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崇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是深谙为友之道的高手,并因此受益,被姚崇提拔为三品高官。可见,朋友就是你的一座靠山。而且由于彼此之间友情的关系,朋友这一类贵人一般比较忠实。拥有一些忠实可靠的朋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023-08-17
◆ 回顾最近一个周日的24小时,你都做了哪些事情?睡觉、吃饭、内务、作业、聊天、逛街、上网、游戏、运动……按时间顺序将这些事情罗列出来。
◆ 将24小时所做的事情分类汇总,如分为睡眠、娱乐、学习、内务、交通等大类,分别统计每大类所花的时间。
◆ 运用时间格将每大类事情所花的时间撕下来,如睡眠9.5小时,就撕下9.5格……
成长链接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们总认为,人与人不同,这里面有环境、机缘、能力、性格的差异。怎么在于“业余时间”呢?业余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意味着休息和充电。
2000年8月20日《新华周末》曾经报道过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钟,个人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2分钟,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21分钟,闲暇时间为6小时6分钟。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这样度过的。10年来,人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占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是3小时38分钟,打发掉自己一半的闲暇时光。日本、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37分钟和2小时14分钟。
调查结果还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者的终身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学历越高,越重视终身学习,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61分钟。
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有多少?业余时间如何用?这里大有讲究。当你业余时间比较多,而且主要用于打牌、跳舞、闲聊、看电视时,你的收入就像跷跷板,这一头就会低下去。反之收入就会高起来。收入是社会给你的报酬,也是一个人的价值物化形式。当你的收入渐渐趋于牛市或熊市时,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也就趋于变化,你的理想和追求就大大不同了,这时你自觉不自觉地与他人出现了差异。“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也许是爱因斯坦关于人与时间的又一种表述方式,也是一种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表述方式。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现在该赋予它时代的新意了。步入信息化社会,拥抱知识经济时代,也必然地要求我们压缩以至挤占业余时间。市场竞争无孔不入,在业余时间,我们都能嗅到一股知识和金钱的气息。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数字英雄”的搜狐总裁张朝阳说:“我就是平凡人,我没有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除了平均7个小时睡觉时间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思考)。”
据说,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他为自己定下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就是凌晨两三点钟,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入睡。这个制度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奥斯勒赋予业余时间以生命的神奇。
你要显示存在的价值吗?你要与人有所差异吗?那么,用好你的业余时间吧!
对话自己
学习日志
结束在学校繁忙的一天,回到家中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不妨用5分钟的时间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做个规划吧!当然,每完成一样也别忘随手记录一下“实际时段”,坚持几天,也许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续表)
悦读成长
如何才能管理好时间
作者:李开复
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才华和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
1.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
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如果面对我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掉40%的时间,但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100%的时间而得到200%的效果。要在工作中奋发图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改变你的状态的是心理而不是生理。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
2.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
挑一个星期,每天记录每30分钟做的事情,然后做一个分类(如读书、准备GRE、和朋友聊天、社团活动等)和统计,看看自己什么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凡事想要进步,必须先了解现状。每天结束后,把一整天做的事记下来,每15分钟为一个单位(如1:00—1:15等车,1:15—1:45搭车,1:45—2:45与朋友喝茶)。一周结束后,分析一下,这周你的时间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活动有没有占太大的比例?有没有可以增加效率的方法?
