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主要包括规定每个汉字的正确形体,清理同一字中的异体字。秦始皇废除六国异体,推行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汉字整理和规范工作。这股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是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要“开发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难的汉字对此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就要“改革汉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2024-01-26
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后世许多学者把它叫做“籀〔zhou皱〕文”或者“大篆〔zhuan赚〕”,是相当工整的一种文字,比起西周和春秋时代的金文,变化也不算太大。这种字,可以用唐代时出土于该地区的《石鼓文》作为代表(图21)。
图21 石鼓文拓片(部分)
同时,在秦国民间还酝酿与流传着一种书写起来较为简便而快捷的字体,例如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大良造(官爵名)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制度而颁发了一种容量为一升的标准器,后世称为“商鞅方升”,其器壁上镌刻的铭文,使用的就是这种新字体(图22)。
图22 商鞅方升铭文(摹本)
秦始皇施行“书同文”,统一全国文字,就是以秦国上述两种字体为基础的。他的丞相李斯主持并参与了这一工作。整个工作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 二是将秦国固有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进行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一些简体、俗体字,加以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相传李斯本人还用小篆书写了一些碑石,如《泰山刻石》、《峄〔yi异〕山刻石》(图23)、《会稽刻石》等,以颂扬秦王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作为这种新字体的范本。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前所未有地表现为定型化了。
(1) 轮廓定型: 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长短大小高下参差,变成基本整齐的长方形。如:
图23 《峄山刻石》(局部)
(2) 笔画定型:由甲骨文、金文 、战国文字的笔画方圆粗细不等,变成均匀圆转的线条。如:
(www.chuimin.cn)
(3) 结构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部件上下左右自由书写,变成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同一字而有不同形体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了。如:
定型化了的小篆进一步削弱了汉字的象形意味,使汉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乱和困难。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也是汉字在古文字阶段所迈出的最后一步。
以上介绍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直至小篆,今天被统称为汉字的古文字。对于汉字的古文字的研究,也已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科,叫做“古文字学”。
汉字的古文字在今天已经基本丧失了实用的功能,但它们在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还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关中国汉字源流的文章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主要包括规定每个汉字的正确形体,清理同一字中的异体字。秦始皇废除六国异体,推行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汉字整理和规范工作。这股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是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要“开发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难的汉字对此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就要“改革汉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2024-01-26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个老人端正地坐在地上。仓颉造字的说法,被中国的许多古书所记载。图1 仓颉画像 可见仓颉造字的说法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有不少人相信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甚至干脆把他认做古代的帝王。根据这种传说,文字是由特殊人物创造的,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天地鬼神为之惧怕。他认为仓颉之于文字、后稷之于农稼,只是致力较为专一,做出较大成绩,所以声名得以流传而已。......
2024-01-26
这种单音节的特点,简直可以说是汉语所独有的。汉字适应于汉语的这种特点,我们在本书中是要反复强调并说明的。这也注定了汉字直接表词的性质和汉字的独特面目。因此,在现存的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的性质是独特的,它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是独特的。......
2024-01-26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给汉字的前途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图景。对现代汉字的初步要求是实现汉字的标准化,即“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二是“字有定形”,就是统一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字形规范化,这主要包括废除异体字,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化字等。目前,对于汉字在近数十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革,对于汉字的现状中的某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2024-01-26
表示“季节”的“季”,就是“禾”的“子”,即幼小的未成熟的禾。以代表农作物的“禾”字作为基本部件构成的汉字还有不少。例如“秉()”字表示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株禾苗,所以它的基本意义就是“持有”、“拿着”。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秦”字,现在只能从它的下部存留的“禾”看出与农业有关了。一直到汉朝,西域各国还称整个中国为“秦”。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这个名称的语源,正是“秦”字。......
2024-01-26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在楷书(见下节)产生之后,草 图28 章草《急就章》(片断)书在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但笔画之间可以钩连,上下字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画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这样形成了另外一种类型的草书,叫做“今草”(图29)。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如“东”、“为”、“长”、“书”、“专”等,原来都是草书的形体。......
2024-01-26
无论从历史的、从现实的角度考察汉字,无论研究汉字本身、还是研究与汉字有关的诸种学科,都可以做出许多大学问。历代以《说文》为参照系而研究汉字的学者络绎不绝。金石学可以说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学科,与汉字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著作,也可以说都是当时汉字研究成果的总结。元明两代,这方面的研究及其著作,较为稀少,除了明末梅膺祚的《字汇》外,......
2024-01-26
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塔布”现象。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观念和等级制度的尊严,更是注重汉字运用的“塔布”,制订并推行各种“避讳”规定。封建社会中的避讳,主要指的是不得直书当代君主及其尊长的名字,必须用各种方法加以回避。本来自然界有一种长尾巴的鸟就叫“雉”,为了避吕后的讳,改叫“野鸡”,一直用到现在。......
2024-0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