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合理饲料生产,提高水蛭防病能力

科学合理饲料生产,提高水蛭防病能力

【摘要】:(四)饲料的生产随着水蛭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和养殖方式的集约化,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繁殖饲料,不仅能满足水蛭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能提高水蛭的防病、抗病能力。田螺的生长速度较快,并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性别有关。幼螺阶段的生长速度较快,体重达100克左右时生长速度相当慢。因此,饲养期间要加强水质的管理工作。池塘和稻田饲养如能保持微流水状态,将有利于螺的生长。

(四)饲料的生产

随着水蛭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和养殖方式的集约化,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繁殖饲料,不仅能满足水蛭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能提高水蛭的防病、抗病能力。目前,养殖水蛭的主要食物有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动物血及蚯蚓、螺类等。但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选择螺类、蚯蚓养殖是水蛭饲料的主要来源。下面着重介绍田螺、福寿螺、河蚬与蚯蚓的养殖技术。

1.田螺的培育

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田螺属,其螺层不膨胀,而具有螺旋色带,如长旋田螺。圆田螺属,贝壳表面光滑,螺层膨胀,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目前在我国华北、黄河平原、长江流域一带常见的是中华圆田螺。

(1)生物学特性。

①形态特征。田螺体多呈黄褐色或淡绿色;个体大,螺壳右旋,螺层一般为4~6层,壳质薄脆易破;螺口为卵圆形,口唇薄锐,覆有角质甲保护;脐孔大,仅小部分被轴唇遮盖。

②生活习性。田螺喜生活在清新洁净的水体中,常群集栖息在水域边浅水处,或在水中吸附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上,也能短时间离开水域生活。

田螺的活动能力与其栖息水域的水温和水质状况关系密切,水质清新则活力较强,多浮于水面,反之则活力下降。其生活水温为16~38℃,最适水温为20~30℃,水温28℃左右时,活动能力最强,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达34℃也能正常生活,但当水温下降到12℃以下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5℃以下便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水质主要包括溶氧量和酸碱度,水中溶氧量高,则生长快。水体溶氧量达5毫克/升时生长正常。低于3.5毫克/升则摄食减弱,降至1毫克/升引起死亡。田螺对水体酸碱度的要求是pH值为6~9,最好接近7,过酸过碱都会引起死亡。

③食性特点。田螺为杂食性贝类,其摄食器官是口器,呈吻状,可伸缩,口内有角质齿,能够咬碎食物。因此,其食性很广。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人工饲料。苫草、水花生、浮萍、凤眼莲、青菜叶、瓜叶、果皮、油菜以及死鱼、死虾,各种饼、糠类、谷物等均可为食,但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为幼螺喜食浮萍,成螺喜食商品饲料。若较长时间投喂一种饲料而突然改变饲料类型后,会出现短期绝食现象。在饥饿状态下,甚至会出现弱肉强食现象。

田螺的摄食活动在夜晚更旺盛。摄食时,先用触角试探,如食物小,便把食物一口吞进去,较大的饲料则用齿舌刮食。田螺不仅食性广,食量也大,据观察,体重10克的成螺一天可食青萍10~15克。

④生长发育特性。田螺的生长速度较快,并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性别有关。水温较高、水质较好、饲料充足则生长速度快;反之则摄食能力下降,生长减慢。幼螺阶段的生长速度较快,体重达100克左右时生长速度相当慢。雌螺的生长速度稍快于雄螺。人工养殖时,在水温适宜、水质好、饲料量足质优的情况下,每只田螺每次可产小田螺20~30个,4龄以上的亲田螺可产40~50个。刚孵出的幼螺饲养1个月体重可达2克左右,饲养2个月可达5克左右。

(2)养殖技术。

①养殖条件与形式。田螺对养殖的水面要求不高,在排、注水方便,能经常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在1米以上的各种水域中,都可进行养殖。养殖池的水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小均可。放养前要清塘消毒,铲除杂草,新建水泥池要浸泡数日,池底应回填1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以供田螺钻入其中避暑、防光、防寒。

水泥池精养:水泥池精养单位面积产量高,管理方便。水泥池面积大小不限,以操作管理方便为宜。水深1米左右。有条件时,可适当多修建几个水泥池,进行分级配套饲养。一般分为3级,每级饲养1个月,第3级养殖时间可长可短,直到养成商品螺为止。

