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中国面点早期发展阶段。中国面点的这一特点,古代早已体现。中国面点是我国人民创造的物质和文化的财富。......
2024-01-24
第九节 卷 类
卷类,是我国面点中较常用、变化较多的一类。它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建国以后广大面点师。而今卷的品种已非常多,有发酵面团的各式花卷制品;有米粉面团制成的各式凉卷;有用鸡蛋和面制作的蛋(糕)卷;有用油酥面团制作的松酥卷、擘酥卷;有制成煎饼、奶皮包馅卷食的煎饼卷、奶油卷;有似卷非卷的春卷等。
一、卷的历史演进
中国面点卷制形态的出现相对比较晚一些。早期的面点大多以饼相称呼,卷的形态主要是从饼的发展演变而来。最早是从烙饼中分蘖出来,后来又从蒸饼中发展出一分支,而后又从酥饼中衍生而来。
唐宋时期,食用春饼、春盘之风很兴盛。烙得很薄的春饼中,放上多种炒制而成的荤、素原料,卷而食之,这就是卷制面点的最初形式。当时春饼的形制随地区略有差异,既有烙制的,也有蒸制的;既有大如团扇的,也有小如荷甲的,烙制的就像今日的春卷皮。若将春饼包上熟馅卷好,用面糊粘住,放入锅中油炸,就类似我们今天的春卷了。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七宝捲煎饼”和“金银捲煎饼”两味食品。“七宝捲煎饼”的制作方法为:“白面二斤半,冷水和成硬剂,旋旋添水调作糊。铫盘(平底锅具)上用油摊薄煎饼,包馅子,如捲饼样。再煎供。馅用羊肉炒臊子、蘑菇、熟虾肉、松仁、胡桃仁、白糖末、姜米,入炒葱、干姜末、盐、醋各少许,调和滋味得所用。”[44]元明之际的《易牙遗意》中“卷煎饼”条的记载,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从蒸饼中发展而来的卷,就是从馒头发展到花卷。人们为了改变馒头的花样和吃法,遂逐渐产生了卷的系列。明代宋诩的《宋氏养生部》中记载了“蒸卷”,并分别记述了三种卷的制作方法。这三种蒸卷就是今日的发面“花卷”,中间涂有不同的馅料。它是用酵面团经擀制成薄片,放入馅料以后卷起再用刀切等工序制成生坯,蒸熟而食的花样主食品。上面三款花卷就是今天的“椒盐花卷”、“蜜糖花卷”、“夹枣花卷”。品种的特点是洁白暄软,味香芳馥。根据其方法可制成不同形状、不同馅心的各式花卷。
另外一类卷制点心,是从胡麻饼、油酥饼中延伸出来的。为了突出酥饼中的层次并保持口感酥松,将面片擀开成片,或放入酥面再卷起,就成为卷酥品种。古代已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品种,如明清时期的顶皮酥饼、顶皮饼、顶皮酥等,饼的口感酥松,就是由于卷酥中两种不同质地的面团的交叉,经加热后,酥皮顶起的缘故。[45]
二、古代特色卷
1.捲煎饼[46]
“摊薄煎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揽仁。已(以)上除栗黄片切,外皆细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盐、葱调和作馅,卷入煎饼,油煠过”。[47]
2.油烙卷三制
“用浇薄饼或春饼,将前料物卷摺粘之,少油内烙。
用盐蜜生熟水和面擀薄饼,油中烙,涂以蜜糖,卷食。
用鲜乳饼揉面中,和盐生熟水,擀薄饼,油中烙,涂以蜜糖,散以细切去皮胡桃、榛、松仁,卷。合酥揉面中亦宜。”[48](www.chuimin.cn)
3.蒸卷三制
“用酵和面,轴开薄,同花椒盐于面卷之,分切小段,俟肥蒸。
以酵和赤砂糖或蜜匀面为卷,蒸。
用酵和面,卷甜肥枣子,蒸。”[49]
4.油煎卷
“脂油二斤,猪肉一斤(鸡肉亦可),配火腿、香蕈、木耳、笋斩碎作馅,摊薄面饼内卷作一条,两头包满,煎令红焦色,或火炙,用五辣醋供。”[50]
三、卷的古今演绎
卷制面食在古代是较为普遍的,人们习惯将春饼、煎饼包上馅心卷起来吃,不仅方便食用,而且饼卷馅口味有咬劲、有触感变化。卷制面食主要有酵面卷、米(粉)团卷、蛋(糕)卷、饼皮卷、春卷等。
一是酵面卷,这是卷类制品的主要部分,其花式品种较多,一般可分为卷花卷、折叠卷和抻切卷三类,做法都各有不同。卷花卷,是采用卷制法卷成的卷子。其造型手法,大体来说,分为单卷法和双卷法两种。主要品种有:葱花卷、糖花卷、绞形卷、麻花卷、秋叶卷、枕形卷、脑花卷、双馅卷、四喜卷、蝴蝶卷、菊花卷、友谊卷、双桃卷等。折叠卷,这种酵面花卷是采用折叠法成型而制成的卷子。如常见的猪爪卷、千层卷、荷叶卷等。抻切卷:这是采用抻面、切面方法制成的卷类,主要品种有银丝卷、金丝卷、鸡丝卷、盘丝卷等,其制作很有特色。制作要领主要是抻制拉面,形成柴束状卷制而成。
二是米(粉)团卷,是利用糯米或糯米粉掺和粳米粉调制成团面擀制卷成的,口味多为甜的,为夏季食用的凉点。如意芝麻卷、三星凉卷即是其代表。如意芝麻卷是用蒸熟冷凉的糯米粉团放于铺有芝麻糖的案板上,用手揿薄成长方形饼状,把豆沙摊在上面,自外向里、自里向外同时卷起,卷至中心碰拢粘住成如意形,最后用刀切片上盘。