3.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
如果你做了上面的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所以没有任何借口再发呆一次。我前一阵和同事一起出差,他们都很惊讶为什么我整天和他们在一起,但是我的电子邮件都可以及时回复?后来他们发现,当他们在飞机上和汽车上聊天、读杂志和发呆的时候,我就把电子邮件全回了。重点是,无论自己忙还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时间碎片做的事先准备好,到有空闲的时候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4.要事为先
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当天一定要能够做完。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要理解急事不等于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办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有些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你要学会放掉,要能对人说No! 而且每天这三件事里最好有一件重要但是不急的,这样才能确保你没有成为急事的奴隶。
5.要有纪律
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学习没有被排上优先级次序”。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头放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在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他小石头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6.运用80%—20%原则
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的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7.平衡工作和家庭
我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是用下列原则。
划清界限、言出必行——对家人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
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
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
注重有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假期、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至理名言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生命只有一次,生死之间便是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所累积起来的时间。有人把时间比作金钱,可金钱哪能贵如时间?金钱花完了还可以再挣,而时间流去了却无法复回;金钱的损失可以计算,而时间的浪费却无法估价。大千世界,有人在开拓,有人在拼搏,有人在蹉跎。开拓的人争取时间,拼搏的人利用时间,蹉跎的人糟蹋时间,人生也就因此而不同。而时间不会停止,分分秒秒都在流逝。在你不经意时,它就会匆匆流去,给你留下今生不可挽回的遗憾。
揭秘记忆力
学习档案
进入高中以来,我感觉记忆力越来越差了。初中时背个单词只需在脑中过几遍,背古诗词只要几分钟。但到了高中之后,就感觉记什么东西都特别费力,花的时间多不说,明明已经记住了,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就忘了一大半。我已经抓住各种零零碎碎的时间背诵了,比如在车上总是将笔记本拿出来看,下课时在走廊上也经常会拿着我的“小抄”不停地背,但每天还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背诵任务,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这是怎么回事?是我变笨了吗?
千里知行
纸折叠后留下折痕,潮水退后留下水痕,脚踩过后留下足迹……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会以其独特的形式留下些痕迹,而它们存在于人类中的痕迹就是记忆。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这些记忆给人类提供了经验,让我们能够认识、区别身边的事物,是我们解决更复杂问题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记忆,人类就没有发展。
记 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解释,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以及从事过的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人脑中留下印象,而其中一些印象能够在头脑中保存比较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恢复,甚至永久不忘,这就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记—存—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方法和技巧,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方法不当,都会导致记忆过程的中断。
记忆的三个系统
记忆根据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不同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外部信息首先进入瞬时记忆,受到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成为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复述成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因需要而提取出来时又会进入到短时记忆中。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其中,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并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瞬时记忆得到注意后可以转变为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只要定时复习,都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信息经过充分的复述、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保存的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是终身。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时,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赫尔曼•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885年,艾宾浩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记忆实验,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科学结论。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的记忆效果进行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见下表)。之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见下图),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材料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赫赫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为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记忆测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均衡,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改天又丢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很少一部分。
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发觉,将散文或诗词作为记忆材料时,因为各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且理解语言的人容易把意义或联想跟词形成联系,这些已形成的联想或联系可以有助材料的学习,从而导致不同人的记忆效果的差异性,这样的实验缺乏有效性。为此,艾宾浩斯寻找一些不易形成联想的、对被试者来说同样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可能有任何过去的联想,这种材料便是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k或gat。他把辅音和元音一切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得到了2300个音节,从中随机抽出用来实验。
体验一刻
一般注意力测试
下面的100个数字是随意排列的,请你按照顺序从中找出15个数字来,例如1—15 或2—16或30—44等,并记录下你找到这15个连续数字所花的时间。
测试题:
评分与结果:
