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很多迷茫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我见过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要么在艰难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脑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么逆来顺受地等待着各种救济、补助和未来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在我读大学的七年当中,我也犯了现在大部分学生犯过的错误。我当年也颓废过,表现在曾经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并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毕竟,我变过来了。......
2024-01-27
经历了初中毕业之后因为没有书读所带来的对未来未知的恐惧之后,我开始想认真读书了,但是没有哪所高中会要我这样一个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只有260分的差生的。
于是在当年9月份开学之前的那两个月的暑假里,我爸爸几乎每天推着自行车往外跑,因为他要找人“拉关系”。每天晚上很晚了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怔怔地盯着大门口,很希望爸爸回来,但是又害怕爸爸回来。很希望爸爸回来是因为我一个人晚上怕鬼,害怕爸爸回来是因为我已经很多次看见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推开门,然后那被太阳晒得黧黑的脸庞上透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不用他说我也知道,这一次又没找到“关系”。于是,我开始了应该说是生命中第一次良心的反思——因为我的不努力,所以导致我爸爸很累地四处奔波。
最后,不知怎么的,通过镇政府的一个干部,我爸联系到了一所高中(县重点都不是的高中,不过我并不在意,因为我那时候不知道高中可以分为重点与不重点),所以我很兴奋。
第一次出远门——去县城的高中读书。在马路边拦了一辆过路中巴车,和爸爸扛着麻布袋(那时候我们家没有拖着的行李箱,都是用装米用的麻布袋装东西)和一袋米(那时候住校都是自己带米的),挤上了中巴车。中巴车上的人很多,以致于我只能将米袋放在门口,而我也被挤得坐在门口的米袋上,蜷缩成一团。当时的感觉,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人生有些片段你会记得很久很久),我就像一只哈巴狗一样缩在那里,没人注意到我,而且没有一点光荣读书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受伤地充满了奋斗的欲望。
后来到了学校,我爸爸帮我去找报到处了(因为已经错过了开学期,所以报到处很难找到),我一个人站在教室外面,等待老师来安排座位。那时候已经开学一个月,教室里坐满了认真听课的学生,传出了老师清晰的教课的声音。第一次,我感觉到,听课是多么的美好,上课是多么的享受——因为我那时还只是这个学校的一个局外人,没有注册学籍,没人给我安排座位,没人叫我进去听课,没人注意到我还站在烈日下守着我的麻袋,我那时还只是一个交了五千元巨款的旁听生(这是没考上学校的学生交的选校费,我觉得五千元是巨款是根据当时家庭情况来看的,五千元确实是巨款,因为一个学期的学费才六百多元,那时猪肉的价格才两块多钱一斤)。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爸爸回来找到我,说已经找到报名处了,要我和他一起去报名。在报了名之后,一个老师带着我和我爸爸,一起去安排寝室。我记得那个白白胖胖的老师撅着个大屁股潇洒地走在我们前面带路,我爸爸扛着一两个大麻袋汗流浃背地跟在他后面,而我又背着书包跟在我爸爸的后面。我很清晰地记得这一幕,它让我知道,原来人的生活状态是很有差距的(小时候没见过世面,在来县城读高中之前,觉得村里村外人都一个样,所以不会受到类似的刺激)。然后我又产生了像小狗一样跟在别人后面的刺痛的感觉,因为我看见我爸爸佝偻着背,扛着东西气喘吁吁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多年之后我都记得前面那个肥胖的背影和后面这个黑瘦的身材之间的强烈反差)。
终于搞定了寝室,放下了行李。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爸爸请了一拨人在校门口的一间饭馆吃饭。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下馆子,所以印象也比较深刻。吃饭的包括那个帮忙拉关系的镇政府干部,包括班主任,还包括其他几个类似领导的老师,当然还有我和我爸爸。我已经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话,但我记得他们吃完之后,酒足饭饱地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剔着牙齿,一边斜着脑袋跟我爸爸“交代”着一些与教育我有关的话。而我爸爸则身子前倾,搓着双手,满面堆着讨好的笑容,说着“请严加教育”之类的话。那又是一次严重伤害我自尊心的饭局,因为我看见了很多个白白胖胖身材,以及这些身材和我爸爸那又黑又瘦的身材的对比,以及我看到了原本老实巴交不善于应酬的爸爸满脸堆着不自在的笑容在小心翼翼地附和着那帮“恩人”,我能深深地感觉到我爸爸的自卑与不自在(很多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很早就已经习惯了所有的一切,所以他们失去了一切有冲击力的东西)。
吃完晚饭,爸爸就回去了。晚上的时候,寝室熄灯了,我捂着被子痛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想到爸爸暑假“找关系”回来的那张疲惫的脸,以及这张脸背后隐藏的无数次拒绝和屈辱;想到我像哈巴狗一样地蜷缩在车门口,想到我孤零零地站在教室外,想到我爸爸扛着麻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想到爸爸那堆满不自在笑容的脸……我伤心地流着泪,咬牙切齿地发誓——这一辈子,永远不要让我爸爸再去求别人!