水泥池精养时的密度可以根据放养和出池规格及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克重的小苗1千克。

坑塘养殖:坑塘养殖包括小土池和水面较宽阔的大池塘。小土池易于精养,其养殖方法基本同水泥池精养法,如土池较少可不必分级饲养。其生长速度比水泥池稍快,水质也容易管理。大池塘饲养具有水质稳定、生长快、产量高的优点,一般养鱼产量低的浅水塘,改养田螺效果更好。养殖密度可大可小,一般每亩放幼螺5万~10万粒,1次放种,多次收获,捕大留小。

网箱养殖:网箱大小不限,放置水域要无工业废水污染。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15千克,采用多级网箱分批饲养的方法,可以提高放养密度和产量。

水沟养殖:水沟宽1米,水深0.5米,沟内水能排能注。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千克。

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投资少,又能增加稻田的肥力。具体做法是:在稻田内,把田整理成宽2~3米的长条形坑,水深一般保持在30~60厘米,中间每隔30厘米左右,放些竹片、木棍,以供螺吸附。放养密度以幼螺全部浮出水面,略有空歇为宜。随着个体增大,可按不同的规格分池饲养。

②管理技术要点。

清池: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方法,放养前要进行清池。清池方法及所用药物、用量同水蛭池的消毒相同。

人工植被:在放养区,要人工放置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假水仙等,放置面不应超过水面的30%~35%。其作用主要有:防阳光直射,为螺提供蔽阴场所;稳定水质,并进行生物增氧;作为食物,供螺食用;防寒。

水质控制:水质是重要的环境条件,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因此,饲养期间要加强水质的管理工作。田螺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变坏,为保证螺的正常生长发育,应勤换水,多换水,使水清洁而活动,无污染,无腐败现象发生。水泥池和水土池精养时尤其要注意。池塘和稻田饲养如能保持微流水状态,将有利于螺的生长。

投饲:在饲养期间要保证饲料供应,田螺的饲料来源较方便,各种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叶和嫩茎都可,为促其生长,提高产量,可辅以精料,投喂时间可在晚间进行,浮萍、嫩草可边采边喂,每天的投喂量一般为螺总体重的10%左右。

③越冬。冬天水温降到12℃以下时,田螺的活动明显下降;10℃以下时,池面上应用塑薄膜覆盖,晴天阳光充足时,放浅池水,以利提温,晚上加深水位50厘米以上,以利保温。在冬季气温能保持7~8℃的南方,田螺可以在室外越冬。在严寒的北方,必须采取防寒的越冬措施,一般在日光温室内越冬,也可以采用地窖等简易技术进行田螺的越冬和保种,成活率可达80%以上。

2.福寿螺的培育

福寿螺又称为瓶螺、苹果螺、龙凤螺。原产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我国于1984年引进。福寿螺不仅适应性强、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适于作为水蛭、甲鱼、河蟹、对虾、水貂等的饲料。

(1)生活习性。福寿螺喜欢在温暖条件下生活,喜阴,怕光直射,生存最高水温可达45℃,最适水温为25~30℃,最低临界水温为8℃。

它是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水草、大叶蔬菜、瓜类、水果、玉米糠、米糠、麸皮及少量的禽畜粪肥、腐殖质等。福寿螺的养殖方式多样,在幼螺阶段,可以用小池、缸、盆饲养,成螺阶段可在水泥池、缸等小水体中饲养,也可在池塘、沟渠和稻田中饲养。通常在池塘中饲养亩产可达5吨左右,产值十分可观。

(2)养殖要点。

①整治场地。凡是水源方便的浅塘、沟渠、洼地、堑坑等零星水面以及菜畦、水泥池等,稍加改造即可进行养殖。家庭亦可利用缸、桶、盆等容器饲养。由于福寿螺的排泄物多,要求1~3天换水1次,这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池塘、沟渠、堑坑等须先排干水,用石灰清除蟛蜞(小螃蟹)等一切敌害。然后灌水7天,干涸1天,再灌入清水并放螺,较大的池塘宜用塑料薄膜分隔为若干小区,以便投饲和采收。进出水口均设纱网防逃,并注意清除附近鼠源。利用菜地养殖的,可隔畦挖深70~80厘米的螺坑,保持水深40~50厘米,并疏通排灌渠。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最好用水泥池实行密集养殖,池长4米、宽3米、高1米。新建的水泥池,每平方米洒白醋0.5~0.7千克或灌淘米水4厘米深,浸泡3天。清洗后注入清水30~40厘米深。池边离水面15厘米处设一铁制或竹制三角架,上面放几个孔径0.5厘米的竹筛,作为卵块孵化场地,待雌螺产卵次日,铲起卵块,集中放于竹筛进行自然孵化。