这个小测验是测试你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如果你在30—40秒内就找到了15个顺序数字,那你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就属于“优等”了,大约只有5%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你用了41—90秒,那只能算是“一般”;如果你在2—3分钟内才找到,说明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小贴士
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则记忆力持久且强劲,反之则短暂而微弱。在一个检查记忆力的实验中,把记忆力大致相同的同学分成两组,然后观看一段录像。其中A组同学事先得到明确的提示,大都能寻找出录像中的几处错误;B组同学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其记忆力明显低于A组。
关于记忆的研究(一):记忆材料数量与记忆效果
实验证明:识记(认识并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时,平均每个需要14秒;识记24个无意义音节时,平均每个需要29秒;识记36个无意义音节时,平均每个需要42秒。
小贴士
一次记忆的材料不要太多。识记材料的数量对识记的效果有影响。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呈现出材料数量与识记效率成负相关的趋势。
关于记忆的研究(二):记忆材料性质与记忆效果
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重复16.5次;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重复54次;而记住480个无意义音节,平均只需重复8次!将无意义音节、散文、诗歌三种材料进行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
小贴士
积极寻找“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
这几条曲线在发展方向上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致,都显示出记忆后有遗忘,而且遗忘的规律都是先快后慢。但三种材料总体遗忘的速度有很大区别:人们对无意义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韵律诗。一般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识记效果比抽象材料的识记效果要好;识记视觉材料比识记听觉材料的效果要好;识记一篇有联系的故事性课文比识记一系列单独的句子,记住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理解有助于记忆,通过编故事、联想等方式尝试建立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常用的联想记忆法有六种。
(1)接近联想,即用相互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如历史上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明治维新。(2)相似联想,即用相似的事物进行联想,如意大利的地图像靴子。(3)对比联想,即由相反事物的一方想到另一方,如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4)归类联想,即通过同类事物来联想。(5)因果联想,即从原因想结果或从结果想原因。(6)创新联想,即人为创造一种联系而进行的联想。
头脑测力挑战
请用30秒时间记以上带■的15个词汇。你可以用自己习惯的、喜欢的、擅长的方式记忆,30秒结束后,请尝试将这15个词汇写下来。不需要按照顺序,试试看吧!
小贴士
前摄抑制: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
后摄抑制: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即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根据记忆的前摄抑制、后摄抑制,可总结出以下记忆策略。
(1)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睡前,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材料易储存,易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早起,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
(2)合理安排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原理,课外活动应走出教室或适当放松、休息,既能消除两种抑制,又能消除大脑疲劳,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多巩固复习中间的内容。背诵知识点时,尤其是文章,我们一般习惯从头背到尾;但现在,我们背出来后,在复习的时候就要特别关注中间的内容,多背几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关于记忆的研究(三):复习规律性与记忆效果
不同复习策略,不同记忆效果
记忆要遵循规律,及时复习。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最初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慢慢地遗忘。因此,在遗忘到来之前必须及时复习,以便大大提高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有简练的复习提纲;其次,要将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确定复习点。
1.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4.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以上周期应用于背单词,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背单词的效率。背单词就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对折,左边英文右边中文。每天背100个,分5组,每组20个。每看过一个留下读音和拼写的印象,基本上5—8分钟一组,全部5组大概看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然后再从第一组看,每天100个新的。看过的按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每天约300—400个新旧单词。
关于记忆的研究(四):情绪影响记忆效果
在记忆实验中,让两批孩子记英语单词,第一批主动愿意参加实验,第二批是在强迫下参加实验。经过相同的时间,结果有差异:情绪好的孩子平均记住了220个,情绪不好的孩子平均记住了48个。
小贴士
记忆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对于你喜欢的教师布置的背诵作业,或者是喜欢的学科,你在背诵时心情会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而讨厌的学科、不擅长的学科,你会无意间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无疑增加了背诵的时间,从而更加厌烦相关的记忆内容。心理学实验证明,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人,背诵的效率更高。不仅如此,积极情绪下的回忆效果也比消极情绪下的效果好得多。
记忆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催化剂。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信息和对象,会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观察力,精神上更加亢奋。记忆力训练首先是注意力的训练,因为记忆的基础是注意,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信息和对象才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深的印迹;反之,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过多,会使人记忆力下降。兴趣是记忆的第一推动力,因此要保持对世界充满强烈的爱好与兴趣。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不愉快的事是潜在着遗忘倾向的。”
成长链接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多听音乐帮助记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和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尝试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
2.背诵经典提高记忆
我们知道,人常常在学习中甚至休闲时会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那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的。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
3.身心运用记忆效率高
科学证明,正确的重复是有效记忆的主要方法,特别是通过脑、手、耳、口并用进行知识记忆时,记忆痕迹会加深,记忆的效率和效果会更好。
4.多咀嚼能增强记忆力
科学证明:人的咀嚼是有效防止记忆衰退的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我们观察人群就会发现,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好,吃饭更香,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增强。
5.唠叨助长记性
