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减头绪:闲情偶记》-传奇剧本的头绪处理技巧

《减头绪:闲情偶记》-传奇剧本的头绪处理技巧

【摘要】:减头绪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让观众畅怀观赏,好像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老朋友编写传奇的人,如果能够时刻注意减少头绪,就能作到思路不分,文情专一,他写出的剧本,也就能像梧桐、劲竹,一直向上不生枝节,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流传,但也有了《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趋势了。

减头绪

【原文】

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之得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后来作者不讲根源,单筹枝节,谓多一人可谓一人之事。事多则关目亦多,令观场者如入山阴道中,人人应接不暇。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止在上场之勤不勤,不在姓名之换不换。与其忽张忽李,令人莫识从来,何如只扮数人,使之频上频下,易其事而不易其人,使观者各畅怀来,如逢故物之为愈乎?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其为词也,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虽难保其必传,然已有《荆》、《刘》、《拜》、《杀》之势矣。(www.chuimin.cn)

【译文】

头绪太多是传奇的大毛病。《荆钗记》、《白兔记》、镭拜月亭》、《杀狗记》所以能流传后世,只因为这四部戏都能一条线索贯到底,没有横七竖八的枝节。三尺高的儿童看了这些戏,也能心里明白,嘴上讲得出,因为戏里始终说一件事,由一个人贯串到底,后来的作者,不讲根原.只想增加枝节,认为增加一个人,就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事,事多了关目也就多,结果让看戏的人人应接不暇。这类作者不知道戏场上的角色,只是这几个人,就是更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是这几个人扮演。关键在于上场勤不勤,不在姓名换不换。与其一会儿姓张,一会儿姓李,让人不知道打哪儿来的,不如只扮演几个人,让他们频繁地上场下场,情节变化而人不变化。让观众畅怀观赏,好像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老朋友编写传奇的人,如果能够时刻注意减少头绪,就能作到思路不分,文情专一,他写出的剧本,也就能像梧桐、劲竹,一直向上不生枝节,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流传,但也有了《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