②分级饲养。刚孵出的幼螺,抵抗力差,宜放于水深5~10厘米的水池中专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养4 000~6 000只。幼螺长到1~3克/只时,转入大水面的成螺池(塘、沟、堑)中饲养。随着螺体长大,水层逐渐加深到60~80厘米,放养密度相应递减为每平方米水面200~100只直至20只。

③投喂管理。福寿螺主要摄食植物性饲料,如青萍、红萍、水草、水浮莲、冬瓜、南瓜西瓜、茄子、蕹菜和白菜等。刚出壳的幼螺,宜投喂红萍、嫩菜叶,酌施少量细米糠。随着螺体长大,可增投水草、菜叶、瓜类等浮水性饲料,以利福寿螺浮于水面附着摄食。用特制发酵饲料加喂青萍,效果甚佳,幼螺饲养19天,一般重达1.2克。每天早、晚各投饲1次,均匀撒遍全池,注意不可过剩,以免腐烂沤臭水质。池内水体要保持清新,勤排勤灌,至少隔3~5天换水1次。池水切忌被农药石油、石灰等污染,使用自来水须事先存放2天,或经搅拌去氯后方能引入。

④孵化繁殖。当雌螺长到10克以上,在养殖水面插上竹杈、树枝作为成螺附着交配和产卵的场所。雌螺交配后3~5天,夜间爬出水面产卵于枝杈上,集结呈红褐色条块状。翌日小心铲起,平置于池中三脚架的竹筛上,在气温18~20℃下经过27~29天,28℃以上经过8~12天,即孵化成幼螺。如气温不到18℃,应将盛卵竹筛放在室内,置于用薄膜围成的保温箱内水盘中(水深10厘米),装40瓦灯泡加温到28℃,11天左右即完成孵化。

近年来,不少养殖者总结出了稻田养殖福寿螺的办法。稻田养螺的优点是:①幼螺生长速度快。稻田水质清新,阳光适度,生态条件优越,对幼螺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于水稻分蘖末期、抽穗中期放养平均个体2~3克重的幼螺,10天后平均个体重达12.4克;30天时平均个体重可达22.5克,比同密度小池养殖的个体增重9.7克,增重率为75.7%。②除草、肥田效果好。福寿螺在稻田中除稗草、三棱草外,其他杂草均可作为饲料。据调查,每亩放养2 000~3 000只幼螺,放养20天,稻田杂草量比对照田下降60.4%;30天后杂草清除率达95%以上。养螺后的稻田不用人工或化学除草,有利于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螺粪含氮量0.48%,接近猪粪的含氮水平。由于福寿螺摄食量大、排泄物多,使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5%~10%。③种养矛盾小,投入少,效益高。福寿螺适应水域广,在稻田养殖不需要特殊设施,田间水的管理可以因稻制宜,不受制约,因而可以保证稻谷产量。在水稻搁田期,螺能自行钻入土中或被迫休眠,停止活动。据观察,福寿螺在潮湿无水状态下,10~20天没有死亡现象,稻田复水后恢复活动。由于稻田杂草、藻类、腐殖质多,天然饲料资源丰富,一般稻田每亩放养3 000只左右幼螺,不需人工投饵,可产商品螺35~50千克,净增收益30~40元。(www.chuimin.cn)

