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升农村教师品质的有效策略

提升农村教师品质的有效策略

【摘要】:也就是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也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种社会团体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这个大“木桶”最短的一块板。农村教师是中国教育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是从数量的补充和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来进行。从民盟中央的实践以及我们的探索来看,社会力量关注和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没有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就没有中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发展的关 键,是农村教师队伍品质的提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非常高兴参加民盟烛光教育论坛。在八个民主党派中,民盟和民进是拥有中小学老师最多,与基础教育关系最密切,因此也最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的。民盟有烛光行动,民进有彩虹行动。但是,无论是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民盟都是我们的老大哥,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所以,今天的论坛,我首先是来学习请教的。

这次论坛的主题非常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关注与推动”。也就是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也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种社会团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个题目与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也是高度一致的。《纲要》已经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并且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其实,教育公平的关键在农村。 目前,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这个大“木桶”最短的一块板。在许多城市,我们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并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农村,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最近几年,我走访了不少农村学校。我们发现,在免除了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教科书费、农村困难学生寄宿费以后,农村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根本改观。相反,在一些地方,农村学校萎缩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村庄甚至出现了“空洞化”现象,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农村教育的关键,是在农村的教师。农村教育为什么萎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没有好的教师。一些优秀的教师,都跑到县城、跑到大城市去了。所以,县城的学校人满为患。

农村教师是中国教育最主要的一支力量。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 064.01万人,其中小学563.34万、初中351.34万、高中149.33万,在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218.07万,县镇372.99万,农村472.95万,县镇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占到总数的79.5%。所以,我们说,没有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就没有中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农村教师队伍品质的提升。(www.chuimin.cn)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是从数量的补充和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补充数量的角度来看,关键是要吸引最好的老师到农村去。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2006— 2009年共招聘了12.4万名特岗教师到西部900多个县1.5万所农村学校工作,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等,这些措施应该继续实行。但是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应该建立起正常的补充机制。我觉得有两条途径非常重要。一是要改革现有的免费师范生制度,借鉴大学生村官的办法,吸引最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去教书。彻底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留得住、出得去、干得好。也就是说,不是在师范生入学的时候就给予资助,而是从优秀的毕业生中选拔那些有志于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服务满三年就可以免去其就读师范大学的学费。三年以后自由选择,在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方面给予加分录取。如果留在农村继续服务,给予安家费用、研修费用等。二是要组织退休教师志愿者队伍解决师资问题。全国有大量的退休教师和科学技术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身体健康、业务精湛,如果能够组织起来,有序地去那些最需要的农村地区发挥余热,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我们民进中央愿意与民盟等一起努力,为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从提升质量的角度来看,教育行政部门也做了许多工作,如从2004年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以来,一共招收了4 500多名优秀本科生到农村任教,2010年开始投入5.5亿元的国培计划,重点也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许多民间机构、NGO组织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烛光行动借助新东方的资源对于农村外语教师的培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我认为,除了这样的短期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以外,最关键的,应该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对农村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根据我们新教育研究院最近几年在贵州凤冈、四川北川等地的探索,我们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成长,其实最重要的有三条,我们把它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

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我专门开发了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创建了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鼓励教师和那些最伟大的教育著作对话;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我们专门开展了教师教育叙事研究,开始建立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鼓励教师活得精彩、做得精彩、写得精彩,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专业发展共同体,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我们通过教育在线等形式,让教师打破时空的局限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从我们的网络师范学院近1000名学员大部分是来自农村中小学的老师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教师的成长的确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民盟中央的实践以及我们的探索来看,社会力量关注和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及时关注和总结这些民间的经验,并且从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注释】

[1]本文为201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举办的民盟烛光论坛上的讲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