唠叨,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了记忆和寿命。唠叨在语言运用中也是重复说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人,经常重复当然加深唠叨人对某事或某人的关注和记忆。专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者居多。而言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记忆衰退。
6.巧妙饮食助记忆
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可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好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选择。有不少人,不是记忆不得法,而是大脑中缺乏记忆信息传递员——乙酰胆碱。
7.兴趣广泛的人记忆力强
人的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状况,精神活动则能减轻记忆力衰退现象。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的人通常记忆力也强。科学证明,跳舞、读书、学外语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8.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
一般而言,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和热爱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记忆力当然也强。专家认为,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可以减缓记忆力衰退。多项研究表明,保持大脑活跃需经常运动。一周锻炼三至四次的在校儿童,在10岁或11岁时考试成绩一般都较高。经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运动是男性提高记忆力的重要途径,就像女性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一样,雄性激素决定了男性更热爱运动。
9.家庭幸福、身心愉悦防脑衰
大量社会调查早已证明,家庭幸福对学习者而言是提高记忆力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相恋的人或夫妻两人两情相悦的幸福感会使双方体内分泌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大脑衰老。
对话自己
我将尝试以下方法,以提高记忆力:
悦读成长
合理利用人体生物钟提高记忆力
研究证明,合理利用生物钟,掌握最佳学习时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学习时间呢?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
6:00—8:00: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00—9:00: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00—11:00: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此时为内向型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虚度光阴实在可惜。
12:00—13:00: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午餐饮酒,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较大影响。
13:00—14:00: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
15:00—16:00: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尤其敏感。实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00—18:00:工作效率更高,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实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完成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00—20:00: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00—21:00: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
22:00—24:00: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至理名言
这世上没有所谓记性差的人,大家都有很好的记忆力,只是没有发挥出来而已。那些自己认为记忆力差的人,只要掌握了记忆术的诀窍,就能拥有高超的记忆力。
——[美]威廉哈姆·韩森
合理归因寻动力
学习档案(www.chuimin.cn)
在期中考试中,小刘语、数、英总分为248分(满分300分),三门学科的排名比起月考时进步了很多。好朋友小王和同学小张也考了248分,但比起月考,他们俩都退步了。对于其中的原因,三人有不同的看法。小刘认为这次的进步是由于自己最近学习用功,能够不懂就问,而且考前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好朋友小王觉得数学越来越难,而自己的理科思维能力不行,所以上课的时候容易心不在焉,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也不太愿意多花时间。同学小张则认为是因为上次考得好,之后有所放松……很快,月考又来临了,小刘和小张都还考得不错,小王的成绩却还是不理想。
千里知行
为什么会取得好成绩呢?是考题简单、考运好,还是自己聪明、平时学习刻苦?为什么有的人学习和工作非常积极、热情,对学习和事业全力以赴,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却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习和事业毫无起色?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成就、人际交往等情况进行分析,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而获得更好的自我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归 因
归因即寻找原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一向成绩不好的学生考了高分,大家都会感到好奇,于是会推测其原因。无论最终将原因归因于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都是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Weiner)在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中提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最主要的四种因素。人们会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种因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1.原因来源,即当事人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成败的因素是源于个人条件(内控的),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的)。
2.稳定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维纳三维度归因模式
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推断主要来自于先前的经验以及与他人的比较。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则会充满信心,当然,也可能导致盲目自信、骄傲的情况;将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弱,则容易丧失信心,并可能丧失努力的意愿。
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通常人们认为,付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的成果,则会在今后继续努力,也容易将努力的行为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如果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没有努力,则会总结失败的原因,并愿意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付出努力。
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主要通过观察成功的几率来推断。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完成,则表明该项任务相对容易,反之则困难。如果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任务太难,则容易引发埋怨客观现实的情况,失去信心,并产生希望任务降低难度的心理;如果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任务比较简单,则会提醒自己应该更加认真、努力。
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当人们无法在成败与能力、努力以及任务难度之间建立联系时,运气就成了另一重要因素。如果将任务的达成归因于运气好,则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归因于运气不好,则容易产生自认倒霉的心理。
体验一刻
被忽视的“我”
朋友相聚时,其中的一位和周围的人都打了招呼,但唯独漏了你,此时你会想到什么?心里是什么感受?紧接着你又会怎么做?
