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闲情偶记》探讨《周礼》的应用与失败

《闲情偶记》探讨《周礼》的应用与失败

【摘要】:《礼》不幸为两人所用,用《周礼》之过,而非《周礼》之过也。苏明允曰:“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4]。”余读李子笠翁《闲情偶寄》而深有感也。昔陶元亮作《闲情赋》[7]《周礼》一书,本言王道[1],乃上自井田[2]军国之大,下至酒浆屝屦[3]之细,无不纤悉具备,位置得宜,故曰:王道本乎人情。然王莽一用之于汉而败,王安石再用之于宋而又败者,其故何哉?盖以莽与安石,皆不近人情之人,用《周礼》固败,不用《周礼》亦败。

【原文】

《礼》不幸为两人所用,用《周礼》之过,而非《周礼》之过也。苏明允曰:“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4]。”古今来大勋业[5]、真文章,总不出人情之外,其在人情之外者,非鬼神荒忽虚诞之事,则诪张伪幻狯獝之辞[6],其切于男女饮食日用平常者,盖已希矣。余读李子笠翁《闲情偶寄》而深有感也。昔陶元亮作《闲情赋》[7]《周礼》一书,本言王道[1],乃上自井田[2]军国之大,下至酒浆屝屦[3]之细,无不纤悉具备,位置得宜,故曰:王道本乎人情。然王莽一用之于汉而败,王安石再用之于宋而又败者,其故何哉?盖以莽与安石,皆不近人情之人,用《周礼》固败,不用《周礼》亦败。《周,其间为领、为带、为席、为履、为黛、为泽、为影、为烛、为扇、为桐,缠绵婉娈[8],聊一寄其闲情,而万虑之存,八表之憩[9],即于此可类推焉。今李子《偶寄》一书,事在耳目之内,思出风云之表,前人所欲发而未竟发者,李子尽发之;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尽言之;其言近,其旨远,其取情多而用物闳[10]。漻漻乎,纚纚乎 [11],汶者读之旷,僿者读之通,悲者读之愉,拙者读之巧,愁者读之忭且舞,病者读之霍然兴[12]。此非李子《偶寄》之书,而天下雅人韵士家弦户诵之书也。吾知此书出将不胫而走,百济之使维舟而求,鸡林之贾辇金而购矣[13]。而世之腐儒[14],犹谓李子不为经国之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者。余应之曰:唯唯否否。昔谢文靖高卧东山[15],系天下苍生之望,而游必携妓,墅则围棋。谢玄破贼,桓冲初忧之[16],郗超曰:“玄必能破贼。吾尝共事桓公府,履屐间皆得其用,是以知之。”[17]香山[18]道风雅量,为世所钦,而谢好、陈结、紫绡、菱角,惊破霓裳羽衣之曲;罢刑部侍郎时,得臧获之习管磬弦歌者指百以归。[19]苏文忠秉心刚正,不立异,不诡随,而琴操、朝云、螭头、鹊尾,有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之致[20]。韩昌黎开云驱鳄,师表朝廷,而每当宾客之会,辄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21]。故古今来能建大勋业、作真文章者,必有超世绝俗之情,磊落嵚崎[22]之韵,如文靖诸公是也。今李子以雅淡之才,巧妙之思,经营惨淡,缔造周详,即经国之大业,何遽不在[23],而岂破道之小言也哉?往余年少驰骋,自命江左风流,选妓填词,吹箫跕屣[24],曾以一曲之狂歌,回两行之红粉,而今老矣,不复为矣!独是冥心高寄,千载相关,深恶王莽、王安石之不近人情,而独爱陶元亮之闲情作赋,读李子之书,又未免见猎心喜也。王右军云:“年在桑榆,正赖丝竹陶写[25]。”王余虽颓然自放,倘遇洞房绮疏,交鼓絙瑟,宫商迭奏,竹肉竞陈,犹当支颐鄣袖,倾耳而听之[26]