稻田养殖福寿螺在技术上要注意:①水稻移栽时留下空道,栽后1周内开挖沟道,沟宽20~27厘米、深13~17厘米。②适时放养,控制规格及密度。在水稻分蘖至抽穗期,即6月下旬(水稻栽插15天后)到8月上旬,及时放养,一般1亩稻田放2~4克单重的幼螺2 000~4 000只,天然饲料丰富的可适当多放,反之,则少放,若稻田养萍,放养密度可增加到8 000~10 000只。萍为螺用,螺粪肥田,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果。③因地制宜,适当投饵。一般稻田养螺后25天左右自然饲料量下降,对一些饲料明显不足的田块,可在丰产沟内投入陆地青草、菜叶、瓜皮等,投入量以满足螺食为度。④切实防逃,及时收获。稻田放螺后在进出水口设置栅栏或孔目较小的聚乙烯纱网,四周田埂严防鼠、蛇钻洞漏水,以免福寿螺逃走。螺重达25克时(放养后30天左右)即可收获。捕捞前排干田表水引螺入沟或用饲料诱集,捕大留小,可1次投放,多次捕捞。⑤科学施肥,合理防病治虫。养螺稻田肥料,采取栽前施1次基肥,适当辅以追肥。稻田防病治虫选择低毒、高效农药,如杀虫单、杀虫双、井冈霉素等,兑水喷洒,不宜拌土撒施。

稻田养殖福寿螺,技术简便,是喂食水蛭、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日本台湾等国和地区相继报道福寿螺对有些作物的危害性,应引起注意。

3.河蚬的培育

河蚬肉营养丰富,饲养简便,因此可作为池塘养殖的饲料品种。

(1)形态特征。河蚬在体外受精,卵发育成为面盘幼虫,在完成浮游生活阶段后,开始生长贝壳,并沉到池底,将壳体埋在池底淤泥中,只将吸管伸在水中进行呼吸,摄取食物。

(2)饲养技术。养河蚬的池塘,不能注入农药和化肥水,这最容易引起河蚬的死亡。水质也不宜过分肥沃。池的底质以沙土为宜。水深保持1米左右,每亩可放养河蚬种苗60~130千克。河蚬在池塘中能不断繁殖,因此,第2年投放种苗可适当减少,河蚬种苗的规格800~4 000个/千克。若从外地购买蚬种,可装入麻袋或草包中运输,为减少途中死亡,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也不要堆放得过厚。在放养前,应先将池水排干,在日光下暴晒2~3周再注水。在池塘中养殖时,应投喂豆粉、麸皮或米糠,也可施鸡粪或其他农家肥料。河蚬的生长率根据饲养条件而定,苗种平均重约0.11克,饲养1个月可增重4倍,达0.45克;3个月可达0.91克;4~4.5个月可达2.25克;5~6个月可达4克,7~7.5个月可达5.4克,体重相当于原苗种的50倍,这时即可采捕。

(3)河蚬采收。起捕河蚬时,可采用带网的铁耙,捕起后再用铁筛分出大小,将较小的个体仍放回原池继续饲养。河蚬可与鲢、鳙、草鱼混养,但不能与青鱼、鲤鱼混养。

4.蚯蚓的培育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常见的陆生蚯蚓属于后孔寡毛目。蚯蚓是喂养水蛭的优质蛋白饲料,它还能处理有机废物,消除环境污染,改良土壤。同时,也是一味传统药材,中药称为地龙

(1)蚯蚓的特征特性。

蚯蚓的形态为细长圆柱形,头尾稍尖,长短粗细随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赤子爱胜蚓商品名北星2号、太平2号,其特征为体长35~13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80~110个,身体圆柱形。

(2)蚯蚓适应的生活环境。

①温度。通常蚯蚓在5~30℃范围内活动,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0℃左右,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停止生长,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时休眠,明显萎缩,0℃以下40℃以上导致死亡。不同种类的最高致死温度不同。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天锡杜拉蚓为39~40℃。因此,夏季高温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为了加快繁殖,把蚯蚓的冬眠变为冬繁,冬季需建立暖棚温室,在适宜条件下,蚯蚓可以一年四季产卵繁殖。据测定,8.5~35℃赤子爱胜蚓每月都可产卵茧,20~25℃是产卵和孵化的最佳温度。

②湿度。蚯蚓对干旱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主要是迅速转移到较湿的环境中去,或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减少水分消耗。赤子爱胜蚓最适土壤湿度为20%~30%,在发酵的马粪中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温度在19~24℃时,饲料湿度为60%~66%时,产蚓茧量和蚓茧孵化最佳。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过小,都影响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繁殖。