如果你把被忽视的理由归因于“他是故意的,是存心让我难堪”或“他这是对我有意见”等看法,则容易引起自己的愤怒和敌意,相信今天的聚会会因此而留下糟糕的回忆;如果你把被忽视的理由归因于诸如“他是无意的,可能没看到我”或“他可能以为自己已经和我打过招呼了”等想法时,则容易引起平静、释然的情绪,甚至会主动与对方打招呼。一个人把他或她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继而影响之后的行为。
因此,经常把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差、运气不好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内疚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追求成就的意愿;相反,一个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努力程度不够的人,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因此,人们的思维可以影响情绪,情绪可以影响行为,而行为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思维,如此循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的归因特点
“我”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
1.家中没有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 )
2.我不喜欢任课老师………………………………………………………… ( )
3.学习科目过于枯燥…………………………………………………………( )
4.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 )
5.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 ( )
6.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
7.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 )
8.我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 ( )
9.班级学习风气不好………………………………………………………… ( )
10.我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 )
11.学校令人讨厌……………………………………………………………( )
12.我学习基础不好,跟不上……………………………………………… ( )
13.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 ( )
14.我自己努力不够…………………………………………………………( )
15.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是不考………………………………………( )
16.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 )
17.考题总是太难……………………………………………………………( )
18.我对学习没有兴趣………………………………………………………( )
19.情绪不稳,常被无端的情绪干扰……………………………………… ( )
20.本身能力不够,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 )
结果统计:
单数题中打“√ ”: 个; 双数题中打“√ ”: 个。
结果说明:
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单数题,你可能是一个外部控制的人,即你通常习惯把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和环境;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双数题,说明你更多地从自身寻找原因,你是一个内部控制的人;如果单数题和双数题差不多,说明你不是典型的内部控制或外部控制的人。
归因“心”体验
当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或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时,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原因,而不同的原因会引发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数学考试为例:
成长链接
相信自己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实验,研究飓风给美国南部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一般认为,飓风造成的破坏情况是由多种外在的、人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如风力的强度、飓风发生的次数、建筑物的结构、天气预报情况等,但有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的因素,这就是人的因素。心理学家用测验测量了中北部的伊利诺伊州和南部的亚拉巴马州,伊利诺伊州的居民不太相信个人的命运掌握在上帝手里,认为运气不太重要,个人的努力对于改变命运是最重要的;而亚拉巴马州的居民大多虔信上帝,认为上帝是个人命运的主宰者,运气对于成功是最重要的。两州居民对于命运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对飓风采取不同防范措施。
由于伊利诺伊州的居民相信自己主宰命运,因此,他们在飓风面前积极进取,主动迎击,及时决策,减少了损失;而亚拉巴马州的居民消极无为,坐守待毙,乞求上天,悲观绝望,损失明显大于伊利诺伊州。
对话自己
列举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归因事件,以及它给你的情绪、心态和行为带来的影响。
悦读成长
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的过程
对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是为了自己下一步学得更好,使“现实自我”进一步靠近“理想自我”。在“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类型:
1.自知之明型
特点是:理想自我比现实自我稍高一些,因此,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有导向、激励作用。
表现为:
(1)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要求自我(即正确定位理想自我),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每次努力都会获得成就感的满足。
(2)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知道自己的优点,也知道不足,所以成功时不会沾沾自喜,失败时也不气馁,能冷静地分析原因。
(3)能和谐地与人相处,不会老是想着与人家比高低,比名次。不骄傲,也不自卑,以平常心与人相处。
2.自我贬低型
