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第三十五计百忍成金-处世三十六计

第三十五计百忍成金-处世三十六计

【摘要】:卫国国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后将牛弘驾车的牛射死了。据记载,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即位后,一直受到皇后武则天的限制,因而抑郁而终。看来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俗话说百忍成金。在大事业之前的小事若无法忍受,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这就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了包围的态势。朱棣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备战。

孟尝君曾经担任齐国宰相,在各国声望很高。他家中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位食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将情况报告孟尝君说:“身为人家的食客,暗中却和主人的妾私通,实在太不应该了,理当将他处死。”孟尝君听后淡然说:“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位食客,对他说:“你在我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心里很不安。现在卫国国君和我私交很好,不如让我替你准备车马银两,你到卫国去做官吧。”这位食客来到卫国,受到卫王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紧张。卫国国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此人于是对卫君说:“臣之所以能到卫国来,全赖孟尝君不计臣的无能,将臣推荐给大王。

  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绝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来攻打齐国,这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辜负了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打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

  不然,臣愿死在大王面前。”

  卫君听后佩服他的仁义,于是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齐国的人听后赞颂道:“孟尝君可语善为事矣,转祸为功。”即孟尝君实在是善治政事,竟然使齐国转危为安。

  这段故事是告诉我们,人必须具有宽容的胸襟,不要因无关痛痒的小事而斤斤计较,要善于体谅别人,收服人心。俗话说:“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宽容爱护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回报于你。

  牛弼杀牛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确,不要说十之八九,其实人生太多不能顺我们的心意。想要生存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忍”。

  《菜根谭》中说:“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不仅是登山踏雪需要这个“耐”字,当我们接触危险的社会时,若不坚持这个“耐”字,就容易遭到丧身之险。

  隋朝时,有个大臣叫牛弘,他好学博闻,性情十分宽宏大量。隋炀帝很器重他,曾允许他与皇后同席吃饭,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礼遇,但牛弘依然车服卑俭,对人宽厚谦让。他不但官场上关系处理得好,而且家庭也搞得十分和睦。他家庭中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说明他的为人。

  他有弟弟叫牛弼,经常酗酒闹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后将牛弘驾车的牛射死了。牛弘从外面回到家后,他的妻子迎上前,对他说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疯,将牛射死了。”牛弘听了,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将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妻子做完之后又提杀牛一事,牛弘却说:“剩下的做汤”。过一会儿他妻子又唠叨杀牛的事,这时牛弘才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一点没有生气的样子,脸色像平时一样温和,甚至连头也没抬,继续看他的书。

  妻子见丈夫这样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不敢再提牛弼杀牛的事了。因此,牛家门内一片和气,再也听不到闲言碎语,弟弟也因此收敛了不少。

  据记载,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即位后,一直受到皇后武则天的限制,因而抑郁而终。有一次,高宗在巡幸途中,遇到一家好几百人同堂的大家族,大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没有任何风波,十分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这在当时实在少有。因此,高宗特地去拜访这个家族,向他们请教家族和睦的秘诀。于是族长取出纸和笔,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给高宗看,意思是讲,大家族和乐的秘诀除了“忍”以外别无他法。高宗看后深有同感,赐给该家族莫大的褒赏。

  看来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俗话说百忍成金。不仅如此,“忍”还是收服人心的好办法。(www.chuimin.cn)

  《论语》中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日常的琐碎之事,不必去斤斤计较。在大事业之前的小事若无法忍受,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韩信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人的一生中,令人发怒的事不计其数,倘若每件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是成不了事的。反之,只要胸怀大志,就会“忍人所不能忍”,对于许多事情就不会放在心上,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朱棣装疯

  朱允炆接替爷爷朱元璋的皇位之后,接二连三地杀害了好几个王爷。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在劫难逃。

  他如坐针毡。现在的亲王中,属他排行最大。恐怕朱允炆要认真对付的,也就是他了。北平左布政使(相当于省的长官)张昺、都指挥使(地方军事长官)谢贵,都不是朱棣的人。朝廷又以备边的名义,将朱棣王府卫队从19000人减为4000人。朝廷又派亲信在山海关练和临清练兵。这就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了包围的态势。

  朱棣派内侍到庆寿寺,把姚广孝和尚请来,这位和尚14岁出的家,曾参加过礼部主办的“通儒书僧”考试,高高得中。但他不愿去做僧官,却随朱棣到北平,被朱棣安置到庆寿寺当主持。姚广孝很有城府,朱棣经常将他邀进王府,让他给出谋划策。

  颇有城府的朱棣早在他大哥朱标死后,认为他最受父皇宠爱,说不定会立他为太子。但后来朱元璋隔着儿子一辈立了皇太孙朱允炆。朱棣心中不满,暗中便打定了要较量个高低的主意。燕王府原是元朝的皇宫,建筑得富丽堂皇。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在宫舍下面挖了地下室,秘密地请来工匠,在地下室里不分昼夜地制造武器。怕打铁的声音外传,又养了许多鹅鸭,天天吵个不休,作为掩护。同时,还用重金雇佣勇士,养在宫中。朱棣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备战。

  再说,朱棣和姚广孝研究对策时,忽然内侍来报,南京的黄太监到府降旨。朱棣让姚广孝到屏风后面,吩咐叫请进来。不一会儿,黄太监在四名卫士的陪伴下,来到中堂。朱棣跪下接旨,原来朱棣前一段曾上疏告病,所以皇帝朱允炆特派黄太监来慰问。圣旨宣读完毕,王府总管把卫士陪了出去,设宴款待。这边黄太监笑着对朱棣说道:“看殿下神采奕奕,想贵恙已大痊了吧!”“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本王得的乃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嘛!”“那是当然。黄公公带来什么良药呀?”“皇上这次派我来,就为的是察看殿下是否真的有病,那齐、黄二人,成天在皇上面前嘀嘀咕咕,说诸王里唯有燕王殿下是个隐患,看样子,对燕王下手,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唔!”朱棣沉思着点点头。黄太监继续说道:“皇上另外派人降旨,要张昺、谢贵加强对殿下进行监督。”“他们不错嘛,很关心我,每隔十天八天,便来探一次病!”朱棣冷笑道:“好吧!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叫逼上梁山,反正不是鱼死,便是网破。”黄太监带着朱棣送给他的一大盘珍珠宝石,满载而归地回京复命去了。

  朱棣不分昼夜地加紧备战。转眼之间,便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五月,朱元璋已经死去一周年了。南京举行祭典,称为“小祥”。

  建文皇帝发下圣旨,各位亲王不必晋京,但对王子却没有明确规定。朱棣为了麻痹皇帝,决定把他的三个儿子,一齐打发到南京去参加祭典。有的亲信劝他,让三个王子进京,风险太大,万一把三位王子当作人质扣起来,那可就被动了。

  朱棣笑着说:“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三个孩子一起去了,就解除了皇上的疑心,也让齐、黄两个贼子找不到借口。”三个王子到南京去了,朱棣虽然嘴里说得很硬,但心里也像十五个吊桶,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万一儿子被扣留,朝廷再派兵来拿,到了那时,进行抵抗吧,投鼠忌器,不抵抗吧,只好束手就擒,想到这,他又后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