要很好地统一起来。

竖三点范例如图3-12所示。

图3-12 竖三点范例

6.横四点

横四点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点底,一般首尾两点较大、较长,四点彼此呼应,书写时要注意四点的笔势不同,体会它们在方向上的微妙变化。

横四点范例如图3-13所示。

图3-13 横四点范例

7.两对点

两对点就是左右各一对上下点,上下呼应,左右相背或相向,变化多端,可以视为两组两个点的组合。书写时也要通过露锋的手段,表达出两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两对点范例如图3-14所示。

图3-14 两对点范例

三、横的写法

(一)横的形态与笔法

横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横画在汉字中运用较多,在字体结构中的地位很重要,起着平衡字势的作用,字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横的势。《多宝塔碑》中的横主要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几种变化形态,它们的笔势都呈左低右高,与水平线间呈明显的角度,书写时千万不能写成水平状。

1.长横

长横是横画的基本形态,其笔法是露锋或藏锋起笔,轻按后略提转中锋,行笔渐行渐提,至收笔处向右下按笔,再提笔回锋收笔。《多宝塔碑》的长横一般比较细,中段略呈向上弧势,有弹性,忌平直。收笔处的按笔重,与中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忌无提按变化,但起笔和收笔处的按笔也不能太夸张,要把握好按笔的度。长横有一个明显的左低右高的倾斜度,不能写成水平状。

长横范例如图3-15所示。

图3-15 长横范例

2.短横

短横笔法与长横基本相同,只是比较短,粗细随字的简繁而定,一般笔画少的字较粗,笔画多的字较细。书写时应注意,同一个字中如果有几笔横画,各横画的笔势要统一。短横范例如图3-16所示。

图3-16 短横范例

3.左尖横

左尖横是左边轻、右边重的横画,其笔法是露锋起笔,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向右下按笔,再轻提回锋收笔。左尖横的笔法与前述的横点基本相同,其笔势也是左低右高。

左尖横范例如图3-17所示。

图3-17 左尖横范例

4.右尖横

右尖横是右边轻、左边重的横画,其笔法是藏锋起笔重按,再渐提行笔,出锋收笔,其形态和笔法与挑类似,左低右高的特点很明显。

右尖横范例如图3-18所示。

图3-18 右尖横范例

(二)横的组合训练

一个字中往往有两笔以上的横画,它们的组合非常多变,但仔细观察也有规律可循,认真总结规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列举三个规律以供参考。

1.找准主笔、次笔、最次笔

有的字中横画主次明显,有的主次并不明显,要认真区分主次关系,一般主笔较长或较粗,次笔与最次笔依次递减。长横的收笔最重,其他横的收笔按笔则不甚明显,应避免所有横的收笔都很重的现象,否则会造成单调雷同的现象。

横的组合范例(一)如图3-19所示。

图3-19 横的组合范例(一)

2.区分方圆、藏露、长短、轻重变化

几笔横画排叠,要注意起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轻重变化,忌平直雷同,状若算子。一般主笔用藏锋,较长,有弧势,收笔处较重;次笔用露锋,左尖横比较多,以求对比和变化。(www.chuimin.cn)

横的组合范例(二)如图3-20所示。

图3-20 横的组合范例(二)

3.横与横之间的间隔基本匀称,取势基本相同

几笔横画排叠,横与横之间的间隔应基本匀称,匀称中又略有变化,略向右上方耸,取势基本相同,切忌各横倾斜角度错杂,这样会影响整个字的字势。各横之间的间隔如果不匀称,也会影响到字的整体效果。

横的组合范例(三)如图3-21所示。

图3-21 横的组合范例(三)

四、竖的写法

竖,在永字八法中称作努,竖画起笔有方有圆,收笔有垂露与悬针之分。竖是一个字的骨架,在字中起支撑作用。竖有一定的弧度,很微妙,书写时应避免将竖写得僵直生硬。

1.悬针竖

悬针竖的收笔处出锋,中锋渐收形成尖状,如悬起的一根针,故称悬针竖。悬针竖笔法是起笔露锋向右偏下按笔,再轻提调为中锋进入行笔环节,行笔中锋,渐行渐提,至笔画末端出锋收笔。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悬针竖在行笔的中段略细,之后又变粗,收笔处最细;与此相应,在行笔中也伴随着略微提笔和按笔的动作,不可简单地一直提笔写下去。悬针竖要写得饱满挺直,收笔的岀锋不可太纤细,写时要将笔锋送到位。

