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知足不辱-处世三十六计

知足不辱-处世三十六计

【摘要】: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同治三年6月攻下南京,取得胜利,7月初旬开始裁兵,1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曾国藩是熟知处世哲学的。为官处世,知足、知进退是大道理、大本领。曹操依计而行,厚待徐母,并让她写信给徐庶。说知刘备,刘备也不好相拦,只得忍痛离别。徐庶在忠孝上,选择了后者,但却逼死了母亲,成了大不孝。

不看重,是因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活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纠缠。

  还因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贪不占,不矜不持,也许更受人景仰。这应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曾国藩的保身谋略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位最能参悟保身之道的明眼人。

  攻下金陵之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达于极盛,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当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位子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奏的人物,无不如奏所授。

  但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随之而来。曾国藩说:“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权力过大。盖谓四省厘金,络绎输送,各处兵将,一呼百诺,其相疑者良非无因。”颇有心计的曾国藩应对从容,马上就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不待朝廷的防范措施下来,就先来了一个自我裁军。

  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50万两白银。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结束,便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文,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同治三年6月攻下南京,取得胜利,7月初旬开始裁兵,1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人说招兵容易裁兵难,以曾国藩看来,因为事事有计划、有准备,也就变成招兵容易裁兵更容易了。

  曾国藩是熟知处世哲学的。他对清朝政治形势有明了的把握,对自己的仕途也有一套实用的哲学理念。他在给其弟的一封信中表露说:“余家目下鼎盛之际,沅(曾国荃字沅辅)所统近2万人,季(指曾贞干)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弟者,曾有几家?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盈时矣。管子云:斗斟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俗语说:位盛危至,德高谤兴。历史上像韩信这样的开国大臣因功高而遭杀戮的不乏其人。汉初三杰的命运各不同,萧何系狱、韩信诛夷、子房托于神仙,生出后人多少感慨。张良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他未必相信神仙、长生之类虚妄之说,但他知道自己曾一言而退百万之师,刘邦岂能容他?他及早抽身退步,司马光盛赞他“明哲保身”。另外像晋之谢安,汉之周亚夫勾践杀文种,更是尽人皆知的,这种教训太多了。

  为官处世,知足、知进退是大道理、大本领。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一切还必须重新开始。

  老子说:“成功,名遂,身退,天之道。”纵观历史官场,功成不恃重,名成不恋位,不可为则不为,能为也能不为,见机而作,适可而止,无所羁绊,才是官场人生的最佳境界。为人臣,不可不更居安思危。如果身在局中,既想从容,又想保身,该如何办呢?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一则处世良策,值得玩味:“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徐庶进曹营自古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要想兼顾,总是很难的。

  在得失之间,应该重权衡、选择,一且认定目标,就要追求该追求的,对于失去的东西,尽量假装糊涂,不要过分重视。

  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往往斤斤计较,瞻前顾后,鱼和熊掌哪一个也舍不掉。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患得患失的生活态度。我们讲一个古人的故事,以说明这种人的可悲。

  却说曹操得知刘备得了徐庶,很想召来为自己所用,苦于没有办法。一位谋士献计说,徐庶是大孝子,幼年丧父,只有老母在堂,丞相可派人把徐母骗到许昌,让她写信召儿子过来,徐庶一定会来。

  曹操依计而行,厚待徐母,并让她写信给徐庶。哪知徐母深明大义,把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就是不写。(www.chuimin.cn)

  后来赚到徐母笔迹,曹操的人就诈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徐庶接书,见信上说自己被曹操逮住,如果你能投降曹操,可免我一死。你应当念我十月怀胎抚养操劳之苦,星夜赶来。

  徐庶读完,泪如泉涌。说知刘备,刘备也不好相拦,只得忍痛离别。徐庶走时,不仅给刘备推荐了良才,又发誓终身不给曹操出谋划策。

  徐庶赶到许昌时,曹操远远接住。见了母亲,泣拜于堂下。徐母大惊,问他为什么来这儿。徐庶答:“因得母亲的书信,所以披星戴月赶来了!”母亲一听,即知受了曹操的骗,不禁拍案大骂徐庶,说他不知大义,被一封伪书所骗,与曹操为伍,有什么面目见祖宗呢!

  说罢转入屏风后去,在梁上自缢身亡。徐庶不胜悲痛,对曹操切齿痛恨,凡曹操送来的东西,一点都不接受。

  从此以后,徐庶沉默寡语,既不为曹操出谋划策,又逃不出去,郁郁而终。

  徐庶在忠孝上,选择了后者,但却逼死了母亲,成了大不孝。如果他不患得患失,他和他母亲的结局可能都会好些。

  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亦有花落,趋炎虽“暖”,但暖后会更觉严寒之威。古人云:“勿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古木,方信闲人是福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斧必伐之,则此木必长于众目所瞩之处。只有藏于深山之中,自生自长,无人利用,最后倒成了一株珍稀的古木。得失之间,又何必锱铢必较呢?它们原本就是对立存在而又互相转换的。

  更何况人世间的世态炎凉是“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既明白此,患得患失,就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人生态度了。

  后羿射箭

  古代夏朝的时候,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人生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自守,摆脱物欲的束缚而恬淡自安,怡然自得。然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通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 )可见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声色之娱,而在于知足知止,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的生活。

  从变化、超越的观点看问题,人生的祸福、得失等等,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永不知足地去追求这种变化无常的东西,最终是争而不得,反受其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