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鱼模当分词曲韵书的探讨

鱼模当分词曲韵书的探讨

【摘要】:鱼模当分词曲韵书,止靠《中原音韵》一种,此系北韵,非南韵也。更有急于此者,则鱼模一韵,断宜分别为二。但这件事还可以先缓一缓,还有比这更急迫的,就是“鱼模”这一韵,绝对应该分开来成为两个韵。“鱼”和“模”差得很远,不知道当时周德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韵。

鱼模当分

【原文】

词曲韵书,止靠《中原音韵》一种,此系北韵,非南韵也。十年之前,武林陈次升先生欲补此缺陷,作《南词音韵》一书,工垂成而复缀,殊为可惜。予谓南韵深渺,卒难成书。填词之家即将《中原音韵》一书,就平上去三音之中,抽出入声字,另为一声,私置案头,亦可暂备南词之用。然此犹可缓。更有急于此者,则鱼模一韵,断宜分别为二。鱼之与模,相去甚远,不知周德清[]当日何故比而同之,岂仿沈休文诗韵之例,以元、繁、孙三韵,合为十三元之一韵,必欲于纯中示杂,以存“大音希声”[2]之一线耶?无论一曲数音,听到歇脚处,觉其散漫无归,即我非置之案头,自作文字读,亦觉字句聱牙,声韵逆耳。倘有词学专家,欲其文字与声音媲美者,当令鱼自鱼而模自模,两不相混,斯为极妥。即不能全出皆分,或每曲各为一韵,如前曲用鱼,则用鱼韵到底,后曲用模,则用模韵到底,犹之一诗一韵,后不同前,亦简使可行之法也。自愚见推之,作诗用韵,亦当仿此。另钞元字一韵,区别为三,拈得十三元者,首句用元,则用元韵到底,凡涉繁、孙二韵者勿用,拈得繁、孙者亦然。出韵则犯诗家之忌,未有以用韵太严而反来指谪者也。

【注释】

[1]周德清: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www.chuimin.cn)

[2]大音希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至大之音不辨宫商,犹如无声。

【译文】

词曲方面可以依据的韵书只有《中原音韵》一本。它讲的是北曲的音韵,而不是南曲的音韵。十年以前,武林的陈次升先生想弥补这个缺陷,开始写《南词音韵》这本书,快要写完的时候又停笔了,非常让人陀惜。我认为南曲的音韵深奥、难以捉摸,很难写成书。填词的人知果把《中原音韵》这本书里的平、上、去三个音抽出入声字,另外当成一声,把它放在自己的案头,也可以暂时供写南曲曲词之用。但这件事还可以先缓一缓,还有比这更急迫的,就是“鱼模”这一韵,绝对应该分开来成为两个韵。“鱼”和“模”差得很远,不知道当时周德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韵。难道是效仿沈休文《诗韵》的做法,把“元”、“繁“、“孙”三个韵合为“十三元”中的一个韵,一定要在纯粹中表现出繁杂,以保存自己“大音希声”的特点呜?不要说一支曲子中用了几个音韵,听到停顿的地方让人觉得散漫没有中心,就是我们这些人把它放在案头,当做文章读,也会觉得里面的字句拗口、听起来不舒服。扣果写词曲的专家想使自己的文字和声音相媲美,应当把“鱼”当做“鱼”、“模”当做“模”,两不混淆,这才很妥当。即使不能把这两个韵全部区分出来,也应该每支曲子各用一韵,加前一支曲子用“鱼”韵,就一直用“鱼”韵用到底;后面一首曲子用“模”韵,就一直用“模”用到底。就像一首诗用一个韵,后边诗歌的韵不同于前边的,也是简便可行的方法。依我看来,写诗用韵也应仿效这个做法,应把“元”字这一韵另外拿出来,和“繁”、“孙”区分为三个韵。用“十三元”的,第一句用“元”韵,就用“元”韵用到底,凡是涉及“繁”、“孙”这两个韵的字就不要用。用“繁”、“孙”韵也是这样。违反韵律是写诗的人最忌讳的,没有因为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