特点是:自我评价过低,与理想自我差距太大,即使通过努力,也因目标过高而受挫失望,理想自我成为苛求自己的紧箍咒。
表现为:
(1)拼命地与他人比较,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越比越感到自惭、羞愧。
(2)对失败或生理上的不足(比如长得不高或不美等)感到自责。
(3)失败归因错误。总归因于自己脑子不灵,智商不高,觉得努力也没用,丧失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
(4)有时为超越他人而强迫自己做乏味的事,结果学习效果很差,并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3.自我夸张型
特点是:对现实自我评价过高,以致出现了虚假的理想自我。
表现为:
(1)好夸张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好炫耀自己、表现自己。
(2)喜欢他人表扬、赞许,听不得别人的批评。
(3)好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常常伤害别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失败,只要能够正确归因,就可能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峰。但是,面对成功,假如不能正确归因,也会从高峰摔入低谷,变成“成功乃失败之母”。所以,不管是失败时还是成功时,都要学会正确归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顺利地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最后到达理想的彼岸。
至理名言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两类人组成的: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意志薄弱的人。后者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总是选择逃避、畏缩不前,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从而灰心丧气,放弃了自己的希望,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痛苦和失败;意志坚强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们内心有着一股坚强的特质,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仍有勇气承担外来的压力与考验。
——[美]威廉·詹姆斯
学习风格我作主
学习档案
在我的身边,总有这么一些同学:他们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能够记住老师所教的知识点,而我,一定要想办法快速地记笔记,然后回家巩固复习才行;他们拿着词汇手册看着看着就能很快地背出来,而我,一定要辛苦地读出声来,时不时还得在草稿纸上写上几遍;他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高效地学习,而我,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安静的地方,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零食等的诱惑……虽然我的成绩还不错,但为什么我总是要比别人学得辛苦?
千里知行
不是你比别人笨,只是你的学习风格与别人不同。由于每个人的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能力、气质、性格、家庭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学习环境等不同,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惯常使用的、有所偏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这就是学习风格。它因人而异,影响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学习风格
美国的凯夫(Keefe)在1979年从信息加工角度把学习风格界定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变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
学习风格邓恩模式
美国圣约翰大学学习与教学风格研究中心主任丽塔•邓恩夫妇(Rita Dunn and Kenneth Dunn)较早地对学习风格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在相同的班级、年级、年龄、文化背景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偏爱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学习偏爱就是学习风格。因此,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较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邓恩夫妇把学习风格要素分为五大类:即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类要素、生理类要素和心理类要素。
环境类:声音、光线、温度、设计(正式或非正式的座位);
情绪类:责任心、推动力、恒心、结构性;
社会类:独立学习、两人学习、多人结伴学习、与成人一起学习、多元化;
生理类:知觉方式、时段、活动;
心理类: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等。
邓恩夫妇认为,当面临新的或较难的学习问题时,个人的学习风格往往与以下一些因素密切相关:
■ 安静的或背景噪音——对学习环境安静程度的偏爱;
■ 强光线或弱光线——对学习环境中光线明暗的偏爱;
■ 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座位——对学习环境中座位形式的偏爱;
■ 温度高或低——对学习环境中温度高低的偏爱;
■ 免打扰学习或间断性打扰——在学习时对节律的偏爱;
■ 动机——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目的性特征,即推动力与责任心;
■ 坚持性——在学习时意志性的表现,即恒心,表现为是否愿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等;
■ 总揽型或分析型信息处理风格——在学习时对信息处理方式(结构)的偏爱是否为学习者所接受;
■ 学习的社会学倾向——包括学生在独立学习或结伴学习、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偏爱;
■ 知觉方式——在学习时对感知事物方式(如听觉、视觉、触觉和身体动觉)的偏爱;
■ 一天中的特定时段——在学习时对时间安排上的偏爱,如有的人喜欢在清晨学习,有的人喜欢在傍晚或深夜学习;
■ 全神贯注或边活动边学习——在学习时对思考方式(如吃零食、嚼口香糖、喝饮料时思考)的偏爱。
体验一刻
关于学习风格的思考
学习的时候,你喜欢周围有声音吗?在学习哪些学科的时候,声音的存在有助于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你对这些声音又有哪些特殊要求?