悬针竖范例如图3-22所示。

图3-22 悬针竖范例

2.垂露竖

垂露竖收笔顿笔出棱角,像一颗露珠悬挂在笔画旁边,故称垂露竖。垂露竖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轻提调中锋后进入行笔环节,随笔画的粗细相应提笔、按笔,收笔处先向左轻提再向右下按笔,最后轻提回锋收笔。垂露竖收笔要自然有力,不可牵强。有的垂露竖还带有一定的弧度,书写时也要注意,避免把竖写成僵直状。

垂露竖范例如图3-23所示。

图3-23 垂露竖范例

3.竖的组合

有的字中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竖画组合,有的是悬针与垂露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是左竖垂露右竖悬针;有的是垂露与垂露的组合(一个字中不可出现两个悬针),要注意它们之间长短、粗细、主次、向背的变化,避免写得完全一样。

竖的组合范例如图3-24所示。

图3-24 竖的组合范例

五、撇的写法

撇在永字八法中称作啄或掠,短撇为啄,长撇为掠。写撇的时候要沉着,笔笔送到,不可甩笔而出,要做到峻厉,有弹性与张力,不可空虚乏力。斜撇很容易侧锋而影响笔画质量,因此,起笔后调为中锋动作很关键。撇画可分为平撇、竖撇、长撇等几种。

1.平撇

平撇大多在字的上部,倾斜角度较小,较为平直。平撇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轻提调为中锋,再向左渐行渐提,出锋收笔。书写平撇时容易忽视调整中锋的动作而写成侧锋,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平撇范例如图3-25所示。

图3-25 平撇范例

2.直撇

直撇又称作竖撇,其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之后调为中锋转入行笔环节,向下行笔,至下端改变方向,向左渐渐撇出,出锋收笔。竖撇在不同的字中其撇出的角度也不相同,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由于直撇的行笔环节有微妙的粗细变化,因此,在行笔环节要相应地提笔和按笔。

直撇范例如图3-26所示。

图3-26 直撇范例

3.长撇

长撇是运用最多的一种撇,要写得飘逸而有力。长撇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轻提笔调为中锋转入行笔环节,渐行渐提,出锋收笔。书写时要根据字的不同,把握好长撇的弧度与角度。长撇中有的较直,弧度不明显,有的弧度较大,在书写时要注意区分。

长撇范例如图3-27所示。

图3-27 长撇范例

4.撇的组合

一个字中有多笔撇画时,各撇的斜度要基本平行,同时要把握好长短、直弯、轻重的不同。各撇之间的空间分布要匀称,尽量注意到各撇的粗细与间隔。撇的组合首先要取势一致,同时也要注意变化。

撇的组合范例如图3-28所示。

图3-28 撇的组合范例

六、捺的写法

捺在永字八法中称磔,是楷书笔画中最难写的笔画。捺又称波画,有一波三折之说。即捺画从起笔到收笔,行笔方向呈现明显的两次改变,形成三段,故称一波三折,而且其轮廓变化也很明显,在行笔方向改变的同时也伴随着提按的变化。捺根据势态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立捺、平捺和反捺三种。

1.立捺

立捺是捺的基本形态,它呈明显的三折。其笔法是,起笔露锋向右轻按,接着向右下转笔,中锋行笔,渐行渐按,按至最粗处提笔调锋,再向水平方向提笔,出锋收笔。笔画波折和粗细变化明显,有非常干脆和肯定的捺脚。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倾斜度以及三折之间的转换过渡需自然,一气呵成,在行笔方向转换时不可犹豫或过于生硬。由于大部分的捺是与撇搭配的,因此,写捺的时候要注意连贯,撇收笔后的笔势要引出捺的起笔。

立捺范例如图3-29所示。

图3-29 立捺范例

2.平捺

平捺常用在走之,方法与立捺基本相同,只是角度不同,把握平捺的角度是整个字能否写得协调的关键所在。走之中的平捺,起笔要承前一笔的收笔,然后再转向右下,相当于一个逆锋起笔的动作。其他的书写要求与立捺相同。

平捺范例如图3-30所示。

图3-30 平捺范例

3.反捺

反捺与一般的捺方向相反,不出锋而是顺势顿笔回锋,形状如长点,其笔法与长点相同。在一个字中如果有两笔以上的捺时,只能有一笔写成捺的基本形态,其他的则都作反捺处理,也有的字中只有一笔捺,可不出锋写成反捺。