鄣袖康熙辛亥立秋日建邺弟余怀无怀氏撰

注释】

[1]《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从西汉末年起它就被不断地被统治阶级作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历代王朝政治机构的设置也以它为参考。王道:与“霸道”相对,指国君以仁治国,以德服人的治理方法。

[2]井田:相传为殷、周时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因将土地划作九区,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形如“井”字,故名。

[3]酒浆:泛指酒水屝屦(fèi:草鞋,泛指行旅用品。

[4]苏明允:即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子苏辙、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奸慝(),邪恶之人。

[5]勋业:即功业。

[6]诪(zhōu)张伪幻狯(kuài)獝()之辞,诪:欺蒙诳骗,张:虚夸。伪幻:虚假惑乱。狯:狡猾,奸诈。獝,狂放。合起来说,指虚假、惑乱、狂放、不实之语。

[7]陶元亮:即东晋诗人陶渊明字符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其作品以田园、归隐为主题,是中国田园诗人的代表。《闲情赋》是陶渊明作品中唯一描写爱情的作品,在陶渊明的作品中独树一帜。所谓“领、带、席、履、黛、泽、影、烛、扇、桐”,即《闲情赋》中诗人的自我比拟。

[8]婉娈wǎn luán):缠绵之意。

[9]八表之憩():八表即八方之外的意思,表即外。八方:即四方和四角,合称八方。

[10]闳(hónɡ):宏大。

[11]漻漻(iáo)乎,纚纚(sǎ)乎:漻漻,旷远。纚纚,连绵不绝。

[12]汶(mén)者:即受蒙蔽的人。僿(sài)者:闭塞不通的人。忭(biàn):欢颀的样子。兴:起身。

[13]百济:古国名,今朝鲜境内。维舟,即乘船。鸡林之贾:鸡林,古国名,在今韩国境内。贾,商人。辇金,即用车拉着黄金来求购。

[14]腐儒:即迂腐的文人。

[15]谢文靖:即东晋宰相谢安,字安石,文靖是他死后的谥号。谢安在隐居东山,年四十年后才进入仕途。(www.chuimin.cn)

[16]谢玄:东晋名将,破贼,即在淝水之战中大破秦王符坚的军队。

[17]桓公:即桓温,谢玄曾在桓温府任促任职,语见《晋书•谢玄传》。

[18]白香山,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大诗人。后文所说谢好、陈结、紫绡、菱角为白居易诗中所写之歌伎。分别见白居易诗《代谢好妓答崔员外》、《感旧石上字》、《小庭亦有月》。

[19]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指百:指,计人口的量词,一人十指,指百即十人。如元揭傒斯《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往时冠盖如流水,撞钟鼎食三万指。”

    [20]苏文忠:即苏轼,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琴操,宋时杭州名妓,与东坡相善。朝云:苏轼之妾。本为钱塘妓,姓王,苏轼居官钱塘时纳为妾。其余二人不详。

[21]韩昌黎:即唐代诗人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驱鳄事见《新唐书·韩愈传》。

[22]嵚崎qīn qí):比喻品格卓异。

[23]何遽():如何,怎么。

[24]跕屣(dié xǐ):指挟妓冶游。

[25]王右军: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桑榆:即晚年。陶写:陶冶情性,消愁解闷。

[26]绮疏: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宫商:古代音律分宫、商、角、征、羽五阶,这里泛指音乐。竹肉:竹即管乐,肉为歌喉,泛指器乐与歌唱。颐:颐即下巴。鄣袖:以袖遮颜,形容故作姿态。