学习的时候,你喜欢开着小台灯还是希望学习的房间灯光明亮?哪种情况下学习效率高?
学习的时候,你坐在正规的桌椅前学习效率高,还是更偏向于倚在沙发或者躺在床上提高学习效率?
在一天24小时中,你在哪些时段学习效率比较高?如果可以自由安排一天24小时的学习时间,你喜欢在哪些时段学习哪些学科?
对话自己
请运用文字或图画总结你的学习风格
悦读成长
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
亲爱的伙伴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别人来说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你不一定适合。下面是一个了解自己学习风格的问卷,一共有44题,每个题目有a和b两个答案可供选择。请选出最符合你的答案。
(续表)
(续表)
所罗门学习风格分析表
1.在下表适当的地方填上“1”(例如:如果你第3题的答案为a,则在第3题的a栏填上“1”;如果你第15题的答案为b,则在第15题的b栏填上“1”)。
2.计算每一列总数并填在“总计”栏。
3.这4个量表中每一个都用较大的总数减去较小的总数,记下差值(1到11)和字母(a或b)。如果在“活跃型/沉思型”中有4个a和7个b,你就在那一栏的最后一行写上“3b”(3 = 7-4,因为b在两者中最大);如果在“感悟型/直觉型”中有8个a和3个b,则在最后一栏写上“5a”。
得分解释:
每一种量表的差值可能为11a、9a、7a、5a、3a、a、11b、9b、7b、5b、3b、b中的一种。其中字母代表学习风格的类型,数字代表程度的差异。若得到字母a,则表示属于前者学习风格,且a前的系数越大,表明程度越强烈;若得到字母b,则表示属于后者学习风格,且b前的系数越大,表明程度越强烈。例如:在活跃型/沉思型量表中得到9a,表明测试者属于活跃型的学习风格,且程度很强烈;如果得到5b,则表明测试者属于沉思型的学习风格,且程度一般。在视觉型/言语型量表中得到a,表明测试者属于视觉型的学习风格,且程度非常弱;如果得到3b,则表明测试者属于言语型的学习风格,且程度较弱。
所罗门学习风格测试结果解析
1.活跃型与沉思型
活跃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积极地做一些事来掌握信息,而沉思型学习者更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
“来,我们试试看,看会怎样?”这是活跃型学习者的口头禅。“我们先好好想想吧。”这是沉思型学习者的通常反应。活跃型学习者比倾向于独立工作的沉思型学习者更喜欢集体工作。每个人都是有时是活跃型,有时是沉思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可能很强烈或一般,抑或很轻微。
2.感悟型与直觉型
感悟型学习者喜欢学习事实,而直觉型学习者倾向于发现某种可能性和事物间的关系。
感悟型学习者不喜欢复杂情况和突发情况,而直觉型学习者喜欢革新,不喜欢重复。感悟型学习者比直觉型学习者更痛恨测试在课堂里没有明确讲解过的内容。
感悟型学习者对细节很有耐心,很擅长记忆事实和做一些现成的工作;直觉型学习者更擅长掌握新概念,比感悟型学习者更能理解抽象的数学公式。感悟型学习者比直觉型学习者更实际和仔细,而直觉型学习者又比感悟型学习者工作得更快,更具有创新性。
感悟型学习者不喜欢与现实生活没有明显联系的课程,直觉型学习者不喜欢那些包括许多需要记忆和进行常规计算的课程。
每个人都是有时是感悟型,有时是直觉型,只是有时候其中某一种的倾向程度不同。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就要学会适应两种方式。如果你过于强调直觉作用,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细节或在计算和现成工作中犯粗心的毛病。如果你过于强调感悟作用,就会过于依赖记忆和熟悉的方法,而不能充分地集中思想来理解和创新。
3.视觉型与言语型
视觉型学习者很擅长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图像、影片和演示中的内容,言语型学习者更擅长从文字和口头的解释中获取信息。当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时,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4.序列型与综合型
序列型(分析型)学习者习惯按线性步骤理解问题,每一步都合乎逻辑地紧跟前一步,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寻找答案。