③光照。蚯蚓没有明显的眼,只是在表皮和前叶有类似晶体结构的感觉细胞。蚯蚓怕阳光、强烈灯光、蓝光和紫外线照射,但不怕红光,所以常在清晨、傍晚出来活动。

④气体。蚯蚓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大雨过后,许多蚯蚓在路上爬行,就是因为栖息场所缺氧。通常蚯蚓对土壤中二氧化碳耐受的极限为0.01%~11.5%,超过极限就迁移逃避。有些气体对蚯蚓有害,如一氧化碳、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等。以煤为燃料取暖时漏烟,会引起蚯蚓大量死亡。

⑤食性和食量。蚯蚓的食物主要是无毒、酸碱适度、盐度不高,经微生物分解发酵的有机物。粪便、酒精、糖渣、废纸浆、木屑纸屑,各种枯枝落叶、厨房废弃物及活性污染等都是蚯蚓的食物。赤子爱胜蚓喜食发酵后的畜粪、堆肥等含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和腐烂的瓜果、香蕉皮等酸甜食料。对甜腥味特别敏感,养殖时加入烂水果、洗鱼水、鱼内脏等能增进蚯蚓的食欲和食量。

不同蚯蚓的食量也有差异,性成熟的正蚓每天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10%~20%,性成熟的赤子爱胜蚓每天摄食量为体重的29%。

(3)蚯蚓的生长繁殖习性。

①生长规律。一般赤子爱胜蚓孵化时间需2~11周,每个蚓茧孵出1~7条幼蚓。随着蚯蚓生长体重逐渐增加,环带出现,标志着性成熟,环带消失标志着衰老开始。生长发育时间长短因种类而异。在相同条件下,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的生长期为55周,红正蚓为37周。秋季夏季孵出的幼蚓到第3年春季才性成熟,而春季孵出的幼蚓,8—9月份就十分丰满,翌年春季性成熟。所以,农田养殖要尽量选好蚓茧孵化时节,以缩短养殖周期,获得更高的产量。

②繁殖特点。蚯蚓可进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排出含1枚或多枚卵细胞的蚓茧,是蚯蚓繁育的特有方式。蚓茧大小与蚯蚓个体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不同种蚯蚓所产的每个蚓茧所含的卵量也不同。赤子爱胜蚓每茧含1~20个卵。

在自然条件下,赤子爱胜蚓多在夏初和秋季夜晚,在含丰富有机质的堆肥处交配。人工养殖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

从卵子发生受精后7~10天生产蚓茧,14~21天孵出幼蚓,3~4个月后性成熟,1年后完全成熟。

(4)蚯蚓的人工养殖技术。

①箱养法。用柳条筐、竹筐、废包装箱。也可加工养殖箱。规格长40~60厘米,宽30~40厘米,高15~35厘米。箱底箱侧有排水排气孔,两端安把手。箱内饲养厚度要适当,根据季节和温湿度调整,冬季适当增厚。若养殖规模扩大,可将箱子重叠起来。蚯蚓养殖密度一般为单层每平方米4 000~9 000条。

②棚养法。与种蔬菜花卉的塑料大棚相似。一个长30.0米、宽7.6米、高2.3米的大棚,中间留出1.45米宽的通道,两侧为养殖床。整个棚的有效面积为126平方米,可养二三百万条赤子爱胜蚓。养殖床宽2.1米,床面为5厘米高的拱形,四周用单砖砌成围墙,两侧设排水沟。夏季炎热棚温超过30℃时,改用蓝色薄膜,加盖草帘或将边缘撩起1米高通风降温,并在养殖床上覆盖潮湿草帘。冬季采取保温增温措施。

③农田养殖法。可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结合起来。秋末和冬季在室内,春夏秋移至室外。方法是农田挖宽35~40厘米、深15~20厘米的行间沟,填入粪便和生活垃圾,上边盖土,沟内保持潮湿,但不能积水。各种农田、园林、桑林都可采取这种养殖方式,但不适合于落叶含芳香油脂、鞣酸、松枞、橡、杉桉等林中。此外,还有山洞养殖、窑洞养殖、池沟养殖、堆肥养殖等许多方法,不一一介绍。

