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当年9月份开学之前的那两个月的暑假里,我爸爸几乎每天推着自行车往外跑,因为他要找人“拉关系”。最后,不知怎么的,通过镇政府的一个干部,我爸联系到了一所高中,所以我很兴奋。第一次出远门——去县城的高中读书。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爸爸回来找到我,说已经找到报名处了,要我和他一起去报名。自从高一的那天晚上咬牙切齿地痛哭之后,整个高中,我“疯”了!刚进高一,我全校倒数第一名。......
2024-01-27
我见过很多努力的大学生,可是他们的努力方式却非常错误。我看见太多的学生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学英语,不仅没学出个什么名堂,还废了自己的专业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我见过太多的人在考研,仅仅是因为他们身边的人都在考或他父母让他考;我见过太多的人在疯狂自习和拼成绩,只是为了那点可怜的奖学金。这样的努力,就像南辕北辙一样的徒劳。我经常说,“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自己“没错”。为了让那些愿意校正自己方向的人有一个参考,我将这些错误的努力方式归结为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商业意识阉割症等,并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予以论述。
我见过太多颓废的大学生,他们那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让我不仅为他们的未来叹息,更为中国的未来担心。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里,变得两眼呆滞一脸死相;很多人整日吊在QQ上,我把他们称位QQ废掉的一代;很多人对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没有兴趣”,佯装成熟,以为“世面见过很多”,我不禁为他们的“伪老龄化”担忧;很多人依然只学习考试范围内的东西,对考试以外的任何学习和书籍都“反感排斥”,让我觉得“考试机器”至今没有灭绝;很多人依然存在那些迂腐的稳定观念,为了一个挑粪的公务员工作挤得头破血流,让我觉得无能无志的人真的很多。
我见过很多迷茫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他们也许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也许选错了专业,也许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为考研、出国、实习、兼职、创业、学英语、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忙碌时,自己有力没处使,因为迷茫而干着急。
我见过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要么在艰难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脑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么逆来顺受地等待着各种救济、补助和未来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
我见过很多内向、自卑、胆小的人,他们不敢跟别人交流,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他们没什么爱好和特长,他们终日敏感、孤独、怀疑和否定自己。
在我读大学的七年当中,我也犯了现在大部分学生犯过的错误。
我当年也非常的迷茫,因为信息面不足而选错了专业,因为思想观念的陈旧而考错了研究生,因为前瞻性经验不够而去过很多不适合自己的公司。谁都知道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是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吞下你不喜欢的食物,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并朝夕相处。谁都知道因为迷茫而看不到出路的感觉是什么,那种感觉,就像你晚上走路看不清你下一步的落脚点。
我当年也颓废过,表现在曾经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并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当年也错误地努力过,表现在不会赚钱的时候只会疯狂地做家教,表现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只会一天到晚地背单词,表现在内向、胆小、怕生的情况下只会拼命地去自习室自习,在未加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考研和考公务员……
我当年也内向、自卑过,表现在我经常性地不参加班会,因为我害怕热闹的场面,在那里感觉十分的压抑和孤独,但我确实很想参加班会,所以每次我都会躲在门外,用手把门推开一点点,从门缝里看同学们开班会,你永远无法理解一个男生可以内向、自卑到这种地步。
我当年也非常的贫困过,表现在大一刚开始的一段日子我每餐只用一个辣椒下饭。
但毕竟,我变过来了。
我用了长达七年的时间,将一个内向、自卑、胆小的人变成了一个性格外向幽默风趣的人,将一个讲话讲不清楚的人变成了一个伶牙俐齿的演说者,将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变成了一个飞走在世界各地的人,将一个贫困的人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公司的人。
也许有人说,花七年才将自己变过来,是不是时间花费太长?我知道有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改变效果,但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更多的人花了十七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变过来。比如,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自卑、内向、胆小中痛苦地度过,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理想和激情,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依然迷茫着,很多人就算工作多年之后也依然在与贫困做斗争。