很多人一直都没有奋斗的动力,但是我从小到大都有用不完的动力,虽然每个阶段动力来源不太一样。现在我每次讲座完了之后,总有一堆人跟我说:“三年前听你的讲座觉得你很有激情,三年后的今天来听还是这么有激情,为什么我第二天就没有了激情?”我很多时候都会哈哈一笑,说:“十年之后你再来听我讲座,我也会这么有激情。”
自从高一的那天晚上咬牙切齿地痛哭之后,整个高中,我“疯”了!
刚进高一,我全校倒数第一名。但我只用了一个学期,就到了全班第九名。在随后的高二高三,我一直是全年级前五名,以致于我“不需要复读”、在别人看来“有点奇迹”地考上了大学。
但是几乎没人知道我是怎么发狠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不敢说我是我们学校最发狠的,但我肯定没人比我更发狠。接下来的情节,将是大家都能在书上看到的东西,因为,确实,发狠的方式基本一样,发狠的原因各不相同。
我们学校每天早上6 点半早操,我每天都会5 点起床,然后在朦胧的晨光中复习一遍昨天的内容。早操完了之后,同学们又回寝室洗脸刷牙去了,而我径直去了教室早自习,等他们来阜自习的时候,我已经读丁半个
小时的书了。早自习结束之后,他们去吃早餐,我每次都会读20 分钟的书,然后飞快地跑去吃早餐,结果我每次都比他们先回教室。就这样,我每天早上就比他们多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每天中午两个小时和下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身边的同学打打闹闹,有男生追着女生转,也有女生追着男生转(那时候我把这种现象叫做"母鸡追公鸡现象"),但我基本都虽然不动地坐在教室做题目,他们都很奇怪我为什么不被影响,我那时候没有多想为什么,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
晚上还没到下晚自习,教室就会变得躁动起来,因为大部分人早就想下自习"解放"了,而我会一直自习到教室熄灯,然后才会回寝室,在回寝室的路上还在思考着没有解决的数学题。那时候我很鄙视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寝室熄灯之后,总有个别同学躺在床上梳头发,因为夜深人静,所以梳头发的声音也异常的清晰。我很
明白他们的"用心良苦”,因为他们想保持精致的发型第二天去吸引女生。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行为很幼——真正有涵养的女生,会因为你的发型很飘逸就爱上你吗?
