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一日,禹母见自己的儿子大禹长到一十六岁,身高九尺,虎鼻下张着一张光形的嘴,露出两颗大门牙,更神奇的是,耳朵上各有三个小孔,能听百里之外的声音。禹母见此心里感到高兴,便把大禹叫到面前道:“儿呀,为娘见你已经长大成人,不得不把你父亲之事告诉你了。”
大禹早就想知道自己父亲的一切,便迫不及待地道:“母亲请讲,孩儿洗耳恭听。”
于是,禹母如数家珍地讲起了禹父的故事……。
禹父崇伯鲧是颛顼之子,炎帝的重孙。早年封在广柔之地,他身高一丈二尺,眼如铜铃,口大如盆,力大胜牛,勇猛异常。但,有勇无谋,天帝派他治理天下洪水,他偏听奸臣相繇的谗言,动用了天下大量的人力财力,把人民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用来筑堤堵水。治水九年,洪水泛滥成灾,冲垮堤埂,让洪水横冲直闯。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比未治理以前受灾更大。多少人的生命被洪水吞没,多少良田被洪水洗劫。天帝见情,龙颜大怒,降旨将崇伯鲧处斩。崇伯鲧自疚治水无方,其罪当诛,便伏在地上,引颈就刑,死于羽山。
禹母停了停话语道:“儿呀,你说句公正话吧,你父亲该不该处以斩刑?”
大禹思索片刻答道:“母亲,依儿之见,父亲该处斩!因为父亲采取堵水的办法,淹死了数不尽的生灵啊。”
“儿呀,这就叫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如果你父亲不听信谗言,也不至于处斩。”禹母激动地道:“但,你父亲未完成治水的大业,你一定要继承父志去完成,才对得起天下的百姓!”
大禹闻言,双膝跪地道:“孩儿谨遵母命。”是夜无语,大禹眼望九联坪那蔚蓝色的天空,心想着山下波浪滔天的洪水,他提着昨天狩猎的山鸡,来到禹母池边的山神庙前,献上山鸡,双膝跪下,双手合十地拜道:“山神爷呀山神爷!我母亲要我继承父志。下山治水,想我大禹一无所知,有何德何能,还需山神爷赐教。”
大禹在山神庙前跪了一夜,未合双眼。还未天明,脚也跪酸了,上眼皮不断地和下眼皮打架,当他似睡非睡之际,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向他走来说道:“神人苏醒,小神乃九联坪山神是也。”大禹听说是山神来到身边,急忙参拜不已。山神双手扶起大禹,就地而坐道:“神人不必多礼,小神被神人治水之诚心所感动,小神特来献上几策,望神人采纳。” (www.chuimin.cn)
大禹忙道:“谨遵教诲。”山神道:“神人呀,你要下山治水,小神望你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强自己身体的锻炼,以日后适应艰苦环境;二是广交朋友,留心观察对治水有利的神灵;三是你于五年之后的三月庚日,赶到南岳衡山去求南极仙翁赐给河图,治水方能成功。待三事办妥,小神即上天去奏明天帝,荐你为天下治水总都管。”
大禹猛地惊醒,见天色大明,刚才山神爷所言之事,一字不漏地记人心中,他禀明禹母,就从这天起,他坚持与青牛同宿,在赤日里曝晒,在大雨中沐浴,在雪地里奔跑。由于五年的艰苦锻炼,把自己的身体锻炼成铁塔一般。在此同时,他与大龟、蛇、虫、虾一起畅谈治水之方,细心观察各种动物身上的花纹。当他看到大龟的背上展示了大地的图形,在八方合十的图案花纹上,让东南西北呈现稳和;一与九,二与八,四与六,三与七,方方合十,构成一体。他茅塞顿开,心里一亮,领悟了许多,原来大地海域相辅相成啊。大地好似龟背、海洋好似在龟的团转,龟背上的图纹好似河流、如果把河流疏通,洪水就会全部流进海洋。难怪,父亲采取的堵水决堤,致使遍地遭殃呀……
五年后的三月庚日那天,大禹走过了九百九十九道弯,翻过了九百九十九座山,越过了九百九十九条河,行程了九百九十九里路,终于来到了南岳衡山。他劳累过甚,饥寒交迫,四处询问南极仙翁无着,皆言乘白鹤云游未归。大禹一急,便昏倒在地。此时,只见一白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乘白鹤而至。他叫醒大禹,将他带到衡山一个山洞里。洞中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放着仙桃和棋盘、棋子。白发老者叫大禹先吃一个桃子充饥。然后,指着棋盘道:“大禹,吾乃南极仙翁是也。你仔细观看吾教你下棋。”
南极仙翁在棋盘上摆放棋子,棋子尤如大山,棋路尤如水路一般,让大禹看得惊讶不已,心明眼亮。刹时,仙翁呵呵大笑道:“吾去也,吾去也!”遂乘白鹤飞上天空。
大禹一觉醒来,感到口里还有仙桃之香味。低头一看,面前哪有棋桌,分明是一张河图。图上绘着大山以北一条黄色的河流,就是今日的黄河。大山以南一条长长的河流,就是今日的长江。其它河流错落有致。大禹大喜,以首加额,向空中拜道:“多谢仙翁赐以河图,大禹治水,万死不辞!”
