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语篇类型翻译的要素-《英汉互译》成果展示

语篇类型翻译的要素-《英汉互译》成果展示

【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篇范围、方式和基调的认识和把握,是译者翻译决策及翻译活动的三个重要因素。其语篇涉及范围领域广泛,信息数量丰富,种类繁杂。

5.4 语篇类型翻译的要素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翻译是一个通过语言代码或文字符号的转换来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翻译也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形式,不过在这种交际过程中涉及了两种语言,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因此它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形式。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篇范围、方式和基调的认识和把握,是译者翻译决策及翻译活动的三个重要因素。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语言在具体使用中与其使用场合、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之间保持一致、协调的关系,保证信息传译中的贴切。就语篇的语域而言,译者面临两个任务:第一,作为读者,他必须对源语语篇的语篇语场、方式和基调在篇章、句群及信息单元等语篇基层上的具体体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更为重要的,他必须对译语语篇的相应特点,尤其是不同于源语语篇之处,有清楚的了解。

5.4.1 不同语篇范围的翻译

语篇的范围很广。就语篇的范围来讲,翻译活动涉及文学语篇、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及法律语篇的翻译。如果分的再细一些,还有新闻语篇和各类函件语篇的翻译。语篇由于受其使用范围的制约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语篇类型,而不同的语篇类型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语篇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对语篇使用场合的贴切性都很敏锐,语篇范围的错位要么会导致异常的修辞效果,要么就会使交际失败。不同的语篇类型都有一套自己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句式、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译者要做到准确的翻译就必须熟悉源语和译语,特别是译语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广告语篇为例:广告语篇的意图十分明确、单一,即宣传某种产品或劳务以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是一种具有明显指示功能的简短语篇。为了拉近与读者和听者之间的距离,广告语篇也总是使用一种轻松、自然、真切,甚至有时用带有幽默、睿智的语言。因此,广告语篇的翻译就必须要注重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指示功能或祈使功能的再实现。

例1: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译文】喝了可口可乐,事事都会如意。

例2:Fresh up with Seven-up.

【译文】君饮七喜,提神醒脑。

例3:Apple thinks different.

【译文】苹果电脑,不同凡“想”。

例4:The Globe brings you the world in a single copy.

【译文】一册在手,纵览全球。(《环球》杂志广告)

再以科技语篇为例。科技语篇的目的在于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和分析,提出观点、方法和理论,或针对某人的观点、方法及理论进行评论,以阐明自己的思想。其语篇涉及范围领域广泛,信息数量丰富,种类繁杂。因此,翻译科技语篇必须以准确传递其信息、实现其阐明功能为最终目标。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把握语篇所涉及的有关科技知识,而且译语用词要精确,句式要严谨、明晰,特别是要运用和语篇内容相关的专业科技术语。

例5:Multiple reflections,mistakes,and diffraction effects at the edges of the sample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main sources of errors.To enhanc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special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choice of the radiation elements,the design of the sample holder,and the sample thickness and location between the two radiation elements.

【译文1】多重反射、不匹配及样品边缘的散射反应,通常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应特别注意辐射元素的选择,样品支架的设计以及两个辐射元素之间的样品的厚度和位置。

【译文2】多次反射、失配及样品边缘的衍射效应是误差的主要根源。为提高测量的精度,特别注意辐射元件的选择,样品支架的设计以及辐射元件间的样品的厚度和取向。

【分析】很显然,译文2好于译文1,其主要原因是译文2的译者不仅准确把握住了原文语篇内容,而且使用了地道的专业术语。

5.4.2 不同语篇方式的翻译

就语篇方式而言,翻译活动可分为口译、笔译、影视配音及影视字幕解说。针对不同语篇的不同特点译者须采用不同的语篇方式来翻译。因此语篇方式同样是译者进行翻译决策的重要参数,限制着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字幕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屏幕空间有限,字幕不仅必须随画面一起出现,而且在屏幕上停留时间也非常有限,所以,字幕文字必须使用让观众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词汇,同时句子还要简短,以便在屏幕上能够停留一定的时间,好让观众来得及阅读。因此,在翻译时,就必须采取配合画面,压缩信息,照顾屏幕空间的翻译策略。

例:看他如今的作品,或浓墨泼彩,恣肆汪洋;或青绿写意,画境幽邃;细微处,线条圆润流畅轻盈跳跃;粗放处,用笔练达,一气呵成。大自然的朴素放达,山川树木的原始野趣,尽染纸上。

【译文】Some of his works are thick and heavy in color; some are impressionistic with a dominant green; the slender strokes are even and smooth; and the bold strokes deft and forceful.The charm of nature finds vivid expression through his painting brush.(www.chuimin.cn)

【分析】这是介绍一位画家电视短片中主持人的汉语解说词英语字幕片断。对照汉语,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小句(clause)数目与汉语一致。每一个小句的长度也和汉语基本一致,节奏也几乎相同。但是,汉语用词考究,气势磅礴,不仅运用了错落有致的短句,而且采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段。而英文由于是辅助语言(字幕),尽管也基本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但用词则相对朴素易懂。虽然没有了汉语那种豪放的气势,但也完整表达出了原文的意义,而且没有任何喧宾夺主的感觉,较好体现出了不同语篇方式翻译所应把握的尺度和角色。

5.4.3 不同语篇基调的翻译

语篇基调是作者(说话人)与读者(听众)之间交际关系意图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四个相互交错的层面:正式程度(formality)、礼貌程度(politeness)、无人称程度(impersonality)和可接受程度(acceptability)。正式程度体现在词汇和句式上;礼貌程度指交际参与者社会距离的远近,主要体现在称谓上;无人称程度是指作者避免提及本人的行文方式,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可接受程度是指作者认为自己与读者共享知识的多少,共享知识越多,文中所含语境信息就越少。一般来讲,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权改变原作的基调;也就是说亲昵的交谈不能译为严肃的说教,正式场合的讲演也不能译为街头巷尾的俗话俚语。

春 怨

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1】

A Lover's Dream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me.

【译文2】

A Comp 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 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分析】《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的诗篇。它看来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着深刻的时代内容。唐时边庭多故,征人频发,无数思妇只有在梦中与夫婿相会。在这首诗中,由于吵醒了妇人与远戍的丈夫相会之梦,黄莺成为迁怒的对象。诗人将思妇对丈夫的深情思念表现得曲折、细腻而奇特,反映了独守空房的妻子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苦,别离之怨。因此,整个诗篇的基调应该是哀怨凄苦。译文1的译者佛莱切(Fletcher)未能理解把握原作诗篇的基调,译文字里行间流落出的基调与原文相差较大。特别是最后一句译文,把“梦”说成是“我爱人朝我微笑的梦”,不仅没有了凄苦哀怨的感觉,反而有了沉溺于春梦、追求快乐之嫌,这无疑违背了翻译的忠实原则,令人无法接受。译文2是许渊冲先生的译作,译文不仅准确表现出原作的伤感基调,而且用frontier将原作最后两句模糊、含蓄、隐晦的意思明晰化,将“辽西”的指代意思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填补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我们知道译者的主要目的是强调以原文精髓为目的,译文力求体现原作的风格与文化背景,让读者领会异域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

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搞清楚源语语篇作者在源语语篇字里行间显露出的是什么样的基调,语篇中所描述的人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交际关系,才能在译文中准确地再现源语语篇的基调,体现原作的风格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