很多学生都会从不同的角度问及我的改变,迷茫的人问我是怎么认清自己的,内向的人问我是怎么改变性格的,贫困的人问我是怎么创业的,缺乏毅力的人问我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挫折都没有被废掉。因为我不是比尔?盖茨,没有他那种天赋和技术专长;我也不是李开复,没有他那比较好的起点和生存环境,作为和现在大学生从出身到生存环境都差不多的我,无疑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参考价值。同时,作为一个生在80年代、长在90年代、创业在00年代的我,与现在的大学生更是没有太大的代沟,因为我们确实都处在这么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都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有着相同的感受。当然我也愿意拿出我那一点点成功的经验和大量的失败经验,与各位上进的朋友分享。因为我知道深陷迷茫、贫困和堕落环境中的痛苦。因为我知道经验分享的重要性,尤其是那种与大学生相近但又有些距离、离社会很近但又不局限于校园的经验,对于度过大学的迷茫期,显得更加重要。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用时间和金钱换来的。我的经验也是如此,因为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浪费了大量时间;因为我曾经也很幼稚,所以也亏了一些金钱。我一直在想,如果一路走来,我能得到更多人士的指导,也许我不需要走那么多的弯路和忍受那么多的痛苦。因为注重经验与见识,所以现在在做企业的时候,我非常注重与前辈企业家们的交流,往往我几年都琢磨不透的困惑,他们一句话就让我茅塞顿开了。
虽然我每年都要在各高校开展上百场目标学与软实力讲座,但依然有很多人没法听到我的演讲,他们会经常说些 “要是我在大一能听到就好了”、“为什么不来我们学校讲啊”之类的话。让经验普及和传承(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是促使我有动力每天对着电脑打十多个小时的字来写这本书的原因。
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看到我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心路历程,更加直接地得到一些参考经验,我在书中用了一些章节来写自己的故事,希望读者能够“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这句话是我一直持有的学习态度。牛顿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我更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要想少走弯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上。”(www.chuimin.cn)
有关大学生的坟的文章
于是在当年9月份开学之前的那两个月的暑假里,我爸爸几乎每天推着自行车往外跑,因为他要找人“拉关系”。最后,不知怎么的,通过镇政府的一个干部,我爸联系到了一所高中,所以我很兴奋。第一次出远门——去县城的高中读书。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爸爸回来找到我,说已经找到报名处了,要我和他一起去报名。自从高一的那天晚上咬牙切齿地痛哭之后,整个高中,我“疯”了!刚进高一,我全校倒数第一名。......
2024-01-27
在中国,很多人都会跟你说:“别高估了你自己。" 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虽然"高估了你自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但被"低估了你自己"害死的人更多。在做软实力教育的这几年里,经常有学生问我刘老师,读大学怎么就把人的自信给读没了呢?”这里不谈论你怎么建立自信的问题,只谈论你怎么没了自信的原因。一个人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不能"如实地认识你自己”,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经常低估你自己。......
2024-01-27
在这些游戏里,我最喜欢"星际争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寝室一哥儿们最上瘾,经常把寝室的其他七个男生叫出去玩, 八个人刚好分成两队PK。大一我基本就是游戏的诱惑与良心的拷问中挣扎着。但事实上, 只要别人一“邀请”,我就会忍不住地想"放松"一下,于是就又重装游戏。真正地与游戏“绝缘”,是在工作之后。......
2024-01-27
现在创业似乎是一种潮流,不仅国家在提倡,大学在提倡,而且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我见过很多人在看完《赢在中国》等创业类节目之后,就热血沸腾地决定要创业了。但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创业是持有不同意见的。有一个学生在外面和别人合伙创业,他的辅导员老师就一天到晚找他谈话,说他"不务正业"。这位学生感到冤枉,但是又没法说服他的老师,于是来找我"申冤" 。......
2024-01-27
爱情,据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情爱经验可能比某些大学生还要匮乏的我,原三是不需要发表任何评论的。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经常向我倾诉他们的爱情苦恼,于是我就想将某些实用的观点介绍出来,给那些还比较单纯人受用。由于我曾经在讲座上夸下海口,说"你们有什么困惑都可以问我”,但是由于没有强调困惑范围是"大学困惑或者人生困惑”,结果我回来发现我的邮箱里堆满了各种情感咨询邮件。......
2024-01-27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二的学生小月有一天忧郁地跟我说:“兴奇哥哥,我室友说我最近不正常,说我变态了。"我一听,吓了一跳,因为她是软实力学员,所以我必须问清楚:“你怎么个变态法?”她说:“今天我从软实力上完课回寝室的时候, 她们(室友)问我去哪里了,我说我去软实力上课了,然后她们哈哈大笑,我被笑得莫名其妙。”“嗯,我也有点莫名其妙”我说,“后来呢?”"后来她们问我,软实力是什么?""你回答了吗?" "回答......
2024-01-27
如果有人告诉他们要做计划,要有目标, 他们就会慵懒地说,“做什么计划呢,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说"要目标干什么,那么功利" 。同样的道理,如果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什么国家有那么多的五年计划呢?没脑袋的人因为没有思考的习惯,所以他们会用" 计划赶不上变化"来让自己心安, 同时也去麻痹别人。......
2024-01-27
很多有识之士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希望了。既然制度是可以改的,你的“稳定”也不一定是稳定的。我也曾经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待过一年。我知道所谓的“稳定”要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我一直对“稳定的工作”没有兴趣。......
2024-0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