④饲养基料的制备。关键是对蚯蚓爱吃的饲料必须充分熟腐发酵,使之细、软、烂,适口性好。发酵前把秸秆、杂草树叶铡短粉碎,蔬菜瓜果畜禽下脚料切剁成小块,生活垃圾要拣去碎砖瓦砾、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物。具体堆沤发酵方法:草40%、粪60%,草层厚6~9厘米,粪层厚约3~6厘米。草和粪交替铺放3~5层后,在堆面浇水,至料堆渗水为止。然后重复铺3~5层,再浇水,至堆高1米左右为止,太高不易翻堆,且空气流通不好。温暖季节第2天温度逐渐上升,7天后分解发酵。发酵高潮后降温,降到50℃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把四周和表层集中放在堆中间,半个月后第2次翻堆,使堆料全部腐热。第2次翻堆后,隔5天、3天、2天再翻堆,3~6次即可使用。

⑤饲料投喂方法。有混合、开沟、分层等投喂方法。混合投喂是把饲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投喂,适合农田养殖,春耕结合施底肥、初夏结合追肥、秋季结合秋耕施肥时投喂。开沟投喂一般在中耕松土施肥时投喂。分层投喂可先在饲养箱,饲养床上放10~30厘米基料,再从一侧去掉3~6厘米基料,在去掉基料的地方放入松软的菜园土,把蚯蚓放在土上洒水,蚯蚓很快钻入松软的土中,如基料良好,蚯蚓会很快出现在基料中;如基料不适合要求,则蚯蚓觅食时才钻入基料,有菜园土缓冲可避免损失。加喂料时也可用团状定点投喂、隔行条状投喂。上层投喂是把饲料投入栖息表层。当观察到养殖床表面粪化后,即在上面投一层5~10厘米的新饲料。为避免蚓茧埋于深处,可在投料后刮除蚓粪。此外还有料块穴投、下层投喂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⑥蚯蚓管理。刚孵出的幼蚓,呈丝状、幼嫩,生长发育极快,要特别注意管理。要投喂疏松细软、腐熟、营养丰富的饲料,制成条状或块状投喂。尽量避免闷气,采用薄层饲料喂养。施水时不宜泼洒,要喷雾,每天喷2~3次,不能有任何积水。温度控制在20~35℃,注意预防天敌和有害物质。

⑦蚓茧孵化管理。蚓茧在蚓粪和剩料中,可将蚓粪和剩料集起来,放在废木箱或其他容器中孵化。孵化温度特别重要:赤子爱胜蚓10℃时65天孵出;15℃时31天孵出,孵化率92%,平均每个蚓茧孵出幼蚓5.8条;温度32℃时仅11天可孵出,不过孵化率仅45%,平均每个蚓茧孵出幼蚓2.2条。幼蚓孵出后应立即转移到25~33℃条件下饲养,供给丰富饲料。这时幼蚓生长发育极快。

⑧防逃。如温湿度适宜、饲料充足、空气通畅、无强光、无有害物质、无噪音、无水分过多,蚯蚓是不会外逃的,除非食物不适宜,养殖密度过高才会逃逸。密度与养殖目的、环境条件等有关。赤子爱胜蚓每平方米1日龄可养4万条,1.0~1.5个月龄2万条,1.5个月龄至成蚓1万条左右。如为收获成蚓以1万条为宜。

⑨越冬保种,北方可利用温室、暖棚、菜窖、防空洞,也可在室内保温越冬。冬季养殖条件适宜,蚯蚓可照常生长发育产茧繁殖。

(5)蚯蚓采收。蚯蚓是优质蛋白质饲料,蚓粪是极佳的肥料,所以要随时采集蚯蚓和蚓粪。从蚓茧孵化到成蚓性成熟大约4个月左右,当蚯蚓环带明显、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后便可采收。此外,蚯蚓还有成蚓、幼蚓不愿一起生活的习性,在幼蚓大量孵出后,成蚓便自动到其他料层或逃出。所以发现大量幼蚓孵出需立即采收成蚓。

采收时,在网具中放入蚯蚓爱吃的饲料,如厨房下脚料等,把网具埋入养殖床中,引诱蚯蚓集中后取出,达到蚯蚓与蚓粪分离的目的。网眼以2~3毫米最为适宜。若将这种装置埋设于养殖床中,在20℃的温度下经过7天,蚯蚓几乎装满容器,这时可筛下的蚓粪,蚓茧移入养殖床继续孵化,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