大禹手拿河图喜滋滋地返回九联坪,拜在山神庙前道:“山神爷啊,山神爷!五年多来,我已锻炼成铁塔一般;而且明白了治水不能堵水,只能疏通河道;同时,我从南岳衡山拿回了河图,更明了随山寻水,万国其宁之理。山神爷,请你赐教吧。”
山神爷又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向他走来,扶起大禹道: “神人请起,折煞小神也。小神已上天奏明天帝,陈述了你母子生在九联坪,以人类生存为怀,不怨其父杀头之事。不仅加强锻炼,还广交朋友,衡山求图,抱负不小!小神虽官小职微,却是这里地方官,有推荐贤才之责。因此,小神荐你下山治水特立下了军令状。如你治水无能,天帝就拿小神治罪。天帝口诏,令你选治蓥华山前山通溪河之水。然后,带看青牛去治理天下水患!小神观你日后定成大器,神人就放心去吧。”
有关道教的文章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触犯了曹操,他急于显示自己的有用之处,结果反被用处所害,这就是不懂得“无用之用”道理的教训。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据“有无相生”和“无用之用”的理论,提出君主应实行无为而治的说法。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
2023-12-06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人们对外在的渴望和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注。过度重视那些物质的、有形的财富,反而会造成心灵的贫穷。当人类对心灵失去关注,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失去了关注。......
2023-12-06
道学玄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是老子最精华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水这种顽强而豁达的精神,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遭遇下,也要安贫乐道,顽强坚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先哲才发出了“上善若水”的赞叹!而水的德行则是最接近于“道”的。......
2023-12-06
“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以适应自然的要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一了,这就是“无我”的境界。“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达到“无我”境界。......
2023-12-06
但是,读书还有另外一个少有人知的作用,那就是——“排毒”“养颜”。据《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孔子为之感到惊奇,询问闵子骞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状态有了如此大的改变。所以说,读书是最高档的排毒养颜补品,是实力最强大的抗衰老剂,它通过修缮我们的灵魂,来改变我们的孤独和软弱。读书可以养颜,读书可以涵养性情,读书可以益智博德。读书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保持身心的愉悦。......
2023-12-06
所以说,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大力士的力量必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知识则不同,知识的力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经得起一次次事实的验证的。人不能超越知识的力量,但是人可以驾驭知识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超越。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知识和教育的力量,那么,未来她必定走向衰落。真知识是力量,而伪知识的“力量”往往比真知识更强大。......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