译文】

《周礼》一书,本来是讲王道的,但上至井田、军国这样的大事,下至酒浆、草鞋这类琐碎小事,无不讲得细致完备,处理得洽到好处,所以说:王道源于人情。”然而王莽首次把它用在汉朝国政却失败了,王安石再次把它用于在宋朝国政却又失败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王莽与王安石都是不近人情之人,采用《周礼》固然会失败,不用《周礼沙也会失败。《周礼)不幸被这二人运用,运用《周礼》的过错,不是《周礼》本身的过错。北宋苏明允(苏洵)说:“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奸诈邪恶之人”。古往今来的大功业、真正的好文章,总超不出人情世故。那些在人情之外的,不是些鬼神荒诞虚妄的事情,就是些虚假、惑乱、狂放、不实之语。能够切合人们生活日用的东西,可能就很稀少了。我读了李君笠翁的《闲庸偶寄》,深有感慨。

陶渊明曾作《闲情赋》,文中他以衣领、衣带、鞋袜、席、粉黛、芳泽、影子、烛火、扇、桐自喻,缠绵深挚,暂且寄托他的闲情,而他心中的万千思绪,八方之外的归息之念,也可由此而类推了。如今李君《闲情偶寄》一书讲的都是人们耳目之间事情,思想却超脱于风云之外。前人想要表达而终究未能表达思想,李君全都表达出来了;当代人想要说而不能说的话,李君全都说了出来;其文语言浅显,而意旨深远,他取材情感丰富而材料丰赡。旷远的构思,连绵不绝的文风,昏昧的人读过会心胸旷达,闭塞的人读过会变得通脱;笨拙的读过会变得灵巧;忧愁的人读过会欢颀起舞.病人读过会霍然起身。这不是李君偶尔寄托闲情的书,而是天下文人雅士家家户户奏弦诵读之书。我知道这书一出,就会不胫而走,使得百济之臣停下船来求购,鸡林的商人运金采购。但世上迂腐的儒生,还说李君不致力于经国家大业,反而写这些离经叛道的小科目。我回应说:是啊,也不对。当年东晋宰相谢文靖高卧东山,身系天下百姓的厚望,而他出外游玩时一定要携带歌妓,在家里就与人下围棋。东晋大将谢玄击破敌军,桓冲起初替他担心,郗超说:“谢玄一定能击破敌军。我曾经和他在桓公府共事,连穿鞋子这类小事情他都能处理恰到好处,所以我知道这一点。”唐代诗人白香山仙风道骨,气宇不凡,为世人所钦佩,而有谢好、陈结、伏峭、羞角等歌妓,演唱《霓裳羽衣曲》令人叫绝;白香山被被罢免刑部侍郎时,还带了十名精习管弦器乐的歌妓还归。宋代名豪苏文忠公秉性刚正,不标新立异,不妄随世风,而每当歌妓琴操、朝云、搞头、鸽尾,清新亮丽的歌唱,苏公就会有惊呼咋舌的雅致。唐代大诗人韩昌黎廓清迷雾,为民驱鳄,被朝廷发文发彰,而每当宾客聚会,总会唤出两名侍女合奏琵琶、古筝。所以说,古往今来能建立大功业,写真文章的人,一定有超世脱俗的情致,卓而不群的品格。如谢文靖诗诸位就是这样的。现在李君以雅致淡远的才华,灵巧精妙的文彩,惨淡经营,周详建构,即是所谓治理国家的大功业,又何尝不在其中呢?难道还能说是离经叛道的小科目!

早些年,我年少气盛,放浪不羁,驰骋四方自命为江东风流之士,遴选歌妓,作曲填词,声娱游治,曾经靠一曲狂歌,赢得红粉佳人两行清泪。而今老矣,不会再做这些了!只有心志高远,千载往事相绕,深深嫌恶王莽、王安石的不近人情,而独爱陶元亮的闲情作赋,读了李君此书,又不免旧习难忘,见我所好,即跃跃欲试。晋人王右军说:“到了垂暮之年,正需丝竹之乐陶冶性情。”我虽年老无束,但倘若遇上洞房花窗,鼓瑟齐鸣,宫商迭奏,弦唱竞陈,还是会袖手支颐、侧耳倾听。

康熙十年辛亥岁立秋日

建邺弟余怀无怀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