高中是我人生中最勤奋的日于,有几个小细节到现在都让我感动着(现在发现,人生需要做几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每天晚上,当室友们睡着的时候,我都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因为怕影响同学们休息,所以会躲在被窝里看书,就是那个时候眼睛开始变得近视,跟很多人因为看电视玩游戏变得近视不太一样) 。有的时候在被窝里看书实在很吃力,我就会在室友们都睡着之后,半夜两三点钟爬起床来,在寝室的楼道口,借着路灯看书(到了大学读了一些书才发现这个情节很普遍,不过那时候我一点没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那时候我也不认为我是最发狠的,因为有那么几次,我的路灯被另外一个同学占了,可能由于"同性相排斥我就转移到厕所里借着厕所的灯光看了几晚的书(那时候是冬天,每天三更半夜爬起床来在路灯下看书, 我现
在都经常惊叹于那时候的毅力,因为虽然后来我读大学和做事业都很努力,但基本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了)。
高中放暑假的时候,我基本上又回家放牛。不过这时候不会再干帮牛"改善生活"的事情,也不会对着天空发呆了,而是拿着一本高中英语课本跟在牛屁股后面背单词。牛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为此还被牛虻(比正常的蚊子要大十来倍)咬了很多口。不仅如此,有些长辈看到我放牛时背单词(在我们那里这是个稀缺的现象),不无讽刺地跟我说:“耶,还想考大学啊?" 那时候我们那里考上大学的也没几个,所以在他们看来,我这样的举动很不自量力。不过他们的话不仅不会动摇我的决心,反而只会给我添加动力,因为我要给他们看看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是怎么变成可能的(在我的生命里, 这类被别人讽刺、鄙视、揶揄的事情一直是我的动力来源之一。当然也有很多人在这种嘲讽中就动摇放弃了,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性格品质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www.chuimin.cn)
还有一个发狠的细节,是最让我感动的,也是我经常当做笑话来讲的,就是我在高中读书时,会在大夏天经常一两个月不洗澡。这是实话。因为我们高中水龙头不多,每次洗澡要排队一小时,在那个疯狂的年月,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排队,更何况洗澡本身也要花掉个把小时。于是我只好不洗澡。但不洗澡别人会说你,被别人说了几次之后,我就找到了一个办法一一那就是每周换两套衣服,但仅仅是换了衣服而已,没洗澡也没洗
衣。日子就这么过着,似乎也挺好的。但有那么一天,我坐在教室上课,不知咋的,天气突然变得很热,于是我身上的异味就出来了,我自己都觉得异常难闻,而身边的同学早就用手在鼻子前面挥舞着驱赶怪味,同时用
极其厌恶的眼神瞪着我,而此时的我,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下课之后,我立刻跑去打水,洗澡,足足洗了两个小时。
后来我在读大学时做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家教,发现很多学生非常不爱学习,他们有良好的条件,起码他父母会花钱请家教,但他们的成绩一直都不好,我做了很多次家教,很少遇到真正认真的学生。我一直在想,有些中小学生之所以成绩很差,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动力,缺乏像我们这样的屈辱感或者叫做责任感,这和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接触真正的社会,缺乏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体验有很大关系。而我在读书的时候,包括我弟弟读书的时候,我们都是住校,一个学期才回去一次,从来不需要父母逼迫或者唠叨,学习的劲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因为我们俩都非常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屈辱,所以非常自觉和有动力。所以我现在经常跟一些中小学生的家长说,孩于成绩不好,也可能是他的心态、人际关系、责任感等软实力不行,不是因为老师不好,也不是因为补课不多,所以忽略软实力而一昧地迎合考试的教育是没用的。
不过那个时候基础确实很差,听起课来都觉得非常吃力。有一道数学题,要求将“ -1 、-2 、0 、l 、2 、3" 等按正整数和负整数排列,我当时认为0 前面没负号,就把它归入了正整数,结果老师改作业时打了个叉,我看了半天没看懂,于是很幼稚地跑过去问数学老师,当时数学老师用一种很鄙视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之后跟我讲" 0 ,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老师会很"鄙视"我问这个问题。后来想想,才明白老师的感觉一一他肯定惊叹于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差的高中生, 竟然分不清0 是正整数还是负整数。不仅如此,我那时候还不知道勾股定理是怎么回事,更别说什么中线、垂直线之类的东西,因为我初中就没怎么听过课。总之,按照现在国家自我表扬的说法,我当时就是在" 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来的,非常不容易”。
整个高中就这么努力着,真正做到了三年如一日。那时候虽然一个人独来独往,但丝毫没有孤独的感觉,也没有自卑的感觉(因为高中就是以成绩论英雄的),也没有内向的感觉(因为很少需要和别人交往) ,更没有初中那种"多情"的冲动。所有的信念只有一个——不希望再看到父母那失望的眼神,也不希望我爸爸以后再去低三下四地"求" 别人。
就这样,高中拼命三年之后,上了大学......
