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教育讲演录:田野扎根,教室坚守

新教育讲演录:田野扎根,教室坚守

【摘要】: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会议推迟到今年稍晚时候举行。十年来,湖塘桥始终与新教育携手前行。新教育,之所以能够十年来不断前行,就是因为她坚守了自己的“田野精神”,就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他坚持20多年扎根田野,每星期去各地学校访问,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看过数不清的教室,见过数不清的教师。这与新教育的田野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 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与新教育的田野精神是完全一 致的。

尊敬的常州市、武进区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佐藤学教授、严文蕃教授,

尊敬的来自美国、 日本的各位教授、校长,

尊敬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同仁,

尊敬的奚亚英校长和湖塘桥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能够有这样的机缘在美丽的常州,在美丽的湖塘桥相聚,一起来研究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一起来聆听佐藤学先生和美国、 日本专家的思考与探索。

这次会议,对于新教育来说,也是一次“额外的奖赏”。本来,我们的第十一届新教育年会应该在6月10日至1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东胜区举行,包括我个人在内的大部分朋友都已经买好了机票,东胜也做好了全力以赴的会议准备工作。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会议推迟到今年稍晚时候举行。但是,原定参加东胜会议的佐藤学先生和美国专家无法变更他们的行程,我们也不想就此放弃向佐藤学先生和美日专家请教的机会,所以,决定增加一次理论研究的会议,邀请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参与我们的新教育研讨会。这就是此次会议的由来。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即将召开的新教育年会,还有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说是额外的奖赏。

本来,我们只想举行一个200人左右的小型理论研讨会。未曾料到,报名参加会议的人数不断刷新,很快就突破了600人。这是会场的极限。即使这样,加上本地的教师,会议已经到了800人左右的规模,还有不少老师只能够通过视频参加会议。 目前,国内的许多会议都是担心没有人来,而新教育的会议,从来都是担心人来多了怎么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教育的魅力,反映了佐藤学先生的影响力。

这次会议,对于湖塘桥来说,也是一个额外的奖励。新教育人说,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今天对于湖塘桥来说,就是一场庆典。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湖塘桥中心小学。记得我来的时候,学校还只是两排低矮的平房,一群普普通通但是充满成长渴望的年轻教师和一个富有激情和理想的校长。我在这里扎下了根。在这里讲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在这里收徒带生,新教育理念的种子,也在这里悄然播下。虽然2002年第一所以新教育实验命名的学校是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但是,此前已经按照新教育理念行动的湖塘桥中心小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如果把玉峰作为新教育的“延安”的话,那么,湖塘桥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新教育的“井冈山”。

十年来,湖塘桥始终与新教育携手前行。在贵州凤冈,有湖塘桥老师的身影;新疆奎屯,是湖塘桥引领下进入新教育的实验区;湖塘桥的孩子们义卖的一万元经费,流淌进新教育基金会的血液;武进实验区的工作,也在湖塘桥的推进下渐行渐远。无论是“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无论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还是学校文化建设,湖塘桥都用心去做。(www.chuimin.cn)

十年来,湖塘桥与新教育一起成长。奚亚英,这位体育教师出身的农村学校的普通校长,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校长。《一所好学校是怎样炼成的》记录了奚校长和她的团队成长的足迹。庄惠芬,这位当年20多岁的黄毛丫头,我带的第一位徒弟,已经是江苏省颇具影响的数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当年的那群年轻教师,许多已经挑起分校的大梁,一个优秀的教学和管理团队已经初步形成,政府也把更加多的学校交给湖塘桥,教育集团因此而诞生。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守望我们的田野”。这是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教育,总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没有教室的变革,没有课堂的变革,没有一线教师的成长,一切变革都是空中楼阁。新教育,之所以能够十年来不断前行,就是因为她坚守了自己的“田野精神”,就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

这也是10年前佐藤学先生说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先生10多年前就反对那种“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公开课,要求教师“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他坚持20多年扎根田野,每星期去各地学校访问,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看过数不清的教室,见过数不清的教师。他曾经敏锐地提出,“没有哪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也坚定地相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与新教育的田野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在佐藤学先生的新著——《学校的挑战——创建学校共同体》一书中,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他的推动下,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有数千所学校正在进行着一场“学习共同体”的草根性教育实验。行动,也是佐藤学先生教育哲学关键词汇。他曾经说过,他不是学校改革的乐天派,也不是教育的梦想家,而只是“最虔诚的现实主义者”罢了。他非常欣赏另外一个在非洲创造奇迹的日本人北川民次的话——“绝望的言说者,其实是并不绝望的人。”这与新教育的行动哲学,也是高度契合的。

前不久,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写过一篇文章——《守住自己的教室》,其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没有新教育,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会像今天这样守住自己的教室吗?当然没有答案。但是我知道,因为新教育,“教室”对我来说,才会成为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教室是什么?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因为新教育,我有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这也让我想起了佐藤学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教室的风景——小事情的大意义》这与新教育的话语体系更是似曾相识的。

是啊,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教室就是他们生命中的舞台,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他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是否宁静而充实,是否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是否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具有创造、合作与反思,决定着他们的生命是否充盈,生活是否幸福。新教育主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既指向未来,更指向当下。所以,我们期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唤醒新教育人的田野意识,缔造完美教室的意识。

这次会议邀请的佐藤学先生以及美国和日本的专家,也都是长期扎根田野的教育家,希望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呼吸到田野的芬芳;也希望他们能够借此机会走进中国的新教育,帮助我们一起思考和完善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最后,再次感谢佐藤学先生,感谢远道而来的美国和日本的专家,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同仁,感谢全力支持本次会议的常州市武进区领导及为本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湖塘桥小学教育集团的奚校长和她的团队!

预祝本次新教育理论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注释】

[1]本文为2011年7月9日在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举办的2011年新教育理论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