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几年后民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小轿车不再是富豪的专属。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分而已。孔子论智者自己就是自己,就算是居住在百亿个人群中间,我还是我。这种认识,也是为繁荣社会所必须抱持的态度。......
2024-01-24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说:“要是当初您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改建烟囱,搬走柴草,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损失,也用不着杀牛买酒来酬谢大家了。现在,您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劝告您的客人呢?难道提出防火的没有功,只有参加救火的人才算有功吗?我看哪,您应该把那位劝您的客人请来,并请他上坐才对呀!”主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把那位客人请来,不但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还真的请他坐了上席,众人也都拍手称好。
事后,主人新建厨房时,就按那位客人的建议做了,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柴草也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因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韦应物后起读书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15岁就入宫为三卫郎,在15—20岁的5年间,韦应物是个神气十足的皇帝侍卫宫。当每年十月玄宗、贵妃照例从长安城来到华清宫避寒的时候,他跨着骏马奔驰在浩浩荡荡的皇帝仪卫队伍的最前面;皇帝住下来,要朝会万国的时候,他又是羽林郎;皇帝各处打猎、祭祀,他也要跟随;皇帝赐三公九卿、内亲外侄在温泉沐浴,少不了他也要跟随;摆盛宴、吃素斋,他也同受颁赐;梨园弟子艺人们演唱歌舞杂技,他也一同观赏。总而言之,当皇帝、贵妃外戚、重臣们在狂欢纵欲的时候,这个10几岁的少年侍卫也在分享着他们的奢侈和腐化。
唐朝皇帝对这些年少入宫宿卫的亲贵子弟的教育和出路还是相当关心的,唐中宗就下过诏书:“三卫番下日,愿入学者,听附国子学、太学及律馆习业。”但是这些花花公子们虽然一个个在太学里挂了名,实际上却是整天忙着狎妓、饮酒、赌博、犯法,只嫌时间不够,他们哪还有什么时间来读书呢?韦应物在入宫宿卫,跟着皇帝和亲贵官僚们狂欢享乐之外,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荒唐放纵的太学生。
但是,韦应物娇宠荒唐的岁月,只有5年,一转眼就过去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韦应物也失职流落了。他在乾元年间又重返太学,恢复了学籍。
由于朝廷换上了一班攀龙附凤的新贵,连身为太上皇的玄宗也受制于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因而像韦应物这样的“旧臣”,在太学里自然落到“憔悴被人欺”的地步,此时他深悔“读书事已晚”,但也不能不在悔恨之中亡羊补牢,奋发读书了。
由于自己本身具有的才气,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韦应物终于成了著名的诗人。但可以想见,韦应物在年轻时若不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也不会年纪大了却“憔悴被人欺”,也许会有更大的成就。
古人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消局中之危”。可见,处世保身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平时的努力,仅凭一时之急,不作充分准备,是要吃大亏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败逃北方,留曹仁据守南郡。周瑜欲乘胜袭取南郡,曹仁先分兵于夷陵,与南郡互相照应。周瑜几番损兵折将,均未能攻破城池。后周瑜强攻夷陵,得手后进兵南郡。南郡守兵出城迎战,大败溃散。
周瑜率兵冲入城内,结果却是一个陷阶,曹军矢石俱发,周瑜损兵折将,狼狈逃走,自己左肋也受了伤。曹仁大胜,派人连续几天阵前辱骂挑战,周瑜使出一计:假装应战,故意于马上发怒大叫吐血,倒下地来。慌乱中被拥着退兵,然后叫士兵传言自己已死。
曹仁被眼前胜局冲昏了头脑,没有多加分析,便在当夜去劫周瑜的营寨,结果中了周瑜的计谋。(www.chuimin.cn)
正当周瑜与曹仁斗得不可开交时,诸葛亮却隔岸观火,暗中谋算,计取了南郡,捉到了曹仁掌管兵符的将官。诸葛亮用曹仁的兵符,诈调荆州守城兵马前来救曹仁,张飞趁机袭取了荆州;诸葛亮又差人持兵符到襄阳,诈称曹仁求救,守城军士不知是计,关羽没费吹灰之力又乘机拿下了襄阳。
魏、蜀、吴三国鼎立,相互攻伐,胜败相继。上例中,诸葛亮一石双鸟,占尽渔利,周瑜则谋算不如他人,敌国相争,自危意识不强。
人生在世,安危平常,不可不多一点思量。
任何事物都存在好与坏两个方面,居安时要思危,得意时要准备失意,得利时要想想祸害是否相依,一日三省自心。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皆是这样,如果你一心想着占有,一心想着去损害别人,那么其结果你一定会被另一个别人所损害,所报应。
淡泊知足并非就是消极避世或与世无争,老子的知足常乐思想包含了审慎的处世哲学。老子说:一个人只要做到仁慈、勤俭、不为天下先,就可以成为勇敢、富有和有地位的人,因为,仁慈才能勇敢;勤俭方能广博;不敢为天下先,才能“成器长”。那么,做人做事应遵循什么样的准则呢?这个准则似乎有,似乎又没有。永远不要贪心十足地急功近利,这可能就是非准则的准则了。从从容容、平平淡淡的人生,往往才最真、最长久。
