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出现的著作品种共计有三十多部,但大部分作品已随着历史变迁而亡佚。书中的面点品种不仅式样多变,而且制作特色鲜明,在成型、调味、熟制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2024-01-24
第六节 糕 类
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品之一。它是以米类为主要原料(也有用面粉的),以蒸制为主的黏性食品。在周代已经有了类似的糕类食品,汉代,糕的名词已经出现。《齐民要术》是我国早期糕品制作较详细的重要资料,而且制法已较为高超。宋代,糕的品种已较丰富,当时糯米粉、黄豆粉、粳米粉、麦面、豆面均已能做糕了。明清时期,糕的品种已多姿多彩。清代的《调鼎集》中单糕品就有五十多种,其中有不少精品,制法很有特色。其糕料有菜蔬、豆类、果品、杂粮、花卉等。
一、糕的历史演进
据典籍记载,我国糕类的制作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礼·天官》中记载“糗饵粉糍”之食。所谓“糗饵粉糍”,即今之糍糕之类。《扬子方言》云:饵谓之餻。餻即今之糕。《急就篇》云:“溲米而蒸之则为饵。”徐锴云:“粉米蒸屑皆饵也。”《楚辞·招魂》中提到的“粔籹蜜饵”,即蜜制米糕。《礼记·内则》有“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历史表明,我国周代不仅有一般的米糕,而且有加荤馅用油煎的米糕,那时的糕点制作已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两汉时期,我国制糕技术有了发展,又有枣糕之制,果品进入了糕点。南北朝时,已有制作米糕的食谱留了下来。《齐民要术》第八十三粽壹法云:“《食次》曰壹,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箸之,遍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米糕食谱。此种米糕成型后,很像今天的条块年糕。
隋唐时期,我国米糕制作技艺有了新的发展,并日趋精美,出现了所谓“花糕”,著名的有紫云糕、花折鹅糕、水晶龙凤糕、米锦糕等。五代后周,开封城有一个糕坊老板,卖糕发了财,花钱买了个员外郎,开封人叫他“花糕员外”。他家做的花糕有满天星、大小虹桥、花截肚、金餻糜员外糁等等。南宋杭州糕点品种甚多,有糖糕、蜜糕、栗糕、麦糕、豆糕、生糖糕、蜂糖糕、线糕、间炊糕、乳糕、重阳糕、社糕等等。
明代的《本草纲目》卷二十五中李时珍的说明更突出了糕的特点:“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状如凝膏也。”这个说明中的“凝膏”二字,甚有妙味。这“糕”品本身与“膏”相似才产生了这样的名字,其状况因为像“凝膏”即煮烧溶解的膏凝结起来的食品。
明清两代,江南鱼米之乡花色糕点更多,苏州、扬州、南京一带有脂油糕、雪花糕、软香糕、百果糕、三层玉带糕、沙糕、茯苓松子糕、水晶糕、八珍糕、喇嘛糕等,都是当地名产。
二、古代特色糕
1.柿糕
“糯米一斗,大干柿五十个,同捣为粉,加干煮枣泥拌捣,马尾罗罗过。上甑蒸熟。入松仁、胡桃仁再杵成团。蜜浇食。”[27]
2.松糕
“陈粳米一斗,砂糖三斤。米淘极净,烘干,和糖、洒水入臼舂碎。于内留二分米拌舂,其粗令尽。或和蜜,或纯粉。则择去黑色米。凡蒸糕须候汤沸,渐渐上粉,要使汤气直上,不可外泄,不可中阻。其布宜疏,或稻草摊甑中。”[28]
3.蒸茯苓糕(www.chuimin.cn)
“用七成白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莲肉、芡实、茯苓、山药等末,拌匀,蒸之。”[29]
4.蒸萝卜糕
“每饭米八升,加糯米二升,水洗净,泡隔宿舂粉,筛细。配萝卜三四斤,刮去粗皮,擦成丝。用猪板油一斤切丝或作丁,先下锅略炒,次下萝卜丝同炒,再加胡椒面、葱花、盐各少许同炒。萝卜丝半熟捞起,候冷,拌入米粉内,加水调极匀(以手挑起,坠有整块,不致太稀),入蒸笼内蒸之(先用布衬于笼底),筷子插入不粘即熟矣。”
“又法:猪油、萝卜、椒料俱不下锅,即拌入米粉同蒸。”[30]
三、糕的古今演绎
我国食糕以南方为多,南方用糯,北方用秫,有直接用米者,有磨成粉再熟制者。糕以米粉制作为主,又可用面粉制作,根据糕的品种不同,可分为松质糕、粘质糕、酵浆糕、面粉糕、蛋糕等几大类。
一是松质糕类。以米粉为主要原料,一般制法是糯米粉与粳米粉各半掺和、加水、糖拌成松散的粉粒状,和粉时不可粉质过烂,否则就松散不爽,如赤豆松糕、猪油百果松糕、黄松糕、玫瑰方糕、茶糕、麻糕等。赤豆松糕,是将赤豆煮烂,用砂糖略拌,加入掺和的松质米粉2/3,与拌糖的赤豆轻轻拌和。限糕框,铺上干笼布,层层撒上赤豆粉糕坯(不要用手压粉粒),铺平后,将另外的1/3糕粉过筛后,层层铺在赤豆粉上,撒上青红丝,上笼蒸熟即可。绿豆松糕亦然。
二是凉糕、粘质糕类。凉糕可分为米制的凉糕和米粉制的凉糕两种。米制的凉糕如糯米凉糕、白元香糕、芝麻糕等。米粉制的凉糕如藕丝糕、柠檬冷糕、龙须糕、枣泥糕等。粘质糕做法与松质糕相同,只是在拌粉蒸熟后,要倒入搅拌机里,再加入适当的冷开水,打透要匀,如年糕、蜜糕等。糯米糕,北方叫江米糕,是最普通的糕点。即将糯米淘洗,放入盆内加水蒸烂,用净湿布包起,放入案板揉碎、揉粘,再放入长方形木框内(框内涂油垫净湿布),压平,冷却后去掉木框,切成小长块,放入盘内,撒上白糖即可。若中间夹一层果酱、豆沙、枣泥,风味更佳。