三是蛋(糕)卷、酥皮卷。蛋(糕)卷是利用鸡蛋调制而成的卷子,因其调制方法不同,又分为蛋卷和蛋糕卷。蛋卷是鸡蛋打散摊成蛋皮或加面粉、水调拌后摊成蛋皮卷上馅熟制而成,如豌豆泥蛋卷、羊羹鸡蛋卷等。蛋糕卷是利用鸡蛋抽打泡制成蛋糕后,铺上馅心卷起而成,如椰蓉蛋糕卷、果酱蛋糕卷、桃仁蛋糕卷等。酥皮卷是油酥面团制品,大多取用松酥皮、擘酥皮制作,将酥皮裹馅卷起熟制而成,如豆沙松酥卷、榄仁擘酥卷等。还有一类是由酥皮与蛋糕卷配合制成,如酥皮蛋卷、松酥蛋卷等。
四是饼皮卷,是利用水面糊烙制或蒸制圆形饼再包卷而成的制品。如煎饼卷、苹果煎饼卷、山楂奶皮卷、芝麻鲜奶卷、苹果奶皮卷等。苹果奶皮卷是鲜爽柔软的夏季凉点,即将苹果去皮切成粗丝,洒少许丁香粉,加入苹果酱拌匀后,放入冰箱冷藏。将面粉、蛋清、奶粉、白糖加清水搅拌成面粉酱,用小铁锅摊煎成直径约25厘米的圆形熟面皮,包入冰冻的苹果丝,成长方形卷上盘,洒上白糖粉即可。
五是春卷,这是由古代春饼卷馅食演变而来,是一种油炸的小面点,在江南等地较为盛行。它是将稀软的冷水面烙制成圆饼后,包卷馅心,封口后,炸熟而成。目前,春卷所用的馅心很多,其名称也是根据馅心的变化而命名的,如肉丝春卷、鸡丝春卷、三丝春卷、荠菜春卷、豆沙春卷、水晶春卷等。
有关中国面点文化的文章
第八节包类包类主要指各式包子,利用发酵面制作而成。唐五代,我国包子的制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宋·陶谷《清异录》中记载,五代,后周京城汴梁闾阖门外的张手美,随四时制售节日食品,他在伏日出售的有一种叫“绿荷包子”。提褶包是最普通的一类包子,特别是荸荠身,鲫鱼嘴,菊花纹。因提褶包成圆形,所以要求皮子中间稍厚,四周稍薄,馅心要放到中心。......
2024-01-24
它使人类熟食的方法产生了新的变革。河南信阳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铜饼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早期铜炙炉等,都充分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炊具的品种已相当的丰富,为我国面点制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那时的主、副食即后世所谓的饭、菜尚未分开烹制,还是各种食料共煮一器的进食方式,故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单纯的谷物原料煮制的。......
2024-01-24
第八章中国面点文化的风味特色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战国以后,麦子的普遍生产与磨制工艺的改良,粒食与粉食的面点文化逐渐固定,至今仍未改变。第一节中国面点风味的区域特色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农作物,是人类的祖先向大自然索取的瑰宝。[1]这段远古时期的文字表明:五方之民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饮食风俗是构成各地食品风味特色的基础。我国面点食俗的区域性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粮食作物是分不开的。......
2024-01-24
第七节团类团类制品,又叫团子,是以米类为原料,制作成圆形的粘性食品。它与糕是孪生姊妹,人们习惯称之为糕团。最早,人们称此为“丸饼”,即饼类食品中的一种。我国古代对团形面食有许多称谓,如称之为丸、锤、团、圆子、团子等等。南北朝时,团形面食已在北方流行,当时称之为“锤”,加糖者称糖锤,大个者叫大锤。宋元时期,“锤”仍为团形面食中的一种制品,并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的通用食物,当时称作“焦锤”。......
2024-01-24
第六节糕类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品之一。在周代已经有了类似的糕类食品,汉代,糕的名词已经出现。明清时期,糕的品种已多姿多彩。其糕料有菜蔬、豆类、果品、杂粮、花卉等。所谓“糗饵粉糍”,即今之糍糕之类。南北朝时,已有制作米糕的食谱留了下来。二是凉糕、粘质糕类。酵浆糕类即是用米粉发酵制成的膨松糕点。这种糕主要限于大米粉。......
2024-01-24
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作物生产,最终形成了不同地区的面点特点。就面点的风味上,南北两路的特色是非常显见的。进入民国时期,满清时期的面点食品一直保留着原有的传统。[7]民国时期,北京天桥的面点小吃品种很多,大约是北京之冠。......
2024-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