临江驼鹿
从前,临江地方有一个人爱好打猎。有一次,他进山里去打猎,偶然发现了一个驼鹿穴,老鹿可能是觅食去了,只剩下一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鹿仔。这个人很是怜爱这头小驼鹿,就将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去饲养。
这人抱着小驼鹿刚一走进家门,家里养的一群狗就一边摇着尾巴一边流着涎水跑过来,以为小驼鹿是主人带给它们的食物,不顾小驼鹿还在主人怀里,就跃跃欲试地伸出爪子去碰它。主人很生气,大声地呵斥它们:“畜生,还不快滚开!”又踢了狗几脚,它们这才悻悻地躲远了。
这群狗如此对小驼鹿垂涎三尺,主人不禁很担心小驼鹿会遭它们的毒手,于是就天天抱着小驼鹿到狗跟前去,让狗慢慢熟悉它、亲近它,让它们之间建立起感情,到后来又把它们放在一块儿玩耍,教狗要爱护小驼鹿,不准去惊动它、骚扰它。
这群狗明白主人的意思是要保护小驼鹿的安全,也就都按照主人的心意去做,听从主人的安排,和小驼鹿很是亲热,也不再吓唬它。小驼鹿慢慢地长大了,因为和狗处得久了,竟然忘记了狗是鹿的敌人,反而确信狗是自己的好朋友,成天和狗一块儿互相舔舐,翻滚嬉戏,碰撞追逐,玩得十分开心,和狗也一天比一天亲热。
而这群狗因为想讨好主人,又怕主人的责罚,也就一直迁就小驼鹿,陪着它玩耍;但还是改不了它们的本性,常常暗地里瞧着小驼鹿,垂涎三尺。
过了几年,小驼鹿长成了大驼鹿。有一次它出门去,碰到别人家的一群狗,可高兴了,以为遇到了好朋友,赶快跑过去和它们嬉戏。
这群狗见这只驼鹿竟如此大胆,感到又奇怪又生气,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来又撕又咬,一会儿工夫就把驼鹿吃了个精光,血淋淋的尸骨就这样被弃置在道路上。只可惜驼鹿到死也不明白一向和气的狗为什么要吃它。
自家的狗不敢碰驼鹿,是因为畏惧主人的威慑,并不是因为驼鹿本身有多厉害,而别家的狗没有了这个威慑,自然就不买驼鹿的账了。驼鹿不明白这一点,落得个可悲的下场。人如果借助外部力量获得了地位和利益后,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要盲目高估了自己。
有关处世三十六计的文章
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几年后民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小轿车不再是富豪的专属。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分而已。孔子论智者自己就是自己,就算是居住在百亿个人群中间,我还是我。这种认识,也是为繁荣社会所必须抱持的态度。......
2024-01-24
曹翰为回京城,以一幅画作为引“玉”之“砖”,终于如愿以偿。汉代的魏勃年少时,曾十分崇拜齐国宰相曹参,非常想见他一面,无奈家境贫寒,没有一定地位的亲朋好友帮助引见。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魏王受到秦赵两国的威胁,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魏王于是同意张倚出使赵国。......
2024-01-24
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信息和知识,发展体力和智力,参加生产、学习等社会活动。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仅体力智力会退化,还会因孤独而导致心理失衡和过早死亡。人际交往的范围、方式和原则,受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王莽的第2个儿子王获杀死奴隶,王莽痛责王获,逼王获自杀。全国无灾地区财产不满2万钱、受灾地区不满1万钱的贫民免纳租税。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昧。......
2024-01-23
人的思想、知识和能力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说明处于现代竞争社会,仍然要以修身为本,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于是,大家都对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体投地。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2024-01-24
万事万物,博大精深,如果谁领悟了大智若愚的道理,那么他将受益无穷。崔巨伦脱身全节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的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2024-01-24
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同治三年6月攻下南京,取得胜利,7月初旬开始裁兵,1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曾国藩是熟知处世哲学的。为官处世,知足、知进退是大道理、大本领。曹操依计而行,厚待徐母,并让她写信给徐庶。说知刘备,刘备也不好相拦,只得忍痛离别。徐庶在忠孝上,选择了后者,但却逼死了母亲,成了大不孝。......
2024-01-24
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还下令要全国老百姓在烧山的这一天,不准起火烧饭,一律吃冷食。荀巨伯重义轻生荀巨伯是汉桓帝时的贤士,一向恪守信义,笃于友情。友人十分着急,荀巨伯却镇定如常。说完,向荀巨伯一拱手,转身出门而去。......
2024-01-24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即使乞丐也会发下宏愿,努力乞讨,以求致富。靠人不如靠己春秋时,公孙仪作鲁国宰相。他十分嗜好吃鱼。鲁国官员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
2024-01-24
相关推荐