三是酵浆糕类。酵浆糕类即是用米粉发酵制成的膨松糕点。如著名的有广州的伦敦糕、棉花糕等。这种糕主要限于大米粉(即籼米类优质米)。伦敦糕、棉花糕的制作方法是先取出米粉浆加糕肥(即发过酵的糕粉)拌和搅匀,置于较暖处发酵,待起泡,稍有酸味时,放入绵白糖拌和,使糖溶化被吸化,再加发酵粉、枧水,搅拌均匀,即可用于制作成品。两糕的投料略有不同,制作时可使用蒸、烘、炸等多种制法。
四是面粉糕类。利用面粉制作的糕品也较多,如千层油糕、发糕(双色糕、百果糕)、蜂糖糕等等。双色发糕,是将面加水和面肥调成面团,对好碱。将面团分成同样大的两块剂子,一块揉白糖,一块揉红糖,同时各放桂花揉匀,稍饧。分别将两块面擀成1.5厘米厚的长片,在一面皮上刷上水,两片叠在一起,然后将青梅粒、葡萄干摆在上面,上屉蒸熟,晾晾,切块装盘。
五是蛋糕类。蛋糕的品种较多,从熟制方法分,主要有蒸蛋糕和烤蛋糕两类;从形状上分,主要有方蛋糕和圆蛋糕、夹层蛋糕、模具蛋糕等;从味型上分,有清蛋糕、可可蛋糕、果味蛋糕、奶油蛋糕等;从裱花图案上分,则有各式各样造型图案,如寿字裱花蛋糕、生日裱花蛋糕、双喜裱花蛋糕以及水仙花、红梅、幸福、面花、金鱼戏水、桃形、白兔拜月、花瓶、棋盘、迎客松等各式裱花蛋糕。
我国糕点丰富多彩,除上述这些糕类外,这有利用各式水果、干果、杂粮、蔬菜等制作的糕品,如栗糕、枣糕、松仁糕、花生糕、桂圆糕、杏仁糕、菱粉糕、山药糕、百合糕、莲子糕、荸荠糕、薄荷糕、扁豆糕、豇豆糕等等。
有关中国面点文化的文章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作品种共计有三十多部,但大部分作品已随着历史变迁而亡佚。书中的面点品种不仅式样多变,而且制作特色鲜明,在成型、调味、熟制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2024-01-24
第八节包类包类主要指各式包子,利用发酵面制作而成。唐五代,我国包子的制作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宋·陶谷《清异录》中记载,五代,后周京城汴梁闾阖门外的张手美,随四时制售节日食品,他在伏日出售的有一种叫“绿荷包子”。提褶包是最普通的一类包子,特别是荸荠身,鲫鱼嘴,菊花纹。因提褶包成圆形,所以要求皮子中间稍厚,四周稍薄,馅心要放到中心。......
2024-01-24
第七节团类团类制品,又叫团子,是以米类为原料,制作成圆形的粘性食品。它与糕是孪生姊妹,人们习惯称之为糕团。最早,人们称此为“丸饼”,即饼类食品中的一种。我国古代对团形面食有许多称谓,如称之为丸、锤、团、圆子、团子等等。南北朝时,团形面食已在北方流行,当时称之为“锤”,加糖者称糖锤,大个者叫大锤。宋元时期,“锤”仍为团形面食中的一种制品,并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的通用食物,当时称作“焦锤”。......
2024-01-24
第一节面点原料概述明清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耕地面积明洪武二十六年为八百四十九万余顷,是元耕地面积的四倍,至清代,随着边疆的开拓,垦田面积也成倍增长。产量相对较低的黍米其种植面积呈下滑势头。......
2024-01-24
黄河流域特定的条件孕育了我国最早的谷物黍和稷,并为早期人类生衍繁育作出了贡献。黍的同种作物是穄或称穄子。稷,我国北方人称“谷子”,为最早的谷物,古称百谷之长、谷神。据考古专家发掘证明: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人民的主粮是黍、稷;南方人民的主粮是稻谷。......
2024-01-24
第一节面点原料的加工与制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鼎盛阶段。谷物复种制的普及,促使麦的加工业大大发展。与此同时,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量也成倍增长,南方出现一年两熟的复种制。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粮食剩余,各地为储蓄余粮,修建了许多大型粮仓。......
2024-01-24
第一节中国面点与年节食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在年年岁岁,在时时节节,在东西南北,在城镇乡村,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就是我国风俗中年节食俗产生、发展的无比丰富的宝库。自古以来,中国面点与中华民族的古老风俗和淳朴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面点注重时令,并以它特殊的地位在年节食俗中独占鳌头。......
2024-01-24
第九节卷类卷类,是我国面点中较常用、变化较多的一类。根据其方法可制成不同形状、不同馅心的各式花卷。为了突出酥饼中的层次并保持口感酥松,将面片擀开成片,或放入酥面再卷起,就成为卷酥品种。折叠卷,这种酵面花卷是采用折叠法成型而制成的卷子。如意芝麻卷、三星凉卷即是其代表。还有一类是由酥皮与蛋糕卷配合制成,如酥皮蛋卷、松酥蛋卷等。......
2024-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