反捺范例如图3-31所示。

图3-31 反捺范例

七、钩的写法

钩在永字八法中称趯,钩要写得刚劲有力。钩的方向有向左、向右、向上等各种形态,不管是哪一种形态,其笔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在笔画的末端微提笔、调笔锋、蓄势后果断挑出。钩可以与其他笔画组合,产生许多形态,如弧弯钩、戈钩、竖弯钩、心钩、横折钩等。

1.弧弯钩

弧弯钩起笔中锋直入,竖笔写成弧形,末端钩出时,先提笔调锋,再向左迅速钩出,弧度的大小因字的不同而不同。

弧弯钩范例如图3-32所示。

图3-32 弧弯钩范例

2.戈钩

戈钩要写得舒展,挺拔而有力。戈钩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按笔,调中锋,向右下弧线行笔,出钩时先轻提调锋,之后再向上钩出。戈钩在一个字中非常重要,要把握好笔画的角度、弧度、力度。

戈钩范例如图3-33所示。

图3-33 戈钩范例

3.竖弯钩

竖弯钩的形状像浮在水面的鹅,也称浮鹅钩。竖弯钩的笔法是先写竖画,至向右转弯时,轻提笔再向右行,保持中锋状态,至钩处先提笔,调锋后再向上方钩出。竖弯钩在向右转笔过程中,要通过轻提笔的动作来保持中锋。

竖弯钩范例如图3-34所示。

图3-34 竖弯钩范例

4.心底钩

心底钩的笔法是露锋起笔,向右下方作弧形行笔,中锋渐行渐按,按至末端轻提笔,调整笔锋后再向左上方出钩。书写心底钩时要把握好弧度,要将逐渐按笔和弧形行笔融合起来,进行反复练习才能准确掌握。

心底钩范例如图3-35所示。

图3-35 心底钩范例

5.横钩

横钩的笔法是先写横,至钩处先提笔,再向右下按笔,再提笔向内调整笔锋,向左下钩出。横钩的下边缘有一个缺角,是先按后提造成的,训练时要注意,切忌将钩写成侧锋。

横钩范例如图3-36所示。

图3-36 横钩范例

6.竖钩

竖钩的笔法是先写竖,至钩处先向左提笔,再调整笔锋,向左上钩出。竖钩的右侧边缘呈弧形,钩的轮廓呈三角形。

竖钩范例如图3-37所示。

图3-37 竖钩范例

八、挑的写法

挑可以说是楷书中最简单的笔画之一,其轮廓基本是长长的三角形,一般用于提手旁、提土旁等偏旁的下边。挑的笔法是由左上向右下露锋起笔,按笔后轻提调笔锋,中锋向右上方行笔,渐行渐提,出锋收笔。

挑范例如图3-38所示。

图3-38 挑范例

九、折的写法

折是笔画的行笔方向发生改变时的转向动作。在《多宝塔碑》中,折有两种:一种是圆折,也称暗过;另一种是方折。折的区别主要在于折部的外轮廓,一个偏圆,一个偏方。按折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横折、竖折、撇折等。就横折而言,横折的方折竖的上端高出横的上边缘,圆折则不高出横的上边缘。写折要避免折后出现侧锋,以及折时按笔过重的弊端。

圆折的轮廓是外圆内方。以横折为例,其笔法是横写至折处先提笔,然后中锋向右按笔,顺势向下行笔。竖的部分在横的上边缘之下,折部呈外圆内方之势。

圆折范例如图3-39所示。

图3-39 圆折范例

方折的轮廓是外方内方。以横折为例,其笔法是横写至折处向上提笔,并且超过横的上边缘,再向右下按笔,通过轻提笔调整笔锋后,向下中锋行笔,且逐渐提笔。竖的上端高出横的上边缘,折部呈内外皆方之势。

方折范例如图3-40所示。

图3-40 方折范例

【思考与练习】

(1)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永字八法。

(2)回忆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点、横、竖、撇、捺、钩的笔法,并举《多宝塔碑》的例字来说明。

(3)点的组合、横的组合、竖的组合、撇的组合各自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并举《多宝塔碑》的例字来说明。

(4)总结笔画的轮廓与笔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思考一下如何根据笔画轮廓推测毛笔的运动方式,并将思考的结果付诸实践,检验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