有关大学生的坟的文章
我见过很多迷茫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我见过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要么在艰难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脑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么逆来顺受地等待着各种救济、补助和未来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在我读大学的七年当中,我也犯了现在大部分学生犯过的错误。我当年也颓废过,表现在曾经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并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毕竟,我变过来了。......
2024-01-27
在人们的观念中,“希望”应该是一个很正宗的褒义词了,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希望小学呢。“希望”这个词用得最多的时候,莫过于春节了。这种希望之情不是过年那几天说一说,而是全年都存在的,不过大部分也是白希望。因为有希望,所以他们还活着。因为没有行动的希望,就是做梦。不过希望确实是个好东西,因为它给了你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希望还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可以让你继续平庸着。......
2024-01-27
在中国,很多人都会跟你说:“别高估了你自己。" 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虽然"高估了你自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但被"低估了你自己"害死的人更多。在做软实力教育的这几年里,经常有学生问我刘老师,读大学怎么就把人的自信给读没了呢?”这里不谈论你怎么建立自信的问题,只谈论你怎么没了自信的原因。一个人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不能"如实地认识你自己”,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经常低估你自己。......
2024-01-27
爱情,据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情爱经验可能比某些大学生还要匮乏的我,原三是不需要发表任何评论的。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经常向我倾诉他们的爱情苦恼,于是我就想将某些实用的观点介绍出来,给那些还比较单纯人受用。由于我曾经在讲座上夸下海口,说"你们有什么困惑都可以问我”,但是由于没有强调困惑范围是"大学困惑或者人生困惑”,结果我回来发现我的邮箱里堆满了各种情感咨询邮件。......
2024-01-27
现在创业似乎是一种潮流,不仅国家在提倡,大学在提倡,而且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我见过很多人在看完《赢在中国》等创业类节目之后,就热血沸腾地决定要创业了。但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创业是持有不同意见的。有一个学生在外面和别人合伙创业,他的辅导员老师就一天到晚找他谈话,说他"不务正业"。这位学生感到冤枉,但是又没法说服他的老师,于是来找我"申冤" 。......
2024-01-27
在这些游戏里,我最喜欢"星际争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寝室一哥儿们最上瘾,经常把寝室的其他七个男生叫出去玩, 八个人刚好分成两队PK。大一我基本就是游戏的诱惑与良心的拷问中挣扎着。但事实上, 只要别人一“邀请”,我就会忍不住地想"放松"一下,于是就又重装游戏。真正地与游戏“绝缘”,是在工作之后。......
2024-01-27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二的学生小月有一天忧郁地跟我说:“兴奇哥哥,我室友说我最近不正常,说我变态了。"我一听,吓了一跳,因为她是软实力学员,所以我必须问清楚:“你怎么个变态法?”她说:“今天我从软实力上完课回寝室的时候, 她们(室友)问我去哪里了,我说我去软实力上课了,然后她们哈哈大笑,我被笑得莫名其妙。”“嗯,我也有点莫名其妙”我说,“后来呢?”"后来她们问我,软实力是什么?""你回答了吗?" "回答......
2024-01-27
很多有识之士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希望了。既然制度是可以改的,你的“稳定”也不一定是稳定的。我也曾经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待过一年。我知道所谓的“稳定”要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我一直对“稳定的工作”没有兴趣。......
2024-0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