综合型(总揽型)学习者习惯大步学习,吸收没有任何联系的随意的材料,然后突然获得它。综合型学习者或许能更快地解决复杂问题,或者一旦抓住了主要部分就用新奇的方式将其组合起来,但他们很难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工作的。
至理名言
学习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受家庭、性格、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各种学习风格都有长处与不足,要扬长避短,改进不足。
有关活出你的精彩:高中生必修的心理课的文章
在姚崇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是深谙为友之道的高手,并因此受益,被姚崇提拔为三品高官。可见,朋友就是你的一座靠山。而且由于彼此之间友情的关系,朋友这一类贵人一般比较忠实。拥有一些忠实可靠的朋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023-08-17
表9-2 钢结构防腐涂装工程主要机具3.防腐涂装环境条件工作场地涂装工作应尽可能在车间内进行,并保持环境清洁和干燥,以防止已处理的涂件和已涂装好的任何表面被尘土、水滴、油脂、焊接飞溅或其他脏物粘附而影响质量。环境温度防腐涂装施工时环境温度通常应控制在5~38℃。......
2023-08-22
尼古丁的戒断症状与饥饿感非常相似,采用意志力法戒烟的人,经常会试图用糖果零食来缓解戒断症状。吸烟会导致人体对尼古丁产生抵抗力,导致戒断症状无法彻底缓解。因此,吸烟者永远处于戒断症状的折磨之中。我已经说过,戒烟导致肥胖的现象,其实是戒烟者试图用零食缓解戒断反应的结果。只要完全遵照本书的指示,你完全用不着担心肥胖。......
2024-02-01
既然大家争先恐后地利用官势发财,胡雪岩自然不会落后。而这个大数目,正是依托着左宗棠的帮衬,利用好左宗棠的官势而得来的大钱财。不仅如此,为了能好好地利用左宗棠的官势帮助自己,胡雪岩更是事无巨细均要操心。可以说,这正是因为利用了左宗棠的官势,才能让胡雪岩取得真正的成功。......
2023-12-02
我搞不懂,为什么有的老师平时说话都是好好的,可一站到演讲台上,就拿腔拿调,表情夸张,矫揉造作呢?虽然这次演讲是即兴的,但他心中的情感却已经积蓄很久。所有成功的演讲,抒发的一定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发出来的情感。对比一下,现在许多演讲,演讲者讲的大话套话,说的都是别人的情感,或者别人要他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演讲怎么可能感人?......
2023-10-21
大学生澄清职业价值观,不仅是要找到某一条对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更要区分自己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列顺序。方法2:职业价值观拍卖会。但是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还应看到职业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必须看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高尚的。在高尚的职业价值观驱动下,就容易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由此可见,认识、了解“潜在我”,是自我认识的重点之一。......
2023-08-23
对大部分的职场人士而言,办公室是对个人情绪影响最大的地方。可能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渐渐地,办公室里就传出了他们之间关系暧昧的流言。......
2024-08-01
坚持探究性原则首先要做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和认知动机,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良好的认知结构;其次,在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中教会学生通过运用编码、组织等认知策略,促成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2023-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